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少年的謀算
說我禍國?我死了,女帝你江山呢 作者:是九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遷都?
聽到這兩個字,慕容世嬿與路元清幾乎同時呆在了原地。
母子二人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各自眼中的疑惑。
這好端端的,怎麽會想著要遷都呢?
路蒼瀾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倒也沒那麽急,隻是姑且有了這麽個想法。”
慕容世嬿很自然的端起他麵前的空碗,一邊重新舀著酸梅湯,一邊問道:
“為什麽會這麽想?是這燕水哪裏住著不舒服嗎?”
雖說幽燕之地多苦寒,但那也是對黎民百姓而言。
皇室貴胄,達官貴族那是冬有炭火,夏有涼冰,說是四季如春也不為過。
怎麽可能苦著他們?
更何況,這麽多年過去了,路蒼瀾就算是外來的,也應該早就適應了才對啊!
怎麽會突然想著要搬家呢?
而對此,路蒼瀾倒也沒有隱瞞,隻是若有所思的說道:
“關中已定,那接下來,再想掃平天下,就隻有三處絆腳石了。
“寧、涼、蜀。
“大寧姑且不論,背臥南方,坐擁中原,無疑是最棘手的一個,現在還遠不到跟他們翻臉對抗的時候。
“那剩下的選擇,無非也就是川府跟北涼了。
“可這兩個地方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
“換句話說。
“接下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用兵的重心都是在西邊。
“燕水雖好,但地處偏僻,坐落東北。
“倘若依舊從這兒發號施令,那不論是對民生還是對國力,都是一個巨大的消耗。”
慕容世嬿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路郎的意思,並非燕水不好,而是大勢走向便是如此。
他們可以以燕水為根基,向東西方麵擴充,相繼滅掉齊國和魏國,從而統一整個河北平原。
卻沒法再以燕水為起點,繼續平定北涼和川府。
因為那樣做,戰線拉的太長了!
無論是對於後續兵甲的補充,還是有關糧草的運送,對國家財政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眼下大寧仍在外虎視眈眈,還不宜如此揮霍。
至於說,幹脆直接將大軍屯駐西邊,有需要直接從西邊用兵?
那這樣做,又會引發一個新的問題。
倘若路蒼瀾不親自督戰,那等將來時間一長,他在軍中的威望很大概率會被削弱。
就算他對底下這幫老兄弟都信得過,可下一代呢?
下一代軍中的中堅力量沒一個是他提拔上來的,那將來他如何再將虎符順利過渡到自己兒子手裏?
當皇帝卻連軍隊都把控不住。
雖說短時間內未必會出現什麽端倪。
但時間一長,那離政變還會遠嗎?
倘若路蒼瀾選擇繼續坐鎮軍隊,在前線督戰。
威望是有了,可萬一大寧又趁他們後方薄弱,再來一次燕水之圍怎麽辦?
他能及時趕迴來一次,還能次次都及時趕迴來嗎?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燕水都不適合他們再繼續住下去了。
趁著眼下關中新定,各方彼此間都心有顧忌,短時間內不會再大動幹戈。
現在遷都,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慕容世嬿點了點頭,微笑道:
“行啊,我沒意見。”
她自然明白路郎跟自己商量這件事的意思......
他是怕自己不願離開。
因為燕水曾是北燕的舊都,而她又曾是北燕的太後。
雖說不至於對過去的舊燕有什麽眷戀。
但從年輕那會兒,離開草原開始算起,她便一直在這裏久居。
如今半生過去。
這裏儼然已經能算是她『第二個故鄉』了。
人到中年,若突然要離開故地,怎能不傷心?
不過慕容世嬿倒是無所謂了。
畢竟中原有句古話,叫夫唱婦隨。
於她而言,自己的路郎在哪裏,哪裏就是她的家。
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住嘛。
“所以,你是打算將國都遷到關中?”
慕容世嬿若有所思。
畢竟算起來,如今他們腳下的地盤攏共也就三塊。
河北,關中,江東。
河北要住不了,那江東肯定也不行。
唯一可選的,不就隻剩下關中了嗎?
隻是,關中畢竟新克,他們就這麽住進去,當真沒有問題嗎?
