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她隻是平等的看不起每一個人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近些年,我大寧不是沒有對金陵起過心思......”
薑年輕聲一歎,說出了他們內部的秘辛:
“隻是,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沒什麽作用。”
此話一出,別說是消息本就比較滯後的徐熾了。
就連李秀衣都不免有些詫異,開口道:
“水戰不向來都是大寧的強項嗎?
“你們據有兩淮江南,江河湖泊造就的『大寧勁卒』之名天下皆知。
“竟然連你們都破不了金陵的防線?”
薑年瞥了她一眼,倒也並沒有隱瞞,而是實話實說道:
“隻是一兩萬人的小打小鬧而已。
“若是開啟全麵戰爭,我們當然有把握打垮金陵,拿下整個江東六郡八十州。
“可問題是,一旦盡數調動大軍,岐王方麵勢必會得到消息。
“到時候,若僅僅隻是單方麵的進行增援便也就罷了。
“怕就怕,岐王會趁機放棄金陵,直接揮師西進,先對關中下手。
“到時迴援不及,一切可就都晚了......”
顯然,對於大寧和大岐雙方來說,這是隻存在於心中的默契。
雙方都在忌憚!
因忌憚而僵持。
隻是,這話在李秀衣聽來卻是分外的刺耳。
這位繡衣侯當即黛眉微蹙,冷笑道:
“怎麽聽起來,薑帥覺得關中很好進啊?
“若真如此,你們大寧又為何能被擋在門外這麽多年?”
一番毫不客氣的話語,不僅懟了薑年,更是讓徐熾臉色緩和了不少。
本來他還以為是因為大周跟北涼曾經的關係,讓這位繡衣侯才如此看低自己,不給自己麵子。
但現在看來,她不是看不起自己。
而是平等的看不起在座的每一個人!
嗯,舒服了。
薑年則倍感頭疼的揉了揉眉心,語氣盡量溫和的迴道:
“繡衣侯誤會了。
“本帥並不是質疑繡衣侯的能力,而是不太願意相信你們大周內部的朝廷罷了......
“畢竟曾經都與岐王共事過,對於他的實力再了解不過。
“因為了解,所以恐懼。
“倘若岐王這時候兵臨城下,再效仿當年滎陽之戰,用攻心法。
“縱使繡衣侯這次能穩住,麾下的錦繡軍也能悉數盡聽你的調遣,可後方呢?
“大後方那些未經戰事的大臣們還能坐得穩嗎?
“內憂外患,將相不和,朝廷傾覆也不過在朝夕之間而已。
“這種時候,繡衣侯還能力狂瀾嗎?”
李秀衣緊皺的眉頭更甚了。
但這一次,她卻沒再出聲反駁,而是沉默著接受了。
畢竟能嘴硬騙得了別人,但能嘴硬騙的了自己嗎?
如今關中內部什麽樣,她比誰都清楚。
若非有自己手握兵馬,彈壓不臣。
隻怕而今就連二公主都未必能安穩的接替陛下,成為第二代女帝!
如今的大周,內部早已腐朽。
袞袞諸公,碌碌食臣!
已經都不是如當初武寧公和岐王那般,想著如何短時間內重振朝廷,恢複衛周江山昔日榮光。
而想的是,如何在這艘船破之前,以為踏板,為自己將來覓得更好的一條出路!
就這種情況下,誰來能支撐天傾?
李秀衣知道自己的能力。
倘若僅僅隻是朝臣們心懷不軌便就罷了。
她仍有信心能震懾朝野,再效仿當年岐王一般選擇慢慢發展。
可問題出就出在,有降心的不止是臣子啊......
還有她親手扶起來的皇帝!
如果敵人換成是別人。
諸如大寧薑家,川府楊賊之流。
那李秀衣絲毫不會懷疑二公主會有死戰的決心。
但,誰讓對手偏偏是那個男人呢?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正如薑年先前所說。
那個男人對於大周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皇帝的威望!
大到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對衛家姐妹的決策......
二十年前,西周曾因他而興。
二十年後,大周也因他衰敗。
這無關對錯。
一切隻能怪造化弄人!
