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陛下指哪兒他們到哪兒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想在坐的各位應該也都知道,這大寧『身強體壯』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昔日強時,號令天下,征伐各國,無有不從。
“昔日弱時,亦能憑借南隅之地,與如日中天的大周分庭抗禮,不落下風。
“按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大寧世代昏主迭出,也該有能力完成一統吧?
“可結果為何至今還是亂世的局麵啊?”
路蒼瀾含笑的話語像是隨口一問,卻給人的感覺是擲地有聲。
一時間,在場眾人臉上全都沒了剛才的笑意,紛紛認真了起來。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細品。
有的幹脆直接望向殿中主位,等候接下來的答案。
......
而明陵也在思慮許久之後,佯裝不懂的的抬起頭來,拱手問道:
“還請陛下解惑。”
路蒼瀾甩了甩袖子,麵向眾人,微笑答道:
“很簡單,因為大寧之患從來不在國外,而在國內!
“在他們朝廷自身!
“要論實力,大寧其地沃野八千,人口帶甲百萬,天下各國之間,有哪一國可與之媲美?
“就連當年大周無上輝煌之時,都難以在硬實力上超越他們,隻能憑借地利暫時壓製而已。
“中原之地於別國而言,或許是短時間內的強國捷徑。
“但於大寧而言,卻隻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然而就是這般的大好局麵,卻僅僅因為他們貴胄之間爾虞我詐,就讓泱泱大國變成為一盤散沙,至今難成大業......”
說到此處,路蒼瀾話語停頓了一下,旋即繼續說道:
“就如那大寧長公主薑沉吟。
“雖然世人每每譽其為大寧的『影子皇帝』,看似無限風光。
“然而她這個皇帝當的......當真是毫無掣肘嗎?
“在內,有宗室諸王各懷鬼胎。
“在外,有自詡老臣妄加幹預。
“致使君臣不能同心,臣子之間互生戒備......
“這樣的國家,即便國力再強大,但勁兒不能往一處使,又如何能做到江山一統呢?”
路蒼瀾的話,語調起的並不高。
然而此刻卻如穿心之言,貫徹在場每一個人的肺腑中。
俗話說聽話聽音。
在場眾人都不是什麽傻子,又怎麽可能聽不出自家陛下這話裏的別有深意呢?
然而。
有人神色坦然,麵不改色心不跳。
有人聞聲低頭,像是在刻意迴避。
但不管是哪一種。
路蒼瀾也僅僅是將這些表情變化一一記在心中,本身卻並沒有要嗬斥什麽的意思。
反而用一種很玩味的語氣說道:
“所以有時候朕就在想。
“連大寧這樣的大國,都會因為朝臣之間的內鬥而多年來寸步不前,幾近崩壞。
“那這若是換一個稍微弱一點的國家,會不會幹脆直接就亡國了啊?
“到時候內鬥的一國君臣,最終又能有幾人落得個好下場啊......”
幽幽的話音傳遍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驚得下方左右一眾武將紛紛起身,連忙跪地叩首:
“臣等惶恐,當時刻謹記陛下教誨!”
路蒼瀾把玩著手中銀色湯匙。
直到良久,見氣氛差不多了,這才淡笑著說道:
“行了,都起來吧。
“朕說這番話也沒有要責怪誰的意思,咱們就事論事而已。
“那大寧君臣不知曉的道理,那索性便由朕來告訴各位。
“所謂君臣,國在,才是君臣。
“國若不在,君不君,臣不臣。”
眾將第一時間應聲,卻先後將腦袋叩的更低了。
還是路蒼瀾再三開口。
眾將這才顫顫巍巍的起身,擦著額頭冷汗迴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而見事先該敲打的,都敲打完了。
路蒼瀾索性不再客氣,當即直入主題,開口說道:
“年前朕便交代過,要趁著如今大寧注意力都在安定中原的時候,開啟以國養國的策略,發動滅國戰。
“如今天氣也漸漸暖和了,不知麾下各營都準備的怎麽樣了啊?”
