第33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攸猶如雷擊,整個人瞬間癱軟在地。
“如若這般,他梁廷方一直是在做戲不成?”
“同吃同住,徹夜相聊,他與我推心置腹啊,這一切難不成都是假的!”
突然而來的真相,讓他不知所措。
時而痛哭流涕,時而自言自語。
在前一刻,他還在堅守誓言,要為梁廷方盡忠。
可現在看來,他就如同一個笑話一般。
讓人就這麽戲耍了。
“公達何故如此。”
裴元崢走近一步,勸慰道:“要說梁廷方對你沒有半分情分,就連我也不信。”
“隻是在他心中,更多是利用,而非真情罷了。”
“公達做了這麽多,已足以對得起他了。”
荀攸迴過神來,自嘲一笑。
“裴大帥,不必勸慰。”
“想我荀攸自命不凡,自以為能看破天下局勢。”
“可到頭來,我自己卻深陷局中,被人誆騙至此。”
“可悲!可歎!”
他站起身來,看著身上的一襲白衣。
心中頓時氣憤不已。
“我喜著白衣,梁廷方便多次贈我白袍。”
“我以為知己難逢,到頭來,不過是工於心計。”
“真是笑話,笑話!”
他一邊說著,竟一邊開始撕扯身上的白袍。
看見白袍,他就會想起梁廷方的假仁假義。
他恨這身白袍,也更恨愚蠢的自己。
見狀,裴元崢連忙上前阻止。
“先生乃是仁義之人,才會如此盡忠,這不是你的錯。”
“荀攸愚蠢至極,竟落得衣衫襤褸的下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裴元崢將身上披風解下,並親自為荀攸披上。
“裴元崢隻願先生早日振作,助我一展大誌。”
荀攸看著身上的披風,目光驟然一縮。
深邃的眼眸之中閃過多種情緒,最終化為一種堅定。
“荀攸願助大帥!”
“好!”
裴元崢激動地握住荀攸的手,不禁喊出了聲。
“今日,我得先生,就如文王得薑尚。”
“好啊!好!”
他將荀攸扶到一旁坐下,並親自為其斟上了一杯酒。
“先生將此酒飲盡,前塵往事便皆已煙消雲散。”
“待先生休息之後,元崢再與先生詳談。”
荀攸接過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
心頭的重擔終於放下,心神也終於不再緊繃。
隨之而來便是一陣疲憊感。
一夜未眠,後又是東奔西走。
他太累了。
真的該好好歇一歇了。
“那就依大帥所言,我便先去歇......大帥且慢。”
話還沒說完,荀攸好似想到了什麽。
趕忙話鋒一轉道:“大帥,在下還有要事相告。”
“先生有何事,但說無妨。”
裴元崢拍了拍荀攸的手,示意其坐下。
而後他也是迴到座位之上,安然坐下。
“敢問大帥,我軍當前要務是不是要以最快速度拿下竇建德。”
“哦,公達倒是開門見山。”
裴元崢微微一怔,隨即笑著道:“公達既然問了,我也不藏著掖著。”
“如今薛舉攜十二萬大軍來攻我洛陽,可洛陽隻有區區幾萬守軍,可謂危在旦夕。”
“所以我必須以最快速度平定河北,迴援洛陽。”
“這個時間,最好是半月之內。”
對於裴元崢的毫無保留,荀攸也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接著問道:“那荀攸就鬥膽請問,大帥有把握在半月之內拿下竇建德嗎?”
“這......”
