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什麽檔次,跟我們用同一個國名?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毒士短短的幾句話,就讓場上的氣氛再次陷入了沉默。
眾人紛紛都在咀嚼著其中的道理,權衡利弊。
尤其是先前曾出言附和要伐魏的幾人。
身為老將的全恆虎更是忍不住問道:
“明先生,恕老夫直言。
“先生剛剛說,若是伐魏,難免會驚動齊國,讓齊帝產生危機感,從而提前與他國結盟,壯大自身實力來抵禦我們。
“那同樣的道理。
“我們選擇克齊,難道魏帝那老兒就不會做出結盟之舉嗎?
“要知道那齊帝多少還自詡些大國傲氣,好麵子不肯彎腰。
“但那魏帝老兒可就無暇顧不得那麽多了......
“真要論結盟,魏國舍得下資本與他國結盟的可能性,也遠比東齊更高吧?”
聽著這番有理有據的質問。
明陵卻是微微一笑,似乎早有成竹在胸,緊接著伸出第二根手指:
“老將軍之言,正是在下要講的第二點。
“求援!
“如今單從兩國地形來說。
“魏國北上要塞,退無可退,東臨岐國,南麵中原,西靠涼周。
“我們若要出兵,魏國可選擇的盟友其實並不多......
“因為大寧接下來的重心勢必會在中原,壓根無暇顧忌這一個小小的西魏。
“所以魏國能選的盟友,無非就是與涼周互盟而已。
“可如今這兩國,又有哪一個能上得了台麵呢?
“先說北涼。
“徐家以武立國,雖一直奉行的馬上天子,但因為早些年一直臣服於大周,導致國力發展極其緩慢。
“即便如今又重新站起來,可短時間內又能強到哪裏去?
“再者,北涼向來所倚仗的,無非就是他們的強大鐵騎而已。
“可騎兵擅長的是關外的平原作戰,衝陣於前,一騎當先。
“對於關內這種動輒地形複雜,需要攻城取地的環境來說,又能發揮出多少戰力呢?
“因此,一個小小北涼,不足為懼。
“再言大周。
“以前的大周據有川府、關中、中原三大基本盤。
“霸主姿態製衡四方,可謂名副其實。
“但如今,伴隨著他們先後丟掉中原和對川府的掌控權,隻剩下一個關中苦苦支撐。
“就算有心,可又能再發揮出多少餘熱?
“因此,大周亦不足懼。
“這樣的對手,別說三個結盟,就是三十個,又有何用?
“終究不過一盤散沙爾......
“但反觀東齊。
“因為東臨大海,所以他們周遭隻有三個國家。
“分別是北邊的我們,西邊的大寧,以及更南邊的吳國。
“看似選擇更單調了,隻能向吳國求援。
“且吳國早些年還因為臣服大寧,解散了境內軍隊,號稱【舉國無兵甲】,具體幫不了他們什麽......
“但這終究也隻是表象而已!
“一旦東齊被滅,屆時吳國沒有了屏障,將直麵我岐國兵鋒。
“你們覺得,這是大寧樂意見到的嗎?
“那位大寧長公主會放任自家大後方的【糧倉】受到威脅嗎?
“不會!
“所以那時候,即便大寧真的因為中原分不出神來,也會想法設法的擠出部分精力來幫助東齊維穩。
“因為他們知道江南的富庶,是怎麽也不可能白白將這膏腴之地讓給我們的......
“而我們,也會因為東齊的問題,再次提前跟大寧對上!
“還是那句話,何苦要本末倒置呢?
“鋒利的獠牙不露則已,露,就是要一擊製敵的!
“否則白白給敵人喘息應對之機,到最後隻會越拖越麻煩,重新釀成大禍!”
明陵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在了這座空曠的大殿。
環顧一周。
瞧著堂下眾人似乎都被震住了,龍椅上的路蒼瀾不禁撓了撓鼻子,笑道:
“我記得愛卿剛剛說,這克齊之利有三?
“那不知,這第三條又是因何之故啊?”
明陵神色淡然,隨之將第三根手指抬起,繼續說道:
“這第三條便更簡單了。
“人才!