下方鹿鳴軍中,這段時間被委以『整軍』重任的賀遊站了出來,拜道:
“啟奏陛下,如今我軍兵馬共計十三萬,皆已蓄勢待發,隨時可調兵南下。”
“南下?不不不,先不打東齊了。”
路蒼瀾擺了擺手,將身子往後靠了靠,縮在龍椅上:
“換一個目標,打西邊。”
“西邊?魏國?”
賀遊愣住了,似乎覺得有些突然。
而同樣有些發懵的還有在場其他人。
你看我,我看你。
都不知道自家陛下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年前那會兒大家不是都商量好了,先打下麵的東齊嗎?
怎麽臨了臨了又換目標了?
但路蒼瀾卻沒有要解釋的意思。
隻是端起麵前的茶杯輕抿一口,笑嗬嗬的問道:
“怎麽?有困難?”
“啊,那倒不是......”
賀遊迴過神後連忙搖頭,撓了撓臉,麵色遲疑道:
“當初規劃戰略時,本就也將攻克魏國的想法考慮在內。
“就算臨時變更目標,也隻需將計劃略做調整就行。
“隻是,為何陛下好端端的,突然想著要先伐魏國了?”
路蒼瀾想了想,淡聲答道:
“因為朕在某個深夜突然想起,魏帝那老東西是不是曾經妄圖覬覦朕的皇後來著?
“朕看他不爽,索性就先取了這老東西的國吧。”
這般任性的理由無疑是讓眾人麵露無奈。
但大夥兒也都沒有出聲反對。
反正對他們來說,東齊跟西魏都一樣。
陛下指哪兒他們打哪兒就完了!
兩眼一睜就是幹。
兩點一力就是辦。
而路蒼瀾也是隨即點兵道:
“此次大軍西進,朕因為要坐鎮中樞,以防東齊趁機來犯,所以便不禦駕親征了。
“特打算擇一黃道吉日,登台拜帥。”
此話一出,眾人似乎並不意外。
顯然這段時間也都或多或少聽到了一些風聲......
甚至就連掛帥的人選,他們也都大概能猜到是誰,所以並不抱有任何期待。
然而雖然帥位定了,但出征的人選卻還是隱隱讓眾人期待了起來。
畢竟身為武將,有機會誰不想建功立業,功勳滿身呢?
“昔日強時,號令天下,征伐各國,無有不從。
“昔日弱時,亦能憑借南隅之地,與如日中天的大周分庭抗禮,不落下風。
“按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大寧世代昏主迭出,也該有能力完成一統吧?
“可結果為何至今還是亂世的局麵啊?”
路蒼瀾含笑的話語像是隨口一問,卻給人的感覺是擲地有聲。
一時間,在場眾人臉上全都沒了剛才的笑意,紛紛認真了起來。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細品。
有的幹脆直接望向殿中主位,等候接下來的答案。
......
而明陵也在思慮許久之後,佯裝不懂的的抬起頭來,拱手問道:
“還請陛下解惑。”
路蒼瀾甩了甩袖子,麵向眾人,微笑答道:
“很簡單,因為大寧之患從來不在國外,而在國內!
“在他們朝廷自身!
“要論實力,大寧其地沃野八千,人口帶甲百萬,天下各國之間,有哪一國可與之媲美?
“就連當年大周無上輝煌之時,都難以在硬實力上超越他們,隻能憑借地利暫時壓製而已。
“中原之地於別國而言,或許是短時間內的強國捷徑。
“但於大寧而言,卻隻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然而就是這般的大好局麵,卻僅僅因為他們貴胄之間爾虞我詐,就讓泱泱大國變成為一盤散沙,至今難成大業......”
說到此處,路蒼瀾話語停頓了一下,旋即繼續說道:
“就如那大寧長公主薑沉吟。
“雖然世人每每譽其為大寧的『影子皇帝』,看似無限風光。
“然而她這個皇帝當的......當真是毫無掣肘嗎?
“在內,有宗室諸王各懷鬼胎。
“在外,有自詡老臣妄加幹預。
“致使君臣不能同心,臣子之間互生戒備......
“這樣的國家,即便國力再強大,但勁兒不能往一處使,又如何能做到江山一統呢?”
