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的滿載而歸打響了反抗匈奴第一槍,國朝開國七十多年,終於看到了抗擊匈奴的火種,這讓劉徹欣喜若狂,這偌大的皇宮,偌大的長安城已經關不住他那火熱的內心了,他的思緒仿佛飄到了衛青身邊,睥睨的看著那些俘虜,向他們宣示大漢皇帝的威嚴。
他期待著其他三路也能像衛青這樣給他帶來好消息,特別是老同誌李廣,他承載了劉徹全部的希望。
幾封奏報走進了長安城,當奏報出現的那一刻,仿佛給長安城的火熱澆上了一盆冷水。
街頭巷尾的老百姓坐在一起不住的歎息
“李將軍,怎麽能迷路呢”,老漢拄著拐杖忍不住的搖頭。
“是啊,打了這麽多年仗還沒個大功勞,幾十歲了還是個將軍”,他的朋友端起茶碗附和道。
他的朋友放下茶碗繼續說道:“要我說啊,還是高皇帝弄的那個白馬之盟害的,沒有軍功不能封侯,這可惜了李將軍了,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小兒給他添了一碗茶,將抹布搭在肩上,“你這話說的就有問題了,要是高祖不這麽弄,這長安城不是遍地貴人了,哪還有咱們老百姓的活路”。
“再說了,這跟咱們小老百姓有什麽關係,這些貴人的事啊,看看就行嘍”。
“哎哎哎,掌櫃的你怎麽看”,老漢大聲的唿喊著不遠處的掌櫃。
那掌櫃輕哼了一聲,“我怎麽看,我用腳後跟看”。
……
劉徹看著眼前的奏報,麵色陰沉,四路大軍,隻有衛青一路有所收獲,其他三路皆是功虧一簣,兩個迷路的還好,損失一點糧食罷了,可公孫敖這一路大敗,出去了一萬人損失了七千人,這巨大的損失讓他難以接受。
可以接受你沒找到敵人,但是你這被人打的丟盔棄甲算怎麽迴事,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皇宮因為劉徹的不開心,也變得不開心了起來,宮裏的太監宮女都不敢大喘氣,做事更是小心翼翼。
這壓抑的氛圍從衛青踏入長安城那刻終於結束,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衛青走進皇宮時,仍保持著自己那份謙卑的姿態。站在未央宮門口眺望的劉徹看到他的樣子相當滿意,立下如此功勞,依舊能保持自己的本心,這樣的人皇帝很喜歡。
可旁邊吊兒郎當,一臉無所謂的張塵卻讓他眉頭一皺,這貨確定剛去過戰場嗎,怎麽一直是這副樣子,沒有一點改變呢。
作為大漢集團董事長,手下項目經理在對敵對集團的競爭中取得了一次勝利,而且還把敵對公司拜財神的地方給搗毀了,香爐都給自己拿迴來了,那必須請這個項目經理吃頓飯,否則怎麽激勵員工呢。
未央宮的宴會上,劉徹拿著筷子,饒有興趣的聽著衛青講述此次的經曆,聽到衛青身先士卒,率頭衝鋒進了龍城後,更是激動的拍起手來,臉色潮紅,仿佛自己也參加了這次戰鬥,自己手持長劍砍進了匈奴的大動脈之中。
這場宴會以劉徹的心滿意足而散去,走出宮門口後,衛青與張塵便分道揚鑣,相處了這麽久,也該分開一下了。
衛青坐著車駕趕迴了自己的家,一下馬車就看到了佇立在門口的平陽公主,此時的平陽公主在衛青看來格外美麗,他拉起平陽公主的手便走迴了家中。
十一二歲的霍去病早早的就聽說了舅舅迴來了,他滿懷期待的等待著舅舅,他想聽聽舅舅這次打仗的事情,舅舅所講述的是否與自己所想相同。
年少的他不止一次在腦中想過,戰場是什麽樣子的,敵人是怎麽樣的,應該怎麽去和敵人對戰,腦中一遍遍的猜想著。可他期待的舅舅一晚上都沒有來找他。
衛青第二天吃飯時才看到了急匆匆跑過來的外甥,他滿臉幽怨。看著外甥這樣,他當然明白發生了什麽,但一個成熟的男人怎麽可以不好意思呢,於是他麵色如常的吃著碗中的飯。
“舅舅,你快給我講講這次出征的事情吧”
“等舅舅吃完飯”
…….
