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衛少兒居住的院落裏,仍隱隱閃著燈火。待霍去病熟睡後,衛少兒才輕輕的走出門來到院子裏,在屋前的台階上坐了下來。
她低著頭注視著台階下方的一塊小石頭,腦海裏在迴憶著陳掌離開時說的那些話。
當衛少兒站起身對陳掌下逐客令的時候,陳掌微仰著頭注視著麵色深沉的衛少兒,然後緩緩站起身,這下則變成了陳掌借著身高的優勢,淡去了衛少兒方才的氣勢。
陳掌注視著麵前的衛少兒,臉上的表情更是從未有過的認真:“我知道,現在想要讓你一下子就接受我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我不會放棄的!我會用我的努力打動你,讓你可以試著去接受我,我會奮發上進,可以讓你和去病過上更好的生活,請你相信我!”
我還能相信嗎?衛少兒落寞的歎著氣,從陳掌走後,他所說的話語和他的麵容就一直在衛少兒的腦海裏迴旋,就連腳下的那塊石頭上都浮現出了陳掌的臉。再見上因為陳掌又想起了過去的那些事,衛少兒有些煩躁的將腳下的那塊石頭踢開。
石頭滾啊滾,沒滾多遠就停了下來,一個人影覆在了石頭上,擋住了一大片月光。
衛少兒抬起頭,看見了月下溫柔注視著自己的大姐衛孺。
衛孺也在衛少兒的身邊坐了下來,她們姐妹二人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坐下來談談心了。
衛孺看著身側低頭靜默,臉上寫滿心事的衛少兒,柔聲問道:“少兒,陳大人是不是對你說了什麽?”
衛少兒抿著嘴,似是在遲疑又似有些難以啟齒,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陳大人,他...他跟我說了,他對我的心意。”
“那你是怎麽答複他的?你同意了嗎?”
衛少兒想起自己答複陳掌時,他那臉上不自覺流露出的傷心的表情,心裏微微一痛。她搖了搖頭,很是低沉的說道:“我對陳大人來說,也許隻是他的一時興起,可我已經賭不起了。再說,陳大人那樣的家世,可以與之相配的應是大家閨秀,而不是像我這樣的人。”
看著這樣的衛少兒,衛孺心裏十分憐惜的撫上她的肩頭,表情很是認真的說道:“不要這麽說,你是我的妹妹,是子夫和青兒的姐姐,在我們心裏,你是最好的,也值得最好的,你和陳大人並不存在什麽配不上之說!”
衛少兒感動的笑了笑,可她的笑容裏更多的是無奈。見此衛孺更加心疼,小聲的問道:“少兒,你是不是在怪我和子夫把你曾經的事告訴陳大人。”
“當然不是!”見衛孺臉上露出歉疚之情,衛少兒連忙否認道,“我怎麽會怪你們呢,我知道你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怕我受到傷害,不然那日你們也不會攔住陳大人。”
“我隻是有自知之明罷了。”衛少兒重新低下頭,注視著交握的雙手,緩緩說道:“曾經,因為我的任性,害的你和子夫為我付出了很多,更害的去病一生下來就沒有父親,那個時候的我隻知道考慮自己。這些年來,我已經成長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所以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正因為有子夫在,我們才能過上好的日子,去病才能從小就沒吃過苦,可也正因為如此,我不能再讓子夫為我擔憂了,她一個人在宮裏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又怎能再給她平添憂愁呢。所以我不再奢求什麽,隻要我們一家人都能夠平安幸福,我就滿足了。”
“所以對於我目前的生活,我並不想去改變它,就讓它如此繼續下去吧。”衛少兒轉過頭看著衛孺,語氣十分堅定的說道。
淚水在眼中逐漸凝聚,衛孺欣慰的看著衛少兒,伸出手將她攬入懷裏,讓她的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衛孺輕撫著衛少兒的頭,一下又一下,十分的輕柔。衛少兒靠在大姐的肩頭,閉上雙眼,將心頭的愁緒一點點揮散。
大姐,你的疼惜和慰籍我都感受到了,所以,請你和子夫放心,我現在真的很好。
月光下,她們二人緊緊靠在一起的身影投射在台階上,在這樣清冷的夜裏顯得十分溫暖。
衛子夫聽完衛孺的講述後,也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既然二姐都這麽說了,那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
“子夫,你不再勸勸少兒嗎?那個陳大人我真的覺得他是少兒的良人,若就這麽錯過了也太可惜了。”衛孺還在為衛少兒爭取,雖然衛少兒和她說的那些話,她也都懂,但她還是希望衛少兒能找一個可以攜手共度,互相扶持的人。
衛子夫也麵露惋惜的說:“大姐,二姐的性格你還不知道嗎?隻要是她做出的決定,除了她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現在隻能希望陳大人不會真的就此放棄,看看陳大人能不能改變二姐的想法了。”
“也隻能如此了。”
衛少兒把衛孺送到宮門處,衛孺剛準備上馬車,就聽到衛青的唿喊聲。衛子夫詫異的對出現在此處的衛青說道:“青兒,你這個時辰怎麽會在這裏?”
