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麵前的齊帝久久不曾開口。
身邊的趙鹿泉也忍不住用肩膀懟了懟他,小聲又驚喜的說道:
“哎,咱們現在真有這麽強啊?”
雖說路蒼瀾如今已經接受禪讓,按理來說是謂新君。
但這對於趙鹿泉而言。
好像不管是大帥還是皇帝,他都是那個可以隨時被自己懟的大兄。
該沒大沒小,還是沒大沒小!
而路蒼瀾好像也早已是習慣了她的性子,並沒有在乎她的態度。
同樣嘴唇嗡動,不動聲色的小聲迴道:
“怎麽可能.....我誆他的!”
雖說“以戰養戰”的策略一直在施行,他手裏截止到目前,是蓄有大量的兵甲。
但那也僅僅隻是蓄有。
要知道這些兵落在他手上時,大部分可都是降卒!
降卒怎麽敢隨便用呢?
不經過提前篩選,就這麽稀裏糊塗的給拉到戰場上,打不打的出作用先不說。
萬一他們到時臨陣倒戈怎麽辦?
忠誠度沒辦法保證啊!
所以對付降卒,自古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什麽意思?
舉個例子。
先前因為一場大戰的緣故,導致現在好多隊伍,營級之間,人數都出現了大量的空缺。
而這時候,你手上又恰好握有大量的降卒,那麽你該打算怎麽辦呢?
若是選擇像剛才所說的那樣,直接將降卒編入軍中,輕鬆利落的填充戰力......
那麽恭喜你!
你腦袋離搬家也就不遠了!
因為人這種生物,一旦遇到陌生環境,那是很容易選擇相互抱團取暖的。
尤其是在軍營這種,有今天沒明天的地方。
若是直接將大量降卒編入軍中,那他們就會因為出身相同,而本能的相互之間有所親近。
這時候,一旦遇事,危機之間他們抱成團,不聽號令,產生嘩變,怎麽辦?
不殺?
軍營之中,這種行為可等同於造反!
殺了?
嗬嗬,麵對麵,一對多......還指不定誰殺誰呢。
所以,這種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防患於未然!
提前杜絕這種可能性!
要做的,首先應該是將各營各隊進行打亂重組,然後再按照多比少的比例,選出降卒中最精銳的一部分,編入自己的軍中。
就以一個小隊,十人為例。
一般來說,這十人之中,最起碼得有七個是自己人才行!
剩下三個名額,才是留給降卒的位置......
這樣既能能保證戰力補充,又能保證足夠的忠誠度,不會使他們臨陣造反!
而要完成以上這些事兒。
說著挺簡單,但真篩選起來,還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偏偏現在的岐國沒有那麽多的時間。
所以,兵是有很多兵......
但那目前嚴格來說還都不算他的兵!
再加上。
鹿鳴軍一夜之間,上至將軍,下至校尉,數百人前來投奔,看似湧入了大量人才,何等風光。
可這裏麵同樣圍繞著一個更深的問題。
那就是位置呢?
數百人不遠千裏前來投奔,還都有一定的才幹,你總不可能就讓人家重新從小兵開始幹起吧?
可不從小兵幹,你又準備給人安排到哪兒呢?
將軍還好說。
大不了出征的時候都帶在身邊,需要的時候再因地製宜的派遣出去就行了。
可校尉呢?
作為一個軍隊裏的中層架構,你總不可能也時時的將校尉們都帶在身邊吧?
命令下達之後,具體差事還是需要他們去辦的。
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
如今“蘿卜”來了這麽多,坑呢?
總不見得就因為鹿鳴軍舊部來了,就把人家原先的位置全都擠走吧?
那不就擺明了偏心眼嗎?
誰還服你?
無論是為帥,還是為帝,都最忌諱的是一碗水端不平。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路蒼瀾倒也沒騙趙鹿泉,因為自己確實是在誆那齊國皇帝......
兵多將廣不假。
鹿鳴軍也能重新複刻。
但都不是現在!
現在,就是個紙老虎,小心嚇唬人罷了。
不過幸好。
那齊帝也並沒有產生懷疑。
因為從他跟這位岐王打交道開始,後者就總能給他整出一些小花樣。
在常人身上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在他身上卻未必......
