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黑雲壓城城欲摧。
當十數萬大軍齊刷刷的聚集在燕水城下時,這無疑是最好的詮釋。
站在城頭眺望而下。
明明是廣闊的平野,但放眼四周,直到視線盡頭,卻始終被漆黑的甲胃填滿,密密麻麻,無窮無盡。
僅僅隻是看去,就令人頭皮發麻,有一種喘不上氣的絕望感......
而城下。
今已垂垂老矣,卻仍能披甲上陣,一路遠征而來的葉太安,此刻正坐在高頭大馬之上,抬頭望城,感慨道:
“十幾年前,老夫也曾來過一次燕水。
“可那會兒的北燕天下皆卑之,朝廷腐敗,軍民潦倒,就連城牆都久不曾修繕,東倒西塌的......
“沒想到,而今不過短短十餘載,再來時,竟已煥然一新啊。”
身旁的副將微微一笑,解釋道:
“畢竟如今燕水城已歸岐王所有,自不是從前可比。”
“姓路那小子?”
提起他,葉太安似乎也沉默了一些,有種英雄遲暮的滄桑感,歎道:
“早在以前大周的時候,老夫就看出他絕非池中之物。
“現在想想,若是當初,長公主提議營救岐王時,我站出來支持她,而非置身事外,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呢?
“我大寧有他相助,再加上自身底蘊,是不是今日已經足以完成江山一統了呢?”
遙想當年,『岐王之殤』發生時,大寧內部因為有錦衣衛在,所以是最早就收到消息的。
那會兒,長公主就曾連夜召開廷會,急切的想要搭救岐王。
但卻遭到了宗室諸老的一致反對。
原因很簡單。
岐王太不可控了。
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大周內部的苦肉計或是反間計?
畢竟當時女帝與岐王的關係可是如膠似漆的,誰也不知道二人之間好端端的,為什麽就突然走到了對立這一步?
萬一這之中有什麽別的貓膩......
誰敢賭?
更何況,退一萬步來講。
就算岐王真的危急,被他們救出後來到大寧,那之後呢?
之後該怎麽辦?
這樣的梟雄,整個大寧朝野上下,誰能壓住他?
薑沉吟?
長公主所長在於政治,手中雖把控著軍權,但向來都是放權於心腹,總不可能指望她去製衡吧?
薑年?
那時的他還年少,初出茅廬,以前從未有過單獨領兵上陣的經驗,尚且連『薑帥』都不是,如何能壓?
葉太安?
資曆倒是夠,經驗也豐富,可誰讓他不久前曾在爭霸中原一戰,敗給了路蒼瀾呢?
你總不可能指望一個手下敗將去鉗製吧?
......
思前想後,眾人這才發現,這位岐王壓根就不適合留在大寧朝堂。
既然不適合,那你還救他幹嘛?
救下來再放去別的國家,幫助他國繼續強大,將來接著禍禍大寧嗎?
女帝要自毀長城,你就讓她毀去唄。
所以,哪怕長公主再三拍著胸脯保證,岐王肯定不會反客為主,有不臣之心,自己一定能約束住他。
可宗老們還是不放心。
長公主無奈至極,隻好將目光移向葉太安這位老將身上,期盼這位『國之柱石』能開口,站在她這一邊。
以當時葉太安的聲望,可以說,隻要他開口,搭救岐王一事未必就沒有轉機......
但結果,就因為葉太安自己心有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三緘其口。
這一下,朝臣無一支持,哪怕長公主是『影子皇帝』,『攝政王』也無濟於事。
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殞命』在女帝的屠刀之下。
而她事後能做的,也不過是打著『為國』的名義,發兵於襄樊,攻打大周替他報仇罷了。
麵對當時群臣紛紛舉薦自己作為掛帥之人,長公主卻是毫不客氣的一口迴絕掉,並毅然決然的將更年輕的薑年給放了上去。
葉太安知道,長公主這是因為岐王一事對自己有怨言了......
所以在那之後,他很識趣的辭去了身上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免得擔心哪天又因為政治鬥爭而招來殺身之禍。
若非後來由於宗老跟長公主之間的關係愈發水火不容。
再加之宗老們又主動登門想要勾結自己,觸動到了這位長公主的逆鱗,恐怕她至今還能把自己晾在一邊呢......
