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引氣入體
我為音修之道友別來無恙 作者:梅動雪前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流桑拿起引起訣,迴憶起自己在路上的不恥下問。
當時隻有她不懂經脈,蕭淩寒和南宮醉都是習武之人,對人體經脈懂多了,完全不用曾祁玉再次教導。
隻有她,是個沒有練武的菜鳥。
迴憶完畢,她從包裏拿出蕭淩寒畫的、曾祁玉完善過的人體經脈圖,再次溫習起來。
“咕嚕~”五髒廟發出了警報!
顧流桑放下圖紙,從戒指空間中拿出了食物,吃了起來。
吃飽之後,她看起了引氣訣。
引氣入體便是初次感應靈氣,吸納天地靈氣,入體化為元力,打通經脈,初開丹田。
人有三個丹田,上丹田識海,位於大腦中部,識海藏神。
中丹田,位於小腹肚臍眼上方一寸位置,中丹田納氣。
下丹田,養精之所,下丹田人人先天具有。
中丹田、上丹田,需要自己去開辟。
引氣入體成功便會開辟中丹田、上丹田兩個丹田。
顧流桑背下引氣口訣,盤膝而坐,此時她五心向天,閉上了眼睛,慢慢地放緩了唿吸,一唿吸的頻率變得越來越慢,她心中默念口訣:
盤坐寧心,鬆靜自然,唇齒輕合,唿吸緩綿,手心向天,閉眼平視,收聚神光,達於天心,進入泥丸,降至氣穴,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丹田氣暖,腎如湯煎,氣行帶脈,煉己功全......
周圍變得安靜起來,微風拂過,大自然的靜,令人心情放鬆。
漆黑的場景消失,顧流桑很快便感受到了圍繞在她周身的彩色光點。
顧流桑知道這彩色光點,她聽曾祁玉說過,每個顏色的光點,都對應著一種靈力。
鬱金色是金,綠色是木,天藍色是水,赤紅色是火,黃橡色是土,黑色是暗,銀色是光,白色是冰,青色是風,紫色是雷,星星一樣的金黃色是空間,氣泡一樣的透明色是時間......
其中天藍色和赤紅色兩色光點對顧流桑反應最為激烈,紛紛朝著顧流桑身上湧,迫不急待要融入她的身體。
顧流桑見此,便放出善意歡迎的態度,兩色光點似有所感,興奮地朝著顧流桑身體湧去,靈氣入體的那一刻,顧流桑仿佛泡在溫水中,全身暖洋洋的,多日勞頓的疲憊一掃而空,整個人仿佛重獲新生。
顧流桑默念口訣,有條不紊地控製著光點進入身體並在經脈中運行。
任脈、督脈...帶脈...陰蹺脈...陽維脈......碰~她似有所感,中丹田開了,她繼續引領光點駛向泥丸宮,光點紛紛有序地聽著她的指揮,又是碰~初開識海,上丹田開了,她繼續引領著光點行至一周天,後引入中丹田。
唿~顧流桑深吸一口氣,她成功引氣入體了,嘔~好臭啊!
