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之戰那一夜,注定是衛青畢生難忘的一夜,不僅僅是因為,那是他第一次帶兵取得勝利的一夜,更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身邊的士兵們受傷倒下的一夜。
雖然衛青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可當他看見匈奴人的刀劍上滴落的,那屬於共同奮戰了這麽長時間的將士們的鮮血時,那一刻,衛青覺得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的耳邊沒有了喊殺的聲音,那麽的安靜,就像這場戰役之前經曆的無數個沙漠之夜一樣。
衛青隨著越來越快的心跳聲一點點握緊手中的劍,這把劍是皇上贈予他的,是他要為皇上斬下匈奴人首級,使大漢江山永固的利劍,這是他與皇上並肩作戰的承諾,此刻他與皇上同在。
衛青舉起手中的劍,對著將士們怒吼道:“將士們!讓我們為了大漢和皇上的榮耀而戰,衝啊!”
衛青揮舞著劍衝向敵軍,身後的將士們受到衛青氣勢的感染,也紛紛高舉著手中的兵器,向著敵人衝去,戰火將龍城上空的夜空點亮,大漢朝英勇的將士們一個個視死如歸的氣勢,把匈奴人給震懾住了,這還是他們所認知的大漢士兵嗎?
戰火足足燒了一夜,當黎明的微光點亮天際時,衛青注視著眼前的戰場,敵軍和漢軍的屍身七零八落的躺在地上,傷員們在戰友的幫扶下緩慢的站起身,俘虜們麵露驚恐的聚集在一起,等待著他們未知的命運。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和戰火的氣息,衛青微仰著頭,手中的劍慢慢的滑落,他疲憊的微閉雙眼,這就是戰爭嗎?為何自己的心一點都感覺不到勝利的喜悅,反而如此的沉重呢?
感覺到有人靠近,衛青猛地睜開雙眼掃向來人,眼中的警惕甚至是嗜血之氣,把走向衛青的郭平嚇了一跳。
看清來人是友非敵後,衛青這才收起身上的殺氣,對著郭平聲音喑啞的說道:“有什麽事嗎?”
郭平見衛青恢複如常了,這才後怕的咽了下口水,來到衛青身邊關切的問道:“屬下見將軍麵露疲憊之色,所以想問將軍是否需要立即處理傷口。”
衛青搖了搖頭:“我沒事,讓重傷的士兵們先處理吧。”
郭平又看了眼衛青,仍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將軍您真的沒事嗎?屬下看您臉色有些不大好。”
衛青轉過頭看著郭平,不知為何,對於這個孩子,自己總是有莫名的熟悉感,或許是這份熟悉感,讓衛青不自覺的對他放下戒心,輕聲說道:“郭平,你說,這世上為何會有戰爭呢?血流成河,骨肉分離,究竟哪裏好?”
郭平感覺到衛青話語中的悲傷,緊抿雙唇略微想了想之後,對著衛青說道:“至少,這不是在大漢的疆土內。”
郭平的話讓衛青一愣,他轉過頭看著這個被他們一手造成的戰場,想象著若是此景出現在長安城內……
衛青猛地一甩頭,若有一天,匈奴的軍隊真的闖入了長安城,隻怕繁華的長安城瞬間就會變成人間地獄。
絕對不行!衛青穩住心神,麵露堅毅之色。沒錯,自己手中的劍是為了守護身後的大漢子民們,正是因為曾經的漢軍沒能抵禦住匈奴軍隊的進攻,才會導致邊境的百姓飽受戰爭之苦,才會一次次經曆如眼前這片戰場一般的生死離別。
現在,有他在了,他絕對不會讓如此場景在大漢的疆土內上演。這就是他劍指匈奴的意義!
想到這,衛青揮散壓在心頭的沉重感,對著郭平沉聲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你幫我傳令下去,重整軍隊,安頓好傷員和俘虜後,即刻撤迴營地,匈奴的軍隊隨時都有可能收到消息返迴這裏,此地不宜久留,我們需盡快離開!”
