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郭解一事後,朝堂上的風向再度發生了變化,眾人開始紛紛朝王家靠攏,曾經公孫賀府上的盛況也開始在王奇府上上演,但也有些人仍看好衛家,畢竟皇後和衛將軍的地位並沒有因此受到威脅,所以這些人想要趁此進一步討好衛氏一族,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沒有達成。自郭解一事後,公孫賀便也開始閉門謝客,婉拒一切交際活動,衛青府上自不必說,畢竟往日裏這群人想私下見衛青一麵都難。
後宮之中,皇後衛子夫也仍是處於謝客修養的狀態,而令人奇怪的是,皇上竟一直未去探視,反而日日流連於王夫人的雲光殿,因此後宮宮人都在議論,皇後失寵,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後宮就將迎來新的皇嗣了。
如此過了數月,就在眾人以為王氏將取代衛氏,榮寵不衰的時候,王太後病危的流言開始在宮中一點點傳開,不日連前朝都流傳開來。眾人認為,王家之所以得寵,正是因為後宮有王太後和王夫人在,可如今王太後病危,若是哪天真的崩逝了,僅憑王夫人一人之力,能與皇後和衛將軍二人對抗嗎?且不說皇上出征匈奴十分仰仗衛青,最主要的是王夫人至今都未誕下皇嗣,光憑這一點,王夫人就沒有贏麵。
帝王的寵愛最是不能長久,連承寵長達十年之久的衛皇後都沒能幸免,更何況是無權無勢,連子女庇護都沒有的王夫人呢!
眾人知曉這一點,王太後和王婉筠亦是心知肚明,長樂宮內,王太後接過葉清手中的湯藥,尚未飲用便因為咳嗽全部打翻在地,葉清一邊焦急的輕撫太後胸口,一邊吩咐宮人重新熬製湯藥,王太後微微抬起手製止住了:“罷了,本宮的身體本宮最是清楚,如今無論是什麽靈丹妙藥,對本宮都無用了。”
葉清聞言不禁哽咽道:“太後快別這麽說,宮中那麽多太醫,您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太後苦笑一下,十分虛弱的說道:“都這個時候了,你就別寬慰本宮了,本宮這個身子,能撐過上個冬日已經不錯了!”
王太後示意葉清將自己扶起,她半倚靠在葉清身上,撐著葉清的手臂,一點點的向長樂宮外走去。
來到殿外,許久未唿吸到外麵空氣的王太後,忍不住輕輕吸了口氣,然後發出了心滿意足的喟歎聲。
“本宮好像已經許久未出來走動了!”
“是的,入冬之後,太後您的玉體便不大安好,太醫囑咐您要臥床靜養,誰知這一養就養了這麽久,好在期間有王夫人侍奉您左右,陪您聊天解悶。”見王太後氣色好轉,葉清的話也不自覺的多了起來。
然而王太後聽了後反而冷哼一聲,毫無感情的說道:“她不過是怕本宮死了而已,別說她,後宮中這些人,每日的問安中,又有幾分是真心的!”
“太後......”
王太後看著眼前的宮殿,語氣很是平靜的說道:“我入宮這麽多年,為了到達今天這個位置,什麽樣的人和手段我沒有見識過,也正因為如此,我很清楚王婉筠在想什麽,後宮中那些人在想什麽,也因此很是嫉妒衛子夫。”
猛然聽到衛子夫的名字,葉清頓時愣住了,有多久,沒從太後的口中聽到皇後的名字了。
“從第一次見到衛子夫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她與我見過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她對權勢、地位沒有任何的欲望,她會留在這裏,隻是因為愛著皇上,而皇上也將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了她,直至今日。這就是我最嫉妒的地方,我付出了這麽多,甚至忍氣吞聲這麽多年,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上,可是衛子夫,不僅從一開始就擁有了皇上全部的愛,甚至輕而易舉的就擁有了別人夢寐以求的權勢和地位,可這些,衛子夫根本就不在乎。”
“我打壓衛子夫,以扶持王家之名幫扶王家女子,不過是想證明我一直以來走的路才是對的,隻是可惜,直到這個時候,我都沒能如願,我甚至都沒等到我們王家給皇上生個子嗣。”
“太後放心,以皇上如今對王夫人的恩寵,王夫人定會懷上皇嗣的!”葉清連忙寬慰道。
聽到葉清這麽說,王太後先是露出了看透一切的無奈的笑容,隨後轉過頭對著葉清說道:“是啊,一定會的,到時候就一切都拜托你了,你可一定要幫本宮守住王家的尊榮啊!”
