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最後的遺忠,滿城淨是白發兵。
鷹醬獨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 作者:七更天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曉得了。”
楊遇春能有什麽辦法,他現在收了這些人的錢,也幫這些人殺了清軍,不管怎麽說,他算是上了賊船了。
隻能是跟著王武一條道繼續走。
“你還小,以後你就明白了。”
王武抬起手,摸了摸楊遇春那光禿禿的腦袋。
說完,王武喊了一聲:“高文誠!”
另一邊林子裏,高文誠立刻就跑了出來,屁顛屁顛的來到王武麵前,恭敬道:“爺,您喊我。”
“前往前,就是底木達和木果木營寨,我們也不需要人帶路了,你可以走了。”
“對了,臨走前,送你一個功勞,看到這滿地的屍體了沒有,送你了。”
王武指著那滿地的清軍屍體,對著他說道:“這些都是功,另外我再送你些錢,你去上下打點,升了官之後,我用得著你,明白嗎?”
“那....”
高文誠有些幹巴巴的望著那滿地的屍體,張了張嘴,想說什麽,但最終說道:“那我怎麽找您?”
“找我?你用不著找我,等我要用你的時候,我的人會找到你,你隻需要全當沒這迴事兒,等著就行。”
王武笑了,走上前拍了拍高文誠的肩膀,然後又問道:“明白了嗎?”
“明白!明白明白!”
高文誠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那叫一個快啊。
隨後,王武便是招了招手,一名錦衣衛拿出了一個包裹,包裹裏都是金銀黃白之物,遞給了高文誠。
同時那十幾名偽裝成鍵銳營的錦衣衛也都把鍵銳營的兵服給脫了下來,留給了高文誠。
然後整隊出發。
高文誠有些呆呆的望著一隊輜重隊伍從他麵前離開,在原地發愣。
等到王武等人真的徹底離開後,高文誠才長唿吸了一口氣,手摸上了懷裏抱著的這一包黃白之物。
銀子是涼的,但攥在手裏心是熱的!
但刀子是白的,攮進肚子裏血是紅的!
高文誠下了決心,聽王武的。
隨後他又看向了麵前滿地的清軍屍體。
他有功,有什麽功?他在襲擊後勤車隊的“番兵”手下,保住了後勤車隊,這就是他的功。
至於麵前一看就全是清軍自己人的屍體......這沒關係。
隻要他上下打點好了,而且這些襲擊自己輜重後勤車隊的幕後人不想事情敗露,那他們就會極力的,自行掩蓋這些事情,用不著高文誠管。
高文誠隻需要將銀子送上去,上下打點,然後給自己掙個功勞就行。
至於會不會有人恨高文誠,應該會有。
比如襲擊輜重車隊的那個清軍把總,但他已經死了。
而這個把總幕後的人,就算記恨上了高文誠也沒辦法,還是那句話,隻要高文誠打點好了,把銀子往上一交,他就隻有功,沒有過。
但有人記恨高文誠,那就會有人喜歡高文誠,比如管後勤輜重的人,之前看這些清軍的反應,他們應該是和管後勤輜重的人串通好了。
那管後勤輜重的人銀子應該也收了,現在高文誠保住了後勤輜重,貨物沒丟,那人還有了銀子,高文誠還有功,這是雙贏啊。
而至於高文誠自己的那隊鍵銳營兵丁哪兒去了,這很好辦,這是個戰場,死一些人,失蹤一些人太正常了,不會有人管的。
當然同理,這種事,高文誠本就是局外人,上邊的人對高文誠這種局外人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滅口,二則是把他也變成局內人。
高文誠思索良久,覺得隻要自己打點的好,那多半是第二種結果。
想清楚了後,高文誠猶豫著,從地上撿起了一把刀,然後閉上眼,衝著自己臂膀上割了一下!
這可把高文誠給疼的,但他隨後拿出金瘡藥和布條,自己給自己包紮了一下,然後就向底木達的方向跑去。
...... .... ..... ...