顧流桑睜開眼睛,臭味正是從自己身上發出來的,她連忙去內室提了那唯一的桶,往院子的水井裝水,連衝了三桶水,她終於洗幹淨了。
她再次提水將床和地也擦了一遍,看著那濕漉漉地麵和床板,她出了房間站在院子裏,等它們自然風幹。
上丹田也稱識海,中丹田便是大家所說的丹田。
顧流桑引氣入體成功了,她現在可以用神識了。
她站在院子中發著呆。
清晨的陽光照在她身上,使得整個人都溫暖了。
“你也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嗎?”一個聲音打斷了顧流桑發呆。
顧流桑抬頭看過去,隻見一個樣貌可愛的大眼睛雙眼皮女孩端著衣盆從一間屋內走了出來。
“你好,我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姓顧名流桑。”顧流桑答道。
“我叫劉思雅,是從世俗界來的,你是從哪來的呀?”劉思雅瞪著圓圓的眼睛說道。
“我也是從世俗界來的。”顧流桑答道。
劉思雅一聽她也是從世俗界來的,笑容都開懷了不少,仿佛找到老鄉似的親切。
她拉著顧流桑坐在了院子裏的石凳上。
“我是從大河村來的,我的家鄉可好了,每年都豐收,我帶了家鄉的特產呢,等下給你拿點呀,你嚐嚐。”
劉思雅似乎很健談,她繼續說道:“我住在四號房間,我們可以一起成長呀。”
顧流桑點頭應是,劉思雅她將盆放在的石桌上,似乎打算和顧流桑促膝長談。
“你們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吧。”
一道女聲打斷了兩人談話,隻見從院外走來一個身穿外門弟子服,束著黃色腰帶的女子,那女子看著約二十幾歲,鼻尖長了一顆小痣,柳葉眉,丹鳳眼。
此時她的腳剛踏進院子就道:“你們見習弟子今天要參加入門大典,你們不知道嗎?怎麽還在這裏,不怕遲到嗎?可是要點名的哦!”
“我不知道呀!”劉思雅睜大了眼睛,一臉懵。
顧流桑也很懵,昨天沒聽人說起過呀!
兩人齊齊從石凳站起身,顧流桑道:“多謝師姐告知,敢問師姐,這入門大典是在何處舉行?開始時間是何時?”
“我叫宋海婷,你們叫我宋師姐就行,這些事情《入門須知》都有寫,你們沒看嗎?”
宋海婷看了她們兩一眼,“咦~這位師妹一個晚上就引氣入體了!”
宋海婷的眼神盯著顧流桑,她倒是不知道,這位新來的見習弟子天賦這麽好的嘛!
“師姐,我昨天一迴來就休息了,早上一起來都在打掃房間,便沒有看《入門須知》”劉思雅解釋道。
順著劉思雅的話,顧流桑也轉移話題道:“宋師姐,我也沒來得及看那本《入門須知》”
“你們要去傳道峰參加入門大典,從這走過去大概半個時辰,現在趕去應該還來得及!”宋海婷見顧流桑轉移話題也沒多說什麽,就迴了她們一句,然後進了房間。
兩人一聽,也沒再交談了,都急匆匆迴了房間,翻出《入門須知》看了起來。
顧流桑總結了一下,大概分為以下幾點:
一是修真禮儀,同輩禮:左手捏子午訣,當胸豎直,微一低首,口中同時說見過道友見過師兄、師姐。
長輩禮:兩手抱訣,左手食指和拇指畫圓,右手拇指放在圓內,右手食指放在左手食指下麵從拇指方向合一,微微躬身,口中同時說見過真君、真尊.......或前輩。
二是宗門權力劃分,掌教、副掌教、峰主,執事,供奉......等等。
三是新弟子須知的宗門門規,如宗門內不可禦劍飛行,若要飛行,宗門有專門的飛鶴或紙鶴。
四是新弟子指南,新入門弟子稱為見習弟子,要去傳道峰參加入門大典,重大宗門聚會必須穿宗門發放的服飾。
還有一些是教新弟子使用如何身份玉簡,引氣入體後如何使用儲物袋,如何在若大的宗門找到要去的地方,附一張宗門地域分布簡圖......
顧流桑快速瀏覽完,按照《入門須知》講解的要領,先是用身份玉簡在房間門後麵刷了一下,一道白色的光茫逐漸將整個房間包裹起來了。
至此這間屋子才完全屬於她了,元嬰以下任何人的神識都不能窺探!