葉清一邊流著淚,一邊鄭重說道:“太後放心!奴婢...奴婢一定不會辜負太後所托的!”
王太後安心的笑了笑,輕拍著葉清的手。
六月,庚午,皇太後崩。
這一天,天空陰沉沉的,入夏的悶熱使得這樣的天氣更加壓的人喘不過氣。
“看來要下雨啊!”江雀一邊為衛子夫換上喪服一邊說道。
衛子夫瞥了一眼陰沉的天空,手不自覺的輕扯了下領口,似是也被這天氣給悶到了。江雀看見了衛子夫的動作,低聲寬慰道:“子夫且先忍一忍,你身為皇後,這喪服自然繁重,待國喪結束後,就能換上簡單些的素服了。”
衛子夫撫平方才不小心扯皺的領口,語氣平淡的說道:“放心吧,如此重大的場合,我怎會讓自己失了身份,畢竟這可是某些人終其一生都求而不得的。”
江雀隻當衛子夫是在說笑,這時倚華領著三位公主和小皇子前來,看著已經換好喪服的孩子們,衛子夫出生詢問道:“當利,諸邑、陽石,還有據兒,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
三個小一些的孩子們麵麵相覷,唯有當利站出來迴複道:“迴母後,皇祖母崩逝,今日是為皇祖母入殮的日子。”
衛子夫此時也已穿戴好,她來到孩子們的麵前,謹慎囑咐道:“當利說的沒錯,今日是皇太後入殮的日子,入殮過程十分的莊重肅穆,所以你們切記,絕不可大聲喧嘩或者竊竊私語,要麵露悲傷,把你們的傷心表露出來,但同時又不可以幹擾入殮的進程,明白嗎?”
這些對於年紀尚幼的孩子來說,屬實有些難以理解,可他們還是乖乖的點了點頭,除了陽石。
“可是母後,我們與皇祖母也沒怎麽相處過,又沒有感情,怎麽表現出悲傷啊?”
看著陽石率真的麵龐,衛子夫不禁心懷愧疚,當利是劉徹的第一個孩子,雖然王太後不喜歡衛子夫,卻還是自當利出生起就給予了她全部的寵愛,劉據出生後,這份愛雖轉移到劉劇身上,可對當利的寵愛也並沒有因此減少。可諸邑和陽石不同,因為同為公主,王太後對她們的出生並不感到欣喜,而且那個時候,王太後與衛子夫的關係已趨於僵持,王太後自然連帶著對諸邑和陽石兩位孫女不喜。
說到底,都是因為自己的關係,讓兩個女兒受了委屈。
衛子夫強打起精神,俯下身摸著陽石的臉頰柔聲說道:“皇祖母近些年身子不好,所以才沒有辦法陪你們玩,但其實皇祖母是很愛你們的,所以皇祖母現在不在了,我們要去見她最後一麵,送她離開。若是陽石不知道該怎麽辦的話,就學學當利,她怎麽做,你們就怎麽做,好嗎?”
