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熒惑將起於東北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中。
此刻,金碧輝煌的大殿燈火通明,四下無人,唯有一襲鳳袍的慕容世嬿坐在主位龍椅之上,閉目靜神。
雪發如雲綢,隻一根鳳羽輕簪,隨後自然垂落於身下,散在座椅上。
精致的容顏如玉石雕琢,即便經曆歲月洗禮,也不曾有所衰敗,反而愈發成熟。
在與那鳳衣緊緊包裹下的高挑傲人的身材相互襯托,散發著一種別樣的韻味。
任由殿中燭火燃燒,時間流逝,她像是在等待著什麽。
直到一聲輕喚響起:
“娘娘,各位大人們來了。”
慕容世嬿這才睜眼,一雙異瞳甚是明亮,仿佛蘊含星辰,紅唇微啟,淡淡的說道:
“讓他們都進來吧。”
“吱呀———”
話音落罷,緊閉的大門驟然打開。
門外站著的,赫然便是身穿官袍,井然有序的文武百官們......
雖然不知道皇後娘娘這深夜召集他們入宮覲見,到底所為何事。
但就眼下這麽多人齊聚,跟上朝一樣,朝臣們顯然還是都猜到,這是將有大事要發生的征兆啊!
當下紛紛魚湧入殿中,齊刷刷的跪地拜去:
“臣等,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免禮,眾位卿家都起來吧。”
“謝娘娘。”
大臣們紛紛起身。
慕容世嬿眸光掃過,見人大致都到齊了,便也就不再拖遝了,當即直入主題道:
“就在剛剛,本宮收到消息,我軍在陛下的帶領下,前線大捷。
“現麾下軍隊已經控製住潼關,縱向切斷了聯軍退路,預計不日便能擊潰他們殘餘勢力,席卷整個關中。”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下方朝臣一陣拍手慶賀:
“嗬嗬,好啊,真不愧是陛下。”
“即便三家聯軍五十萬,亦無法抵擋我岐軍神威啊!”
“照這個趨勢下去,隻怕最多再有十年,我大岐便可完成一統了!”
“陛下萬年!大岐萬年!”
“......”
聽著下方朝臣的恭賀,慕容世燕嘴角也不自覺跟著湧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一直都是如此。
旁人若是誇她,她可能會覺得對方這是在刻意恭維,並不會表現出多麽開心。
但若是誇她的路郎,那她就會覺得對方有眼光!
然後總是控製不住的嘴角往上翹。
不過,即便是心中喜悅,也是有個度的。
慕容世嬿顯然知道此次廷會的重點並不在這上麵,所以隻是清了清嗓子後,便繼續說道:
“聯軍新敗,但卻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毫無反抗之力了。
“尤其是大寧。
“作為占有兩淮江南,雄踞中原的霸主,他們麾下的勢力遠超我們的想象......”
聞聽此言,眾臣紛紛都安靜了下來,知道接下來應該就是深夜召開廷會的重點了。
否則若隻是前線大捷,何必這般著急?
等迴頭朝會時拿出來再說不是一樣嗎?
“為了保證聯軍之後能順利抽身,不被陛下全殲於朔方,如今的大寧已經開始孤注一擲了。”
慕容世嬿閉眼,語氣平淡的說道:
“由那位鎮國鐵壁親自統領,十三萬大軍從合肥出發,悉數北上,直奔我燕水而來。
“現距此......已不足三十裏。”
“什麽?!”
眾臣紛紛愕然,一度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三十裏?
你是說,十三萬大寧鐵軍就在燕水城外三十裏?!
那豈不是意味著,對方幾乎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了??
可、可這城中守軍可隻有七幹啊!
還全是老弱病殘!
七幹打十三萬?
這怎麽打?
一時間,整個大殿都亂作一團。
朝臣們交頭接耳,紛紛沒了往日的從容與氣度,各個表情慌亂,仿佛天塌了一樣。
慕容世嬿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厲聲喝道:
“肅靜!都吵什麽?”
朝臣們這才先後住口,神色畏縮的看著上方那道威儀高挑的倩影。
隻見慕容世燕眸光掃過,語氣冰冷:
\"叫你們來,是想讓你們一起商量出個主意,看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而不是讓你們像個老鼠一樣被嚇破了膽!”