顧流桑心中安全感倍增,又按《入門須知》上所說,將儲物袋上打上自己的神識烙印,不一會就發現自己和儲物袋空間有了一聯係。
宗門儲物袋隻有十立方左右,顧流桑快速瀏覽儲物袋,發現儲物袋隻有宗門發放的一把木劍,一本太行宗弟子修練的《太衍長生訣》和十個下品靈石,及一瓶下品辟穀丹。
知道這些顧流桑沒再多看,拿起弟子服換了起來,雲白色的法袍,上麵繡著簡約的金色雲紋,一條月白色的腰帶將她那如柳般的細腰收緊,這雲白色的法袍襯得顧流桑更加柔美嬌弱,她將儲物袋掛在腰上。
又將有些零亂的頭發放下來,翻出之前在小世界收的發簪挽了一個飛仙髻。
將自己收拾妥當後,她才出了門。
她走到四號門口,掐了一個生疏的扣門訣。
不一會穿著雲白色法袍的劉思雅出來了。
她笑道:“流桑,你這麽快嗎?”
顧流桑看著眼前這個約十三歲的小姑娘微微一笑道:“我們趕快去傳道峰吧!不然就真的趕不及了。”
劉思雅道:“嗯!”
於是兩人照著地圖所指,快速向傳道峰趕去。
巍峨的山峰眏入眼球,兩人齊齊在傳道峰底停了下來,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石階蜿蜒而上,至半山腰分出幾條岔口。
顧流桑叫住一位行色匆匆的宗門弟子,行了個同不太熟的同輩禮,問道:“請問這位師兄,入門大典在傳道峰何處舉行?”
被叫住的弟子有些不耐,見是兩位軟弱的女弟子,便放緩了聲音道:“往前走,左邊的第一個岔口。”
說完便匆匆而去了。
兩人不敢耽擱,往他指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她們來到一處巨大的廣場內,廣場靠山的一邊還有一個高台,高台上站著的正是昨晚送他們去逍遙峰的趙師兄。
顧流桑與劉思雅二人連忙往廣場走去,此時,廣場站了烏泱泱一大片人。
約摸十個唿吸間,趙師兄說話了,聲音夾雜著靈力傳向廣場的每一個方向,落入在場的每一個弟子耳中。
當時隻有她不懂經脈,蕭淩寒和南宮醉都是習武之人,對人體經脈懂多了,完全不用曾祁玉再次教導。
隻有她,是個沒有練武的菜鳥。
迴憶完畢,她從包裏拿出蕭淩寒畫的、曾祁玉完善過的人體經脈圖,再次溫習起來。
“咕嚕~”五髒廟發出了警報!
顧流桑放下圖紙,從戒指空間中拿出了食物,吃了起來。
吃飽之後,她看起了引氣訣。
引氣入體便是初次感應靈氣,吸納天地靈氣,入體化為元力,打通經脈,初開丹田。
人有三個丹田,上丹田識海,位於大腦中部,識海藏神。
中丹田,位於小腹肚臍眼上方一寸位置,中丹田納氣。
下丹田,養精之所,下丹田人人先天具有。
中丹田、上丹田,需要自己去開辟。
引氣入體成功便會開辟中丹田、上丹田兩個丹田。
顧流桑背下引氣口訣,盤膝而坐,此時她五心向天,閉上了眼睛,慢慢地放緩了唿吸,一唿吸的頻率變得越來越慢,她心中默念口訣:
盤坐寧心,鬆靜自然,唇齒輕合,唿吸緩綿,手心向天,閉眼平視,收聚神光,達於天心,進入泥丸,降至氣穴,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丹田氣暖,腎如湯煎,氣行帶脈,煉己功全......
周圍變得安靜起來,微風拂過,大自然的靜,令人心情放鬆。
漆黑的場景消失,顧流桑很快便感受到了圍繞在她周身的彩色光點。
顧流桑知道這彩色光點,她聽曾祁玉說過,每個顏色的光點,都對應著一種靈力。
鬱金色是金,綠色是木,天藍色是水,赤紅色是火,黃橡色是土,黑色是暗,銀色是光,白色是冰,青色是風,紫色是雷,星星一樣的金黃色是空間,氣泡一樣的透明色是時間......