這個問題還真是把裴元崢問住了。
在半月之前,他在全軍麵前豪言。
一個月之內拿下竇建德。
可是打下區區一座武陽城,便花費了半月有餘。
這一戰,連敗竇建德手下三大將,斬敵數萬。
可謂是戰果頗豐。
可到今時今日,城池也沒打下來幾座啊。
除了武陽郡,其餘各郡都還在他自己手中。
而且連日征戰,全軍早已人困馬乏。
不說他這邊的主力軍隊,就連其餘四路人馬也是連戰多日,卻還是難有斬獲。
這樣的情況下,半月拿下竇建德的豪言壯語,多少顯得有些癡人說夢了。
裴元崢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先生,這半月之期乃是我心中所願。”
“但理智告訴我,這似乎不太可能。”
荀攸起身,拱手道:“大帥,恕荀攸直言,這完全沒有可能。”
“竇建德在河北經營多年,根基之深,不是劉武周、高開道之流可以比的。”
“大帥兵發五路,從五個方向進攻武陽郡。”
“可到了現在,其餘四路人馬卻隻是各拿下了一座城池,卻再難有所建樹。”
“要知道,竇建德的重兵可是放在武陽城了,其餘各地都隻有一些老弱殘兵罷了。”
裴元崢微微頷首,深覺有理。
故而繼續請教道:“先生教我,這是何故。”
“大帥,非將不勇,非刀不利,這問題還是在於人心。”
荀攸頓了頓,繼而說道:“竇建德在河北經營多年,還是有不少世家和百姓支持他的。”
“很多人不知道大帥在麾下五郡所施的仁政,但看到大帥頭上頂著的大隋的名頭,可就望而卻步了。”
“據我所知,其餘四路大軍在進軍之時,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百姓幫忙守城的情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疾速進軍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聞言,裴元崢緩緩起身,深覺有理。
楊廣之前頒布的苛捐雜稅可是夠厲害,在這些百姓心中定還是有著陰影。
百姓不了解自己,自然也不會輕易支持自己。
而要改變這一現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裴元崢沉吟了一會後道:“先生言之有理,可眼下的情況卻是逼得我不得不那麽做。”
“洛陽危急,我必須盡快迴援。”
“可這時候撤軍,不就是把好不容易拿下的戰果拱手相讓嗎?”
荀攸連跨數步,走近道:“大帥勿憂,吾有一計,可解困局。”
“哦,先生速速說來。”
“半月時間,要將竇建德的所有地盤都拿下是不現實的。”
荀攸伸出手指,指向西方。
“但是,拿下一座樂壽城還是有機會的。”
“樂壽是竇建德的老巢,隻要拿下樂壽,其軍心必潰。”
“而我軍也可趁此機會直接南下,打通沿途城池,將河北與洛陽連成一線。”
“到那時候,主力盡失的竇建德是翻不起什麽大浪的。”
“如若這般,他梁廷方一直是在做戲不成?”
“同吃同住,徹夜相聊,他與我推心置腹啊,這一切難不成都是假的!”
突然而來的真相,讓他不知所措。
時而痛哭流涕,時而自言自語。
在前一刻,他還在堅守誓言,要為梁廷方盡忠。
可現在看來,他就如同一個笑話一般。
讓人就這麽戲耍了。
“公達何故如此。”
裴元崢走近一步,勸慰道:“要說梁廷方對你沒有半分情分,就連我也不信。”
“隻是在他心中,更多是利用,而非真情罷了。”
“公達做了這麽多,已足以對得起他了。”
荀攸迴過神來,自嘲一笑。
“裴大帥,不必勸慰。”
“想我荀攸自命不凡,自以為能看破天下局勢。”
“可到頭來,我自己卻深陷局中,被人誆騙至此。”
“可悲!可歎!”
他站起身來,看著身上的一襲白衣。
心中頓時氣憤不已。
“我喜著白衣,梁廷方便多次贈我白袍。”
“我以為知己難逢,到頭來,不過是工於心計。”
“真是笑話,笑話!”
他一邊說著,竟一邊開始撕扯身上的白袍。
看見白袍,他就會想起梁廷方的假仁假義。
他恨這身白袍,也更恨愚蠢的自己。
見狀,裴元崢連忙上前阻止。
“先生乃是仁義之人,才會如此盡忠,這不是你的錯。”
“荀攸愚蠢至極,竟落得衣衫襤褸的下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裴元崢將身上披風解下,並親自為荀攸披上。
“裴元崢隻願先生早日振作,助我一展大誌。”
荀攸看著身上的披風,目光驟然一縮。
深邃的眼眸之中閃過多種情緒,最終化為一種堅定。
“荀攸願助大帥!”
“好!”
裴元崢激動地握住荀攸的手,不禁喊出了聲。
“今日,我得先生,就如文王得薑尚。”
“好啊!好!”