迷路的李廣滿臉羞愧的走進了長安城,哪怕這長安城中等待他的是疾風暴雨,他也得迴來,得去向皇帝請罪。
看著皇宮門口,如同自己這次出征一樣,沒什麽變化,啊,不對,自己消耗了幾個月的糧食,這宮門口也換了幾個站崗的。
“你們這是幹什麽去”,李廣攔住了匆匆的太監,他們滿臉喜色卻又感覺急匆匆的,這讓李廣很好奇。
“呦,李將軍啊,您迴來了,咱們這是給衛青將軍宣旨去,這衛青將軍大破匈奴,進城的時候可風光了,據說城裏的百姓都跑出來看呢,紛紛給衛將軍豎起大拇指了,陛下也封了衛青將軍為關內侯”,說著他突然探頭到李廣跟前,“這食邑將近三千戶,這衛將軍,不對,衛君侯這次可算是發達了”。
李廣看著太監手中的聖旨眼裏的羨慕之情已經快溢出來了,當兵的不就求個封侯嘛,這樣才能福耀子孫,否則你當一輩子將軍,你兒子也估計是個將軍,而封了侯就不一樣了,哪怕是個關內侯,自己的兒子以後也能頂著君侯的名號。
“李將軍,不跟您說了,咱們還著急傳旨去哈”
“輕便,輕便”
李廣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未央宮,高坐之上的劉徹臉色平靜,這讓李廣那顆懸著的心放鬆了一大截。
行禮,請罪,這一套流程在他腦海中過了幾百遍,流暢的做完了這一切,他跪在地上等待著皇帝的責罰。
劉徹看著跪在下麵的李廣隻是象征性的懲罰了一下他,這讓李廣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皇帝的恩德。
他心懷感恩的走出了皇宮,跟門口侍衛一聊天,好嘛,這才明白了一切,陛下不懲罰自己是有原因的,公孫弘也迷路了,他跟自己待遇差不多。除了他們兩個迷路,衛青取得了勝利,另一路的公孫敖被人打的大敗,損失了七千兵馬呢。
“哼,我以前就看公孫敖這小子不行,都說義渠那邊出猛士,可他公孫敖隻是個能言善辯的家夥,你看看,這一出征不就露出來了,怎麽能被人打成這樣,這兵法有雲,兩軍交戰,亡者十之三,便已是大敗,你看這公孫敖怎麽能輸成這行”
侍衛看著念念有詞的李廣不由得咧了咧嘴,嘴上直唿,“啊對對對,您說的是,這兵法啊,您是懂的”。
“你狗日的這麽懂兵法怎麽能他娘的迷路了,剛才進宮的時候那垂頭喪氣的鬼樣子我都不想說,這一出來聽說有人比你還差,你這就吹噓起來了,再說,我就是個看皇宮的,你跟我講什麽兵法”
李廣當然聽不見侍衛內心的吐槽,看著滿臉都寫著相信二字的侍衛,他心滿意足的向家裏走去。
兩日之後,他收到了公孫敖被判了死罪的消息,“哼,你小子活該,不尊重我這個老前輩,出征前都不來跟老前輩請教請教”。
嘴上罵著,他穿好自己的衣服,走向了皇宮,他想為公孫敖求求情,一次失敗就要了他的命,這讓李廣有些惋惜。
還沒走到宮門口,他又聽說了公孫敖繳納了贖金,被免罪成為了平民。
“也好,也好,你小子以後好好當個平民吧”,念叨了兩句便打道迴府。
失落的公孫敖出來的晚,沒有看見老前輩李廣,走出皇宮的他有些迷茫,自己以後該怎麽辦,大好前程一下子就沒了,好朋友衛青卻平步青雲了。
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自己現在路走不通了,那必須得向自己的朋友求助啊。
“門侯,衛君侯住所可曾變化”,作為一個平民就要有平民的樣子,看著曾經的小弟他也尊敬的喊了一聲門侯。
“公孫兄,您這不是罵我呢嘛,衛君侯住所還沒變,您往他之前的府邸去就行了”,侍衛親切的拉起了公孫敖的手腕,內心暗道:“你是不行了,可這宮裏人誰不知道,你曾經對衛青有恩,那衛青現在可是發達了,誰能保證衛青不幫幫你”。
公孫敖看著依舊熱情的侍衛,內心大受感動,努力的拱拱手,說了一聲告辭便向著那熟悉的地方而去。
以前隻有公孫敖照顧衛青,這一次衛青不斷安慰著醉酒的公孫敖。
“衛青兄弟,你說我怎麽這麽難,這一下子成了平民,以後日子不好過了啊”
“嗚嗚嗚,我難啊,衛青兄弟,這一次差點性命不保了”
“我還活著做甚啊,這比死了都難受啊,這滿長安的人還不知道怎麽笑話我呢”
衛青拍著公孫敖的後背,安慰道:“若是下次有機會,我必向陛下推薦公孫兄”。
公孫敖摸了摸眼淚,“既如此,為兄就先在此謝過賢弟了,以後為兄就仰仗賢弟了”。
衛青:“…….”