“我聽說大姐進宮了,特意來找大姐的。”說著衛青將一卷竹簡遞給衛孺,“我估摸著去病的那卷兵書應該快看完了,所以這又給他挑了一本,勞煩大姐幫我帶迴去給去病。”
衛孺接過兵書不禁失笑道:“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呢!你還別說,去病自得了兵書以後,也不跑出府去玩了,天天待在屋裏研讀兵書,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衛子夫也笑道:“別說病兒了,青兒當年不也是這樣的嗎?隻要有兵書在手,誰跟他說話都懶得搭理。”
“阿姊,你…你就別取笑我了。”衛青被兩個姐姐笑的都不好意思了。
於是,衛孺便不再耽擱了,和弟弟妹妹道別後,轉身上車離開了皇宮。衛孺走後,衛青也準備迴去,結果卻被衛子夫叫住了。
衛子夫看著她一手帶大的衛青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了,當年那副瘦弱的身板已經練就的威武健壯,而衛少兒的事正好讓衛子夫想起,青兒已經成年了,也到了該娶親的時候了。
“青兒,你告訴阿姊,你現在可有心儀的姑娘啊?”衛子夫溫和的問道,話語裏沒有一點挪揄的意思。
然而衛青卻被衛子夫的話問的耳朵迅速充血,撓著頭十分羞澀的迴答道:“阿…阿姊,你..你怎麽突然問這個問題,我…我哪有什麽,心儀的姑娘阿!”
衛子夫一愣,有些意外的問道:“沒有?不會吧,你在宮裏那麽久,又認識那麽多兄弟,肯定見過不少姑娘,難道就沒有你心儀的?”
衛青害羞的笑道:“阿姊,你說什麽呢,我天天都忙著練兵,怎麽可能會有機會認識姑娘啊!”
也是,青兒的性格有些靦腆,定不會主動與女孩子攀談,既然如此,還是得我出手才行啊!衛子夫在心裏想著,隨後對衛青說道:“那青兒你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子?我和大姐說說,讓她幫你找找看?”
這下衛青徹底懵了:“阿姊,你要幹什麽啊?”
衛子夫注視著衛青,十分認真的說道:“青兒,如今你已經成人了,是時候該娶親了呀,所以我想要幫你謀劃謀劃呀!”
衛青聽了之後,竟麵露懼色,連連擺手說道:“不用了阿姊,我現在不急,真的!我現在一心隻想著可以帶兵去打仗,成親的事我還從未考慮過呢!”
