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可否分我一杯羹?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不過,他並沒有直接開口提出來,而是抬頭望天,不緊不慢的說道:
“孤王聽明白了。
“小年子你的意思是,與其讓江北之地落到岐王手中,給我們大後方平白增添麻煩,倒不如趁現在他們還沒動真格之前就出兵,盡可能的幫齊國穩定住局勢。
“這樣一來,我們將來既不用直接麵對岐王,後續也能有人幫我們多消耗一下他所積蓄的力量......對嗎?”
如此直球的表達方式顯然讓薑年都有些始料未及,一時間懵在了原地。
因為雖說大寧的兵權基本都在自家姑姑手裏。
她若想要調兵,壓根無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但,誰讓打仗,打的就是個錢糧消耗呢?
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雖然調兵是不需要誰的同意,但後續有關的充足糧草卻需要啊!
你總不可能光調人,不調糧吧?
不現實。
那麽,糧在誰手上呢?
顯而易見,就是這幫老家夥了......
或者說,宗室諸老本身就掌握著大寧的財政運轉。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他們在朝堂上的勢力不如長公主,卻始終能遊刃有餘,不被長公主所吞並的原因!
錢,不重要。
也很重要。
而以往每每有大規模的調兵請求之時,這幫老家夥們可是貫會推三阻四的。
能裝糊塗,就裝糊塗!
好像從他們口袋裏往出拿點錢,就跟要他們的命一樣!
更別說,還是像今天這樣主動點明了。
是因為太陽打從西邊出來的緣故嗎?
薑年搖搖頭。
雖想不通其中緣由,但迴過神後,他還是不打算放過這個可以開口要錢的好機會。
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之際。
卻見龍陛上,那自始至終未曾開口的長公主淡淡說道::
“不對。”
嗯?不對?
什麽不對?
哪裏不對?
在場眾人幾乎本能的將視線都移向那懷抱白狐的紫衣美人兒。
隻見薑沉吟瞥了先前開口的那老頭一眼,嗤笑道:
“損耗自身國力,去幫他國維穩?
“這種徒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就連三歲孩童都幹不出來。
“五伯你身為我大寧的股肱之臣,又豈能有如此兒戲的提議?”
“哦?”
聞聽此言,老人也不惱,反倒發笑:
“難道大侄女你也覺得我們還是休養生息,按兵不動更好一些?”
這老東西......
果然一有機會就要將話頭往迴引,還是印象裏,那個死摳死摳的樣兒!
薑年在心中暗罵。
雖然同樣很著急,但出於對姑姑的信任,他並沒有開口辯解一二,而是在一旁安靜的聆聽著。
薑沉吟兀然一笑,低垂眼簾,與懷中白狐相襯,簡直美的驚心動魄:
“不,小年先前說的沒錯。
“江北在岐王手中,跟在東齊手中,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所以兵,肯定還是要發的......
“但並不是去支援維穩,而是與岐王分食,共討一杯羹!”
老人眯眼,瞬間就領會了那話語中的意思:
“瓜分......齊國?”
伴隨著話音落下,場上的氣氛再度迎來一陣沉默,落針可聞。
畢竟,能登上這金鑾殿的,就沒一個傻子。
他們自然聽得出來先前長公主的話語裏,絲毫沒有兒戲的成分。
也就是說。
這區區一介女子,竟真能有如此魄力,敢與岐王搶食?
薑沉吟俏臉上的表情並無任何變化,依舊輕聲道:
“此戰,岐王就算是要盡收東齊滿境幾百城都無妨......
“但事關江南安危,唯有這江北屏障,必須要落在我大寧手裏。”
話語中的不容置疑,無疑彰顯著那強勢的態度!
先前被懟的那名老人沉默過後,再次開口道:
“大侄女,五伯明白你的意思,但還是要勸你三思啊。
“就算此次岐王派出的隻是麾下一群嘍囉,但我們真的有必要現在就跟他們對上嗎?
“我們握有中原,雄踞兩淮,占有江南,完全沒必要著急。
“可以再等等,等一個更好的時機......”