他將荀攸扶到一旁坐下,並親自為其斟上了一杯酒。
“先生將此酒飲盡,前塵往事便皆已煙消雲散。”
“待先生休息之後,元崢再與先生詳談。”
荀攸接過酒杯,豪爽地一飲而盡。
心頭的重擔終於放下,心神也終於不再緊繃。
隨之而來便是一陣疲憊感。
一夜未眠,後又是東奔西走。
他太累了。
真的該好好歇一歇了。
“那就依大帥所言,我便先去歇......大帥且慢。”
話還沒說完,荀攸好似想到了什麽。
趕忙話鋒一轉道:“大帥,在下還有要事相告。”
“先生有何事,但說無妨。”
裴元崢拍了拍荀攸的手,示意其坐下。
而後他也是迴到座位之上,安然坐下。
“敢問大帥,我軍當前要務是不是要以最快速度拿下竇建德。”
“哦,公達倒是開門見山。”
裴元崢微微一怔,隨即笑著道:“公達既然問了,我也不藏著掖著。”
“如今薛舉攜十二萬大軍來攻我洛陽,可洛陽隻有區區幾萬守軍,可謂危在旦夕。”
“所以我必須以最快速度平定河北,迴援洛陽。”
“這個時間,最好是半月之內。”
對於裴元崢的毫無保留,荀攸也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接著問道:“那荀攸就鬥膽請問,大帥有把握在半月之內拿下竇建德嗎?”
“這......”
這個問題還真是把裴元崢問住了。
在半月之前,他在全軍麵前豪言。
一個月之內拿下竇建德。
可是打下區區一座武陽城,便花費了半月有餘。
這一戰,連敗竇建德手下三大將,斬敵數萬。
可謂是戰果頗豐。
可到今時今日,城池也沒打下來幾座啊。
除了武陽郡,其餘各郡都還在他自己手中。
而且連日征戰,全軍早已人困馬乏。
不說他這邊的主力軍隊,就連其餘四路人馬也是連戰多日,卻還是難有斬獲。
這樣的情況下,半月拿下竇建德的豪言壯語,多少顯得有些癡人說夢了。
裴元崢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先生,這半月之期乃是我心中所願。”
“但理智告訴我,這似乎不太可能。”
荀攸起身,拱手道:“大帥,恕荀攸直言,這完全沒有可能。”
“竇建德在河北經營多年,根基之深,不是劉武周、高開道之流可以比的。”
“大帥兵發五路,從五個方向進攻武陽郡。”
“可到了現在,其餘四路人馬卻隻是各拿下了一座城池,卻再難有所建樹。”
“要知道,竇建德的重兵可是放在武陽城了,其餘各地都隻有一些老弱殘兵罷了。”
裴元崢微微頷首,深覺有理。
故而繼續請教道:“先生教我,這是何故。”
“大帥,非將不勇,非刀不利,這問題還是在於人心。”
荀攸頓了頓,繼而說道:“竇建德在河北經營多年,還是有不少世家和百姓支持他的。”
“很多人不知道大帥在麾下五郡所施的仁政,但看到大帥頭上頂著的大隋的名頭,可就望而卻步了。”
“據我所知,其餘四路大軍在進軍之時,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百姓幫忙守城的情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疾速進軍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聞言,裴元崢緩緩起身,深覺有理。
楊廣之前頒布的苛捐雜稅可是夠厲害,在這些百姓心中定還是有著陰影。
百姓不了解自己,自然也不會輕易支持自己。
而要改變這一現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裴元崢沉吟了一會後道:“先生言之有理,可眼下的情況卻是逼得我不得不那麽做。”
“洛陽危急,我必須盡快迴援。”
“可這時候撤軍,不就是把好不容易拿下的戰果拱手相讓嗎?”
荀攸連跨數步,走近道:“大帥勿憂,吾有一計,可解困局。”
“哦,先生速速說來。”
“半月時間,要將竇建德的所有地盤都拿下是不現實的。”
荀攸伸出手指,指向西方。
“但是,拿下一座樂壽城還是有機會的。”
“樂壽是竇建德的老巢,隻要拿下樂壽,其軍心必潰。”
“而我軍也可趁此機會直接南下,打通沿途城池,將河北與洛陽連成一線。”
“到那時候,主力盡失的竇建德是翻不起什麽大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