大明德武元年七月,偽清乾隆四十年七月。
大小金川之戰很顯然,已經進入了末期。
但任誰都知道,這種抵抗隻是負隅頑抗罷了。
小金川被清軍全麵攻占,小金川土司僧格桑也被想投降的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殺死,祈降大清,但清廷不允。
早在四月,定西將軍阿桂便派福康安,海蘭察分兵數路進攻,直到如今七月,大金川河以西的金川番兵營寨被盡數平定。
如今,大金川官寨,勒烏圍東有定西將軍阿桂親率火器營進攻沙壩營寨,北部的豐伸額軍正在進攻雙碉營寨,西北方和西南方又有明亮,富德率軍進攻逼來。
可以說是勒烏圍已經被清軍十餘萬大軍圍攻,隻要他們再將勒烏圍外僅存的最後幾個營寨攻下,那勒烏圍就真的被清軍圍困住了。
這個情況,誰都知曉。
大金川和當地番兵一起抗清的明朝遺民知道,大金川土司索諾木知道,清軍的阿桂,福康安,海蘭察,全都知道。
已經抵達大金川外圍的王武也知道。
但他沒想著幫大金川打贏這一仗,事實上也打不贏。
他想要的,僅僅是幫金川的明朝遺民突圍!
這些遺民從崇禎亡了之後,便一直在這裏抵抗清軍,如今已有一百餘年!
隻要幫助那些明朝遺民從大小金川突圍離開四川,那便是猶如遊龍入海一般,整個大清任其暢遊。
大金川,沙壩營寨,阿桂大軍軍營後方,某處道路邊的密林之中。
大概五十餘名身著短打衣衫,頭有發髻,蒙發巾發網,手持各式刀兵,火銃的漢軍士兵埋伏在這裏。
“牛二叔,你說那些韃子怎麽還沒來?”
“不是說這個時候會有韃子的輜重隊通過麽?這都一個時辰了,還沒見人影,不會咱們被筐了吧?”
漢人軍民中,一個十五六歲手持火銃的少年向一年近五十,頭生白發的漢兵問道。
再看這些漢人軍民,其中除了十四五六的少年兵之外,就是頭生白發,平均年齡將近五十的老兵們。
“那誰知道,但消息應該沒錯,畢竟咱們是花了錢的。”
那名為牛二的漢人老兵透過灌木叢望了望大路,他剛說完這句話,就看到大路盡頭有一隊人影出現。
那是一個車隊,大概百十來個人,遠遠的看過去,應該是清軍沒錯。
“來了!”
“都準備一下!”
“咱們給這些韃子一點厲害瞧瞧!”
牛二精神一凜,麾下的那些少年,老年兵們都是摩拳擦掌,一個個蓄勢待發。
楊遇春能有什麽辦法,他現在收了這些人的錢,也幫這些人殺了清軍,不管怎麽說,他算是上了賊船了。
隻能是跟著王武一條道繼續走。
“你還小,以後你就明白了。”
王武抬起手,摸了摸楊遇春那光禿禿的腦袋。
說完,王武喊了一聲:“高文誠!”
另一邊林子裏,高文誠立刻就跑了出來,屁顛屁顛的來到王武麵前,恭敬道:“爺,您喊我。”
“前往前,就是底木達和木果木營寨,我們也不需要人帶路了,你可以走了。”
“對了,臨走前,送你一個功勞,看到這滿地的屍體了沒有,送你了。”
王武指著那滿地的清軍屍體,對著他說道:“這些都是功,另外我再送你些錢,你去上下打點,升了官之後,我用得著你,明白嗎?”
“那....”
高文誠有些幹巴巴的望著那滿地的屍體,張了張嘴,想說什麽,但最終說道:“那我怎麽找您?”
“找我?你用不著找我,等我要用你的時候,我的人會找到你,你隻需要全當沒這迴事兒,等著就行。”
王武笑了,走上前拍了拍高文誠的肩膀,然後又問道:“明白了嗎?”
“明白!明白明白!”
高文誠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那叫一個快啊。
隨後,王武便是招了招手,一名錦衣衛拿出了一個包裹,包裹裏都是金銀黃白之物,遞給了高文誠。
同時那十幾名偽裝成鍵銳營的錦衣衛也都把鍵銳營的兵服給脫了下來,留給了高文誠。
然後整隊出發。
高文誠有些呆呆的望著一隊輜重隊伍從他麵前離開,在原地發愣。
等到王武等人真的徹底離開後,高文誠才長唿吸了一口氣,手摸上了懷裏抱著的這一包黃白之物。
銀子是涼的,但攥在手裏心是熱的!
但刀子是白的,攮進肚子裏血是紅的!