“那五伯覺得,何時才是更好的時機?”
薑沉吟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他的話,言語間完全不複之前上朝時那般溫文有禮。
隻用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說道:
“這麽多年了,瞻前顧後,待久而不動,不就是固步自封嗎?
“十年前,我們為什麽會被岐王率領落後的西周遺民趕出中原?
“不就是因為我們沉浸在霸主國的夢太久太久了嗎?
“久到甚至已經忘了人心所向,忘了大勢所趨。
“甚至說句不該說的話。
“若是早在十幾二十年前,父兄他們便能從夢中醒來,借以優勢發奮圖強。
“時至今日,我大寧又豈還會在亂世的苦海中尋求掙紮?
“我們這一代遭受的生民離亂,看不到的錦繡江山,難道還要讓我們下一代再繼續下去嗎?”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皆是色變。
顯然是被長公主這一番『激昂論調』給嚇到了。
因為她這已經不能算是質疑前人,而是完完全全的否定了啊!
這要是傳出去,不就是所謂的『不孝』嗎?
然而薑沉吟臉上卻並無任何懼意,有的隻是坦然......
這些話,已經憋在她心裏很久很久了。
她早就想這麽說。
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而已。
因為說真的,她其實很能理解老一輩們的顧慮。
覺得打拚江山不容易,萬一過程中再有什麽閃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尤其是在對手還是岐王的情況下。
十年前他們已經吃過一次虧了。
十年後再麵對,難道還要再重蹈覆轍嗎?
更應該慎重才對!
除非是岐王真的露出了什麽致命破綻,否則沒必要選擇直接跟他交鋒。
這幾乎是埋在每一個寧臣心中的想法。
甚至連薑沉吟自己也不例外。
因為確實打不過。
那個男人就宛如一座山嶽壓在人頭頂,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在這種情況下。
選擇用國力來『耗死』岐王,顯然就是毋庸置疑的最佳手段!
可問題是.....
國力難道就是永恆的,一成不變的嗎?
“孤王聽明白了。
“小年子你的意思是,與其讓江北之地落到岐王手中,給我們大後方平白增添麻煩,倒不如趁現在他們還沒動真格之前就出兵,盡可能的幫齊國穩定住局勢。
“這樣一來,我們將來既不用直接麵對岐王,後續也能有人幫我們多消耗一下他所積蓄的力量......對嗎?”
如此直球的表達方式顯然讓薑年都有些始料未及,一時間懵在了原地。
因為雖說大寧的兵權基本都在自家姑姑手裏。
她若想要調兵,壓根無需征得任何人的同意。
但,誰讓打仗,打的就是個錢糧消耗呢?
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雖然調兵是不需要誰的同意,但後續有關的充足糧草卻需要啊!
你總不可能光調人,不調糧吧?
不現實。
那麽,糧在誰手上呢?
顯而易見,就是這幫老家夥了......
或者說,宗室諸老本身就掌握著大寧的財政運轉。
這也是為什麽,明明他們在朝堂上的勢力不如長公主,卻始終能遊刃有餘,不被長公主所吞並的原因!
錢,不重要。
也很重要。
而以往每每有大規模的調兵請求之時,這幫老家夥們可是貫會推三阻四的。
能裝糊塗,就裝糊塗!
好像從他們口袋裏往出拿點錢,就跟要他們的命一樣!
更別說,還是像今天這樣主動點明了。
是因為太陽打從西邊出來的緣故嗎?
薑年搖搖頭。
雖想不通其中緣由,但迴過神後,他還是不打算放過這個可以開口要錢的好機會。
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之際。
卻見龍陛上,那自始至終未曾開口的長公主淡淡說道::
“不對。”
嗯?不對?
什麽不對?
哪裏不對?
在場眾人幾乎本能的將視線都移向那懷抱白狐的紫衣美人兒。
隻見薑沉吟瞥了先前開口的那老頭一眼,嗤笑道:
“損耗自身國力,去幫他國維穩?
