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你的任務是太史公,太史公被判了腐刑,關於牢中,但還是為了心中理想屈辱的活了下去,你這次就是要去給太史公拍張照片”
張塵內心很疑惑,這怎麽就突然加快了呢,衛青死時的場景還沒有見過呢,那傳說中的“羽林低頭,天子降階”還沒有見過呢。
“你確定不先去拍拍衛青臨死前的場景”
王毅笑著搖搖頭,“這個就先不考慮了,你難道不好奇太史公會怎麽寫史記嗎,他會怎麽寫劉邦逃出彭城之圍和鴻溝之盟嗎”。
這個確實很誘惑人,但是兩者並沒有什麽影響啊。
“這兩個有什麽影響嗎”
王毅繼續搖頭,“沒有啊,但是我覺得你沒必要去浪費這個時間”。
“……好吧”
…..
未央宮中,一場朝會正在舉行,年老的劉徹氣的大拍桌子。
“我大漢朝自衛青攻陷龍城以來,再無如此之事”
老皇帝氣的站起身來,將奏報扔在了桌上,氣的胡子都在發抖。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群臣聽到皇帝的怒吼趕緊低下頭去,祈禱著皇帝不要注意到自己,這事跟自己可沒有關係。
“他哪怕是死在匈奴人手中,朕也會照顧他李家之人,可他竟貪生怕死降了那匈奴人,讓朕的臉麵,大漢朝的臉麵置於何處”
哎呦,陛下氣成這樣,咱們得表示一下,於是群臣一起直唿“陛下息怒”。
“這叫朕如何息怒,朕要斬了他的三族”,劉徹氣的走來走去。
“陛下”
群臣一起看向了這個走出來的靚仔,劉徹也看向了他。
中年人恭敬的行了一禮,“陛下,臣以為此次李陵將軍失利於匈奴人,實屬匈奴人狡猾,李將軍也隻是不得天時地利罷了,還請陛下饒過李將軍”。
劉徹氣的雙目圓睜,“司馬遷,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司馬遷跪了下來,向著劉徹磕頭求情,“還請陛下寬恕李將軍”。
劉徹已經被氣的發笑了,他用冷酷的眼神看著下方的司馬遷,“是啊,他李家自李廣起多次在草原上迷路,朕並未追究,朕還給他機會,讓他隨軍出征,可他呢,貽誤戰機,放跑了那匈奴單於”
“朕不計前嫌,封了他兒子李敢為關內侯,他呢,竟然打傷了衛青。這天下竟有敢對大將軍動手的武將,這是何等的道理”
“朕對他李陵給予厚望,命他出征匈奴,可他呢,竟投降了那匈奴,這叫朕如何息怒”
劉徹氣的一腳踢在眼前的桌子上,“你要朕饒了他,好,好”,他深吸了兩口氣,“來人”。
侍奉太監趕緊弓著腰走了上來,等候著皇帝的吩咐。
“將這司馬遷拉下去,處以腐刑,關入大牢之中”
“唯”
群臣用憐憫的目光看著被拖下去的司馬遷,內心之中皆是不解,他都投降匈奴了,你還給他求什麽情,難道他上輩子救過你,這下好了,這受了腐刑跟死了有什麽區別,關入大牢不如早早自殺了吧。
大家帶著對司馬遷的惋惜走出了皇宮,好好的一個讀書人非要慘和這種事情,何必為難自己呢。
劉徹步履蹣跚的迴到了自己的宮殿,他已經六十歲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健壯,身體的機能已有些虧空了。
他側躺在床上,用力地咳嗽著,他很懷念以前的生活,騎在馬上奔破在馬場,自由自在,穿著幾十斤的盔甲,拿著長劍,多威武啊。如今連走路都是難事,他有些不甘心,用力地拉出了床下的箱子,拿出了裏麵的竹簡,一遍遍的看著。
許久之後,他艱難的將箱子又放了迴去。
“來人,給朕拿水來”
侍奉太監端著水跑了進來,服侍著劉徹將罐中的水喝盡。
劉徹終於舒服了一些,他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躺在了床上,可侍奉太監並沒有離去,臉上表情不斷變化。
“還有何事”
太監鼓起勇氣從懷裏掏出了一個小盒子,雙手捧到劉徹眼前。
“這是何物”
