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反著來才會大概率賺錢
從零開始成為股市高手! 作者:大迷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1月8日,備受市場期待的防範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合計12萬億元組合拳出爐,
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債政策細節明了。
什麽是地方隱性債務,基本情況怎麽樣?
地方隱性債務,是指在法定債務限額之外,
直接或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及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
此前由於部分地方違規舉債,形成隱性債務規模快速增加,
2018年財政部摸底了隱性債務規模,但是未公布數據。
為了防範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
中央要求各地在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量的基礎上,
穩妥化解存量,於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畢。
截至2023年末,東大隱性債務餘額14.3萬億元。
也意味著2024年至2028年這五年地方還要償還14.3萬億元隱性債務,
以完成2028年底前實現隱性債務清零目標。
這次隱性置換,近三年密集安排8.4萬億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我們估算,
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騰出來,用於促進發展、改善民生。
將原本受製於化債壓力的政策空間騰出來,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等,
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
將原本用於化債化險的時間精力騰出來,更多投入到謀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去。
還可以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信貸投放能力,利好實體經濟。
化債是央行出錢,以地方的短債換中央的長債,地方的高息債換中央的低息債。
中央給了一個政策,允許地方借10萬億的長期低息債務,然後去還掉那些短期高息債務,這樣就化債了。
這個債務沒有消滅,背債主體還是地方政府,但債主從各銀行企業變成央媽!
地方法定債務40.7萬億元,隱性債務14.3萬億元,負債率為67.5%。
10萬億化債方案出台後,舉債空間就被完全打開了,
以後就有能力出台各種經濟刺激政策了。
利好基建,前幾年地方基建公司壞賬多,置換債務,相當於替地方政府還錢。
利好比如中國建築這些高應收賬款的基建企業。
利好房地產。專項債券支持迴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
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麵,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製定政策細則,
推動加快落地。
利好有一二線土儲的房地產企業,明著說後麵還有針對房地產的利好政策。
......
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下一步要推動並購重組的一些典型案例落地,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並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
某會將落實好《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
創造條件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引導私募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進一步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的形成。
證券、保險、基金互換和地方化債才是這輪行情的催發劑。
這一輪行情,證券、保險是表麵上的主線,
並購重組是這一輪行情的暗線。
並購重組+新質生產力=大漲行情。
.......
結構性牛市跟普漲全麵牛市不同。
全麵牛市就是說,無論買什麽都漲;
無論買基金還是股票都賺。
結構性牛市呢?
一部分股票大漲,另一部分股票沒有行情。
或者如今年前半段的熊市行情,二八現象。
一部分股票走勢平淡無奇,沒有賺錢的機會。
普漲牛市的時候,任何人無論你閉著眼睛買什麽都能賺錢,因為它什麽都漲了。
結構性牛市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就要講究股票選擇和運氣。
在結構性牛市,還可以理解為存量資金博弈,
當前的2萬多億的資金在場內博弈,
最終有人贏有人輸,簡單來說就是零和博弈。
當前看成交量買股票反而比較容易賺錢,
看基本麵炒股反而經常買到不漲的股票。
一定要找對方向賺很多錢,找錯了方向就賺不到錢。
......
很多投資者認為周五的下跌是化債不及預期,
作者並不是這樣認為,而是認為當前的行情漲的有點多,
有點消化不良,需要下跌震蕩調整來消化。
任何行情都不可能無限度的往上漲,
主力資金再拉升一波後肯定要兌現利潤,
這個時候券商也是一樣漲太多,
同花順再漲下去就400元每股了,不覺得有點瘋狂嗎?
東方財富最近每天都霸榜成交量第一,上漲也是有點力不從心。
絕對估值底部時候買大概率都是賺錢的,
但是大部分投資者是不會相信的,漲起來開始相信。
高位的時候買,大概率是要虧錢的,
但是大部分投資者還是相信會繼續創新高,
隻有在大跌時候才會殺跌。
盡管看好的投資者這麽多,終究還是高開低走。
貪婪與恐懼不停地交織在一起才形成了這個市場。
跟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反著來,才會大概率賺錢。
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債政策細節明了。
什麽是地方隱性債務,基本情況怎麽樣?