李秀衣輕歎一聲,緩緩收斂心神,幹脆利落的略過這個話題,直言道:
“此戰岐王準備了五年之久,隻怕攻勢遠比以往要來的更加猛烈。
“說說吧,你們兩家此番各打算出兵多少?”
徐熾摸了摸下巴,沒有開口,而是扭頭看向薑年。
既然是大寧力主合盟,那也得他們先劃個範圍不是?
若是自己先開口,這說的少了,徒惹人嫌。
說的多了,這種為了他國安危耗光自己兵力的聖母事情......
傻子才做!
薑年自然也能讀懂徐熾的意思,不過他倒並不介意。
雖然三家是分屬不同勢力,但合盟的前提本就是為了共抗強敵。
倘若時刻都抱有自己的小心思,那這合盟還合的有必要嗎?
幹脆各迴各家得了。
所以薑年也是稍加思索,便緩緩伸出一根手指,開口道:
“十萬。
“我大寧願意從中原境內抽調十萬勁卒,協防大周駐守關中!”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顯然是震驚大寧的魄力。
十萬兵馬。
別說如今的西周和北涼了。
就是單對大寧來說,隻怕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可薑年還是敢開口。
看來為了將岐王的爪牙勢力牢牢扼製在河北範圍之內,薑家這次是鐵了心的要下血本啊!
那位長公主真就對岐王如此忌憚?
氣氛短暫的沉默了一下。
徐熾深吸一口氣,瞥了薑年一眼,緩緩開口說道:
“既然大寧都開口打樣了,那我北涼自然也該跟上。
“隻是......我北涼乃是小國,比不得大寧這般財大氣粗,動輒就是十萬人。
“如今北涼境內,所有帶甲之數加起來,也不過堪堪七八萬人而已。”
薑年聳了聳肩,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絲毫不上當,隻說道:
“涼帝陛下何必自謙?
“這天下誰人不知,涼軍雖少,但卻全都是由騎軍組成。
“而戰場上,一旦騎軍發威,豈是其他兵種戰力可比擬的?
“直說吧,北涼此番能拿多少人?”
薑年輕聲一歎,說出了他們內部的秘辛:
“隻是,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沒什麽作用。”
此話一出,別說是消息本就比較滯後的徐熾了。
就連李秀衣都不免有些詫異,開口道:
“水戰不向來都是大寧的強項嗎?
“你們據有兩淮江南,江河湖泊造就的『大寧勁卒』之名天下皆知。
“竟然連你們都破不了金陵的防線?”
薑年瞥了她一眼,倒也並沒有隱瞞,而是實話實說道:
“隻是一兩萬人的小打小鬧而已。
“若是開啟全麵戰爭,我們當然有把握打垮金陵,拿下整個江東六郡八十州。
“可問題是,一旦盡數調動大軍,岐王方麵勢必會得到消息。
“到時候,若僅僅隻是單方麵的進行增援便也就罷了。
“怕就怕,岐王會趁機放棄金陵,直接揮師西進,先對關中下手。
“到時迴援不及,一切可就都晚了......”
顯然,對於大寧和大岐雙方來說,這是隻存在於心中的默契。
雙方都在忌憚!
因忌憚而僵持。
隻是,這話在李秀衣聽來卻是分外的刺耳。
這位繡衣侯當即黛眉微蹙,冷笑道:
“怎麽聽起來,薑帥覺得關中很好進啊?
“若真如此,你們大寧又為何能被擋在門外這麽多年?”
一番毫不客氣的話語,不僅懟了薑年,更是讓徐熾臉色緩和了不少。
本來他還以為是因為大周跟北涼曾經的關係,讓這位繡衣侯才如此看低自己,不給自己麵子。
但現在看來,她不是看不起自己。
而是平等的看不起在座的每一個人!
嗯,舒服了。
薑年則倍感頭疼的揉了揉眉心,語氣盡量溫和的迴道:
“繡衣侯誤會了。
“本帥並不是質疑繡衣侯的能力,而是不太願意相信你們大周內部的朝廷罷了......