高文誠下了決心,聽王武的。
隨後他又看向了麵前滿地的清軍屍體。
他有功,有什麽功?他在襲擊後勤車隊的“番兵”手下,保住了後勤車隊,這就是他的功。
至於麵前一看就全是清軍自己人的屍體......這沒關係。
隻要他上下打點好了,而且這些襲擊自己輜重後勤車隊的幕後人不想事情敗露,那他們就會極力的,自行掩蓋這些事情,用不著高文誠管。
高文誠隻需要將銀子送上去,上下打點,然後給自己掙個功勞就行。
至於會不會有人恨高文誠,應該會有。
比如襲擊輜重車隊的那個清軍把總,但他已經死了。
而這個把總幕後的人,就算記恨上了高文誠也沒辦法,還是那句話,隻要高文誠打點好了,把銀子往上一交,他就隻有功,沒有過。
但有人記恨高文誠,那就會有人喜歡高文誠,比如管後勤輜重的人,之前看這些清軍的反應,他們應該是和管後勤輜重的人串通好了。
那管後勤輜重的人銀子應該也收了,現在高文誠保住了後勤輜重,貨物沒丟,那人還有了銀子,高文誠還有功,這是雙贏啊。
而至於高文誠自己的那隊鍵銳營兵丁哪兒去了,這很好辦,這是個戰場,死一些人,失蹤一些人太正常了,不會有人管的。
當然同理,這種事,高文誠本就是局外人,上邊的人對高文誠這種局外人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滅口,二則是把他也變成局內人。
高文誠思索良久,覺得隻要自己打點的好,那多半是第二種結果。
想清楚了後,高文誠猶豫著,從地上撿起了一把刀,然後閉上眼,衝著自己臂膀上割了一下!
這可把高文誠給疼的,但他隨後拿出金瘡藥和布條,自己給自己包紮了一下,然後就向底木達的方向跑去。
...... .... ..... ...
大明德武元年七月,偽清乾隆四十年七月。
大小金川之戰很顯然,已經進入了末期。
但任誰都知道,這種抵抗隻是負隅頑抗罷了。
小金川被清軍全麵攻占,小金川土司僧格桑也被想投降的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殺死,祈降大清,但清廷不允。
早在四月,定西將軍阿桂便派福康安,海蘭察分兵數路進攻,直到如今七月,大金川河以西的金川番兵營寨被盡數平定。
如今,大金川官寨,勒烏圍東有定西將軍阿桂親率火器營進攻沙壩營寨,北部的豐伸額軍正在進攻雙碉營寨,西北方和西南方又有明亮,富德率軍進攻逼來。
可以說是勒烏圍已經被清軍十餘萬大軍圍攻,隻要他們再將勒烏圍外僅存的最後幾個營寨攻下,那勒烏圍就真的被清軍圍困住了。
這個情況,誰都知曉。
大金川和當地番兵一起抗清的明朝遺民知道,大金川土司索諾木知道,清軍的阿桂,福康安,海蘭察,全都知道。
已經抵達大金川外圍的王武也知道。
但他沒想著幫大金川打贏這一仗,事實上也打不贏。
他想要的,僅僅是幫金川的明朝遺民突圍!
這些遺民從崇禎亡了之後,便一直在這裏抵抗清軍,如今已有一百餘年!
隻要幫助那些明朝遺民從大小金川突圍離開四川,那便是猶如遊龍入海一般,整個大清任其暢遊。
大金川,沙壩營寨,阿桂大軍軍營後方,某處道路邊的密林之中。
大概五十餘名身著短打衣衫,頭有發髻,蒙發巾發網,手持各式刀兵,火銃的漢軍士兵埋伏在這裏。
“牛二叔,你說那些韃子怎麽還沒來?”
“不是說這個時候會有韃子的輜重隊通過麽?這都一個時辰了,還沒見人影,不會咱們被筐了吧?”
漢人軍民中,一個十五六歲手持火銃的少年向一年近五十,頭生白發的漢兵問道。
再看這些漢人軍民,其中除了十四五六的少年兵之外,就是頭生白發,平均年齡將近五十的老兵們。
“那誰知道,但消息應該沒錯,畢竟咱們是花了錢的。”
那名為牛二的漢人老兵透過灌木叢望了望大路,他剛說完這句話,就看到大路盡頭有一隊人影出現。
那是一個車隊,大概百十來個人,遠遠的看過去,應該是清軍沒錯。
“來了!”
“都準備一下!”
“咱們給這些韃子一點厲害瞧瞧!”
牛二精神一凜,麾下的那些少年,老年兵們都是摩拳擦掌,一個個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