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咱們什麽時候跟吳國有這麽大仇了?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齊國都,臨淄城。
天剛朦朦亮,一陣沉悶的鍾聲便響徹整個齊宮內外。
吵吵鬧鬧的聲音讓還在睡夢中的齊帝不禁煩悶的搖著頭,恨不得將脖下的枕頭蓋在腦袋上,以此隔絕噪音。
但奈何,身邊睡著的人兒還是輕輕的推著他的胳膊,唿喚著:
“陛下,陛下?
“該起床上朝了......”
齊帝這才一臉無奈的睜開眼,幾近崩潰的說道:
“上朝上朝,上什麽朝?
“每天上朝也都是些無關輕重的小事兒,無非就是今兒個哪家大臣納了個妾,明兒個又是誰家兒子惹了禍......
“翻來覆去翻來覆去,他們念叨的不煩,朕都要聽煩了!”
身邊的妃嬪婉約一笑:
“這不更說明是陛下治國有方,我齊國從上到下,皆是一片國泰民安的祥和之景嗎?”
這話無疑是吹捧到齊帝心裏去了。
當下轉過頭來,輕輕捏了捏那妃嬪的鼻子,感慨道:
“不管多少次,還是你總能想法逗朕開心,將這苦累盡甘之如飴啊......”
妃嬪笑笑:
“那臣妾伺候陛下更衣吧?”
“好。”
齊帝這才不情不願的起身,走下床,在妃嬪和宮人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即便肚子餓的咕咕叫,也隻能先吃兩口糕點墊吧墊吧。
因為早膳得等到下朝後才能享用......
就這樣。
抱著極大的起床氣,齊帝拖遝著步伐這才朝著上朝的大殿走去。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身邊大伴拉長音調,齊帝坐在龍椅上,止不住的打著哈欠。
正當他以為今日也得跟平常一樣無聊時。
卻見自己的心腹,樞密院副使捧著玉圭,一臉嚴肅的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齊帝隨意的掃了他兩眼。
樞密院雖說是齊國調動兵馬的權力機構,一旦他們有所上奏,就代表著齊國境內恐有兵禍之危!
但齊帝顯然不是很將此事放在心上......
拜托。
他們可是強大的齊國哎!
誰敢對他們用兵?
大周?
大寧?
他們兩家自己都在襄樊戰線打的不消停,哪有空這時候來搭理他們齊國啊?
而除卻這兩國,剩下的又有誰敢招惹他們齊國?
但,齊帝能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不代表那樞密院副使也能不放在心上!
樞密院既掌管齊國兵馬,那有關齊國的一切戰事,他們自然都要警惕......
隻見那樞密院副使當即高聲道:
“啟奏陛下,樞密院接到南境傳來戰報,稱最近一段時間,發現吳國兵馬常常有所異動,疑似想要北上而來,伐我齊國。”
“嗯?吳國?”
齊帝皺眉,似乎有些詫異:
“早些年他們敗給大寧鐵軍之後,不是就將國內大部分軍隊盡數卸甲歸田,徹底淪為附屬國了嗎?
“這會兒又哪兒來的兵力北上?”
那副使有條不紊的答道:
“迴陛下,此番前來的,正是那吳國最後一支軍隊,負責拱衛京師的禁軍。”
“禁軍?不會吧......”
齊帝撓了撓臉,顯得更詫異了:
“朕怎麽不記得,我們何時跟吳國結下了這麽大仇啊?
“讓他們恨到為了攻伐我們,甚至不惜連自家大本營的安危都不顧了?”
副使搖了搖頭:
“陛下,我們與吳國近些年來是沒什麽交集,也談不上仇恨。
“但正如陛下先前所說,如今的吳國已經淪為了大寧的附屬啊......”
齊帝若有所思,皺眉道:
“你是說,吳國此次伐齊,是奉了大寧的意思?”
副使點頭,沉聲道:
“也唯有宗主國有令,附屬國才不敢推辭。”
齊帝納了悶了:
“可我們跟大寧也沒什麽恩怨啊?
“那大寧長公主這時候唆使吳國來打我們......是腦子犯抽了嗎?
“她難道不知道襄樊戰場勝負未分,這時候把我們惹急眼了,會跟大周抱一塊兒啊?
“一旦我們跟大周聯手,那就算他們是大寧,也吃不消啊!”