“可是你總有一天是要娶妻生子的呀,我又沒讓你現在就成親,隻是幫你提前物色一下啊!”衛子夫繼續勸說道。
“阿姊,真的不用!成親的事我會慢慢考慮的,但現在真的還不是時候!對不起阿姊,我要趕緊迴去了,我先走了!”說完,衛青轉身就跑,生怕衛子夫再叫住他。
衛子夫看著逃也似離開的衛青,又是無奈的歎了口氣,一個二姐,一個青兒,真是兩邊都不讓人放心啊。
衛子夫迴猗蘭殿後,一進殿就看見江雀正抱著諸邑公主曬太陽,不禁又是一聲長歎,得,這還有一個讓她操心終身大事的。
劉徹一見到衛子夫,就察覺到她滿腹心事,便在用完晚膳後,帶著衛子夫去花園散步,並關心的問衛子夫在為何事煩心。
衛子夫便把對衛少兒,衛青以及江雀的擔憂告訴了劉徹,劉徹聽後笑著攬著衛子夫的肩膀寬慰道:“諼兒,我知道你是希望你的家人們都能夠得到幸福,可是這種事也不是可以強求的,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選擇。能夠遇見可以執手偕老的人,就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了。”
“二姐與陳掌究竟會何去何從,這要看他們的緣分;江雀和莫雲也隻是時間的問題,時機一到,男婚女嫁,自有定數;至於青兒,他還年輕,而且他現在是以江山為重,兒女情長為輕,雖然我明白你的憂慮,但在我看來,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被情愛所絆,青兒應該在那廣闊的沙漠上大展拳腳一番。”
衛子夫對於劉徹說的這番話,道理她都懂,可人都是有私心的,衛子夫當然希望衛青能夠盡早成親,這樣在他的心裏就有了牽掛,也許他就不會像前世那樣一心都在攻打匈奴上,她更希望她的家人們都能夠盡快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
劉徹見衛子夫還是麵帶愁緒,便開口許諾道:“這樣吧,關於那個陳掌,我會多多注意他的,看他究竟有沒有為改變二姐的決定而做出努力,還有青兒,我也會留意一下諸侯大臣們家適婚的女兒們,看有沒有適合青兒的。”
“真的?”衛子夫開心的問道。
見衛子夫笑了,劉徹輕輕的捏了捏衛子夫的鼻子,寵溺的說道:“當然是真的!這下諼兒可以放心了吧?”
衛子夫撒嬌般的挽著劉徹的胳膊,頭靠在他的肩上,開心的點著頭。劉徹心情大好,便攜衛子夫迴猗蘭殿去了。
日子就這麽平靜的繼續下去了,皇宮內是很平靜,可公孫府府上就不是了。自那日陳掌對衛少兒表露心跡後,陳掌就再沒出現在公孫府過,可他人未去,禮物和手書卻是時不時的送到公孫府上,現在長安城的達官貴人們基本上都知道,陳掌正在追求衛夫人的親姐姐衛少兒。
衛孺把陳掌的手書送到衛少兒手裏時,欣慰的笑著對衛少兒說:“我聽說,陳大人最近在刻苦鑽研儒家學說,意欲憑自己的本事牟取功名,少兒,陳大人是真的在為你而努力啊!”
衛少兒看著手中陳掌的手書,眼神慢慢變得柔和起來。
轉眼間,新的一年又到了。這幾年來,劉徹的權利越發的穩固,大漢朝的江山也已穩定下來,內無憂慮,可匈奴那邊自馬邑之謀後就變本加厲的侵犯大漢邊境,著實令劉徹頭疼。
那些自以為可以揣測聖心的大臣,一個個在早朝上爭先恐後的懇請皇上出兵,攻打匈奴,可沒想到的事,皇上卻不予理會,對出兵匈奴的事閉口不提。大臣們心生疑惑,難道馬邑一戰,讓皇上退縮了,徹底放棄對匈奴作戰了不成?
隻有劉徹知道,他是在等,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天。可雖明白現在急不得,可任由匈奴胡作非為,劉徹還是很鬱悶,於是這個時候,有人來討皇上歡心了,這個人就是許久未進宮的竇長公主。
這一次竇長公主進宮不為別的,而是將自己的私家園林長門,獻給皇上。長門園處霸陵邑,而皇上前往文廟祭祀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途中無可修建行宮之處供皇上休息,所以竇長公主把自家的長門園獻出來,實在是正合皇上的意。
“沒想到姑母竟能割愛,把長門園獻給朕,真是解了朕的一樁心事啊,朕真不知該怎麽感謝姑母。”劉徹果然龍心大悅。
竇長公主諂笑著說:“其實這個主意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我府上一個叫董偃的提出來的。”
董偃?劉徹看著竇長公主臉上的笑容,頓時心領神會。董偃這個人,劉徹還是知道的,而竇長公主此舉的用意,劉徹自然也就明白了。於是他順水推舟笑著說道:“原來如此,那朕就將此園改名為長門宮,也請姑母迴去後對代朕感謝那位董君。”
這麽說皇上對她寵愛董偃之事不再怪罪了?見目的達到了,竇長公主欣喜的表示一定帶到,隨後便退下了。
竇長公主來到殿外,對著身後與她一同進宮的人說道:“走吧,隨我去椒房殿!”