“陛下,這是宮外方士煉的金丹,據說可以延年益壽”,太監的內心在打鼓,這是一場賭博,賭輸了自己就要出事了。
“你難道不知道始皇帝吃了一輩子金丹也毫無作用嗎,你竟敢將此物拿給朕,你要做什麽”。
皇帝的吼聲嚇得太監趕緊跪在了地上,心裏瘋狂問候那個同行的母親,自己多年前和他結成同盟,他一直是個穩當人,可這一次卻給自己這麽一個東西,皇帝看來是很生氣啊。
多年的逢迎,太監也練出了一身本事,他思索了不久,立馬說道:“小的這也是看陛下如此難受,於心不忍,此金丹乃是高人所煉製,以陛下的天威,用了這個定能長生”。
劉徹的內心也在不斷的衝擊,始皇帝沒有得到長生是他沒有那個福分,就像大秦一樣,他們家族七代人幾百年的努力也頂不過二世的三年胡鬧,那諾大的國家頃刻崩塌。這胡亥一定是上天給大秦的懲罰,而我大漢自亭長而起,最終定鼎長安。如今,自己更是平定匈奴,再無外患,讓這天下安定,自己一定有這個福分。
“拿來吧”
“小的給您拿水來”
劉徹把玩著手中的小盒子,他不懷疑這個太監,畢竟跟了自己幾十年了,要害自己早就害了。
小盒子打開之後,一粒金色的,圓滾滾的丹藥安靜的躺在盒子裏,身上還得著幾條紅紋。
劉徹心裏更加確認,這東西看來不簡單啊。
和著水將丹藥服下,不過幾分鍾,劉徹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力量,本來疲憊的身體此時也感覺充滿了力量。他直接從床榻上坐了起來,內心也是大喜,這變化也太明顯了,看來始皇帝確實是沒有福分,自己才是被上天眷顧之人。
他精神抖擻的走出了寢宮,太監弓著腰跟在他的身後,臉上也盡是喜色。
“這丹藥很不錯,你去將貢獻丹藥之人帶到朕這裏來”
“唯,唯”
太監邁著小碎步走了出去,剛到宮門口他就看見了一個最不想見到的人。但他還是恭敬的走上前去。
“您來看陛下啊”
張塵點點頭,這貨的笑容怎麽一直這麽諂媚,這是太監的絕活嗎。
“您稍等,我這就去告訴陛下”
張塵很快便被引進了宮殿之中,劉徹看起來麵色帶著一絲紅潤,狀態很好。
劉徹看著他那年齡的麵龐,眼中的羨慕少了許多,朕不久之後也能得到他的長生。
“張先生又是來看朕的”
“是啊,是啊,我就是來看陛下的”
劉徹笑著搖搖頭,“你直說吧,來做什麽”。
張塵尷尬的撓撓頭,“陛下,我想去看看司馬遷”。
劉徹的臉頓時黑了起來,你竟然是來看這個朕討厭的家夥。
最終還是無奈的擺擺手,“去吧,去吧,來人帶他去”。
一個侍衛立馬走進來為他引路。
剛走出宮門,一個校尉裝扮的人走了過來。
“你這是要去哪裏”
“夏侯校尉,陛下讓卑職帶著這位先生去大牢看看司馬遷”
那校尉擺擺手,“我來吧,你迴去好好做事”。
張塵隻好跟在這校尉身後繼續向前走去。
“張塵是吧”
那人忽然轉過頭看向了張塵。
“你認識我”
“我祖父叫夏侯嬰”
張塵恍然大悟,這是老夏侯嬰的後代。
“那你是怎麽認得我的”
夏侯頗神秘一笑,“這自有辦法”。
他轉過身悄悄問道:“能否告訴我,我夏侯家將來如何”。
他期待的眼光卻迎來了失望,張塵咧起大牙,“下次哈,下次哈,咱們趕緊走吧”。
夏侯頗繼續帶路往前走去,一路上一直追問,可張塵隻說下次,兩人就這樣一路走到了大牢。
文人打扮的司馬遷呆坐於牢中,他雙目空洞,雙眼看著牢中唯一能夠透出光線的小窗口,黑乎乎的飯食與環境融入一體。
這個房間中隻有黑白兩色,黑色充斥在牢房中的每一個角落,白色透過窗戶展現出來。
“司馬遷,有人來看你了”
司馬遷機械的轉過頭看了一眼,又迅速轉了過去恢複常態,他對來人不感興趣,也不想知道是誰來。
“你這腐儒書生,怎麽還不理人呢”
夏侯頗想表現一下自己,可那邊的司馬遷並無任何反應,這讓夏侯頗更加生氣。,他拿起鑰匙就準備走進牢房去。
鑰匙剛剛轉動,那邊的司馬遷便發出了聲音。
“要殺便殺,吾經受如此酷刑,生死又有何區別呢,隻求速死”