一年後,打響反抗第一槍的衛青再一次率兵出擊,看著身後的三萬騎兵,內心的豪氣也油然而生。
大軍直出雁門,衛青眺望了許久不遠了的白登山,就是這裏啊,當年這裏有大魚啊,可惜匈奴人錯過了。
一路上長驅直入,匈奴部落被他斬首數千人。
衛青再一次風光的迴到了長安。
劉徹得到軍報的那一刻,開心的準備去灞上拜一拜老祖宗,手中的戰報是最完美的祭品,連三畜都省下來了,你看,這也不是打不贏嘛,你當年咋那麽狼狽呢。
他的虛榮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身為大漢集團建立以來,與敵對集團競爭最成功的董事長,他很開心,內心豪情萬丈,絲毫不去想,這是因為前兩任董事長給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人常說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你們大漢集團從上穀出發把我的龍城給襲擊了,那我就去打上穀。
時隔龍城被破兩年,匈奴十幾萬大軍大舉向著上穀、漁陽進軍,來勢洶洶的樣子把長安城裏的皇帝都驚了。
什麽,以前找不到你們,現在你們自己來了,那我不是潤麻了。來來來,叫朕的金牌打手衛青熱熱身,準備上去露兩手。
匈奴的白羊王借著這次的大勝之姿,劫掠了兩千百姓,駐紮在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至此,雙方選手登上了擂台。
衛青領著大軍看著再一次被派過來的張塵,有些無語,怎麽他又來了,而且大家都把盔甲收了起來,這貨就是不脫,開心的把身上得到盔甲看來看去。
“哎哎哎,你不懂,陛下終於辦了一件好事啊”,張塵撫摸著身上威武不凡的盔甲,兩眼放光,頭也不抬的迴應了衛青疑惑的眼神。
“張先生,慎言”
“切”
衛青看著滿不在乎的張塵似有所悟,“怪不得上次迴來陛下不給你一點封賞,你這完全不尊重陛下啊”,自從上次出征歸來,衛青一直很疑惑,出征的將官都得到了皇帝的賞賜,可是這其中並沒有張塵。
雖然他在那次作戰中發揮的作用不大,皇帝這一次還是把他派來了,難道就是這就是傳說中的不用給錢還好用的選手。
想了許久,衛青得不出結論,索性不去理張塵了,繼續領兵前進。
“衛青啊,你這次打算怎麽打”
你不理我,那我就要理你了。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可是手下有人一直念叨說兵書雲,兵書如何如何,我的想法遭到很多部下的反對,讓我有些猶豫不定啊”
看著衛青充滿糾結的臉,張塵知道,又到自己裝13的時候了,“衛青啊,真正的天才將領不是讀兵書讀出來的,讀過兩本假兵書也能打勝仗的將軍才是真正的天才將領,遠的不說,就說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他的兵書讀的夠多吧”
衛青的眼神逐漸明亮,“對啊,他們又沒打贏過匈奴,我為啥要聽他們的講那些什麽兵法”,他雙手一拱對張塵表達了謝意。
張塵看著轉身發命令的衛青很欣慰,看來這波裝的很成功,人生最成功的事情莫過於在強者麵前裝13還裝成功了。
幾個手持著小旗的傳令兵從後往前,從前往後跑來跑去,口中大喊,“全軍向高闕疾速前進,將軍令,全軍向高闕疾速前進”。
“高闕,內蒙古那,不對啊,匈奴不是在河套地區”,張塵疑惑的尋找著衛青,忽然他想到了什麽,“不對,這次用的是迂迴戰術”。