“嗯!”陽石乖巧的點著頭。
衛子夫慈愛的摸著孩子們的頭,她很清楚,對於死亡,孩子們還很懵懂,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更要仔細叮囑,以防他們被有心之人利用。
衛子夫抱著劉劇,身側跟著當利,倚華和江雀分別領著兩位公主緊隨其後,一行人緩緩向長樂宮走去。太後崩逝,整個皇宮都陷入了悲傷的沉寂,隻是這個皇宮中,又有幾個人是真心因為太後的離去而傷心的呢?衛子夫漠然的想道。
長樂宮內,有品階的女眷已在外殿候著,每個人都低垂著頭緘默不語,一副漫不經心的儀態,還有甚者,時不時用手中的巾帕拭去眼角的淚水,隻是那淚水是否真實存在就未可知了。其中最突出的,當屬王婉筠了,隻見她眼角都已泛紅,悲傷的抽泣聲在此時此刻尤為明顯。
“真正傷心的,她應該算一個吧。”衛子夫心想。
眾人見衛子夫來了,紛紛作揖行禮,衛子夫穿過她們,讓她們平身後便帶著四個孩子坐在上首,還未開口交代什麽,殿外便傳來宮人的聲音:“皇上駕到!”
眾人聞聲又是急忙起身行禮,隻是這一次她們平身後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紛紛流露出傷心欲絕,不住地用巾帕掩麵作低泣狀,王婉筠更是在侍女的攙扶下才勉強站起身,那蒼白的麵色配上殷紅的眼角,真是我見猶憐。
然而劉徹目不斜視的徑直走過眾人來到衛子夫麵前,聽著孩子們喚他“父皇”,一改嚴肅的表情,慈愛的笑著摸了摸他們的頭,然後對衛子夫說道:“皇後要顧及四個孩子,未免過於辛苦,諸邑和陽石年紀尚幼,拜別母後後,便可迴宮室休息了。”
衛子夫驚訝的看向劉徹,見他目光堅定便知道他是認真的。當著眾人的麵這麽說,無異於直接點出諸邑和陽石不受寵,而這也將直接影響著她們以後的命運。
可今日是太後入殮的日子,衛子夫不能表現出任何的不滿,隻能喉頭滾動著,從口中艱難的吐出“諾!”
進入內室後,衛子夫一眼便看見了雙手交握於胸前,平躺在床榻上的王太後,隻見她身穿朝服,麵色安詳平靜,好似隻是睡著了一般,看著她,衛子夫不禁有些感慨,這個為了權利與地位,叱吒一生的女人,直到最後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啊!
眾人跪地拜別太後,緊接著倚華便牽著諸邑和陽石離開了,她們一臉茫然,但還是謹記著衛子夫的叮囑,沒有喧鬧乖乖的隨倚華離開,看著女兒們不解的表情,衛子夫隻能努力的擠出一抹微笑,安撫著她們。
入殮儀式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衛子夫恭敬地跪在一旁,儀態上無任何差池,可她毫無波瀾的表情和失神的雙眸,透露出了她此時的心不在焉。諸邑和陽石離開時那不解又委屈的眼神一直縈繞在她的心頭,她既對女兒們感到心疼,又對皇上此舉感到困惑,她不明白究竟是什麽,讓皇上做出如此決定。
想到這,衛子夫不禁眉頭微皺,交握在身前的雙手也不自覺緊握,以她對劉徹的了解,這個理由,或許會令她難以接受。
葉清最後一次為王太後梳理發髻,她那通紅的雙眼和憔悴的身形,令人為之動容,畢竟在這後宮之中,真心對王太後的,葉清絕對算是一個。
棺蓋一點點挪動,發出沉重的摩擦聲,與周圍此起彼伏的慟哭聲交雜在一起,令人越加心煩。
隻聽“咚”的一聲,棺蓋徹底蓋上了,慟哭聲也達到了頂峰,而這一切都與衛子夫無關,她隻想趕快找個機會,跟皇上問清楚。
後宮拜別完太後後,便輪到有品階的大臣們了,這個時候,劉徹在未央宮內稍作休整,衛子夫也終於有機會和他單獨談話。
衛子夫一進入宮室,劉徹便對趙成使了個眼色,趙成心領神會,帶著一眾宮人離開,宮室內隻餘劉徹和衛子夫二人。
即使是這種時候,劉徹也沒有耽於國政,他放下手中的上書,靜靜地看著衛子夫。
素雅的喪服將衛子夫的柔美完美的襯托出來,未施粉黛的模樣不會覺得憔悴,反而更加清麗淡雅,隻是眉間的那一抹愁緒,令人心生憐愛,忍不住想要為其撫平。
“皇後這個時候來見朕,可是有什麽事嗎?”可是說出口的話,卻是不帶一絲溫度。
衛子夫直視著劉徹,眼前的這個人明明模樣上沒有任何變化,卻令她感到如此陌生,可是仔細想來,他們似乎有近一年未見了。
麵對這樣的劉徹,衛子夫深吸一口氣,然後盡力恭敬的說道:“臣妾來此,隻有一事想要請教皇上,太後入殮,為何獨獨屏退諸邑和陽石她們?”