其中天藍色和赤紅色兩色光點對顧流桑反應最為激烈,紛紛朝著顧流桑身上湧,迫不急待要融入她的身體。
顧流桑見此,便放出善意歡迎的態度,兩色光點似有所感,興奮地朝著顧流桑身體湧去,靈氣入體的那一刻,顧流桑仿佛泡在溫水中,全身暖洋洋的,多日勞頓的疲憊一掃而空,整個人仿佛重獲新生。
顧流桑默念口訣,有條不紊地控製著光點進入身體並在經脈中運行。
任脈、督脈...帶脈...陰蹺脈...陽維脈......碰~她似有所感,中丹田開了,她繼續引領光點駛向泥丸宮,光點紛紛有序地聽著她的指揮,又是碰~初開識海,上丹田開了,她繼續引領著光點行至一周天,後引入中丹田。
唿~顧流桑深吸一口氣,她成功引氣入體了,嘔~好臭啊!
顧流桑睜開眼睛,臭味正是從自己身上發出來的,她連忙去內室提了那唯一的桶,往院子的水井裝水,連衝了三桶水,她終於洗幹淨了。
她再次提水將床和地也擦了一遍,看著那濕漉漉地麵和床板,她出了房間站在院子裏,等它們自然風幹。
上丹田也稱識海,中丹田便是大家所說的丹田。
顧流桑引氣入體成功了,她現在可以用神識了。
她站在院子中發著呆。
清晨的陽光照在她身上,使得整個人都溫暖了。
“你也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嗎?”一個聲音打斷了顧流桑發呆。
顧流桑抬頭看過去,隻見一個樣貌可愛的大眼睛雙眼皮女孩端著衣盆從一間屋內走了出來。
“你好,我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姓顧名流桑。”顧流桑答道。
“我叫劉思雅,是從世俗界來的,你是從哪來的呀?”劉思雅瞪著圓圓的眼睛說道。
“我也是從世俗界來的。”顧流桑答道。
劉思雅一聽她也是從世俗界來的,笑容都開懷了不少,仿佛找到老鄉似的親切。
她拉著顧流桑坐在了院子裏的石凳上。
“我是從大河村來的,我的家鄉可好了,每年都豐收,我帶了家鄉的特產呢,等下給你拿點呀,你嚐嚐。”
劉思雅似乎很健談,她繼續說道:“我住在四號房間,我們可以一起成長呀。”
顧流桑點頭應是,劉思雅她將盆放在的石桌上,似乎打算和顧流桑促膝長談。
“你們是新來的見習弟子吧。”
一道女聲打斷了兩人談話,隻見從院外走來一個身穿外門弟子服,束著黃色腰帶的女子,那女子看著約二十幾歲,鼻尖長了一顆小痣,柳葉眉,丹鳳眼。
此時她的腳剛踏進院子就道:“你們見習弟子今天要參加入門大典,你們不知道嗎?怎麽還在這裏,不怕遲到嗎?可是要點名的哦!”
“我不知道呀!”劉思雅睜大了眼睛,一臉懵。
顧流桑也很懵,昨天沒聽人說起過呀!
兩人齊齊從石凳站起身,顧流桑道:“多謝師姐告知,敢問師姐,這入門大典是在何處舉行?開始時間是何時?”
“我叫宋海婷,你們叫我宋師姐就行,這些事情《入門須知》都有寫,你們沒看嗎?”
宋海婷看了她們兩一眼,“咦~這位師妹一個晚上就引氣入體了!”
宋海婷的眼神盯著顧流桑,她倒是不知道,這位新來的見習弟子天賦這麽好的嘛!
