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當成堯舜禪讓之佳話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這麽長時間以來,路蒼瀾不是不知道慕容世嬿心中的想法。
但能扯出“鳳鳴岐山”這麽大的幌子他是真沒想到!
看來有機會也不能老宅在家裏,也得找機會出門轉轉才行......
路蒼瀾輕歎一聲。
慕容世嬿雖出身草原,但就現在來看,似乎也沒少研究中原這些故弄玄虛的玩意兒啊?
“哀家記得,路先生昔年的封地,便在岐山吧?”
一句話。
就再次將群臣的注意力提高了一個檔次。
路蒼瀾隻好拱手迴道:
“岐王之岐,確實因岐山而名。”
慕容世嬿溫和一笑,正要接口。
卻見下方的津海王站了出來,搶先將話頭引過:
“岐山之境在於周,但岐山之魂卻在我燕......如此看來,這鳳鳴岐山,還真是上上之吉兆?
“因為恰好對應了我燕國此刻有岐王相助,當有天下啊!
“啊?哈哈哈哈。”
說到“相助”之時,他甚至還刻意加強了音調。
想要試圖將這吉兆所擬定的“禪讓”,強行更改為替燕國打天下的“良臣”形象......
你不是說鳳鳴岐山嗎?
行,那就鳳鳴岐山。
反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
古往今來也是有不少賢臣良將亦有異相橫生,又不是非得牢牢鎖定在帝王身上。
實在不行,你就在燕國,繼續做你的岐王唄!
在場眾人幾乎就沒有傻子,自然能聽得出來津海王那放聲大笑下的針鋒相對。
慕容世嬿一雙異瞳微眯,看向津海王的眼神已經不是那麽和善了。
但津海王卻渾然不懼。
隻要能保證祖宗留下來的這份基業,他倒也不怕得罪人......
眼瞧著氣氛有些沉默。
身為老將的拓跋熊卻站了出來,橫眼相對,大聲說道:
“王爺此言差矣。
“鳳,乃百鳥之王也,是王者。
“鳳鳴岐山,代表聖主出世,福澤天下,豈可與助力他人而混為一談?”
“嗯?放肆!”
津海王斜睨了他一眼,低喝道:
“當著陛下的麵,你竟敢稱岐王為聖主?豈非在說岐王蒙受國恩,卻不思報國,反倒覬覦天家神器?
“這若是傳出去,你要將他置於何地?”
此話一出,朝野沸騰,引得大臣們爭相竊竊私語。
就連安坐在位子上的路蒼瀾都不由得皺起眉頭。
這話明著是在替自己維護,但實則就差沒指著自己的鼻子罵人了。
看來這位燕室王爺對自己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啊......
路蒼瀾很想應聲說些什麽。
但偏偏自己身為當事人,這種場合下沒法直接開口辯解。
不過好在。
自己雖然不能出聲,但身邊的隊友一個比一個給力!
隻見趙鹿泉緊接著站了出來,冷笑道:
“王爺既說岐王蒙受國恩,那末將倒還真想問問王爺,岐王是受了我燕國哪一恩?
“現官居何要職?是誰親手提拔上來的?年俸多少?賞賜幾何?”
“這......”
津海王語塞。
這才想起,好像從最初現身在燕國開始,這位岐王就始終是以太後幕僚的身份出入的?
要論官位賞賜,還真沒當過他燕國的官,沒受過他燕國的賞。
反倒是他們燕國,這些日子以來常常借助岐王之手,先後洗刷恥辱,討伐鄰敵,征服四方......
讓天下列國紛紛為之側目,一改往日所鄙夷的目光。
是燕國欠岐王的。
而非岐王欠燕國的。
這裏麵的邏輯理清之後,津海王一陣啞口無言。
倒是平陽王趁機也站了出來,目光遲疑道:
“如今我燕國上下精銳之師皆在岐王一人手中,委以燕帥,難道這不是恩嗎?”
“對!難道這還不算恩嘛!”
有人相助,津海王也是漸漸迴過神來,趕忙點頭附和:
“將一國之軍盡交一人之手,就連昔日的女帝也未曾有如此看重吧?這還不算厚恩嗎?”