朝臣們紛紛低頭,有些汗顏。
等到氣氛稍稍緩和了些。
便見一名中年率先站了出來,顫顫巍巍的說道:
“啟稟皇後,臣不久前夜觀天象,窺得異象。
“由於事關重大,本想思忖再三,但念及今日時局緊迫,臣隻好如實加以匯報。”
“哦?欽天監起了異象?”
慕容世嬿淡淡的開口道:
“那不知監正大人看到了什麽?”
欽天監正咬牙,高舉玉圭,俯下身去:
“臣看到了熒惑洶洶,將起於東北。”
“何意?”
“熒惑似火,火勢即戰事,而燕水城坐落於東北,熒惑席卷而來,就意味著燕水城將遭到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
慕容世嬿眯起眼,此刻的表情已經不是那麽和善了。
因為她已經猜到對方接下來可能要說什麽了......
果然。
隻見那欽天監正再次開口,仿佛苦口婆心一般,認真勸道:
“臣以為,太子與諸位皇子殿下尚且年幼,娘娘更是幹金貴體,實不宜沾染戰火啊。
“為了我大岐國本計,還望娘娘帶著幾位小殿下,先行南下避禍!”
此話一出,頓時引來無數朝臣的附和:
“是啊,此番敵軍來勢洶洶,為了娘娘與幾位小殿下的安全考慮,還望娘娘先行南下避禍。”
“金陵城中尚有數萬兵馬,應向魏翎發詔,令他速速北上迎駕!”
“臣,附議。”
“......”
相勸的聲音此消彼長,如浪潮般席卷而來。
慕容世嬿臉色越來越陰沉,最終將視線凝聚在前方的賀遊跟趙業二人身上,冷聲開口道:
“那二位將軍呢?亦是覺得本宮該帶人南下避禍嗎?”
“這......”
趙業苦笑,他何嚐聽不出慕容世嬿語氣中的不高興?
但僅憑七千老弱就想守住十三萬兵馬的攻城,確實匪夷所思了些。
這萬一守城過程中,皇後或是太子哪裏傷了,那等陛下迴來,他們如何交代?
此刻,金碧輝煌的大殿燈火通明,四下無人,唯有一襲鳳袍的慕容世嬿坐在主位龍椅之上,閉目靜神。
雪發如雲綢,隻一根鳳羽輕簪,隨後自然垂落於身下,散在座椅上。
精致的容顏如玉石雕琢,即便經曆歲月洗禮,也不曾有所衰敗,反而愈發成熟。
在與那鳳衣緊緊包裹下的高挑傲人的身材相互襯托,散發著一種別樣的韻味。
任由殿中燭火燃燒,時間流逝,她像是在等待著什麽。
直到一聲輕喚響起:
“娘娘,各位大人們來了。”
慕容世嬿這才睜眼,一雙異瞳甚是明亮,仿佛蘊含星辰,紅唇微啟,淡淡的說道:
“讓他們都進來吧。”
“吱呀———”
話音落罷,緊閉的大門驟然打開。
門外站著的,赫然便是身穿官袍,井然有序的文武百官們......
雖然不知道皇後娘娘這深夜召集他們入宮覲見,到底所為何事。
但就眼下這麽多人齊聚,跟上朝一樣,朝臣們顯然還是都猜到,這是將有大事要發生的征兆啊!
當下紛紛魚湧入殿中,齊刷刷的跪地拜去:
“臣等,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免禮,眾位卿家都起來吧。”
“謝娘娘。”
大臣們紛紛起身。
慕容世嬿眸光掃過,見人大致都到齊了,便也就不再拖遝了,當即直入主題道:
“就在剛剛,本宮收到消息,我軍在陛下的帶領下,前線大捷。
“現麾下軍隊已經控製住潼關,縱向切斷了聯軍退路,預計不日便能擊潰他們殘餘勢力,席卷整個關中。”
此話一出,立刻引起下方朝臣一陣拍手慶賀:
“嗬嗬,好啊,真不愧是陛下。”
“即便三家聯軍五十萬,亦無法抵擋我岐軍神威啊!”
“照這個趨勢下去,隻怕最多再有十年,我大岐便可完成一統了!”
“陛下萬年!大岐萬年!”
“......”