夏侯頗愣住了,這人明顯是油鹽不進了,自己現在進去是該動手還是不該動手,最終結果自己都是要丟臉的。
他滿臉尷尬的看向張塵,“您看”。
“司馬公,在下來看看你”,張塵轉過頭看向夏侯頗繼續說道:“你把門打開,我進去跟他聊幾句”。
“好好好”
張塵走進了這黑色的牢房,他低頭看了一眼碗裏的東西,渾身透出一股惡寒,這玩意是人吃的。
可那邊的司馬遷反而嘲諷的笑了起了,“你一定在想,這東西是人吃的嗎,人怎麽吃的下去”。
張塵臉上盡是被人猜中心思的尷尬之色。
“陛下連年征戰,這天下的百姓有的人甚至吃不上這一碗你看都不想看的東西,朝中大臣歌功頌德,天下百姓艱難度日,嗬嗬嗬,大漢朝的天下啊”。
門外的夏侯頗聽的寒毛都快豎起來了,他趕緊跑了出去,這話自己是一個字都不想聽。
張塵撓了撓頭,“你給我說這個做什麽”。
司馬遷臉色嚴肅,大聲說道:“爾等高官厚祿,不知民間疾苦…..”。
“停停停”
張塵抬手打斷了司馬遷的魔法攻擊
“我不是高官,也不拿大漢朝的俸祿,而且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麽,我隻是來看你的,跟陛下無關”
司馬遷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張塵,“爾何故來此”。
張塵湊到他跟前,小聲問道:“你把史記寫完了嗎”。
司馬遷聽到這話不自覺的往後挪了一挪,自己已經失去了男人最重要的東西,這人還想來要自己此生最重要的東西嗎。
“你別想太多,我就是想問問”
“還未完成”
張塵再往前湊了一點,司馬遷感覺到自己渾身上下都緊繃了起來。
“彭城之戰那裏你怎麽寫的”
司馬遷疑惑的看向他,“何處”。
“高祖彭城大敗,被項羽圍於泗水旁,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司馬遷雙眼瞪大,“據我遊曆天下得知,高祖是得高人相助,才能逃出生天”。
張塵聽到這話瘋狂搖頭,“你這話說的不對,這是旁人的說法,明明是當時刮起大風,吹亂了項羽軍隊,高祖這樣才逃出了生天”。
司馬遷顯然不相信他說的話,臉上寫著都是不相信。
“哎哎哎,你別不相信,我家裏人就是跟著高祖逃出生天的士兵,當時那地方被大風吹的塵土飛揚,可以說是遮天蔽日,都看不清楚自己旁邊的人”。
司馬遷拍了拍額頭,“好像是有這種說法,特別是夏侯家的人,就那個夏侯頗就這麽給我說過”。
“那不就是了,這夏侯嬰從出沛縣開始一直是高祖的太仆,他啥事不知道”。
“你這麽說也是,畢竟這些親身經曆著的口口相傳更值得相信”,說著,司馬遷往前一湊,“那你家裏人給你說過鴻門宴的事情嗎”。
他左右看了看,悄悄的說道:“我聽說當年參加鴻門宴的還有一個人,也姓張,項莊的劍差點就擊中高祖了,就是這個人幫高祖擋下了,這才拖到樊噲衝進來”。
張塵心頭一緊,“你這是聽誰說的”。
“我當年路過楚地,發現了一個生活在山裏的山民,他說自己的父親就是當年項羽的執戟郎中,是他父親親眼所見”。
張塵趕緊拉住他的手,“這些話不能相信的,誰知道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你不能根據這些山野之人說的話來寫。你要寫的讓大家都能信服,別讓人讀出野史的感覺”。
司馬遷認同的點點頭,可他的臉上很快又滿是落寞。
張塵內心很疑惑,這怎麽就突然加快了呢,衛青死時的場景還沒有見過呢,那傳說中的“羽林低頭,天子降階”還沒有見過呢。
“你確定不先去拍拍衛青臨死前的場景”
王毅笑著搖搖頭,“這個就先不考慮了,你難道不好奇太史公會怎麽寫史記嗎,他會怎麽寫劉邦逃出彭城之圍和鴻溝之盟嗎”。
這個確實很誘惑人,但是兩者並沒有什麽影響啊。
“這兩個有什麽影響嗎”
王毅繼續搖頭,“沒有啊,但是我覺得你沒必要去浪費這個時間”。
“……好吧”
…..