“諾!”迴話的人身著婢女服飾,可那通身的氣派以及說話的語氣,卻一點都不像是個奴婢。
她低著頭注視著台階下方的一塊小石頭,腦海裏在迴憶著陳掌離開時說的那些話。
當衛少兒站起身對陳掌下逐客令的時候,陳掌微仰著頭注視著麵色深沉的衛少兒,然後緩緩站起身,這下則變成了陳掌借著身高的優勢,淡去了衛少兒方才的氣勢。
陳掌注視著麵前的衛少兒,臉上的表情更是從未有過的認真:“我知道,現在想要讓你一下子就接受我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我不會放棄的!我會用我的努力打動你,讓你可以試著去接受我,我會奮發上進,可以讓你和去病過上更好的生活,請你相信我!”
我還能相信嗎?衛少兒落寞的歎著氣,從陳掌走後,他所說的話語和他的麵容就一直在衛少兒的腦海裏迴旋,就連腳下的那塊石頭上都浮現出了陳掌的臉。再見上因為陳掌又想起了過去的那些事,衛少兒有些煩躁的將腳下的那塊石頭踢開。
石頭滾啊滾,沒滾多遠就停了下來,一個人影覆在了石頭上,擋住了一大片月光。
衛少兒抬起頭,看見了月下溫柔注視著自己的大姐衛孺。
衛孺也在衛少兒的身邊坐了下來,她們姐妹二人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坐下來談談心了。
衛孺看著身側低頭靜默,臉上寫滿心事的衛少兒,柔聲問道:“少兒,陳大人是不是對你說了什麽?”
衛少兒抿著嘴,似是在遲疑又似有些難以啟齒,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陳大人,他...他跟我說了,他對我的心意。”
“那你是怎麽答複他的?你同意了嗎?”
衛少兒想起自己答複陳掌時,他那臉上不自覺流露出的傷心的表情,心裏微微一痛。她搖了搖頭,很是低沉的說道:“我對陳大人來說,也許隻是他的一時興起,可我已經賭不起了。再說,陳大人那樣的家世,可以與之相配的應是大家閨秀,而不是像我這樣的人。”
看著這樣的衛少兒,衛孺心裏十分憐惜的撫上她的肩頭,表情很是認真的說道:“不要這麽說,你是我的妹妹,是子夫和青兒的姐姐,在我們心裏,你是最好的,也值得最好的,你和陳大人並不存在什麽配不上之說!”
衛少兒感動的笑了笑,可她的笑容裏更多的是無奈。見此衛孺更加心疼,小聲的問道:“少兒,你是不是在怪我和子夫把你曾經的事告訴陳大人。”
“當然不是!”見衛孺臉上露出歉疚之情,衛少兒連忙否認道,“我怎麽會怪你們呢,我知道你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怕我受到傷害,不然那日你們也不會攔住陳大人。”
“我隻是有自知之明罷了。”衛少兒重新低下頭,注視著交握的雙手,緩緩說道:“曾經,因為我的任性,害的你和子夫為我付出了很多,更害的去病一生下來就沒有父親,那個時候的我隻知道考慮自己。這些年來,我已經成長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所以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正因為有子夫在,我們才能過上好的日子,去病才能從小就沒吃過苦,可也正因為如此,我不能再讓子夫為我擔憂了,她一個人在宮裏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又怎能再給她平添憂愁呢。所以我不再奢求什麽,隻要我們一家人都能夠平安幸福,我就滿足了。”
“所以對於我目前的生活,我並不想去改變它,就讓它如此繼續下去吧。”衛少兒轉過頭看著衛孺,語氣十分堅定的說道。
淚水在眼中逐漸凝聚,衛孺欣慰的看著衛少兒,伸出手將她攬入懷裏,讓她的頭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衛孺輕撫著衛少兒的頭,一下又一下,十分的輕柔。衛少兒靠在大姐的肩頭,閉上雙眼,將心頭的愁緒一點點揮散。
大姐,你的疼惜和慰籍我都感受到了,所以,請你和子夫放心,我現在真的很好。
月光下,她們二人緊緊靠在一起的身影投射在台階上,在這樣清冷的夜裏顯得十分溫暖。
衛子夫聽完衛孺的講述後,也無可奈何的歎了口氣:“既然二姐都這麽說了,那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
“子夫,你不再勸勸少兒嗎?那個陳大人我真的覺得他是少兒的良人,若就這麽錯過了也太可惜了。”衛孺還在為衛少兒爭取,雖然衛少兒和她說的那些話,她也都懂,但她還是希望衛少兒能找一個可以攜手共度,互相扶持的人。
衛子夫也麵露惋惜的說:“大姐,二姐的性格你還不知道嗎?隻要是她做出的決定,除了她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現在隻能希望陳大人不會真的就此放棄,看看陳大人能不能改變二姐的想法了。”
“也隻能如此了。”
衛少兒把衛孺送到宮門處,衛孺剛準備上馬車,就聽到衛青的唿喊聲。衛子夫詫異的對出現在此處的衛青說道:“青兒,你這個時辰怎麽會在這裏?”