“諾!屬下這就去!”郭平聽了後,立即領命前去了。
衛青再次深深的看了眼麵前的一切,然後轉過身頭也不迴的離開了。
衛青率領士兵們返迴營地後,留守在營地的校尉和士兵們紛紛迎上來歡唿慶賀,就連先前不看好衛青的計劃的隨軍向譯也來到衛青麵前,對他深表佩服:“衛將軍果真是深謀遠慮,在下佩服佩服!”
衛青謙虛的笑著擺了擺手,這時負責押送俘虜的士兵過來問道:“報告將軍,是否需要將這群俘虜全部斬殺?”
衛青心中一驚,想都沒想就直接說道:“不行!”
衛青深知士兵們對匈奴人的憎恨,可是這群匈奴人大多數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百姓,欺辱我大漢子民的是匈奴的王和軍人們,與這些百姓無關。
想到這,衛青沉聲說道:“雖然我們與匈奴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可這些百姓畢竟的無辜的,至於那些被俘的匈奴士兵,就用手銬腳銬把他們銬住,讓他們無法自由行的就好。
“諾!”士兵們按照衛青的吩咐將匈奴士兵們全部銬住,衛青看了一圈後,確定沒什麽事了,正準備去營帳內請大夫包紮傷口,這時,身後傳來躁動和驚唿聲,衛青立即轉過身去,隻見一個匈奴士兵猛地一腳踹開正欲給他上拷的漢軍,邊從鞋靴內抽出一把短刀一邊氣勢洶洶的衝向衛青。
匈奴士兵的速度很快,衛青的佩劍此刻又不在身上,他躲閃不及,眼看匈奴士兵就要衝到眼前了,突然一個人影閃到他的麵前,緊接著,飛濺而出的鮮血噴灑到匈奴士兵的臉上,讓他那張臉看起來更加猙獰。
衛青還未反應過來,身體已經先一步作出反應,他抬起一腳踹在匈奴士兵的胸口,然後一把將為他擋住功擊的人攬在懷裏,衛青低頭看去,竟是郭平。而那個被衛青踹倒在地上的匈奴士兵一下子就被趕過來的漢軍斬首了。
衛青看也沒看那位匈奴士兵一眼,他慢慢蹲下身,唿喊著郭平的名字。鮮血順著郭平的嘴角流出,他張著嘴似乎想要說什麽,衛青連忙低下頭側耳去聽。這時,他看見郭平從身上緩緩掏出一個布袋交予自己,衛青接過來後聽見郭平用極其虛弱的聲音說道:“請…請將軍,把…把這個錢袋…交給…衛夫人,請您…轉告…衛夫人,就說衛夫人的…恩情…郭平已經…還了,郭平…沒有讓她…失望…”
話音剛落,郭平便緩緩地閉上雙眼,拿著錢袋的手重重的落在身側的地上。衛青愣怔的注視著郭平平靜的麵容,慢慢的眼前的這張臉與記憶中那個青澀稚嫩的麵龐融合在一起。
原來是他,當年那個孩子!
衛青看著手中郭平交給他的錢袋,如果沒記錯,這正是當年阿姊放郭平離開時,交給他的錢袋。沒想到這麽多年他一直帶在身上。
撤軍之前,衛青把郭平以及其他在這場戰役中戰死的士兵們全部安葬好,從此以後,他們就將永遠留在這裏了。
一滴淚落在手中的錢袋上,衛子夫沒想到,自己隻是做了件舉手之勞的事,卻被這個孩子一直記在心上,甚至最後用生命來償還。如果有機會,她很想告訴他,其實在他同意改邪歸正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讓她失望了。
可惜,這些話,小郭那個孩子,再也聽不到了。
衛子夫再次打開手中的錢袋,將裏麵的布帛拿了出來,沒想到上麵還寫著字。衛子夫和衛青麵麵相覷,見衛青也露出不解的神情,衛子夫隻好展開布帛,衛青也湊近看去,隻見布帛上麵寫道:
“衛夫人,當您看見這份手書時,說明我已經成長為一位沒有令你失望的人。從小到大,您是第一位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的人,也是第一位真心讚揚我的人。在遇見您之前,我本以為我的生活就會一直這麽下去了,是您讓我有了新的開始。”
“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報答衛夫人您,所以當我聽說朝廷在征兵去攻打匈奴時,就立即去應征了,當得知領兵的正是您的弟弟衛青將軍時,我真的很高興,這就說明,我離您更近了。真的好期待能親手把這份手書交給您的那一天!”