副使也是皺眉:
“這一點,臣其實也有些想不通......”
齊帝將視線掃過在場一眾朝臣的身上:
“諸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麽看啊?”
朝臣們你看我我看你。
有位老人站了出來,遲疑的說道:
“迴陛下,臣倒覺得此事頗為蹊蹺。
“且不提吳國此時聚兵,到底是不是為了衝我齊國而來,就算是,也不知道是否是真奉了那大寧的意思......
“這世人皆傳,說那大寧長公主冰雪聰慧,才德兼備,怎麽可能會想不到此時激怒我齊國的後果呢?
“若他們不是為了我齊國而來,我齊國卻率先做出敵視之舉,難免會引起兩國乃至三國之間的誤解。
“到了那時,便是親者痛,仇者快了!
“所以臣覺得,此事在尚未查清之前,不宜妄下定論。”
此話一出,身後那幫本就不願打仗的文臣紛紛出言附和:
“不錯不錯,此時大寧的注意全都在襄樊身上,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應該根本沒空搭理我們齊國才對。”
“嘶,雖說如今我齊國兵強馬壯,不怕兩國之中有誰來犯,但大周和大寧,能不招惹,還是盡量不招惹的好。”
“要我說,會不會是大寧根本不知道此事?隻是吳國的擅作主張?”
“嗯,也有道理......畢竟都是各國之主,誰也不想平白無故的矮人半截兒,如果隻是那吳帝為了反抗大寧才聚的兵,倒也也有可能。”
“看來此事還是需得從長計議,先搞清楚吳國聚兵的目的為好。”
“......”
文臣先後議論著,壓根不給那些武將發言的機會,便逐漸對此事定下了大體的框架。
而就在齊帝想要開口之時。
卻聽先前那名樞密院副使再度站了出來,鄭重說道:
“陛下,各位大人們所言,臣不敢苟同。
“因為吳國此番聚兵是衝我齊國而來,這點是肯定毋庸置疑的!”
齊帝一愣,疑惑道:
“愛卿何以如此絕對啊?”
那副使從袖中掏出一個密卷,雙手呈遞,沉聲道:
“因為我方探子在吳軍中......發現了‘薑’字大纛!”
天剛朦朦亮,一陣沉悶的鍾聲便響徹整個齊宮內外。
吵吵鬧鬧的聲音讓還在睡夢中的齊帝不禁煩悶的搖著頭,恨不得將脖下的枕頭蓋在腦袋上,以此隔絕噪音。
但奈何,身邊睡著的人兒還是輕輕的推著他的胳膊,唿喚著:
“陛下,陛下?
“該起床上朝了......”
齊帝這才一臉無奈的睜開眼,幾近崩潰的說道:
“上朝上朝,上什麽朝?
“每天上朝也都是些無關輕重的小事兒,無非就是今兒個哪家大臣納了個妾,明兒個又是誰家兒子惹了禍......
“翻來覆去翻來覆去,他們念叨的不煩,朕都要聽煩了!”
身邊的妃嬪婉約一笑:
“這不更說明是陛下治國有方,我齊國從上到下,皆是一片國泰民安的祥和之景嗎?”
這話無疑是吹捧到齊帝心裏去了。
當下轉過頭來,輕輕捏了捏那妃嬪的鼻子,感慨道:
“不管多少次,還是你總能想法逗朕開心,將這苦累盡甘之如飴啊......”
妃嬪笑笑:
“那臣妾伺候陛下更衣吧?”
“好。”
齊帝這才不情不願的起身,走下床,在妃嬪和宮人的服侍下,穿衣洗漱。
即便肚子餓的咕咕叫,也隻能先吃兩口糕點墊吧墊吧。
因為早膳得等到下朝後才能享用......
就這樣。
抱著極大的起床氣,齊帝拖遝著步伐這才朝著上朝的大殿走去。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伴隨著身邊大伴拉長音調,齊帝坐在龍椅上,止不住的打著哈欠。
正當他以為今日也得跟平常一樣無聊時。
卻見自己的心腹,樞密院副使捧著玉圭,一臉嚴肅的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齊帝隨意的掃了他兩眼。
樞密院雖說是齊國調動兵馬的權力機構,一旦他們有所上奏,就代表著齊國境內恐有兵禍之危!
但齊帝顯然不是很將此事放在心上......