未央宮中,一場朝會正在舉行,年老的劉徹氣的大拍桌子。
“我大漢朝自衛青攻陷龍城以來,再無如此之事”
老皇帝氣的站起身來,將奏報扔在了桌上,氣的胡子都在發抖。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群臣聽到皇帝的怒吼趕緊低下頭去,祈禱著皇帝不要注意到自己,這事跟自己可沒有關係。
“他哪怕是死在匈奴人手中,朕也會照顧他李家之人,可他竟貪生怕死降了那匈奴人,讓朕的臉麵,大漢朝的臉麵置於何處”
哎呦,陛下氣成這樣,咱們得表示一下,於是群臣一起直唿“陛下息怒”。
“這叫朕如何息怒,朕要斬了他的三族”,劉徹氣的走來走去。
“陛下”
群臣一起看向了這個走出來的靚仔,劉徹也看向了他。
中年人恭敬的行了一禮,“陛下,臣以為此次李陵將軍失利於匈奴人,實屬匈奴人狡猾,李將軍也隻是不得天時地利罷了,還請陛下饒過李將軍”。
劉徹氣的雙目圓睜,“司馬遷,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
司馬遷跪了下來,向著劉徹磕頭求情,“還請陛下寬恕李將軍”。
劉徹已經被氣的發笑了,他用冷酷的眼神看著下方的司馬遷,“是啊,他李家自李廣起多次在草原上迷路,朕並未追究,朕還給他機會,讓他隨軍出征,可他呢,貽誤戰機,放跑了那匈奴單於”
“朕不計前嫌,封了他兒子李敢為關內侯,他呢,竟然打傷了衛青。這天下竟有敢對大將軍動手的武將,這是何等的道理”
“朕對他李陵給予厚望,命他出征匈奴,可他呢,竟投降了那匈奴,這叫朕如何息怒”
劉徹氣的一腳踢在眼前的桌子上,“你要朕饒了他,好,好”,他深吸了兩口氣,“來人”。
侍奉太監趕緊弓著腰走了上來,等候著皇帝的吩咐。
“將這司馬遷拉下去,處以腐刑,關入大牢之中”
“唯”
群臣用憐憫的目光看著被拖下去的司馬遷,內心之中皆是不解,他都投降匈奴了,你還給他求什麽情,難道他上輩子救過你,這下好了,這受了腐刑跟死了有什麽區別,關入大牢不如早早自殺了吧。
大家帶著對司馬遷的惋惜走出了皇宮,好好的一個讀書人非要慘和這種事情,何必為難自己呢。
劉徹步履蹣跚的迴到了自己的宮殿,他已經六十歲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健壯,身體的機能已有些虧空了。
他側躺在床上,用力地咳嗽著,他很懷念以前的生活,騎在馬上奔破在馬場,自由自在,穿著幾十斤的盔甲,拿著長劍,多威武啊。如今連走路都是難事,他有些不甘心,用力地拉出了床下的箱子,拿出了裏麵的竹簡,一遍遍的看著。
許久之後,他艱難的將箱子又放了迴去。
“來人,給朕拿水來”
侍奉太監端著水跑了進來,服侍著劉徹將罐中的水喝盡。
劉徹終於舒服了一些,他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躺在了床上,可侍奉太監並沒有離去,臉上表情不斷變化。
“還有何事”
太監鼓起勇氣從懷裏掏出了一個小盒子,雙手捧到劉徹眼前。
“這是何物”
“陛下,這是宮外方士煉的金丹,據說可以延年益壽”,太監的內心在打鼓,這是一場賭博,賭輸了自己就要出事了。
“你難道不知道始皇帝吃了一輩子金丹也毫無作用嗎,你竟敢將此物拿給朕,你要做什麽”。
皇帝的吼聲嚇得太監趕緊跪在了地上,心裏瘋狂問候那個同行的母親,自己多年前和他結成同盟,他一直是個穩當人,可這一次卻給自己這麽一個東西,皇帝看來是很生氣啊。