“我按照您說的,四處行俠仗義時,偶然看到一種很少見的花,當地人說它叫風鈴草,很美的名字,我很想讓您也看看,於是便向他們討要了風鈴草的種子,我放在錢袋裏,希望花開之時,您會喜歡它,也會想起我。”
衛子夫將錢袋倒扣於手心,果然有一顆種子滾落下來,這應該就是郭平所說的風鈴草的種子。
衛子夫看著手中的花種,迴想起自己最後一次見到郭平時的樣子,不禁苦笑道:“真是個傻孩子。”
一旁的衛青也輕聲感歎道:“是啊,真是個傻孩子,可就是這麽一個孩子,因為心中記著阿姊對他的溫柔,才會在危機關頭衝出了救了我的性命,卻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
衛子夫把布帛重新放迴錢袋裏,然後起身走入內室,將這個破舊的錢袋與自己那些珍貴的珠寶首飾放在了一起。她握緊手中的花中,在心裏說道:“小郭,我一定會悉心照顧這株花的,等到花開之時,我就能看到你曾經看過的風景了。”
衛子夫走出內室後,坐會原先的位置,再次細細的打量著衛青,柔聲說道:“還記得,你十歲的時候就吵著長大以後要上戰場殺匈奴,可是如今,你都已經二十有四了,也終於實現了自己幼時的理想,看著你如今取得這樣的功績,阿姊真心的為你感到高興。”
衛青迴望著衛子夫溫柔的笑道:“這都要感謝阿姊從小對我的教導,如果沒有阿姊,又怎會有今日的我。”
“若是兄長和二姐也能看到你如今的樣子,就好了。”或許是郭平的事喚起了衛子夫心中的悲傷,衛子夫突然十分惋惜的說道。
見衛子夫露出傷心的神色,衛青連忙寬慰道:“待我迴府之後,就帶著病兒去看看二姐,把我取得勝利的事情告訴她。”
衛子夫笑著點了點頭。
其實衛青本來想先去大姐那報個平安的,可是轉念一想,這次出兵匈奴,公孫大哥也領兵出征,可是隻有自己一人取得了勝利。公孫大哥雖然無功無過,但自己這個時候過去難免會讓人誤以為有炫耀之嫌,如此,衛青隻好決定等風波過去後再去看望大姐了。
衛青和衛子夫在一起聊了許久,眼看用晚膳的時辰要到了,衛青便留在猗蘭殿用晚膳,三位公主許久未見到舅舅,也甚是想念,紛紛圍在衛青身邊,吵著讓衛青給她們說說邊境以外的匈奴是什麽樣子的。
衛青無奈,隻好左右懷裏各抱著一個,背上還掛著一個當利公主,趁著準備晚膳的功夫,給她們講了些自己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公主們一個個興致盎然的聽著,衛子夫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他們,一個念頭漸漸湧上心頭。
衛青用完膳後,正準備離開,卻被衛子夫輕喚住了。
衛子夫麵色沉重的思索片刻後,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抬頭對著衛青說道:“青兒,我想跟你和大姐一起,迴去看看兄長。”
衛青一愣,他沒想到衛子夫竟會跟他說這個。衛子夫畢竟是後宮中人,後宮之人隻要一入皇宮,就注定一輩子都無法離開這裏。後宮規矩眾多,上次衛青帶衛子夫出宮,就已是違反宮規,但那時候衛子夫隻是去廷尉府,所以衛青也並不擔心會出什麽事。
可是這一次,衛子夫想要迴家鄉去,這一去不僅路途遙遠,而且一路上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危險,衛青不敢冒這個險。
可是,看著衛子夫眼中的神情,衛青實在無法拒絕她,於是他隻好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對著衛子夫說道:“好!阿姊想去哪,我都陪著你!”