想起曾經的往事,葉太安不由得搖了搖頭。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就今天的格局來看,他們全都錯了啊!
隻有長公主是對的。
雖是女兒身,但目光卻最長遠!
以岐王今日的品行來看,若是當初真能請他入寧,恐怕也無需擔憂什麽吧?
今日大寧早就完成一統了!
又何至於落得個外強中幹的下場?
是的,外強中幹。
別看大寧今日表麵上仍據有絕對的優勢,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岐王龍勢已成。
定鼎江山也不過是在這朝夕之間了啊......
“老將軍,老將軍。”
耳邊驟然傳來聲聲唿喚,將葉太安的思緒重新拉了迴來。
葉太安深吸一口氣,扭頭看著自己這位副將,淡聲開口道:
“何事?”
“咱們派人前去給燕水城內傳話的使臣迴來了。”
“哦?對方怎麽說?”
\"呃......”
副將表情有些遲疑與尷。 葉太安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
“但說無妨。”
“呃,咱們派去的使臣見到了那位大岐的皇後娘娘,但麵對勸降,那位皇後隻迴複了一個字。”
“什麽字。”
“滾。”
“......”
“果然是從草原來的蠻子。”
葉太安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精光,沉聲道:
“本來隻是想請她們暫入大營,用以牽製岐王。
“但既然敬酒不吃,那也就沒必要客氣了。
“傳令大軍,即刻攻城,一個時辰內,務必給我拿下燕水!”
\"一個時辰?”
副將有些心驚:
“燕水城防近些年不斷加強,一個時辰,會不會太緊了些?”
“緊什麽?”
葉太安嗬斥道:
“城中不過七千老弱,十幾萬大軍圍城,一個時辰若是都拿不下,那幹脆別玩了!”
“可、可長公主吩咐,不讓傷了岐王的妻與子啊......”
葉太安皺眉,扭頭望著眼前城牆:
“機會老夫已經給過了,但戰場上哪有這般絕對?
“放手攻城,迴頭長公主若是問責,由老夫來擔。”
“......”
“諾。”
這一日,大軍壓境,風雨俱來。
當十數萬大軍齊刷刷的聚集在燕水城下時,這無疑是最好的詮釋。
站在城頭眺望而下。
明明是廣闊的平野,但放眼四周,直到視線盡頭,卻始終被漆黑的甲胃填滿,密密麻麻,無窮無盡。
僅僅隻是看去,就令人頭皮發麻,有一種喘不上氣的絕望感......
而城下。
今已垂垂老矣,卻仍能披甲上陣,一路遠征而來的葉太安,此刻正坐在高頭大馬之上,抬頭望城,感慨道:
“十幾年前,老夫也曾來過一次燕水。
“可那會兒的北燕天下皆卑之,朝廷腐敗,軍民潦倒,就連城牆都久不曾修繕,東倒西塌的......
“沒想到,而今不過短短十餘載,再來時,竟已煥然一新啊。”
身旁的副將微微一笑,解釋道:
“畢竟如今燕水城已歸岐王所有,自不是從前可比。”
“姓路那小子?”
提起他,葉太安似乎也沉默了一些,有種英雄遲暮的滄桑感,歎道:
“早在以前大周的時候,老夫就看出他絕非池中之物。
“現在想想,若是當初,長公主提議營救岐王時,我站出來支持她,而非置身事外,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呢?
“我大寧有他相助,再加上自身底蘊,是不是今日已經足以完成江山一統了呢?”
遙想當年,『岐王之殤』發生時,大寧內部因為有錦衣衛在,所以是最早就收到消息的。
那會兒,長公主就曾連夜召開廷會,急切的想要搭救岐王。
但卻遭到了宗室諸老的一致反對。
原因很簡單。
岐王太不可控了。
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不是大周內部的苦肉計或是反間計?
畢竟當時女帝與岐王的關係可是如膠似漆的,誰也不知道二人之間好端端的,為什麽就突然走到了對立這一步?
萬一這之中有什麽別的貓膩......
誰敢賭?
更何況,退一萬步來講。
就算岐王真的危急,被他們救出後來到大寧,那之後呢?
之後該怎麽辦?
這樣的梟雄,整個大寧朝野上下,誰能壓住他?
薑沉吟?