還不待趙鹿泉答話。
卻聽一旁的全恆虎悠哉悠哉的緊閉雙目,淡淡的說道:
“掛帥出征,掛帥出征......
“隻有在大軍出征之時,方才為帥。
“換句話說,帥位是職責,而非官位,並不固定,調兵隻憑虎符。
“而今,兩位王爺就能保證虎符一定在岐王手中嗎?”
津海王臉色很是難看。
還我能保證嗎?
我拿什麽保證!
兵權又不在我們這些宗室之人手上!!
要是在,還能讓你們這幫人像現在這般猖獗篡位嗎?!!
見雙方劍拔弩張,慕容世嬿索性再次出言道:
“好了好了,不是正說著吉兆嗎?怎麽又突然扯到了路先生身上?
“路先生於國有功,天下有目共睹,不管如何,哀家都絕不允許有任何人對他進行誹謗汙蔑......”
趙業等人先後跪地,言之鑿鑿,語氣十分誠懇:
“迴太後,正是因為岐王有大功於國,初顯聖主之相。
“再加上今又有鳳鳴岐山作為吉兆,所以正是讓佳話流傳後世的最好時機啊!”
慕容世嬿佯裝不懂,故作好奇的詢問道:
“什麽佳話?”
“堯舜禪讓之佳話!”
“放肆!”
見那層窗戶紙終被捅破,津海王再也壓抑不住胸中怒火,怒喝道:
“就算岐王不曾受我過燕國之恩,可爾等既為燕將,先帝厚恩,到頭來又何敢賣主求榮?!!”
趙業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嘴唇嗡動,僅用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咧嘴笑道:
“王爺您此言又謬矣。
“末將能有今日,可並非是先帝提拔啊......
“忠於該忠之人,末將又談何賣主求榮呢?”
“你!”
津海王氣的眼睛瞪得渾圓,忍不住就要上前揍他。
好在身邊的平陽王反應及時,一把將他攔了下來。
“你放開我,放開我!我要殺了他!殺了他!”
津海王氣的連話都說不全了,掙不脫平陽王的束縛,便隻能將手中玉圭砸了過去。
但能扯出“鳳鳴岐山”這麽大的幌子他是真沒想到!
看來有機會也不能老宅在家裏,也得找機會出門轉轉才行......
路蒼瀾輕歎一聲。
慕容世嬿雖出身草原,但就現在來看,似乎也沒少研究中原這些故弄玄虛的玩意兒啊?
“哀家記得,路先生昔年的封地,便在岐山吧?”
一句話。
就再次將群臣的注意力提高了一個檔次。
路蒼瀾隻好拱手迴道:
“岐王之岐,確實因岐山而名。”
慕容世嬿溫和一笑,正要接口。
卻見下方的津海王站了出來,搶先將話頭引過:
“岐山之境在於周,但岐山之魂卻在我燕......如此看來,這鳳鳴岐山,還真是上上之吉兆?
“因為恰好對應了我燕國此刻有岐王相助,當有天下啊!
“啊?哈哈哈哈。”
說到“相助”之時,他甚至還刻意加強了音調。
想要試圖將這吉兆所擬定的“禪讓”,強行更改為替燕國打天下的“良臣”形象......
你不是說鳳鳴岐山嗎?
行,那就鳳鳴岐山。
反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
古往今來也是有不少賢臣良將亦有異相橫生,又不是非得牢牢鎖定在帝王身上。
實在不行,你就在燕國,繼續做你的岐王唄!
在場眾人幾乎就沒有傻子,自然能聽得出來津海王那放聲大笑下的針鋒相對。
慕容世嬿一雙異瞳微眯,看向津海王的眼神已經不是那麽和善了。
但津海王卻渾然不懼。
隻要能保證祖宗留下來的這份基業,他倒也不怕得罪人......
眼瞧著氣氛有些沉默。
身為老將的拓跋熊卻站了出來,橫眼相對,大聲說道:
“王爺此言差矣。
“鳳,乃百鳥之王也,是王者。
“鳳鳴岐山,代表聖主出世,福澤天下,豈可與助力他人而混為一談?”
“嗯?放肆!”