路蒼瀾的話,語調起的並不高。
然而此刻卻如穿心之言,貫徹在場每一個人的肺腑中。
俗話說聽話聽音。
在場眾人都不是什麽傻子,又怎麽可能聽不出自家陛下這話裏的別有深意呢?
然而。
有人神色坦然,麵不改色心不跳。
有人聞聲低頭,像是在刻意迴避。
但不管是哪一種。
路蒼瀾也僅僅是將這些表情變化一一記在心中,本身卻並沒有要嗬斥什麽的意思。
反而用一種很玩味的語氣說道:
“所以有時候朕就在想。
“連大寧這樣的大國,都會因為朝臣之間的內鬥而多年來寸步不前,幾近崩壞。
“那這若是換一個稍微弱一點的國家,會不會幹脆直接就亡國了啊?
“到時候內鬥的一國君臣,最終又能有幾人落得個好下場啊......”
幽幽的話音傳遍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驚得下方左右一眾武將紛紛起身,連忙跪地叩首:
“臣等惶恐,當時刻謹記陛下教誨!”
路蒼瀾把玩著手中銀色湯匙。
直到良久,見氣氛差不多了,這才淡笑著說道:
“行了,都起來吧。
“朕說這番話也沒有要責怪誰的意思,咱們就事論事而已。
“那大寧君臣不知曉的道理,那索性便由朕來告訴各位。
“所謂君臣,國在,才是君臣。
“國若不在,君不君,臣不臣。”
眾將第一時間應聲,卻先後將腦袋叩的更低了。
還是路蒼瀾再三開口。
眾將這才顫顫巍巍的起身,擦著額頭冷汗迴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而見事先該敲打的,都敲打完了。
路蒼瀾索性不再客氣,當即直入主題,開口說道:
“年前朕便交代過,要趁著如今大寧注意力都在安定中原的時候,開啟以國養國的策略,發動滅國戰。
“如今天氣也漸漸暖和了,不知麾下各營都準備的怎麽樣了啊?”
下方鹿鳴軍中,這段時間被委以『整軍』重任的賀遊站了出來,拜道:
“啟奏陛下,如今我軍兵馬共計十三萬,皆已蓄勢待發,隨時可調兵南下。”
“南下?不不不,先不打東齊了。”
路蒼瀾擺了擺手,將身子往後靠了靠,縮在龍椅上:
“換一個目標,打西邊。”
“西邊?魏國?”
賀遊愣住了,似乎覺得有些突然。
而同樣有些發懵的還有在場其他人。
你看我,我看你。
都不知道自家陛下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年前那會兒大家不是都商量好了,先打下麵的東齊嗎?
怎麽臨了臨了又換目標了?
但路蒼瀾卻沒有要解釋的意思。
隻是端起麵前的茶杯輕抿一口,笑嗬嗬的問道:
“怎麽?有困難?”
“啊,那倒不是......”
賀遊迴過神後連忙搖頭,撓了撓臉,麵色遲疑道:
“當初規劃戰略時,本就也將攻克魏國的想法考慮在內。
“就算臨時變更目標,也隻需將計劃略做調整就行。
“隻是,為何陛下好端端的,突然想著要先伐魏國了?”
路蒼瀾想了想,淡聲答道:
“因為朕在某個深夜突然想起,魏帝那老東西是不是曾經妄圖覬覦朕的皇後來著?
“朕看他不爽,索性就先取了這老東西的國吧。”
這般任性的理由無疑是讓眾人麵露無奈。
但大夥兒也都沒有出聲反對。
反正對他們來說,東齊跟西魏都一樣。
陛下指哪兒他們打哪兒就完了!
兩眼一睜就是幹。
兩點一力就是辦。
而路蒼瀾也是隨即點兵道:
“此次大軍西進,朕因為要坐鎮中樞,以防東齊趁機來犯,所以便不禦駕親征了。
“特打算擇一黃道吉日,登台拜帥。”
此話一出,眾人似乎並不意外。
顯然這段時間也都或多或少聽到了一些風聲......
甚至就連掛帥的人選,他們也都大概能猜到是誰,所以並不抱有任何期待。
然而雖然帥位定了,但出征的人選卻還是隱隱讓眾人期待了起來。
畢竟身為武將,有機會誰不想建功立業,功勳滿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