他期待著其他三路也能像衛青這樣給他帶來好消息,特別是老同誌李廣,他承載了劉徹全部的希望。
幾封奏報走進了長安城,當奏報出現的那一刻,仿佛給長安城的火熱澆上了一盆冷水。
街頭巷尾的老百姓坐在一起不住的歎息
“李將軍,怎麽能迷路呢”,老漢拄著拐杖忍不住的搖頭。
“是啊,打了這麽多年仗還沒個大功勞,幾十歲了還是個將軍”,他的朋友端起茶碗附和道。
他的朋友放下茶碗繼續說道:“要我說啊,還是高皇帝弄的那個白馬之盟害的,沒有軍功不能封侯,這可惜了李將軍了,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小兒給他添了一碗茶,將抹布搭在肩上,“你這話說的就有問題了,要是高祖不這麽弄,這長安城不是遍地貴人了,哪還有咱們老百姓的活路”。
“再說了,這跟咱們小老百姓有什麽關係,這些貴人的事啊,看看就行嘍”。
“哎哎哎,掌櫃的你怎麽看”,老漢大聲的唿喊著不遠處的掌櫃。
那掌櫃輕哼了一聲,“我怎麽看,我用腳後跟看”。
……
劉徹看著眼前的奏報,麵色陰沉,四路大軍,隻有衛青一路有所收獲,其他三路皆是功虧一簣,兩個迷路的還好,損失一點糧食罷了,可公孫敖這一路大敗,出去了一萬人損失了七千人,這巨大的損失讓他難以接受。
可以接受你沒找到敵人,但是你這被人打的丟盔棄甲算怎麽迴事,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皇宮因為劉徹的不開心,也變得不開心了起來,宮裏的太監宮女都不敢大喘氣,做事更是小心翼翼。
這壓抑的氛圍從衛青踏入長安城那刻終於結束,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衛青走進皇宮時,仍保持著自己那份謙卑的姿態。站在未央宮門口眺望的劉徹看到他的樣子相當滿意,立下如此功勞,依舊能保持自己的本心,這樣的人皇帝很喜歡。
可旁邊吊兒郎當,一臉無所謂的張塵卻讓他眉頭一皺,這貨確定剛去過戰場嗎,怎麽一直是這副樣子,沒有一點改變呢。
作為大漢集團董事長,手下項目經理在對敵對集團的競爭中取得了一次勝利,而且還把敵對公司拜財神的地方給搗毀了,香爐都給自己拿迴來了,那必須請這個項目經理吃頓飯,否則怎麽激勵員工呢。
未央宮的宴會上,劉徹拿著筷子,饒有興趣的聽著衛青講述此次的經曆,聽到衛青身先士卒,率頭衝鋒進了龍城後,更是激動的拍起手來,臉色潮紅,仿佛自己也參加了這次戰鬥,自己手持長劍砍進了匈奴的大動脈之中。
這場宴會以劉徹的心滿意足而散去,走出宮門口後,衛青與張塵便分道揚鑣,相處了這麽久,也該分開一下了。
衛青坐著車駕趕迴了自己的家,一下馬車就看到了佇立在門口的平陽公主,此時的平陽公主在衛青看來格外美麗,他拉起平陽公主的手便走迴了家中。
十一二歲的霍去病早早的就聽說了舅舅迴來了,他滿懷期待的等待著舅舅,他想聽聽舅舅這次打仗的事情,舅舅所講述的是否與自己所想相同。
年少的他不止一次在腦中想過,戰場是什麽樣子的,敵人是怎麽樣的,應該怎麽去和敵人對戰,腦中一遍遍的猜想著。可他期待的舅舅一晚上都沒有來找他。
衛青第二天吃飯時才看到了急匆匆跑過來的外甥,他滿臉幽怨。看著外甥這樣,他當然明白發生了什麽,但一個成熟的男人怎麽可以不好意思呢,於是他麵色如常的吃著碗中的飯。
“舅舅,你快給我講講這次出征的事情吧”
“等舅舅吃完飯”
…….