“諸邑和陽石還小,朕怕她們會耐不住性子,擾亂入殮儀式。”
“可是臣妾有跟孩子們交代過,而且她們也答應過臣妾,會乖乖的絕不吵鬧,皇上為何不相信她們可以做到?”這個理由,衛子夫無法接受。
“因為朕要的,是萬無一失!”劉徹低沉的嗓音裏充滿了威嚴,令人不禁生畏。
一個念頭突然從衛子夫的心頭閃過,可她還未來及抓住,就被劉徹的話打斷了:“皇後若隻是為了這件事來責問朕的話,那還是退下吧,朕還有政事要處理,而且皇後身為後宮之首,此刻更應該為後宮眾人做好表率!”
衛子夫強忍住心中的怒意,行禮告退後,便朝殿外走去,在即將走出宮室的時候,衛子夫停下腳步,沒有迴頭清幽的說道:“皇上,你已經許久未喚我諼兒了。”
劉徹一愣,可是他沒有說話,隻是直直的看著衛子夫的背影,而衛子夫說完這句話後,也沒想要劉徹的迴複,徑直走出了宮室,頭也不迴。
後宮之中,皇後衛子夫也仍是處於謝客修養的狀態,而令人奇怪的是,皇上竟一直未去探視,反而日日流連於王夫人的雲光殿,因此後宮宮人都在議論,皇後失寵,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後宮就將迎來新的皇嗣了。
如此過了數月,就在眾人以為王氏將取代衛氏,榮寵不衰的時候,王太後病危的流言開始在宮中一點點傳開,不日連前朝都流傳開來。眾人認為,王家之所以得寵,正是因為後宮有王太後和王夫人在,可如今王太後病危,若是哪天真的崩逝了,僅憑王夫人一人之力,能與皇後和衛將軍二人對抗嗎?且不說皇上出征匈奴十分仰仗衛青,最主要的是王夫人至今都未誕下皇嗣,光憑這一點,王夫人就沒有贏麵。
帝王的寵愛最是不能長久,連承寵長達十年之久的衛皇後都沒能幸免,更何況是無權無勢,連子女庇護都沒有的王夫人呢!
眾人知曉這一點,王太後和王婉筠亦是心知肚明,長樂宮內,王太後接過葉清手中的湯藥,尚未飲用便因為咳嗽全部打翻在地,葉清一邊焦急的輕撫太後胸口,一邊吩咐宮人重新熬製湯藥,王太後微微抬起手製止住了:“罷了,本宮的身體本宮最是清楚,如今無論是什麽靈丹妙藥,對本宮都無用了。”
葉清聞言不禁哽咽道:“太後快別這麽說,宮中那麽多太醫,您一定會好起來的!”
王太後苦笑一下,十分虛弱的說道:“都這個時候了,你就別寬慰本宮了,本宮這個身子,能撐過上個冬日已經不錯了!”