路蒼瀾像是看出了她的顧慮, 搖了搖頭:
“無妨,關中不似河北,岐王二字就是聲望,足以彈壓一切。”
慕容世嬿笑而不語。
她自然相信自家男人。
而本以為遷都之事合該就此敲定之時。
卻不曾想,一道稚嫩的聲音突然響起,持反對意見:
“不行,不能遷關中。”
路蒼瀾扭過頭來。
卻見先前開口的,赫然便是自己這個嫡長子,路元清。
“爹,不能遷都關中,至少現在不行。”
路元清皺眉,神色亦是少有的認真。
路蒼瀾聞言,倒也不惱,反而笑眯眯的問道:
“哦?那你倒說說,為何不行啊?”
“因為我大岐朝堂的勢力分布,是不會允許您遷都關中的。”
路元清站起身,將路蒼瀾麵前那碗酸梅湯給端了過來,擺放在自己麵前。
“爹您曾說過,朝堂鬥爭的本質,就是各方勢力間的平衡。
“那麽現在,這個,就是岐山黨。”
路元清指了指路蒼瀾那碗不曾盛有冰塊酸梅湯。
“這個,就是燕水黨。”
緊接著,他又指了指自己碗裏盛有冰塊的酸梅湯。
“表麵看上去,兩碗酸梅湯一樣多,岐山黨跟燕水黨一文一武,朝堂勢力勉強還算平衡。
“可事實真就是如此嗎?”
路元清拿起勺子,毫不猶豫的就將自己碗的那些冰塊盡數舀出。
隻見原本還處於同一水平線的兩碗酸梅湯,隨著冰塊的撈出,其中一碗的份量瞬間少了許多。
“這些冰塊,就是咱們大岐的國都所在!”
路元清眼中閃爍著光芒,將兩碗酸梅湯重新推了上去,不緊不慢的說道:
“從一開始,岐山黨跟燕水黨的勢力就算不上平衡。
“岐山黨握有兵權,其能力遠比燕水黨要更強!
“之所以看起來他們能相互對抗,隻是因為國都在燕水的緣故。
“因為燕水黨在本地的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可謂據有天然優勢。
“岐山黨作為外來者,隻能處處受限,被製於人。
“可一旦遷都,這種優勢蕩然無存,那燕水黨的短板必將暴露無疑。
“這時候,他們還能再用來平衡岐山黨嗎?”
聽到這兩個字,慕容世嬿與路元清幾乎同時呆在了原地。
母子二人對視一眼,皆看出了各自眼中的疑惑。
這好端端的,怎麽會想著要遷都呢?
路蒼瀾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倒也沒那麽急,隻是姑且有了這麽個想法。”
慕容世嬿很自然的端起他麵前的空碗,一邊重新舀著酸梅湯,一邊問道:
“為什麽會這麽想?是這燕水哪裏住著不舒服嗎?”
雖說幽燕之地多苦寒,但那也是對黎民百姓而言。
皇室貴胄,達官貴族那是冬有炭火,夏有涼冰,說是四季如春也不為過。
怎麽可能苦著他們?
更何況,這麽多年過去了,路蒼瀾就算是外來的,也應該早就適應了才對啊!
怎麽會突然想著要搬家呢?
而對此,路蒼瀾倒也沒有隱瞞,隻是若有所思的說道:
“關中已定,那接下來,再想掃平天下,就隻有三處絆腳石了。
“寧、涼、蜀。
“大寧姑且不論,背臥南方,坐擁中原,無疑是最棘手的一個,現在還遠不到跟他們翻臉對抗的時候。
“那剩下的選擇,無非也就是川府跟北涼了。
“可這兩個地方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
“換句話說。
“接下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用兵的重心都是在西邊。
“燕水雖好,但地處偏僻,坐落東北。
“倘若依舊從這兒發號施令,那不論是對民生還是對國力,都是一個巨大的消耗。”
慕容世嬿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路郎的意思,並非燕水不好,而是大勢走向便是如此。
他們可以以燕水為根基,向東西方麵擴充,相繼滅掉齊國和魏國,從而統一整個河北平原。
卻沒法再以燕水為起點,繼續平定北涼和川府。
因為那樣做,戰線拉的太長了!
無論是對於後續兵甲的補充,還是有關糧草的運送,對國家財政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眼下大寧仍在外虎視眈眈,還不宜如此揮霍。
至於說,幹脆直接將大軍屯駐西邊,有需要直接從西邊用兵?