迷路的李廣滿臉羞愧的走進了長安城,哪怕這長安城中等待他的是疾風暴雨,他也得迴來,得去向皇帝請罪。
看著皇宮門口,如同自己這次出征一樣,沒什麽變化,啊,不對,自己消耗了幾個月的糧食,這宮門口也換了幾個站崗的。
“你們這是幹什麽去”,李廣攔住了匆匆的太監,他們滿臉喜色卻又感覺急匆匆的,這讓李廣很好奇。
“呦,李將軍啊,您迴來了,咱們這是給衛青將軍宣旨去,這衛青將軍大破匈奴,進城的時候可風光了,據說城裏的百姓都跑出來看呢,紛紛給衛將軍豎起大拇指了,陛下也封了衛青將軍為關內侯”,說著他突然探頭到李廣跟前,“這食邑將近三千戶,這衛將軍,不對,衛君侯這次可算是發達了”。
李廣看著太監手中的聖旨眼裏的羨慕之情已經快溢出來了,當兵的不就求個封侯嘛,這樣才能福耀子孫,否則你當一輩子將軍,你兒子也估計是個將軍,而封了侯就不一樣了,哪怕是個關內侯,自己的兒子以後也能頂著君侯的名號。
“李將軍,不跟您說了,咱們還著急傳旨去哈”
“輕便,輕便”
李廣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了未央宮,高坐之上的劉徹臉色平靜,這讓李廣那顆懸著的心放鬆了一大截。
行禮,請罪,這一套流程在他腦海中過了幾百遍,流暢的做完了這一切,他跪在地上等待著皇帝的責罰。
劉徹看著跪在下麵的李廣隻是象征性的懲罰了一下他,這讓李廣一下子就感受到了皇帝的恩德。
他心懷感恩的走出了皇宮,跟門口侍衛一聊天,好嘛,這才明白了一切,陛下不懲罰自己是有原因的,公孫弘也迷路了,他跟自己待遇差不多。除了他們兩個迷路,衛青取得了勝利,另一路的公孫敖被人打的大敗,損失了七千兵馬呢。
“哼,我以前就看公孫敖這小子不行,都說義渠那邊出猛士,可他公孫敖隻是個能言善辯的家夥,你看看,這一出征不就露出來了,怎麽能被人打成這樣,這兵法有雲,兩軍交戰,亡者十之三,便已是大敗,你看這公孫敖怎麽能輸成這行”
侍衛看著念念有詞的李廣不由得咧了咧嘴,嘴上直唿,“啊對對對,您說的是,這兵法啊,您是懂的”。
“你狗日的這麽懂兵法怎麽能他娘的迷路了,剛才進宮的時候那垂頭喪氣的鬼樣子我都不想說,這一出來聽說有人比你還差,你這就吹噓起來了,再說,我就是個看皇宮的,你跟我講什麽兵法”
李廣當然聽不見侍衛內心的吐槽,看著滿臉都寫著相信二字的侍衛,他心滿意足的向家裏走去。
兩日之後,他收到了公孫敖被判了死罪的消息,“哼,你小子活該,不尊重我這個老前輩,出征前都不來跟老前輩請教請教”。
嘴上罵著,他穿好自己的衣服,走向了皇宮,他想為公孫敖求求情,一次失敗就要了他的命,這讓李廣有些惋惜。
還沒走到宮門口,他又聽說了公孫敖繳納了贖金,被免罪成為了平民。
“也好,也好,你小子以後好好當個平民吧”,念叨了兩句便打道迴府。
失落的公孫敖出來的晚,沒有看見老前輩李廣,走出皇宮的他有些迷茫,自己以後該怎麽辦,大好前程一下子就沒了,好朋友衛青卻平步青雲了。
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自己現在路走不通了,那必須得向自己的朋友求助啊。
“門侯,衛君侯住所可曾變化”,作為一個平民就要有平民的樣子,看著曾經的小弟他也尊敬的喊了一聲門侯。
“公孫兄,您這不是罵我呢嘛,衛君侯住所還沒變,您往他之前的府邸去就行了”,侍衛親切的拉起了公孫敖的手腕,內心暗道:“你是不行了,可這宮裏人誰不知道,你曾經對衛青有恩,那衛青現在可是發達了,誰能保證衛青不幫幫你”。
公孫敖看著依舊熱情的侍衛,內心大受感動,努力的拱拱手,說了一聲告辭便向著那熟悉的地方而去。
以前隻有公孫敖照顧衛青,這一次衛青不斷安慰著醉酒的公孫敖。
“衛青兄弟,你說我怎麽這麽難,這一下子成了平民,以後日子不好過了啊”
“嗚嗚嗚,我難啊,衛青兄弟,這一次差點性命不保了”
“我還活著做甚啊,這比死了都難受啊,這滿長安的人還不知道怎麽笑話我呢”
衛青拍著公孫敖的後背,安慰道:“若是下次有機會,我必向陛下推薦公孫兄”。
公孫敖摸了摸眼淚,“既如此,為兄就先在此謝過賢弟了,以後為兄就仰仗賢弟了”。
衛青:“…….”