王太後示意葉清將自己扶起,她半倚靠在葉清身上,撐著葉清的手臂,一點點的向長樂宮外走去。
來到殿外,許久未唿吸到外麵空氣的王太後,忍不住輕輕吸了口氣,然後發出了心滿意足的喟歎聲。
“本宮好像已經許久未出來走動了!”
“是的,入冬之後,太後您的玉體便不大安好,太醫囑咐您要臥床靜養,誰知這一養就養了這麽久,好在期間有王夫人侍奉您左右,陪您聊天解悶。”見王太後氣色好轉,葉清的話也不自覺的多了起來。
然而王太後聽了後反而冷哼一聲,毫無感情的說道:“她不過是怕本宮死了而已,別說她,後宮中這些人,每日的問安中,又有幾分是真心的!”
“太後......”
王太後看著眼前的宮殿,語氣很是平靜的說道:“我入宮這麽多年,為了到達今天這個位置,什麽樣的人和手段我沒有見識過,也正因為如此,我很清楚王婉筠在想什麽,後宮中那些人在想什麽,也因此很是嫉妒衛子夫。”
猛然聽到衛子夫的名字,葉清頓時愣住了,有多久,沒從太後的口中聽到皇後的名字了。
“從第一次見到衛子夫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她與我見過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她對權勢、地位沒有任何的欲望,她會留在這裏,隻是因為愛著皇上,而皇上也將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了她,直至今日。這就是我最嫉妒的地方,我付出了這麽多,甚至忍氣吞聲這麽多年,才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上,可是衛子夫,不僅從一開始就擁有了皇上全部的愛,甚至輕而易舉的就擁有了別人夢寐以求的權勢和地位,可這些,衛子夫根本就不在乎。”
“我打壓衛子夫,以扶持王家之名幫扶王家女子,不過是想證明我一直以來走的路才是對的,隻是可惜,直到這個時候,我都沒能如願,我甚至都沒等到我們王家給皇上生個子嗣。”
“太後放心,以皇上如今對王夫人的恩寵,王夫人定會懷上皇嗣的!”葉清連忙寬慰道。
聽到葉清這麽說,王太後先是露出了看透一切的無奈的笑容,隨後轉過頭對著葉清說道:“是啊,一定會的,到時候就一切都拜托你了,你可一定要幫本宮守住王家的尊榮啊!”
葉清一邊流著淚,一邊鄭重說道:“太後放心!奴婢...奴婢一定不會辜負太後所托的!”
王太後安心的笑了笑,輕拍著葉清的手。
六月,庚午,皇太後崩。
這一天,天空陰沉沉的,入夏的悶熱使得這樣的天氣更加壓的人喘不過氣。
“看來要下雨啊!”江雀一邊為衛子夫換上喪服一邊說道。
衛子夫瞥了一眼陰沉的天空,手不自覺的輕扯了下領口,似是也被這天氣給悶到了。江雀看見了衛子夫的動作,低聲寬慰道:“子夫且先忍一忍,你身為皇後,這喪服自然繁重,待國喪結束後,就能換上簡單些的素服了。”
衛子夫撫平方才不小心扯皺的領口,語氣平淡的說道:“放心吧,如此重大的場合,我怎會讓自己失了身份,畢竟這可是某些人終其一生都求而不得的。”
江雀隻當衛子夫是在說笑,這時倚華領著三位公主和小皇子前來,看著已經換好喪服的孩子們,衛子夫出生詢問道:“當利,諸邑、陽石,還有據兒,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麽日子嗎?”
三個小一些的孩子們麵麵相覷,唯有當利站出來迴複道:“迴母後,皇祖母崩逝,今日是為皇祖母入殮的日子。”
衛子夫此時也已穿戴好,她來到孩子們的麵前,謹慎囑咐道:“當利說的沒錯,今日是皇太後入殮的日子,入殮過程十分的莊重肅穆,所以你們切記,絕不可大聲喧嘩或者竊竊私語,要麵露悲傷,把你們的傷心表露出來,但同時又不可以幹擾入殮的進程,明白嗎?”