聽著下方朝臣的恭賀,慕容世燕嘴角也不自覺跟著湧現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她一直都是如此。
旁人若是誇她,她可能會覺得對方這是在刻意恭維,並不會表現出多麽開心。
但若是誇她的路郎,那她就會覺得對方有眼光!
然後總是控製不住的嘴角往上翹。
不過,即便是心中喜悅,也是有個度的。
慕容世嬿顯然知道此次廷會的重點並不在這上麵,所以隻是清了清嗓子後,便繼續說道:
“聯軍新敗,但卻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毫無反抗之力了。
“尤其是大寧。
“作為占有兩淮江南,雄踞中原的霸主,他們麾下的勢力遠超我們的想象......”
聞聽此言,眾臣紛紛都安靜了下來,知道接下來應該就是深夜召開廷會的重點了。
否則若隻是前線大捷,何必這般著急?
等迴頭朝會時拿出來再說不是一樣嗎?
“為了保證聯軍之後能順利抽身,不被陛下全殲於朔方,如今的大寧已經開始孤注一擲了。”
慕容世嬿閉眼,語氣平淡的說道:
“由那位鎮國鐵壁親自統領,十三萬大軍從合肥出發,悉數北上,直奔我燕水而來。
“現距此......已不足三十裏。”
“什麽?!”
眾臣紛紛愕然,一度懷疑是自己聽錯了。
三十裏?
你是說,十三萬大寧鐵軍就在燕水城外三十裏?!
那豈不是意味著,對方幾乎已經快要兵臨城下了??
可、可這城中守軍可隻有七幹啊!
還全是老弱病殘!
七幹打十三萬?
這怎麽打?
一時間,整個大殿都亂作一團。
朝臣們交頭接耳,紛紛沒了往日的從容與氣度,各個表情慌亂,仿佛天塌了一樣。
慕容世嬿不自覺的皺了皺眉,厲聲喝道:
“肅靜!都吵什麽?”
朝臣們這才先後住口,神色畏縮的看著上方那道威儀高挑的倩影。
隻見慕容世燕眸光掃過,語氣冰冷:
\"叫你們來,是想讓你們一起商量出個主意,看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而不是讓你們像個老鼠一樣被嚇破了膽!”
朝臣們紛紛低頭,有些汗顏。
等到氣氛稍稍緩和了些。
便見一名中年率先站了出來,顫顫巍巍的說道:
“啟稟皇後,臣不久前夜觀天象,窺得異象。
“由於事關重大,本想思忖再三,但念及今日時局緊迫,臣隻好如實加以匯報。”
“哦?欽天監起了異象?”
慕容世嬿淡淡的開口道:
“那不知監正大人看到了什麽?”
欽天監正咬牙,高舉玉圭,俯下身去:
“臣看到了熒惑洶洶,將起於東北。”
“何意?”
“熒惑似火,火勢即戰事,而燕水城坐落於東北,熒惑席卷而來,就意味著燕水城將遭到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
慕容世嬿眯起眼,此刻的表情已經不是那麽和善了。
因為她已經猜到對方接下來可能要說什麽了......
果然。
隻見那欽天監正再次開口,仿佛苦口婆心一般,認真勸道:
“臣以為,太子與諸位皇子殿下尚且年幼,娘娘更是幹金貴體,實不宜沾染戰火啊。
“為了我大岐國本計,還望娘娘帶著幾位小殿下,先行南下避禍!”
此話一出,頓時引來無數朝臣的附和:
“是啊,此番敵軍來勢洶洶,為了娘娘與幾位小殿下的安全考慮,還望娘娘先行南下避禍。”
“金陵城中尚有數萬兵馬,應向魏翎發詔,令他速速北上迎駕!”
“臣,附議。”
“......”
相勸的聲音此消彼長,如浪潮般席卷而來。
慕容世嬿臉色越來越陰沉,最終將視線凝聚在前方的賀遊跟趙業二人身上,冷聲開口道:
“那二位將軍呢?亦是覺得本宮該帶人南下避禍嗎?”
“這......”
趙業苦笑,他何嚐聽不出慕容世嬿語氣中的不高興?
但僅憑七千老弱就想守住十三萬兵馬的攻城,確實匪夷所思了些。
這萬一守城過程中,皇後或是太子哪裏傷了,那等陛下迴來,他們如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