津海王斜睨了他一眼,低喝道:
“當著陛下的麵,你竟敢稱岐王為聖主?豈非在說岐王蒙受國恩,卻不思報國,反倒覬覦天家神器?
“這若是傳出去,你要將他置於何地?”
此話一出,朝野沸騰,引得大臣們爭相竊竊私語。
就連安坐在位子上的路蒼瀾都不由得皺起眉頭。
這話明著是在替自己維護,但實則就差沒指著自己的鼻子罵人了。
看來這位燕室王爺對自己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啊......
路蒼瀾很想應聲說些什麽。
但偏偏自己身為當事人,這種場合下沒法直接開口辯解。
不過好在。
自己雖然不能出聲,但身邊的隊友一個比一個給力!
隻見趙鹿泉緊接著站了出來,冷笑道:
“王爺既說岐王蒙受國恩,那末將倒還真想問問王爺,岐王是受了我燕國哪一恩?
“現官居何要職?是誰親手提拔上來的?年俸多少?賞賜幾何?”
“這......”
津海王語塞。
這才想起,好像從最初現身在燕國開始,這位岐王就始終是以太後幕僚的身份出入的?
要論官位賞賜,還真沒當過他燕國的官,沒受過他燕國的賞。
反倒是他們燕國,這些日子以來常常借助岐王之手,先後洗刷恥辱,討伐鄰敵,征服四方......
讓天下列國紛紛為之側目,一改往日所鄙夷的目光。
是燕國欠岐王的。
而非岐王欠燕國的。
這裏麵的邏輯理清之後,津海王一陣啞口無言。
倒是平陽王趁機也站了出來,目光遲疑道:
“如今我燕國上下精銳之師皆在岐王一人手中,委以燕帥,難道這不是恩嗎?”
“對!難道這還不算恩嘛!”
有人相助,津海王也是漸漸迴過神來,趕忙點頭附和:
“將一國之軍盡交一人之手,就連昔日的女帝也未曾有如此看重吧?這還不算厚恩嗎?”
還不待趙鹿泉答話。
卻聽一旁的全恆虎悠哉悠哉的緊閉雙目,淡淡的說道:
“掛帥出征,掛帥出征......
“隻有在大軍出征之時,方才為帥。
“換句話說,帥位是職責,而非官位,並不固定,調兵隻憑虎符。
“而今,兩位王爺就能保證虎符一定在岐王手中嗎?”
津海王臉色很是難看。
還我能保證嗎?
我拿什麽保證!
兵權又不在我們這些宗室之人手上!!
要是在,還能讓你們這幫人像現在這般猖獗篡位嗎?!!
見雙方劍拔弩張,慕容世嬿索性再次出言道:
“好了好了,不是正說著吉兆嗎?怎麽又突然扯到了路先生身上?
“路先生於國有功,天下有目共睹,不管如何,哀家都絕不允許有任何人對他進行誹謗汙蔑......”
趙業等人先後跪地,言之鑿鑿,語氣十分誠懇:
“迴太後,正是因為岐王有大功於國,初顯聖主之相。
“再加上今又有鳳鳴岐山作為吉兆,所以正是讓佳話流傳後世的最好時機啊!”
慕容世嬿佯裝不懂,故作好奇的詢問道:
“什麽佳話?”
“堯舜禪讓之佳話!”
“放肆!”
見那層窗戶紙終被捅破,津海王再也壓抑不住胸中怒火,怒喝道:
“就算岐王不曾受我過燕國之恩,可爾等既為燕將,先帝厚恩,到頭來又何敢賣主求榮?!!”
趙業淡淡的瞥了他一眼,嘴唇嗡動,僅用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咧嘴笑道:
“王爺您此言又謬矣。
“末將能有今日,可並非是先帝提拔啊......
“忠於該忠之人,末將又談何賣主求榮呢?”
“你!”
津海王氣的眼睛瞪得渾圓,忍不住就要上前揍他。
好在身邊的平陽王反應及時,一把將他攔了下來。
“你放開我,放開我!我要殺了他!殺了他!”
津海王氣的連話都說不全了,掙不脫平陽王的束縛,便隻能將手中玉圭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