這些對於年紀尚幼的孩子來說,屬實有些難以理解,可他們還是乖乖的點了點頭,除了陽石。
“可是母後,我們與皇祖母也沒怎麽相處過,又沒有感情,怎麽表現出悲傷啊?”
看著陽石率真的麵龐,衛子夫不禁心懷愧疚,當利是劉徹的第一個孩子,雖然王太後不喜歡衛子夫,卻還是自當利出生起就給予了她全部的寵愛,劉據出生後,這份愛雖轉移到劉劇身上,可對當利的寵愛也並沒有因此減少。可諸邑和陽石不同,因為同為公主,王太後對她們的出生並不感到欣喜,而且那個時候,王太後與衛子夫的關係已趨於僵持,王太後自然連帶著對諸邑和陽石兩位孫女不喜。
說到底,都是因為自己的關係,讓兩個女兒受了委屈。
衛子夫強打起精神,俯下身摸著陽石的臉頰柔聲說道:“皇祖母近些年身子不好,所以才沒有辦法陪你們玩,但其實皇祖母是很愛你們的,所以皇祖母現在不在了,我們要去見她最後一麵,送她離開。若是陽石不知道該怎麽辦的話,就學學當利,她怎麽做,你們就怎麽做,好嗎?”
“嗯!”陽石乖巧的點著頭。
衛子夫慈愛的摸著孩子們的頭,她很清楚,對於死亡,孩子們還很懵懂,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更要仔細叮囑,以防他們被有心之人利用。
衛子夫抱著劉劇,身側跟著當利,倚華和江雀分別領著兩位公主緊隨其後,一行人緩緩向長樂宮走去。太後崩逝,整個皇宮都陷入了悲傷的沉寂,隻是這個皇宮中,又有幾個人是真心因為太後的離去而傷心的呢?衛子夫漠然的想道。
長樂宮內,有品階的女眷已在外殿候著,每個人都低垂著頭緘默不語,一副漫不經心的儀態,還有甚者,時不時用手中的巾帕拭去眼角的淚水,隻是那淚水是否真實存在就未可知了。其中最突出的,當屬王婉筠了,隻見她眼角都已泛紅,悲傷的抽泣聲在此時此刻尤為明顯。
“真正傷心的,她應該算一個吧。”衛子夫心想。
眾人見衛子夫來了,紛紛作揖行禮,衛子夫穿過她們,讓她們平身後便帶著四個孩子坐在上首,還未開口交代什麽,殿外便傳來宮人的聲音:“皇上駕到!”
眾人聞聲又是急忙起身行禮,隻是這一次她們平身後原本麵無表情的臉上紛紛流露出傷心欲絕,不住地用巾帕掩麵作低泣狀,王婉筠更是在侍女的攙扶下才勉強站起身,那蒼白的麵色配上殷紅的眼角,真是我見猶憐。
然而劉徹目不斜視的徑直走過眾人來到衛子夫麵前,聽著孩子們喚他“父皇”,一改嚴肅的表情,慈愛的笑著摸了摸他們的頭,然後對衛子夫說道:“皇後要顧及四個孩子,未免過於辛苦,諸邑和陽石年紀尚幼,拜別母後後,便可迴宮室休息了。”
衛子夫驚訝的看向劉徹,見他目光堅定便知道他是認真的。當著眾人的麵這麽說,無異於直接點出諸邑和陽石不受寵,而這也將直接影響著她們以後的命運。
可今日是太後入殮的日子,衛子夫不能表現出任何的不滿,隻能喉頭滾動著,從口中艱難的吐出“諾!”