長公主所長在於政治,手中雖把控著軍權,但向來都是放權於心腹,總不可能指望她去製衡吧?
薑年?
那時的他還年少,初出茅廬,以前從未有過單獨領兵上陣的經驗,尚且連『薑帥』都不是,如何能壓?
葉太安?
資曆倒是夠,經驗也豐富,可誰讓他不久前曾在爭霸中原一戰,敗給了路蒼瀾呢?
你總不可能指望一個手下敗將去鉗製吧?
......
思前想後,眾人這才發現,這位岐王壓根就不適合留在大寧朝堂。
既然不適合,那你還救他幹嘛?
救下來再放去別的國家,幫助他國繼續強大,將來接著禍禍大寧嗎?
女帝要自毀長城,你就讓她毀去唄。
所以,哪怕長公主再三拍著胸脯保證,岐王肯定不會反客為主,有不臣之心,自己一定能約束住他。
可宗老們還是不放心。
長公主無奈至極,隻好將目光移向葉太安這位老將身上,期盼這位『國之柱石』能開口,站在她這一邊。
以當時葉太安的聲望,可以說,隻要他開口,搭救岐王一事未必就沒有轉機......
但結果,就因為葉太安自己心有猶豫,最終還是選擇了三緘其口。
這一下,朝臣無一支持,哪怕長公主是『影子皇帝』,『攝政王』也無濟於事。
隻能眼睜睜看著他『殞命』在女帝的屠刀之下。
而她事後能做的,也不過是打著『為國』的名義,發兵於襄樊,攻打大周替他報仇罷了。
麵對當時群臣紛紛舉薦自己作為掛帥之人,長公主卻是毫不客氣的一口迴絕掉,並毅然決然的將更年輕的薑年給放了上去。
葉太安知道,長公主這是因為岐王一事對自己有怨言了......
所以在那之後,他很識趣的辭去了身上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免得擔心哪天又因為政治鬥爭而招來殺身之禍。
若非後來由於宗老跟長公主之間的關係愈發水火不容。
再加之宗老們又主動登門想要勾結自己,觸動到了這位長公主的逆鱗,恐怕她至今還能把自己晾在一邊呢......
想起曾經的往事,葉太安不由得搖了搖頭。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就今天的格局來看,他們全都錯了啊!
隻有長公主是對的。
雖是女兒身,但目光卻最長遠!
以岐王今日的品行來看,若是當初真能請他入寧,恐怕也無需擔憂什麽吧?
今日大寧早就完成一統了!
又何至於落得個外強中幹的下場?
是的,外強中幹。
別看大寧今日表麵上仍據有絕對的優勢,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岐王龍勢已成。
定鼎江山也不過是在這朝夕之間了啊......
“老將軍,老將軍。”
耳邊驟然傳來聲聲唿喚,將葉太安的思緒重新拉了迴來。
葉太安深吸一口氣,扭頭看著自己這位副將,淡聲開口道:
“何事?”
“咱們派人前去給燕水城內傳話的使臣迴來了。”
“哦?對方怎麽說?”
\"呃......”
副將表情有些遲疑與尷。 葉太安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
“但說無妨。”
“呃,咱們派去的使臣見到了那位大岐的皇後娘娘,但麵對勸降,那位皇後隻迴複了一個字。”
“什麽字。”
“滾。”
“......”
“果然是從草原來的蠻子。”
葉太安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精光,沉聲道:
“本來隻是想請她們暫入大營,用以牽製岐王。
“但既然敬酒不吃,那也就沒必要客氣了。
“傳令大軍,即刻攻城,一個時辰內,務必給我拿下燕水!”
\"一個時辰?”
副將有些心驚:
“燕水城防近些年不斷加強,一個時辰,會不會太緊了些?”
“緊什麽?”
葉太安嗬斥道:
“城中不過七千老弱,十幾萬大軍圍城,一個時辰若是都拿不下,那幹脆別玩了!”
“可、可長公主吩咐,不讓傷了岐王的妻與子啊......”
葉太安皺眉,扭頭望著眼前城牆:
“機會老夫已經給過了,但戰場上哪有這般絕對?
“放手攻城,迴頭長公主若是問責,由老夫來擔。”
“......”
“諾。”
這一日,大軍壓境,風雨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