地方隱性債務,是指在法定債務限額之外,
直接或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及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
此前由於部分地方違規舉債,形成隱性債務規模快速增加,
2018年財政部摸底了隱性債務規模,但是未公布數據。
為了防範化解地方隱性債務風險,
中央要求各地在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量的基礎上,
穩妥化解存量,於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畢。
截至2023年末,東大隱性債務餘額14.3萬億元。
也意味著2024年至2028年這五年地方還要償還14.3萬億元隱性債務,
以完成2028年底前實現隱性債務清零目標。
這次隱性置換,近三年密集安排8.4萬億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我們估算,
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騰出來,用於促進發展、改善民生。
將原本受製於化債壓力的政策空間騰出來,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等,
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
將原本用於化債化險的時間精力騰出來,更多投入到謀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去。
還可以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信貸投放能力,利好實體經濟。
化債是央行出錢,以地方的短債換中央的長債,地方的高息債換中央的低息債。
中央給了一個政策,允許地方借10萬億的長期低息債務,然後去還掉那些短期高息債務,這樣就化債了。
這個債務沒有消滅,背債主體還是地方政府,但債主從各銀行企業變成央媽!
地方法定債務40.7萬億元,隱性債務14.3萬億元,負債率為67.5%。
10萬億化債方案出台後,舉債空間就被完全打開了,
以後就有能力出台各種經濟刺激政策了。
利好基建,前幾年地方基建公司壞賬多,置換債務,相當於替地方政府還錢。
利好比如中國建築這些高應收賬款的基建企業。
利好房地產。專項債券支持迴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
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麵,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製定政策細則,
推動加快落地。
利好有一二線土儲的房地產企業,明著說後麵還有針對房地產的利好政策。
......
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下一步要推動並購重組的一些典型案例落地,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並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
某會將落實好《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
創造條件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引導私募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進一步促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的形成。
證券、保險、基金互換和地方化債才是這輪行情的催發劑。
這一輪行情,證券、保險是表麵上的主線,
並購重組是這一輪行情的暗線。
並購重組+新質生產力=大漲行情。
.......
結構性牛市跟普漲全麵牛市不同。
全麵牛市就是說,無論買什麽都漲;
無論買基金還是股票都賺。
結構性牛市呢?
一部分股票大漲,另一部分股票沒有行情。
或者如今年前半段的熊市行情,二八現象。
一部分股票走勢平淡無奇,沒有賺錢的機會。
普漲牛市的時候,任何人無論你閉著眼睛買什麽都能賺錢,因為它什麽都漲了。
結構性牛市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就要講究股票選擇和運氣。
在結構性牛市,還可以理解為存量資金博弈,
當前的2萬多億的資金在場內博弈,
最終有人贏有人輸,簡單來說就是零和博弈。
當前看成交量買股票反而比較容易賺錢,
看基本麵炒股反而經常買到不漲的股票。
一定要找對方向賺很多錢,找錯了方向就賺不到錢。
......
很多投資者認為周五的下跌是化債不及預期,
作者並不是這樣認為,而是認為當前的行情漲的有點多,
有點消化不良,需要下跌震蕩調整來消化。
任何行情都不可能無限度的往上漲,
主力資金再拉升一波後肯定要兌現利潤,
這個時候券商也是一樣漲太多,
同花順再漲下去就400元每股了,不覺得有點瘋狂嗎?
東方財富最近每天都霸榜成交量第一,上漲也是有點力不從心。
絕對估值底部時候買大概率都是賺錢的,
但是大部分投資者是不會相信的,漲起來開始相信。
高位的時候買,大概率是要虧錢的,
但是大部分投資者還是相信會繼續創新高,
隻有在大跌時候才會殺跌。
盡管看好的投資者這麽多,終究還是高開低走。
貪婪與恐懼不停地交織在一起才形成了這個市場。
跟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反著來,才會大概率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