進入內室後,衛子夫一眼便看見了雙手交握於胸前,平躺在床榻上的王太後,隻見她身穿朝服,麵色安詳平靜,好似隻是睡著了一般,看著她,衛子夫不禁有些感慨,這個為了權利與地位,叱吒一生的女人,直到最後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啊!
眾人跪地拜別太後,緊接著倚華便牽著諸邑和陽石離開了,她們一臉茫然,但還是謹記著衛子夫的叮囑,沒有喧鬧乖乖的隨倚華離開,看著女兒們不解的表情,衛子夫隻能努力的擠出一抹微笑,安撫著她們。
入殮儀式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衛子夫恭敬地跪在一旁,儀態上無任何差池,可她毫無波瀾的表情和失神的雙眸,透露出了她此時的心不在焉。諸邑和陽石離開時那不解又委屈的眼神一直縈繞在她的心頭,她既對女兒們感到心疼,又對皇上此舉感到困惑,她不明白究竟是什麽,讓皇上做出如此決定。
想到這,衛子夫不禁眉頭微皺,交握在身前的雙手也不自覺緊握,以她對劉徹的了解,這個理由,或許會令她難以接受。
葉清最後一次為王太後梳理發髻,她那通紅的雙眼和憔悴的身形,令人為之動容,畢竟在這後宮之中,真心對王太後的,葉清絕對算是一個。
棺蓋一點點挪動,發出沉重的摩擦聲,與周圍此起彼伏的慟哭聲交雜在一起,令人越加心煩。
隻聽“咚”的一聲,棺蓋徹底蓋上了,慟哭聲也達到了頂峰,而這一切都與衛子夫無關,她隻想趕快找個機會,跟皇上問清楚。
後宮拜別完太後後,便輪到有品階的大臣們了,這個時候,劉徹在未央宮內稍作休整,衛子夫也終於有機會和他單獨談話。
衛子夫一進入宮室,劉徹便對趙成使了個眼色,趙成心領神會,帶著一眾宮人離開,宮室內隻餘劉徹和衛子夫二人。
即使是這種時候,劉徹也沒有耽於國政,他放下手中的上書,靜靜地看著衛子夫。
素雅的喪服將衛子夫的柔美完美的襯托出來,未施粉黛的模樣不會覺得憔悴,反而更加清麗淡雅,隻是眉間的那一抹愁緒,令人心生憐愛,忍不住想要為其撫平。
“皇後這個時候來見朕,可是有什麽事嗎?”可是說出口的話,卻是不帶一絲溫度。
衛子夫直視著劉徹,眼前的這個人明明模樣上沒有任何變化,卻令她感到如此陌生,可是仔細想來,他們似乎有近一年未見了。
麵對這樣的劉徹,衛子夫深吸一口氣,然後盡力恭敬的說道:“臣妾來此,隻有一事想要請教皇上,太後入殮,為何獨獨屏退諸邑和陽石她們?”
“諸邑和陽石還小,朕怕她們會耐不住性子,擾亂入殮儀式。”
“可是臣妾有跟孩子們交代過,而且她們也答應過臣妾,會乖乖的絕不吵鬧,皇上為何不相信她們可以做到?”這個理由,衛子夫無法接受。
“因為朕要的,是萬無一失!”劉徹低沉的嗓音裏充滿了威嚴,令人不禁生畏。
一個念頭突然從衛子夫的心頭閃過,可她還未來及抓住,就被劉徹的話打斷了:“皇後若隻是為了這件事來責問朕的話,那還是退下吧,朕還有政事要處理,而且皇後身為後宮之首,此刻更應該為後宮眾人做好表率!”
衛子夫強忍住心中的怒意,行禮告退後,便朝殿外走去,在即將走出宮室的時候,衛子夫停下腳步,沒有迴頭清幽的說道:“皇上,你已經許久未喚我諼兒了。”
劉徹一愣,可是他沒有說話,隻是直直的看著衛子夫的背影,而衛子夫說完這句話後,也沒想要劉徹的迴複,徑直走出了宮室,頭也不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