“這種徒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就連三歲孩童都幹不出來。
“五伯你身為我大寧的股肱之臣,又豈能有如此兒戲的提議?”
“哦?”
聞聽此言,老人也不惱,反倒發笑:
“難道大侄女你也覺得我們還是休養生息,按兵不動更好一些?”
這老東西......
果然一有機會就要將話頭往迴引,還是印象裏,那個死摳死摳的樣兒!
薑年在心中暗罵。
雖然同樣很著急,但出於對姑姑的信任,他並沒有開口辯解一二,而是在一旁安靜的聆聽著。
薑沉吟兀然一笑,低垂眼簾,與懷中白狐相襯,簡直美的驚心動魄:
“不,小年先前說的沒錯。
“江北在岐王手中,跟在東齊手中,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所以兵,肯定還是要發的......
“但並不是去支援維穩,而是與岐王分食,共討一杯羹!”
老人眯眼,瞬間就領會了那話語中的意思:
“瓜分......齊國?”
伴隨著話音落下,場上的氣氛再度迎來一陣沉默,落針可聞。
畢竟,能登上這金鑾殿的,就沒一個傻子。
他們自然聽得出來先前長公主的話語裏,絲毫沒有兒戲的成分。
也就是說。
這區區一介女子,竟真能有如此魄力,敢與岐王搶食?
薑沉吟俏臉上的表情並無任何變化,依舊輕聲道:
“此戰,岐王就算是要盡收東齊滿境幾百城都無妨......
“但事關江南安危,唯有這江北屏障,必須要落在我大寧手裏。”
話語中的不容置疑,無疑彰顯著那強勢的態度!
先前被懟的那名老人沉默過後,再次開口道:
“大侄女,五伯明白你的意思,但還是要勸你三思啊。
“就算此次岐王派出的隻是麾下一群嘍囉,但我們真的有必要現在就跟他們對上嗎?
“我們握有中原,雄踞兩淮,占有江南,完全沒必要著急。
“可以再等等,等一個更好的時機......”
“那五伯覺得,何時才是更好的時機?”
薑沉吟毫不客氣的打斷了他的話,言語間完全不複之前上朝時那般溫文有禮。
隻用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說道:
“這麽多年了,瞻前顧後,待久而不動,不就是固步自封嗎?
“十年前,我們為什麽會被岐王率領落後的西周遺民趕出中原?
“不就是因為我們沉浸在霸主國的夢太久太久了嗎?
“久到甚至已經忘了人心所向,忘了大勢所趨。
“甚至說句不該說的話。
“若是早在十幾二十年前,父兄他們便能從夢中醒來,借以優勢發奮圖強。
“時至今日,我大寧又豈還會在亂世的苦海中尋求掙紮?
“我們這一代遭受的生民離亂,看不到的錦繡江山,難道還要讓我們下一代再繼續下去嗎?”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皆是色變。
顯然是被長公主這一番『激昂論調』給嚇到了。
因為她這已經不能算是質疑前人,而是完完全全的否定了啊!
這要是傳出去,不就是所謂的『不孝』嗎?
然而薑沉吟臉上卻並無任何懼意,有的隻是坦然......
這些話,已經憋在她心裏很久很久了。
她早就想這麽說。
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而已。
因為說真的,她其實很能理解老一輩們的顧慮。
覺得打拚江山不容易,萬一過程中再有什麽閃失,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尤其是在對手還是岐王的情況下。
十年前他們已經吃過一次虧了。
十年後再麵對,難道還要再重蹈覆轍嗎?
更應該慎重才對!
除非是岐王真的露出了什麽致命破綻,否則沒必要選擇直接跟他交鋒。
這幾乎是埋在每一個寧臣心中的想法。
甚至連薑沉吟自己也不例外。
因為確實打不過。
那個男人就宛如一座山嶽壓在人頭頂,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在這種情況下。
選擇用國力來『耗死』岐王,顯然就是毋庸置疑的最佳手段!
可問題是.....
國力難道就是永恆的,一成不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