所以,齊帝一時還真吃不準,路蒼瀾到底是不是真像表麵這般有恃無恐?
眼瞧著兩人都不再說話,場上氣氛逐漸變得有些沉默。
齊帝最終一歎,還是先低頭開口道:
“行了,你就直說吧,這次來臨淄,到底所為何事?”
“來找你,肯定是好事啊!”
路蒼瀾從懷中掏出一張密信,衝著最近一名太監笑眯眯的招了招手,示意他將這信交給齊帝。
而看著眼前信封,齊帝還愣了一下:
“這是......”
“大寧那位長公主承諾的書信。”
路蒼瀾拿起筷子,又叨了起來,含糊不清的說道:
“前段時間東南那邊,大寧不是占了你們不少城嗎?
“現在,你可以隨意從中挑選三座,大寧願意還給你們。”
一聽這話,齊帝眉毛挑了挑,瞬間就懵了。
不是。
這明明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官話,可怎麽連一塊兒他就有些聽不懂了呢?
什麽叫大寧願意歸還他們三座城池?
那長公主能有這麽好心?
“當然,代價就是你們得把潁州讓出來。”
路蒼瀾圖窮匕見,懶洋洋的又補充了一句。
果然!
齊帝暗暗咬牙。
他就知道那大寧皇姑怎麽可能如此好心?!
還主動還城?
呸!
分明就是有所圖謀!
潁州是什麽地方?
那是合肥的北道,可以從中直達合肥要塞!
大寧地處南隅,好端端的要這麽一座北城幹嘛?
無非就是想給路蒼瀾搭橋嘛!
路蒼瀾想要率軍繞過他們齊國,直達合肥,與大寧合兵一處。
那這潁州就是一條不費力的捷徑!
一換三?
聽起來多麽劃算啊!
可齊帝眼神卻逐漸不善了起來......
因為他隱約記起,當初跟燕國結盟之時,燕國是不是就曾許諾要交割給他們邊境三城來著?
身邊的趙鹿泉也忍不住用肩膀懟了懟他,小聲又驚喜的說道:
“哎,咱們現在真有這麽強啊?”
雖說路蒼瀾如今已經接受禪讓,按理來說是謂新君。
但這對於趙鹿泉而言。
好像不管是大帥還是皇帝,他都是那個可以隨時被自己懟的大兄。
該沒大沒小,還是沒大沒小!
而路蒼瀾好像也早已是習慣了她的性子,並沒有在乎她的態度。
同樣嘴唇嗡動,不動聲色的小聲迴道:
“怎麽可能.....我誆他的!”
雖說“以戰養戰”的策略一直在施行,他手裏截止到目前,是蓄有大量的兵甲。
但那也僅僅隻是蓄有。
要知道這些兵落在他手上時,大部分可都是降卒!
降卒怎麽敢隨便用呢?
不經過提前篩選,就這麽稀裏糊塗的給拉到戰場上,打不打的出作用先不說。
萬一他們到時臨陣倒戈怎麽辦?
忠誠度沒辦法保證啊!
所以對付降卒,自古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什麽意思?
舉個例子。
先前因為一場大戰的緣故,導致現在好多隊伍,營級之間,人數都出現了大量的空缺。
而這時候,你手上又恰好握有大量的降卒,那麽你該打算怎麽辦呢?
若是選擇像剛才所說的那樣,直接將降卒編入軍中,輕鬆利落的填充戰力......
那麽恭喜你!
你腦袋離搬家也就不遠了!
因為人這種生物,一旦遇到陌生環境,那是很容易選擇相互抱團取暖的。
尤其是在軍營這種,有今天沒明天的地方。
若是直接將大量降卒編入軍中,那他們就會因為出身相同,而本能的相互之間有所親近。
這時候,一旦遇事,危機之間他們抱成團,不聽號令,產生嘩變,怎麽辦?
不殺?
軍營之中,這種行為可等同於造反!
殺了?
嗬嗬,麵對麵,一對多......還指不定誰殺誰呢。
所以,這種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防患於未然!