“我聽說大姐進宮了,特意來找大姐的。”說著衛青將一卷竹簡遞給衛孺,“我估摸著去病的那卷兵書應該快看完了,所以這又給他挑了一本,勞煩大姐幫我帶迴去給去病。”
衛孺接過兵書不禁失笑道:“我還以為是什麽事呢!你還別說,去病自得了兵書以後,也不跑出府去玩了,天天待在屋裏研讀兵書,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衛子夫也笑道:“別說病兒了,青兒當年不也是這樣的嗎?隻要有兵書在手,誰跟他說話都懶得搭理。”
“阿姊,你…你就別取笑我了。”衛青被兩個姐姐笑的都不好意思了。
於是,衛孺便不再耽擱了,和弟弟妹妹道別後,轉身上車離開了皇宮。衛孺走後,衛青也準備迴去,結果卻被衛子夫叫住了。
衛子夫看著她一手帶大的衛青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了,當年那副瘦弱的身板已經練就的威武健壯,而衛少兒的事正好讓衛子夫想起,青兒已經成年了,也到了該娶親的時候了。
“青兒,你告訴阿姊,你現在可有心儀的姑娘啊?”衛子夫溫和的問道,話語裏沒有一點挪揄的意思。
然而衛青卻被衛子夫的話問的耳朵迅速充血,撓著頭十分羞澀的迴答道:“阿…阿姊,你..你怎麽突然問這個問題,我…我哪有什麽,心儀的姑娘阿!”
衛子夫一愣,有些意外的問道:“沒有?不會吧,你在宮裏那麽久,又認識那麽多兄弟,肯定見過不少姑娘,難道就沒有你心儀的?”
衛青害羞的笑道:“阿姊,你說什麽呢,我天天都忙著練兵,怎麽可能會有機會認識姑娘啊!”
也是,青兒的性格有些靦腆,定不會主動與女孩子攀談,既然如此,還是得我出手才行啊!衛子夫在心裏想著,隨後對衛青說道:“那青兒你喜歡什麽樣的女孩子?我和大姐說說,讓她幫你找找看?”
這下衛青徹底懵了:“阿姊,你要幹什麽啊?”
衛子夫注視著衛青,十分認真的說道:“青兒,如今你已經成人了,是時候該娶親了呀,所以我想要幫你謀劃謀劃呀!”
衛青聽了之後,竟麵露懼色,連連擺手說道:“不用了阿姊,我現在不急,真的!我現在一心隻想著可以帶兵去打仗,成親的事我還從未考慮過呢!”