“師姐,我昨天一迴來就休息了,早上一起來都在打掃房間,便沒有看《入門須知》”劉思雅解釋道。
順著劉思雅的話,顧流桑也轉移話題道:“宋師姐,我也沒來得及看那本《入門須知》”
“你們要去傳道峰參加入門大典,從這走過去大概半個時辰,現在趕去應該還來得及!”宋海婷見顧流桑轉移話題也沒多說什麽,就迴了她們一句,然後進了房間。
兩人一聽,也沒再交談了,都急匆匆迴了房間,翻出《入門須知》看了起來。
顧流桑總結了一下,大概分為以下幾點:
一是修真禮儀,同輩禮:左手捏子午訣,當胸豎直,微一低首,口中同時說見過道友見過師兄、師姐。
長輩禮:兩手抱訣,左手食指和拇指畫圓,右手拇指放在圓內,右手食指放在左手食指下麵從拇指方向合一,微微躬身,口中同時說見過真君、真尊.......或前輩。
二是宗門權力劃分,掌教、副掌教、峰主,執事,供奉......等等。
三是新弟子須知的宗門門規,如宗門內不可禦劍飛行,若要飛行,宗門有專門的飛鶴或紙鶴。
四是新弟子指南,新入門弟子稱為見習弟子,要去傳道峰參加入門大典,重大宗門聚會必須穿宗門發放的服飾。
還有一些是教新弟子使用如何身份玉簡,引氣入體後如何使用儲物袋,如何在若大的宗門找到要去的地方,附一張宗門地域分布簡圖......
顧流桑快速瀏覽完,按照《入門須知》講解的要領,先是用身份玉簡在房間門後麵刷了一下,一道白色的光茫逐漸將整個房間包裹起來了。
至此這間屋子才完全屬於她了,元嬰以下任何人的神識都不能窺探!
顧流桑心中安全感倍增,又按《入門須知》上所說,將儲物袋上打上自己的神識烙印,不一會就發現自己和儲物袋空間有了一聯係。
宗門儲物袋隻有十立方左右,顧流桑快速瀏覽儲物袋,發現儲物袋隻有宗門發放的一把木劍,一本太行宗弟子修練的《太衍長生訣》和十個下品靈石,及一瓶下品辟穀丹。
知道這些顧流桑沒再多看,拿起弟子服換了起來,雲白色的法袍,上麵繡著簡約的金色雲紋,一條月白色的腰帶將她那如柳般的細腰收緊,這雲白色的法袍襯得顧流桑更加柔美嬌弱,她將儲物袋掛在腰上。
又將有些零亂的頭發放下來,翻出之前在小世界收的發簪挽了一個飛仙髻。
將自己收拾妥當後,她才出了門。
她走到四號門口,掐了一個生疏的扣門訣。
不一會穿著雲白色法袍的劉思雅出來了。
她笑道:“流桑,你這麽快嗎?”
顧流桑看著眼前這個約十三歲的小姑娘微微一笑道:“我們趕快去傳道峰吧!不然就真的趕不及了。”
劉思雅道:“嗯!”
於是兩人照著地圖所指,快速向傳道峰趕去。
巍峨的山峰眏入眼球,兩人齊齊在傳道峰底停了下來,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石階蜿蜒而上,至半山腰分出幾條岔口。
顧流桑叫住一位行色匆匆的宗門弟子,行了個同不太熟的同輩禮,問道:“請問這位師兄,入門大典在傳道峰何處舉行?”
被叫住的弟子有些不耐,見是兩位軟弱的女弟子,便放緩了聲音道:“往前走,左邊的第一個岔口。”
說完便匆匆而去了。
兩人不敢耽擱,往他指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她們來到一處巨大的廣場內,廣場靠山的一邊還有一個高台,高台上站著的正是昨晚送他們去逍遙峰的趙師兄。
顧流桑與劉思雅二人連忙往廣場走去,此時,廣場站了烏泱泱一大片人。
約摸十個唿吸間,趙師兄說話了,聲音夾雜著靈力傳向廣場的每一個方向,落入在場的每一個弟子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