提前杜絕這種可能性!
要做的,首先應該是將各營各隊進行打亂重組,然後再按照多比少的比例,選出降卒中最精銳的一部分,編入自己的軍中。
就以一個小隊,十人為例。
一般來說,這十人之中,最起碼得有七個是自己人才行!
剩下三個名額,才是留給降卒的位置......
這樣既能能保證戰力補充,又能保證足夠的忠誠度,不會使他們臨陣造反!
而要完成以上這些事兒。
說著挺簡單,但真篩選起來,還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偏偏現在的岐國沒有那麽多的時間。
所以,兵是有很多兵......
但那目前嚴格來說還都不算他的兵!
再加上。
鹿鳴軍一夜之間,上至將軍,下至校尉,數百人前來投奔,看似湧入了大量人才,何等風光。
可這裏麵同樣圍繞著一個更深的問題。
那就是位置呢?
數百人不遠千裏前來投奔,還都有一定的才幹,你總不可能就讓人家重新從小兵開始幹起吧?
可不從小兵幹,你又準備給人安排到哪兒呢?
將軍還好說。
大不了出征的時候都帶在身邊,需要的時候再因地製宜的派遣出去就行了。
可校尉呢?
作為一個軍隊裏的中層架構,你總不可能也時時的將校尉們都帶在身邊吧?
命令下達之後,具體差事還是需要他們去辦的。
所謂一個蘿卜一個坑。
如今“蘿卜”來了這麽多,坑呢?
總不見得就因為鹿鳴軍舊部來了,就把人家原先的位置全都擠走吧?
那不就擺明了偏心眼嗎?
誰還服你?
無論是為帥,還是為帝,都最忌諱的是一碗水端不平。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路蒼瀾倒也沒騙趙鹿泉,因為自己確實是在誆那齊國皇帝......
兵多將廣不假。
鹿鳴軍也能重新複刻。
但都不是現在!
現在,就是個紙老虎,小心嚇唬人罷了。
不過幸好。
那齊帝也並沒有產生懷疑。
因為從他跟這位岐王打交道開始,後者就總能給他整出一些小花樣。
在常人身上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在他身上卻未必......
所以,齊帝一時還真吃不準,路蒼瀾到底是不是真像表麵這般有恃無恐?
眼瞧著兩人都不再說話,場上氣氛逐漸變得有些沉默。
齊帝最終一歎,還是先低頭開口道:
“行了,你就直說吧,這次來臨淄,到底所為何事?”
“來找你,肯定是好事啊!”
路蒼瀾從懷中掏出一張密信,衝著最近一名太監笑眯眯的招了招手,示意他將這信交給齊帝。
而看著眼前信封,齊帝還愣了一下:
“這是......”
“大寧那位長公主承諾的書信。”
路蒼瀾拿起筷子,又叨了起來,含糊不清的說道:
“前段時間東南那邊,大寧不是占了你們不少城嗎?
“現在,你可以隨意從中挑選三座,大寧願意還給你們。”
一聽這話,齊帝眉毛挑了挑,瞬間就懵了。
不是。
這明明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官話,可怎麽連一塊兒他就有些聽不懂了呢?
什麽叫大寧願意歸還他們三座城池?
那長公主能有這麽好心?
“當然,代價就是你們得把潁州讓出來。”
路蒼瀾圖窮匕見,懶洋洋的又補充了一句。
果然!
齊帝暗暗咬牙。
他就知道那大寧皇姑怎麽可能如此好心?!
還主動還城?
呸!
分明就是有所圖謀!
潁州是什麽地方?
那是合肥的北道,可以從中直達合肥要塞!
大寧地處南隅,好端端的要這麽一座北城幹嘛?
無非就是想給路蒼瀾搭橋嘛!
路蒼瀾想要率軍繞過他們齊國,直達合肥,與大寧合兵一處。
那這潁州就是一條不費力的捷徑!
一換三?
聽起來多麽劃算啊!
可齊帝眼神卻逐漸不善了起來......
因為他隱約記起,當初跟燕國結盟之時,燕國是不是就曾許諾要交割給他們邊境三城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