“如今的東齊看上去是比魏國要強大許多,但這也隻是表麵現象。
“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這東齊可有一人能站出來,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啊?
“哎,人魏國有!
“這一點......想必趙業將軍應該深有體會吧?”
見明陵突然提到自己,趙業先是本能的愣了一下。
但隨即反應過來,臉色不免有些尷尬。
他說的,應該就是當初逍遙關敗北,自己險些成了整個燕國罪人的那場仗吧?
也是後來得知,那個躲在幕後出主意的,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小子。
好像叫什麽......魏翎?
趙業不禁搖了搖頭。
即便心中很不願意承認,但那小子確實有點東西在身上。
倒不是誇他的謀略能有多高明。
而是他有能輕易的看透人心的本事。
想當初,他以自己的貪念引誘自己上鉤。
若非陛下在最後時刻及時率軍趕到。
隻怕那座逍遙關,就真的要被他再奪迴去了......
趙業每每念及此處,心中不免有些壓抑與悔恨。
無時無刻不想著,何日才能一雪前恥?
而見他心中會意。
明陵也是不在這個話題多言,避免戳到這位趙將軍的痛處,隻繼續說道:
“所以,即便魏國國力比不得東齊那般強大。
“可垂死掙紮之際,人皆有反抗之心。
“到時魏國一旦在此人的帶領下,殊死一搏......
“隻怕論起攻克難度,並不會比東齊少多少吧?
“盡得克齊之難,卻無法獲得克齊之益。
“如此,何為?”
有此三點作表。
在場原先主張先伐魏的聲音頓時都消失不見了。
即便是拓跋熊,也隻能自顧自,麵色無奈的歎氣搖頭。
而路蒼瀾見時機差不多了,也是抬手敲了敲桌麵,溫和笑道:
“既然大家都沒什麽異議了,那咱們就先這麽定了?
“大軍先行轉移,待明年開春,一舉南下克齊!
“正好,老子早都看他們不順眼。
“什麽檔次,竟然跟我們用同一個國名?”
揶揄調侃的話語讓眾人相視,皆無奈一笑:
“臣等,遵旨。”
眾人紛紛都在咀嚼著其中的道理,權衡利弊。
尤其是先前曾出言附和要伐魏的幾人。
身為老將的全恆虎更是忍不住問道:
“明先生,恕老夫直言。
“先生剛剛說,若是伐魏,難免會驚動齊國,讓齊帝產生危機感,從而提前與他國結盟,壯大自身實力來抵禦我們。
“那同樣的道理。
“我們選擇克齊,難道魏帝那老兒就不會做出結盟之舉嗎?
“要知道那齊帝多少還自詡些大國傲氣,好麵子不肯彎腰。
“但那魏帝老兒可就無暇顧不得那麽多了......
“真要論結盟,魏國舍得下資本與他國結盟的可能性,也遠比東齊更高吧?”
聽著這番有理有據的質問。
明陵卻是微微一笑,似乎早有成竹在胸,緊接著伸出第二根手指:
“老將軍之言,正是在下要講的第二點。
“求援!
“如今單從兩國地形來說。
“魏國北上要塞,退無可退,東臨岐國,南麵中原,西靠涼周。
“我們若要出兵,魏國可選擇的盟友其實並不多......
“因為大寧接下來的重心勢必會在中原,壓根無暇顧忌這一個小小的西魏。
“所以魏國能選的盟友,無非就是與涼周互盟而已。
“可如今這兩國,又有哪一個能上得了台麵呢?
“先說北涼。
“徐家以武立國,雖一直奉行的馬上天子,但因為早些年一直臣服於大周,導致國力發展極其緩慢。
“即便如今又重新站起來,可短時間內又能強到哪裏去?
“再者,北涼向來所倚仗的,無非就是他們的強大鐵騎而已。
“可騎兵擅長的是關外的平原作戰,衝陣於前,一騎當先。
“對於關內這種動輒地形複雜,需要攻城取地的環境來說,又能發揮出多少戰力呢?