多年的逢迎,太監也練出了一身本事,他思索了不久,立馬說道:“小的這也是看陛下如此難受,於心不忍,此金丹乃是高人所煉製,以陛下的天威,用了這個定能長生”。
劉徹的內心也在不斷的衝擊,始皇帝沒有得到長生是他沒有那個福分,就像大秦一樣,他們家族七代人幾百年的努力也頂不過二世的三年胡鬧,那諾大的國家頃刻崩塌。這胡亥一定是上天給大秦的懲罰,而我大漢自亭長而起,最終定鼎長安。如今,自己更是平定匈奴,再無外患,讓這天下安定,自己一定有這個福分。
“拿來吧”
“小的給您拿水來”
劉徹把玩著手中的小盒子,他不懷疑這個太監,畢竟跟了自己幾十年了,要害自己早就害了。
小盒子打開之後,一粒金色的,圓滾滾的丹藥安靜的躺在盒子裏,身上還得著幾條紅紋。
劉徹心裏更加確認,這東西看來不簡單啊。
和著水將丹藥服下,不過幾分鍾,劉徹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力量,本來疲憊的身體此時也感覺充滿了力量。他直接從床榻上坐了起來,內心也是大喜,這變化也太明顯了,看來始皇帝確實是沒有福分,自己才是被上天眷顧之人。
他精神抖擻的走出了寢宮,太監弓著腰跟在他的身後,臉上也盡是喜色。
“這丹藥很不錯,你去將貢獻丹藥之人帶到朕這裏來”
“唯,唯”
太監邁著小碎步走了出去,剛到宮門口他就看見了一個最不想見到的人。但他還是恭敬的走上前去。
“您來看陛下啊”
張塵點點頭,這貨的笑容怎麽一直這麽諂媚,這是太監的絕活嗎。
“您稍等,我這就去告訴陛下”
張塵很快便被引進了宮殿之中,劉徹看起來麵色帶著一絲紅潤,狀態很好。
劉徹看著他那年齡的麵龐,眼中的羨慕少了許多,朕不久之後也能得到他的長生。
“張先生又是來看朕的”
“是啊,是啊,我就是來看陛下的”
劉徹笑著搖搖頭,“你直說吧,來做什麽”。
張塵尷尬的撓撓頭,“陛下,我想去看看司馬遷”。
劉徹的臉頓時黑了起來,你竟然是來看這個朕討厭的家夥。
最終還是無奈的擺擺手,“去吧,去吧,來人帶他去”。
一個侍衛立馬走進來為他引路。
剛走出宮門,一個校尉裝扮的人走了過來。
“你這是要去哪裏”
“夏侯校尉,陛下讓卑職帶著這位先生去大牢看看司馬遷”
那校尉擺擺手,“我來吧,你迴去好好做事”。
張塵隻好跟在這校尉身後繼續向前走去。
“張塵是吧”
那人忽然轉過頭看向了張塵。
“你認識我”
“我祖父叫夏侯嬰”
張塵恍然大悟,這是老夏侯嬰的後代。
“那你是怎麽認得我的”
夏侯頗神秘一笑,“這自有辦法”。
他轉過身悄悄問道:“能否告訴我,我夏侯家將來如何”。
他期待的眼光卻迎來了失望,張塵咧起大牙,“下次哈,下次哈,咱們趕緊走吧”。
夏侯頗繼續帶路往前走去,一路上一直追問,可張塵隻說下次,兩人就這樣一路走到了大牢。
文人打扮的司馬遷呆坐於牢中,他雙目空洞,雙眼看著牢中唯一能夠透出光線的小窗口,黑乎乎的飯食與環境融入一體。
這個房間中隻有黑白兩色,黑色充斥在牢房中的每一個角落,白色透過窗戶展現出來。
“司馬遷,有人來看你了”
司馬遷機械的轉過頭看了一眼,又迅速轉了過去恢複常態,他對來人不感興趣,也不想知道是誰來。
“你這腐儒書生,怎麽還不理人呢”
夏侯頗想表現一下自己,可那邊的司馬遷並無任何反應,這讓夏侯頗更加生氣。,他拿起鑰匙就準備走進牢房去。