衛青相信,衛子夫一定有辦法出宮去,而他要做的就是無條件的信任阿姊,然後陪在她的身邊守護她。
感覺到衛青話語中的信任,衛子夫感動的笑了笑,相信兄長看到衛青現在的模樣,肯定會很高興,很欣慰吧。
雖然衛青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可當他看見匈奴人的刀劍上滴落的,那屬於共同奮戰了這麽長時間的將士們的鮮血時,那一刻,衛青覺得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的耳邊沒有了喊殺的聲音,那麽的安靜,就像這場戰役之前經曆的無數個沙漠之夜一樣。
衛青隨著越來越快的心跳聲一點點握緊手中的劍,這把劍是皇上贈予他的,是他要為皇上斬下匈奴人首級,使大漢江山永固的利劍,這是他與皇上並肩作戰的承諾,此刻他與皇上同在。
衛青舉起手中的劍,對著將士們怒吼道:“將士們!讓我們為了大漢和皇上的榮耀而戰,衝啊!”
衛青揮舞著劍衝向敵軍,身後的將士們受到衛青氣勢的感染,也紛紛高舉著手中的兵器,向著敵人衝去,戰火將龍城上空的夜空點亮,大漢朝英勇的將士們一個個視死如歸的氣勢,把匈奴人給震懾住了,這還是他們所認知的大漢士兵嗎?
戰火足足燒了一夜,當黎明的微光點亮天際時,衛青注視著眼前的戰場,敵軍和漢軍的屍身七零八落的躺在地上,傷員們在戰友的幫扶下緩慢的站起身,俘虜們麵露驚恐的聚集在一起,等待著他們未知的命運。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和戰火的氣息,衛青微仰著頭,手中的劍慢慢的滑落,他疲憊的微閉雙眼,這就是戰爭嗎?為何自己的心一點都感覺不到勝利的喜悅,反而如此的沉重呢?
感覺到有人靠近,衛青猛地睜開雙眼掃向來人,眼中的警惕甚至是嗜血之氣,把走向衛青的郭平嚇了一跳。
看清來人是友非敵後,衛青這才收起身上的殺氣,對著郭平聲音喑啞的說道:“有什麽事嗎?”
郭平見衛青恢複如常了,這才後怕的咽了下口水,來到衛青身邊關切的問道:“屬下見將軍麵露疲憊之色,所以想問將軍是否需要立即處理傷口。”
衛青搖了搖頭:“我沒事,讓重傷的士兵們先處理吧。”
郭平又看了眼衛青,仍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將軍您真的沒事嗎?屬下看您臉色有些不大好。”
衛青轉過頭看著郭平,不知為何,對於這個孩子,自己總是有莫名的熟悉感,或許是這份熟悉感,讓衛青不自覺的對他放下戒心,輕聲說道:“郭平,你說,這世上為何會有戰爭呢?血流成河,骨肉分離,究竟哪裏好?”
郭平感覺到衛青話語中的悲傷,緊抿雙唇略微想了想之後,對著衛青說道:“至少,這不是在大漢的疆土內。”
郭平的話讓衛青一愣,他轉過頭看著這個被他們一手造成的戰場,想象著若是此景出現在長安城內……
衛青猛地一甩頭,若有一天,匈奴的軍隊真的闖入了長安城,隻怕繁華的長安城瞬間就會變成人間地獄。
絕對不行!衛青穩住心神,麵露堅毅之色。沒錯,自己手中的劍是為了守護身後的大漢子民們,正是因為曾經的漢軍沒能抵禦住匈奴軍隊的進攻,才會導致邊境的百姓飽受戰爭之苦,才會一次次經曆如眼前這片戰場一般的生死離別。
現在,有他在了,他絕對不會讓如此場景在大漢的疆土內上演。這就是他劍指匈奴的意義!
想到這,衛青揮散壓在心頭的沉重感,對著郭平沉聲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你幫我傳令下去,重整軍隊,安頓好傷員和俘虜後,即刻撤迴營地,匈奴的軍隊隨時都有可能收到消息返迴這裏,此地不宜久留,我們需盡快離開!”
“諾!屬下這就去!”郭平聽了後,立即領命前去了。
衛青再次深深的看了眼麵前的一切,然後轉過身頭也不迴的離開了。
衛青率領士兵們返迴營地後,留守在營地的校尉和士兵們紛紛迎上來歡唿慶賀,就連先前不看好衛青的計劃的隨軍向譯也來到衛青麵前,對他深表佩服:“衛將軍果真是深謀遠慮,在下佩服佩服!”