“因此,一個小小北涼,不足為懼。
“再言大周。
“以前的大周據有川府、關中、中原三大基本盤。
“霸主姿態製衡四方,可謂名副其實。
“但如今,伴隨著他們先後丟掉中原和對川府的掌控權,隻剩下一個關中苦苦支撐。
“就算有心,可又能再發揮出多少餘熱?
“因此,大周亦不足懼。
“這樣的對手,別說三個結盟,就是三十個,又有何用?
“終究不過一盤散沙爾......
“但反觀東齊。
“因為東臨大海,所以他們周遭隻有三個國家。
“分別是北邊的我們,西邊的大寧,以及更南邊的吳國。
“看似選擇更單調了,隻能向吳國求援。
“且吳國早些年還因為臣服大寧,解散了境內軍隊,號稱【舉國無兵甲】,具體幫不了他們什麽......
“但這終究也隻是表象而已!
“一旦東齊被滅,屆時吳國沒有了屏障,將直麵我岐國兵鋒。
“你們覺得,這是大寧樂意見到的嗎?
“那位大寧長公主會放任自家大後方的【糧倉】受到威脅嗎?
“不會!
“所以那時候,即便大寧真的因為中原分不出神來,也會想法設法的擠出部分精力來幫助東齊維穩。
“因為他們知道江南的富庶,是怎麽也不可能白白將這膏腴之地讓給我們的......
“而我們,也會因為東齊的問題,再次提前跟大寧對上!
“還是那句話,何苦要本末倒置呢?
“鋒利的獠牙不露則已,露,就是要一擊製敵的!
“否則白白給敵人喘息應對之機,到最後隻會越拖越麻煩,重新釀成大禍!”
明陵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在了這座空曠的大殿。
環顧一周。
瞧著堂下眾人似乎都被震住了,龍椅上的路蒼瀾不禁撓了撓鼻子,笑道:
“我記得愛卿剛剛說,這克齊之利有三?
“那不知,這第三條又是因何之故啊?”
明陵神色淡然,隨之將第三根手指抬起,繼續說道:
“這第三條便更簡單了。
“人才!
“如今的東齊看上去是比魏國要強大許多,但這也隻是表麵現象。
“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際,這東齊可有一人能站出來,扶大廈之將傾,力挽狂瀾啊?
“哎,人魏國有!
“這一點......想必趙業將軍應該深有體會吧?”
見明陵突然提到自己,趙業先是本能的愣了一下。
但隨即反應過來,臉色不免有些尷尬。
他說的,應該就是當初逍遙關敗北,自己險些成了整個燕國罪人的那場仗吧?
也是後來得知,那個躲在幕後出主意的,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小子。
好像叫什麽......魏翎?
趙業不禁搖了搖頭。
即便心中很不願意承認,但那小子確實有點東西在身上。
倒不是誇他的謀略能有多高明。
而是他有能輕易的看透人心的本事。
想當初,他以自己的貪念引誘自己上鉤。
若非陛下在最後時刻及時率軍趕到。
隻怕那座逍遙關,就真的要被他再奪迴去了......
趙業每每念及此處,心中不免有些壓抑與悔恨。
無時無刻不想著,何日才能一雪前恥?
而見他心中會意。
明陵也是不在這個話題多言,避免戳到這位趙將軍的痛處,隻繼續說道:
“所以,即便魏國國力比不得東齊那般強大。
“可垂死掙紮之際,人皆有反抗之心。
“到時魏國一旦在此人的帶領下,殊死一搏......
“隻怕論起攻克難度,並不會比東齊少多少吧?
“盡得克齊之難,卻無法獲得克齊之益。
“如此,何為?”
有此三點作表。
在場原先主張先伐魏的聲音頓時都消失不見了。
即便是拓跋熊,也隻能自顧自,麵色無奈的歎氣搖頭。
而路蒼瀾見時機差不多了,也是抬手敲了敲桌麵,溫和笑道:
“既然大家都沒什麽異議了,那咱們就先這麽定了?
“大軍先行轉移,待明年開春,一舉南下克齊!
“正好,老子早都看他們不順眼。
“什麽檔次,竟然跟我們用同一個國名?”
揶揄調侃的話語讓眾人相視,皆無奈一笑: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