“可是你總有一天是要娶妻生子的呀,我又沒讓你現在就成親,隻是幫你提前物色一下啊!”衛子夫繼續勸說道。
“阿姊,真的不用!成親的事我會慢慢考慮的,但現在真的還不是時候!對不起阿姊,我要趕緊迴去了,我先走了!”說完,衛青轉身就跑,生怕衛子夫再叫住他。
衛子夫看著逃也似離開的衛青,又是無奈的歎了口氣,一個二姐,一個青兒,真是兩邊都不讓人放心啊。
衛子夫迴猗蘭殿後,一進殿就看見江雀正抱著諸邑公主曬太陽,不禁又是一聲長歎,得,這還有一個讓她操心終身大事的。
劉徹一見到衛子夫,就察覺到她滿腹心事,便在用完晚膳後,帶著衛子夫去花園散步,並關心的問衛子夫在為何事煩心。
衛子夫便把對衛少兒,衛青以及江雀的擔憂告訴了劉徹,劉徹聽後笑著攬著衛子夫的肩膀寬慰道:“諼兒,我知道你是希望你的家人們都能夠得到幸福,可是這種事也不是可以強求的,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選擇。能夠遇見可以執手偕老的人,就已經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了。”
“二姐與陳掌究竟會何去何從,這要看他們的緣分;江雀和莫雲也隻是時間的問題,時機一到,男婚女嫁,自有定數;至於青兒,他還年輕,而且他現在是以江山為重,兒女情長為輕,雖然我明白你的憂慮,但在我看來,男子漢大丈夫,豈能被情愛所絆,青兒應該在那廣闊的沙漠上大展拳腳一番。”
衛子夫對於劉徹說的這番話,道理她都懂,可人都是有私心的,衛子夫當然希望衛青能夠盡早成親,這樣在他的心裏就有了牽掛,也許他就不會像前世那樣一心都在攻打匈奴上,她更希望她的家人們都能夠盡快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
劉徹見衛子夫還是麵帶愁緒,便開口許諾道:“這樣吧,關於那個陳掌,我會多多注意他的,看他究竟有沒有為改變二姐的決定而做出努力,還有青兒,我也會留意一下諸侯大臣們家適婚的女兒們,看有沒有適合青兒的。”
“真的?”衛子夫開心的問道。
見衛子夫笑了,劉徹輕輕的捏了捏衛子夫的鼻子,寵溺的說道:“當然是真的!這下諼兒可以放心了吧?”
衛子夫撒嬌般的挽著劉徹的胳膊,頭靠在他的肩上,開心的點著頭。劉徹心情大好,便攜衛子夫迴猗蘭殿去了。
日子就這麽平靜的繼續下去了,皇宮內是很平靜,可公孫府府上就不是了。自那日陳掌對衛少兒表露心跡後,陳掌就再沒出現在公孫府過,可他人未去,禮物和手書卻是時不時的送到公孫府上,現在長安城的達官貴人們基本上都知道,陳掌正在追求衛夫人的親姐姐衛少兒。
衛孺把陳掌的手書送到衛少兒手裏時,欣慰的笑著對衛少兒說:“我聽說,陳大人最近在刻苦鑽研儒家學說,意欲憑自己的本事牟取功名,少兒,陳大人是真的在為你而努力啊!”
衛少兒看著手中陳掌的手書,眼神慢慢變得柔和起來。
轉眼間,新的一年又到了。這幾年來,劉徹的權利越發的穩固,大漢朝的江山也已穩定下來,內無憂慮,可匈奴那邊自馬邑之謀後就變本加厲的侵犯大漢邊境,著實令劉徹頭疼。
那些自以為可以揣測聖心的大臣,一個個在早朝上爭先恐後的懇請皇上出兵,攻打匈奴,可沒想到的事,皇上卻不予理會,對出兵匈奴的事閉口不提。大臣們心生疑惑,難道馬邑一戰,讓皇上退縮了,徹底放棄對匈奴作戰了不成?
隻有劉徹知道,他是在等,等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天。可雖明白現在急不得,可任由匈奴胡作非為,劉徹還是很鬱悶,於是這個時候,有人來討皇上歡心了,這個人就是許久未進宮的竇長公主。
這一次竇長公主進宮不為別的,而是將自己的私家園林長門,獻給皇上。長門園處霸陵邑,而皇上前往文廟祭祀不僅路途遙遠,而且途中無可修建行宮之處供皇上休息,所以竇長公主把自家的長門園獻出來,實在是正合皇上的意。
“沒想到姑母竟能割愛,把長門園獻給朕,真是解了朕的一樁心事啊,朕真不知該怎麽感謝姑母。”劉徹果然龍心大悅。
竇長公主諂笑著說:“其實這個主意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我府上一個叫董偃的提出來的。”
董偃?劉徹看著竇長公主臉上的笑容,頓時心領神會。董偃這個人,劉徹還是知道的,而竇長公主此舉的用意,劉徹自然也就明白了。於是他順水推舟笑著說道:“原來如此,那朕就將此園改名為長門宮,也請姑母迴去後對代朕感謝那位董君。”
這麽說皇上對她寵愛董偃之事不再怪罪了?見目的達到了,竇長公主欣喜的表示一定帶到,隨後便退下了。
竇長公主來到殿外,對著身後與她一同進宮的人說道:“走吧,隨我去椒房殿!”
“諾!”迴話的人身著婢女服飾,可那通身的氣派以及說話的語氣,卻一點都不像是個奴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