衛青謙虛的笑著擺了擺手,這時負責押送俘虜的士兵過來問道:“報告將軍,是否需要將這群俘虜全部斬殺?”
衛青心中一驚,想都沒想就直接說道:“不行!”
衛青深知士兵們對匈奴人的憎恨,可是這群匈奴人大多數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百姓,欺辱我大漢子民的是匈奴的王和軍人們,與這些百姓無關。
想到這,衛青沉聲說道:“雖然我們與匈奴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可這些百姓畢竟的無辜的,至於那些被俘的匈奴士兵,就用手銬腳銬把他們銬住,讓他們無法自由行的就好。
“諾!”士兵們按照衛青的吩咐將匈奴士兵們全部銬住,衛青看了一圈後,確定沒什麽事了,正準備去營帳內請大夫包紮傷口,這時,身後傳來躁動和驚唿聲,衛青立即轉過身去,隻見一個匈奴士兵猛地一腳踹開正欲給他上拷的漢軍,邊從鞋靴內抽出一把短刀一邊氣勢洶洶的衝向衛青。
匈奴士兵的速度很快,衛青的佩劍此刻又不在身上,他躲閃不及,眼看匈奴士兵就要衝到眼前了,突然一個人影閃到他的麵前,緊接著,飛濺而出的鮮血噴灑到匈奴士兵的臉上,讓他那張臉看起來更加猙獰。
衛青還未反應過來,身體已經先一步作出反應,他抬起一腳踹在匈奴士兵的胸口,然後一把將為他擋住功擊的人攬在懷裏,衛青低頭看去,竟是郭平。而那個被衛青踹倒在地上的匈奴士兵一下子就被趕過來的漢軍斬首了。
衛青看也沒看那位匈奴士兵一眼,他慢慢蹲下身,唿喊著郭平的名字。鮮血順著郭平的嘴角流出,他張著嘴似乎想要說什麽,衛青連忙低下頭側耳去聽。這時,他看見郭平從身上緩緩掏出一個布袋交予自己,衛青接過來後聽見郭平用極其虛弱的聲音說道:“請…請將軍,把…把這個錢袋…交給…衛夫人,請您…轉告…衛夫人,就說衛夫人的…恩情…郭平已經…還了,郭平…沒有讓她…失望…”
話音剛落,郭平便緩緩地閉上雙眼,拿著錢袋的手重重的落在身側的地上。衛青愣怔的注視著郭平平靜的麵容,慢慢的眼前的這張臉與記憶中那個青澀稚嫩的麵龐融合在一起。
原來是他,當年那個孩子!
衛青看著手中郭平交給他的錢袋,如果沒記錯,這正是當年阿姊放郭平離開時,交給他的錢袋。沒想到這麽多年他一直帶在身上。
撤軍之前,衛青把郭平以及其他在這場戰役中戰死的士兵們全部安葬好,從此以後,他們就將永遠留在這裏了。
一滴淚落在手中的錢袋上,衛子夫沒想到,自己隻是做了件舉手之勞的事,卻被這個孩子一直記在心上,甚至最後用生命來償還。如果有機會,她很想告訴他,其實在他同意改邪歸正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讓她失望了。
可惜,這些話,小郭那個孩子,再也聽不到了。
衛子夫再次打開手中的錢袋,將裏麵的布帛拿了出來,沒想到上麵還寫著字。衛子夫和衛青麵麵相覷,見衛青也露出不解的神情,衛子夫隻好展開布帛,衛青也湊近看去,隻見布帛上麵寫道:
“衛夫人,當您看見這份手書時,說明我已經成長為一位沒有令你失望的人。從小到大,您是第一位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待我的人,也是第一位真心讚揚我的人。在遇見您之前,我本以為我的生活就會一直這麽下去了,是您讓我有了新的開始。”
“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報答衛夫人您,所以當我聽說朝廷在征兵去攻打匈奴時,就立即去應征了,當得知領兵的正是您的弟弟衛青將軍時,我真的很高興,這就說明,我離您更近了。真的好期待能親手把這份手書交給您的那一天!”