拜托。
他們可是強大的齊國哎!
誰敢對他們用兵?
大周?
大寧?
他們兩家自己都在襄樊戰線打的不消停,哪有空這時候來搭理他們齊國啊?
而除卻這兩國,剩下的又有誰敢招惹他們齊國?
但,齊帝能不將此事放在心上,不代表那樞密院副使也能不放在心上!
樞密院既掌管齊國兵馬,那有關齊國的一切戰事,他們自然都要警惕......
隻見那樞密院副使當即高聲道:
“啟奏陛下,樞密院接到南境傳來戰報,稱最近一段時間,發現吳國兵馬常常有所異動,疑似想要北上而來,伐我齊國。”
“嗯?吳國?”
齊帝皺眉,似乎有些詫異:
“早些年他們敗給大寧鐵軍之後,不是就將國內大部分軍隊盡數卸甲歸田,徹底淪為附屬國了嗎?
“這會兒又哪兒來的兵力北上?”
那副使有條不紊的答道:
“迴陛下,此番前來的,正是那吳國最後一支軍隊,負責拱衛京師的禁軍。”
“禁軍?不會吧......”
齊帝撓了撓臉,顯得更詫異了:
“朕怎麽不記得,我們何時跟吳國結下了這麽大仇啊?
“讓他們恨到為了攻伐我們,甚至不惜連自家大本營的安危都不顧了?”
副使搖了搖頭:
“陛下,我們與吳國近些年來是沒什麽交集,也談不上仇恨。
“但正如陛下先前所說,如今的吳國已經淪為了大寧的附屬啊......”
齊帝若有所思,皺眉道:
“你是說,吳國此次伐齊,是奉了大寧的意思?”
副使點頭,沉聲道:
“也唯有宗主國有令,附屬國才不敢推辭。”
齊帝納了悶了:
“可我們跟大寧也沒什麽恩怨啊?
“那大寧長公主這時候唆使吳國來打我們......是腦子犯抽了嗎?
“她難道不知道襄樊戰場勝負未分,這時候把我們惹急眼了,會跟大周抱一塊兒啊?
“一旦我們跟大周聯手,那就算他們是大寧,也吃不消啊!”
副使也是皺眉:
“這一點,臣其實也有些想不通......”
齊帝將視線掃過在場一眾朝臣的身上:
“諸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麽看啊?”
朝臣們你看我我看你。
有位老人站了出來,遲疑的說道:
“迴陛下,臣倒覺得此事頗為蹊蹺。
“且不提吳國此時聚兵,到底是不是為了衝我齊國而來,就算是,也不知道是否是真奉了那大寧的意思......
“這世人皆傳,說那大寧長公主冰雪聰慧,才德兼備,怎麽可能會想不到此時激怒我齊國的後果呢?
“若他們不是為了我齊國而來,我齊國卻率先做出敵視之舉,難免會引起兩國乃至三國之間的誤解。
“到了那時,便是親者痛,仇者快了!
“所以臣覺得,此事在尚未查清之前,不宜妄下定論。”
此話一出,身後那幫本就不願打仗的文臣紛紛出言附和:
“不錯不錯,此時大寧的注意全都在襄樊身上,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應該根本沒空搭理我們齊國才對。”
“嘶,雖說如今我齊國兵強馬壯,不怕兩國之中有誰來犯,但大周和大寧,能不招惹,還是盡量不招惹的好。”
“要我說,會不會是大寧根本不知道此事?隻是吳國的擅作主張?”
“嗯,也有道理......畢竟都是各國之主,誰也不想平白無故的矮人半截兒,如果隻是那吳帝為了反抗大寧才聚的兵,倒也也有可能。”
“看來此事還是需得從長計議,先搞清楚吳國聚兵的目的為好。”
“......”
文臣先後議論著,壓根不給那些武將發言的機會,便逐漸對此事定下了大體的框架。
而就在齊帝想要開口之時。
卻聽先前那名樞密院副使再度站了出來,鄭重說道:
“陛下,各位大人們所言,臣不敢苟同。
“因為吳國此番聚兵是衝我齊國而來,這點是肯定毋庸置疑的!”
齊帝一愣,疑惑道:
“愛卿何以如此絕對啊?”
那副使從袖中掏出一個密卷,雙手呈遞,沉聲道:
“因為我方探子在吳軍中......發現了‘薑’字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