一年後,打響反抗第一槍的衛青再一次率兵出擊,看著身後的三萬騎兵,內心的豪氣也油然而生。
大軍直出雁門,衛青眺望了許久不遠了的白登山,就是這裏啊,當年這裏有大魚啊,可惜匈奴人錯過了。
一路上長驅直入,匈奴部落被他斬首數千人。
衛青再一次風光的迴到了長安。
劉徹得到軍報的那一刻,開心的準備去灞上拜一拜老祖宗,手中的戰報是最完美的祭品,連三畜都省下來了,你看,這也不是打不贏嘛,你當年咋那麽狼狽呢。
他的虛榮心得到了巨大的滿足,身為大漢集團建立以來,與敵對集團競爭最成功的董事長,他很開心,內心豪情萬丈,絲毫不去想,這是因為前兩任董事長給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人常說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你們大漢集團從上穀出發把我的龍城給襲擊了,那我就去打上穀。
時隔龍城被破兩年,匈奴十幾萬大軍大舉向著上穀、漁陽進軍,來勢洶洶的樣子把長安城裏的皇帝都驚了。
什麽,以前找不到你們,現在你們自己來了,那我不是潤麻了。來來來,叫朕的金牌打手衛青熱熱身,準備上去露兩手。
匈奴的白羊王借著這次的大勝之姿,劫掠了兩千百姓,駐紮在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至此,雙方選手登上了擂台。
衛青領著大軍看著再一次被派過來的張塵,有些無語,怎麽他又來了,而且大家都把盔甲收了起來,這貨就是不脫,開心的把身上得到盔甲看來看去。
“哎哎哎,你不懂,陛下終於辦了一件好事啊”,張塵撫摸著身上威武不凡的盔甲,兩眼放光,頭也不抬的迴應了衛青疑惑的眼神。
“張先生,慎言”
“切”
衛青看著滿不在乎的張塵似有所悟,“怪不得上次迴來陛下不給你一點封賞,你這完全不尊重陛下啊”,自從上次出征歸來,衛青一直很疑惑,出征的將官都得到了皇帝的賞賜,可是這其中並沒有張塵。
雖然他在那次作戰中發揮的作用不大,皇帝這一次還是把他派來了,難道就是這就是傳說中的不用給錢還好用的選手。
想了許久,衛青得不出結論,索性不去理張塵了,繼續領兵前進。
“衛青啊,你這次打算怎麽打”
你不理我,那我就要理你了。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可是手下有人一直念叨說兵書雲,兵書如何如何,我的想法遭到很多部下的反對,讓我有些猶豫不定啊”
看著衛青充滿糾結的臉,張塵知道,又到自己裝13的時候了,“衛青啊,真正的天才將領不是讀兵書讀出來的,讀過兩本假兵書也能打勝仗的將軍才是真正的天才將領,遠的不說,就說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他的兵書讀的夠多吧”
衛青的眼神逐漸明亮,“對啊,他們又沒打贏過匈奴,我為啥要聽他們的講那些什麽兵法”,他雙手一拱對張塵表達了謝意。
張塵看著轉身發命令的衛青很欣慰,看來這波裝的很成功,人生最成功的事情莫過於在強者麵前裝13還裝成功了。
幾個手持著小旗的傳令兵從後往前,從前往後跑來跑去,口中大喊,“全軍向高闕疾速前進,將軍令,全軍向高闕疾速前進”。
“高闕,內蒙古那,不對啊,匈奴不是在河套地區”,張塵疑惑的尋找著衛青,忽然他想到了什麽,“不對,這次用的是迂迴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