那這樣做,又會引發一個新的問題。
倘若路蒼瀾不親自督戰,那等將來時間一長,他在軍中的威望很大概率會被削弱。
就算他對底下這幫老兄弟都信得過,可下一代呢?
下一代軍中的中堅力量沒一個是他提拔上來的,那將來他如何再將虎符順利過渡到自己兒子手裏?
當皇帝卻連軍隊都把控不住。
雖說短時間內未必會出現什麽端倪。
但時間一長,那離政變還會遠嗎?
倘若路蒼瀾選擇繼續坐鎮軍隊,在前線督戰。
威望是有了,可萬一大寧又趁他們後方薄弱,再來一次燕水之圍怎麽辦?
他能及時趕迴來一次,還能次次都及時趕迴來嗎?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燕水都不適合他們再繼續住下去了。
趁著眼下關中新定,各方彼此間都心有顧忌,短時間內不會再大動幹戈。
現在遷都,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慕容世嬿點了點頭,微笑道:
“行啊,我沒意見。”
她自然明白路郎跟自己商量這件事的意思......
他是怕自己不願離開。
因為燕水曾是北燕的舊都,而她又曾是北燕的太後。
雖說不至於對過去的舊燕有什麽眷戀。
但從年輕那會兒,離開草原開始算起,她便一直在這裏久居。
如今半生過去。
這裏儼然已經能算是她『第二個故鄉』了。
人到中年,若突然要離開故地,怎能不傷心?
不過慕容世嬿倒是無所謂了。
畢竟中原有句古話,叫夫唱婦隨。
於她而言,自己的路郎在哪裏,哪裏就是她的家。
無非就是換個地方住嘛。
“所以,你是打算將國都遷到關中?”
慕容世嬿若有所思。
畢竟算起來,如今他們腳下的地盤攏共也就三塊。
河北,關中,江東。
河北要住不了,那江東肯定也不行。
唯一可選的,不就隻剩下關中了嗎?
隻是,關中畢竟新克,他們就這麽住進去,當真沒有問題嗎?
路蒼瀾像是看出了她的顧慮, 搖了搖頭:
“無妨,關中不似河北,岐王二字就是聲望,足以彈壓一切。”
慕容世嬿笑而不語。
她自然相信自家男人。
而本以為遷都之事合該就此敲定之時。
卻不曾想,一道稚嫩的聲音突然響起,持反對意見:
“不行,不能遷關中。”
路蒼瀾扭過頭來。
卻見先前開口的,赫然便是自己這個嫡長子,路元清。
“爹,不能遷都關中,至少現在不行。”
路元清皺眉,神色亦是少有的認真。
路蒼瀾聞言,倒也不惱,反而笑眯眯的問道:
“哦?那你倒說說,為何不行啊?”
“因為我大岐朝堂的勢力分布,是不會允許您遷都關中的。”
路元清站起身,將路蒼瀾麵前那碗酸梅湯給端了過來,擺放在自己麵前。
“爹您曾說過,朝堂鬥爭的本質,就是各方勢力間的平衡。
“那麽現在,這個,就是岐山黨。”
路元清指了指路蒼瀾那碗不曾盛有冰塊酸梅湯。
“這個,就是燕水黨。”
緊接著,他又指了指自己碗裏盛有冰塊的酸梅湯。
“表麵看上去,兩碗酸梅湯一樣多,岐山黨跟燕水黨一文一武,朝堂勢力勉強還算平衡。
“可事實真就是如此嗎?”
路元清拿起勺子,毫不猶豫的就將自己碗的那些冰塊盡數舀出。
隻見原本還處於同一水平線的兩碗酸梅湯,隨著冰塊的撈出,其中一碗的份量瞬間少了許多。
“這些冰塊,就是咱們大岐的國都所在!”
路元清眼中閃爍著光芒,將兩碗酸梅湯重新推了上去,不緊不慢的說道:
“從一開始,岐山黨跟燕水黨的勢力就算不上平衡。
“岐山黨握有兵權,其能力遠比燕水黨要更強!
“之所以看起來他們能相互對抗,隻是因為國都在燕水的緣故。
“因為燕水黨在本地的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可謂據有天然優勢。
“岐山黨作為外來者,隻能處處受限,被製於人。
“可一旦遷都,這種優勢蕩然無存,那燕水黨的短板必將暴露無疑。
“這時候,他們還能再用來平衡岐山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