鑰匙剛剛轉動,那邊的司馬遷便發出了聲音。
“要殺便殺,吾經受如此酷刑,生死又有何區別呢,隻求速死”
夏侯頗愣住了,這人明顯是油鹽不進了,自己現在進去是該動手還是不該動手,最終結果自己都是要丟臉的。
他滿臉尷尬的看向張塵,“您看”。
“司馬公,在下來看看你”,張塵轉過頭看向夏侯頗繼續說道:“你把門打開,我進去跟他聊幾句”。
“好好好”
張塵走進了這黑色的牢房,他低頭看了一眼碗裏的東西,渾身透出一股惡寒,這玩意是人吃的。
可那邊的司馬遷反而嘲諷的笑了起了,“你一定在想,這東西是人吃的嗎,人怎麽吃的下去”。
張塵臉上盡是被人猜中心思的尷尬之色。
“陛下連年征戰,這天下的百姓有的人甚至吃不上這一碗你看都不想看的東西,朝中大臣歌功頌德,天下百姓艱難度日,嗬嗬嗬,大漢朝的天下啊”。
門外的夏侯頗聽的寒毛都快豎起來了,他趕緊跑了出去,這話自己是一個字都不想聽。
張塵撓了撓頭,“你給我說這個做什麽”。
司馬遷臉色嚴肅,大聲說道:“爾等高官厚祿,不知民間疾苦…..”。
“停停停”
張塵抬手打斷了司馬遷的魔法攻擊
“我不是高官,也不拿大漢朝的俸祿,而且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麽,我隻是來看你的,跟陛下無關”
司馬遷用奇怪的眼神看著張塵,“爾何故來此”。
張塵湊到他跟前,小聲問道:“你把史記寫完了嗎”。
司馬遷聽到這話不自覺的往後挪了一挪,自己已經失去了男人最重要的東西,這人還想來要自己此生最重要的東西嗎。
“你別想太多,我就是想問問”
“還未完成”
張塵再往前湊了一點,司馬遷感覺到自己渾身上下都緊繃了起來。
“彭城之戰那裏你怎麽寫的”
司馬遷疑惑的看向他,“何處”。
“高祖彭城大敗,被項羽圍於泗水旁,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司馬遷雙眼瞪大,“據我遊曆天下得知,高祖是得高人相助,才能逃出生天”。
張塵聽到這話瘋狂搖頭,“你這話說的不對,這是旁人的說法,明明是當時刮起大風,吹亂了項羽軍隊,高祖這樣才逃出了生天”。
司馬遷顯然不相信他說的話,臉上寫著都是不相信。
“哎哎哎,你別不相信,我家裏人就是跟著高祖逃出生天的士兵,當時那地方被大風吹的塵土飛揚,可以說是遮天蔽日,都看不清楚自己旁邊的人”。
司馬遷拍了拍額頭,“好像是有這種說法,特別是夏侯家的人,就那個夏侯頗就這麽給我說過”。
“那不就是了,這夏侯嬰從出沛縣開始一直是高祖的太仆,他啥事不知道”。
“你這麽說也是,畢竟這些親身經曆著的口口相傳更值得相信”,說著,司馬遷往前一湊,“那你家裏人給你說過鴻門宴的事情嗎”。
他左右看了看,悄悄的說道:“我聽說當年參加鴻門宴的還有一個人,也姓張,項莊的劍差點就擊中高祖了,就是這個人幫高祖擋下了,這才拖到樊噲衝進來”。
張塵心頭一緊,“你這是聽誰說的”。
“我當年路過楚地,發現了一個生活在山裏的山民,他說自己的父親就是當年項羽的執戟郎中,是他父親親眼所見”。
張塵趕緊拉住他的手,“這些話不能相信的,誰知道他說的是不是真的,你不能根據這些山野之人說的話來寫。你要寫的讓大家都能信服,別讓人讀出野史的感覺”。
司馬遷認同的點點頭,可他的臉上很快又滿是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