“畢竟曾經都與岐王共事過,對於他的實力再了解不過。
“因為了解,所以恐懼。
“倘若岐王這時候兵臨城下,再效仿當年滎陽之戰,用攻心法。
“縱使繡衣侯這次能穩住,麾下的錦繡軍也能悉數盡聽你的調遣,可後方呢?
“大後方那些未經戰事的大臣們還能坐得穩嗎?
“內憂外患,將相不和,朝廷傾覆也不過在朝夕之間而已。
“這種時候,繡衣侯還能力狂瀾嗎?”
李秀衣緊皺的眉頭更甚了。
但這一次,她卻沒再出聲反駁,而是沉默著接受了。
畢竟能嘴硬騙得了別人,但能嘴硬騙的了自己嗎?
如今關中內部什麽樣,她比誰都清楚。
若非有自己手握兵馬,彈壓不臣。
隻怕而今就連二公主都未必能安穩的接替陛下,成為第二代女帝!
如今的大周,內部早已腐朽。
袞袞諸公,碌碌食臣!
已經都不是如當初武寧公和岐王那般,想著如何短時間內重振朝廷,恢複衛周江山昔日榮光。
而想的是,如何在這艘船破之前,以為踏板,為自己將來覓得更好的一條出路!
就這種情況下,誰來能支撐天傾?
李秀衣知道自己的能力。
倘若僅僅隻是朝臣們心懷不軌便就罷了。
她仍有信心能震懾朝野,再效仿當年岐王一般選擇慢慢發展。
可問題出就出在,有降心的不止是臣子啊......
還有她親手扶起來的皇帝!
如果敵人換成是別人。
諸如大寧薑家,川府楊賊之流。
那李秀衣絲毫不會懷疑二公主會有死戰的決心。
但,誰讓對手偏偏是那個男人呢?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正如薑年先前所說。
那個男人對於大周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皇帝的威望!
大到已經嚴重影響了這對衛家姐妹的決策......
二十年前,西周曾因他而興。
二十年後,大周也因他衰敗。
這無關對錯。
一切隻能怪造化弄人!
李秀衣輕歎一聲,緩緩收斂心神,幹脆利落的略過這個話題,直言道:
“此戰岐王準備了五年之久,隻怕攻勢遠比以往要來的更加猛烈。
“說說吧,你們兩家此番各打算出兵多少?”
徐熾摸了摸下巴,沒有開口,而是扭頭看向薑年。
既然是大寧力主合盟,那也得他們先劃個範圍不是?
若是自己先開口,這說的少了,徒惹人嫌。
說的多了,這種為了他國安危耗光自己兵力的聖母事情......
傻子才做!
薑年自然也能讀懂徐熾的意思,不過他倒並不介意。
雖然三家是分屬不同勢力,但合盟的前提本就是為了共抗強敵。
倘若時刻都抱有自己的小心思,那這合盟還合的有必要嗎?
幹脆各迴各家得了。
所以薑年也是稍加思索,便緩緩伸出一根手指,開口道:
“十萬。
“我大寧願意從中原境內抽調十萬勁卒,協防大周駐守關中!”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顯然是震驚大寧的魄力。
十萬兵馬。
別說如今的西周和北涼了。
就是單對大寧來說,隻怕都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可薑年還是敢開口。
看來為了將岐王的爪牙勢力牢牢扼製在河北範圍之內,薑家這次是鐵了心的要下血本啊!
那位長公主真就對岐王如此忌憚?
氣氛短暫的沉默了一下。
徐熾深吸一口氣,瞥了薑年一眼,緩緩開口說道:
“既然大寧都開口打樣了,那我北涼自然也該跟上。
“隻是......我北涼乃是小國,比不得大寧這般財大氣粗,動輒就是十萬人。
“如今北涼境內,所有帶甲之數加起來,也不過堪堪七八萬人而已。”
薑年聳了聳肩,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絲毫不上當,隻說道:
“涼帝陛下何必自謙?
“這天下誰人不知,涼軍雖少,但卻全都是由騎軍組成。
“而戰場上,一旦騎軍發威,豈是其他兵種戰力可比擬的?
“直說吧,北涼此番能拿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