“我按照您說的,四處行俠仗義時,偶然看到一種很少見的花,當地人說它叫風鈴草,很美的名字,我很想讓您也看看,於是便向他們討要了風鈴草的種子,我放在錢袋裏,希望花開之時,您會喜歡它,也會想起我。”
衛子夫將錢袋倒扣於手心,果然有一顆種子滾落下來,這應該就是郭平所說的風鈴草的種子。
衛子夫看著手中的花種,迴想起自己最後一次見到郭平時的樣子,不禁苦笑道:“真是個傻孩子。”
一旁的衛青也輕聲感歎道:“是啊,真是個傻孩子,可就是這麽一個孩子,因為心中記著阿姊對他的溫柔,才會在危機關頭衝出了救了我的性命,卻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
衛子夫把布帛重新放迴錢袋裏,然後起身走入內室,將這個破舊的錢袋與自己那些珍貴的珠寶首飾放在了一起。她握緊手中的花中,在心裏說道:“小郭,我一定會悉心照顧這株花的,等到花開之時,我就能看到你曾經看過的風景了。”
衛子夫走出內室後,坐會原先的位置,再次細細的打量著衛青,柔聲說道:“還記得,你十歲的時候就吵著長大以後要上戰場殺匈奴,可是如今,你都已經二十有四了,也終於實現了自己幼時的理想,看著你如今取得這樣的功績,阿姊真心的為你感到高興。”
衛青迴望著衛子夫溫柔的笑道:“這都要感謝阿姊從小對我的教導,如果沒有阿姊,又怎會有今日的我。”
“若是兄長和二姐也能看到你如今的樣子,就好了。”或許是郭平的事喚起了衛子夫心中的悲傷,衛子夫突然十分惋惜的說道。
見衛子夫露出傷心的神色,衛青連忙寬慰道:“待我迴府之後,就帶著病兒去看看二姐,把我取得勝利的事情告訴她。”
衛子夫笑著點了點頭。
其實衛青本來想先去大姐那報個平安的,可是轉念一想,這次出兵匈奴,公孫大哥也領兵出征,可是隻有自己一人取得了勝利。公孫大哥雖然無功無過,但自己這個時候過去難免會讓人誤以為有炫耀之嫌,如此,衛青隻好決定等風波過去後再去看望大姐了。
衛青和衛子夫在一起聊了許久,眼看用晚膳的時辰要到了,衛青便留在猗蘭殿用晚膳,三位公主許久未見到舅舅,也甚是想念,紛紛圍在衛青身邊,吵著讓衛青給她們說說邊境以外的匈奴是什麽樣子的。
衛青無奈,隻好左右懷裏各抱著一個,背上還掛著一個當利公主,趁著準備晚膳的功夫,給她們講了些自己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公主們一個個興致盎然的聽著,衛子夫在一旁默默的看著他們,一個念頭漸漸湧上心頭。
衛青用完膳後,正準備離開,卻被衛子夫輕喚住了。
衛子夫麵色沉重的思索片刻後,似是下定了決心一般,抬頭對著衛青說道:“青兒,我想跟你和大姐一起,迴去看看兄長。”
衛青一愣,他沒想到衛子夫竟會跟他說這個。衛子夫畢竟是後宮中人,後宮之人隻要一入皇宮,就注定一輩子都無法離開這裏。後宮規矩眾多,上次衛青帶衛子夫出宮,就已是違反宮規,但那時候衛子夫隻是去廷尉府,所以衛青也並不擔心會出什麽事。
可是這一次,衛子夫想要迴家鄉去,這一去不僅路途遙遠,而且一路上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危險,衛青不敢冒這個險。
可是,看著衛子夫眼中的神情,衛青實在無法拒絕她,於是他隻好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對著衛子夫說道:“好!阿姊想去哪,我都陪著你!”
衛青相信,衛子夫一定有辦法出宮去,而他要做的就是無條件的信任阿姊,然後陪在她的身邊守護她。
感覺到衛青話語中的信任,衛子夫感動的笑了笑,相信兄長看到衛青現在的模樣,肯定會很高興,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