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換發型了,因為被抓下的那撮頭發,始終長不出來,所以他不得不用一個“偏分”的發型,來遮擋那處缺損。
否則將會影響形象,對於一個野心家,這種缺陷是不能接受的。
但誰會注意這種“小事”?
除非是那個始作俑者。
想到這裏,希特勒開始在人群中尋找那個身影,這裏是他的地盤,是他的“戰場”,那個操著柏林口音的小子,他要將其找出來,當眾羞辱一番,然後當做自己勝利的“墊腳石”,被扔到大街上。
然而視線掃過全場,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他始終沒有找到那個身影,這讓他略顯失落,但也並不氣餒,因為他知道,當自己勝利時,那個家夥一定會無比沮喪。
想到這裏,他反而感到更加興奮,以至於雙手都有些顫抖。
不僅是征服欲,甚至現在還有了複仇欲,這種感覺太美妙了,美妙到他感覺自己像是升到了天堂,身心都無比的亢奮和愉悅。
但是他強迫自己冷靜,現在他被兩千人矚目,他必須以最完美的狀態,來進行這一次演講,因為這是起點,征服慕尼黑,征服巴伐利亞,征服德國,征服歐洲,直至征服世界。
接下來,將是征服一切的起點。
熱場已經結束,現在觀眾都在對他抱有期待,希特勒重新調整情緒,緩緩開口。
“眾所周知,德意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我們有輝煌的曆史,有燦爛的文明,我們繼承了古羅馬的榮耀,建立起一座座豐碑……”
希特勒的開局,並沒有多麽激烈,他的語氣很緩慢,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
他簡要地說了德意誌民族遙遠的過去,期間還開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小玩笑,會場的氣氛很輕鬆,所有人都露出笑容。
但是很快,他就把話題越拉越近,從普法戰爭勝利,到德意誌帝國建立,匹斯麥的鐵血政策讓帝國走向輝煌,德意誌民族終於站到了歐洲巔峰。
這段敘述,希特勒的語氣依然溫和,始終保持微微抬頭的姿勢,他仿佛沉浸在那段輝煌當中,眼睛始終向前望著,似在迴望那個時代。
人們的情緒也受到感染,他們都是德意誌人,即便是被“鐵血政策”壓製的工人階級,都沒有人出來搗亂。
畢竟,在血脈麵前,階層的隔閡是次要的。
“但是,現在我們失去了所有榮光,甚至當我們死後,都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德意誌的先賢。
想象一下,當我們死去,見到了那些普法戰爭中的英雄,我們該如何迴答?
我們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他們曾經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土地,被我們拱手讓人。
我們失去了尤本和薩爾梅迪,失去了克萊佩達,失去了所有殖民地。
奧地利與我們血脈相連,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割舍,波蘭也由那些自大狂和騙子分離了出去。
我們曾經無比輝煌,先人們馳騁疆場,征服過無數土地,但是現在,我們卻讓他們的輝煌蒙塵,讓他們的榮耀蒙羞。”
希特勒突然捂住胸口,他痛心疾首的樣子,讓人們紛紛低頭,他們戰敗了,先輩們的輝煌已經蕩然無存,這是恥辱,深深刺痛每一個人的內心。
“然而我們失敗的根源是什麽?是因為敵人太強大麽?
不,他們並不可怕,即便是停戰的那一天,我們還在法國作戰,我們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帝國的旗幟,依舊在法國人的土地上飄蕩。”
希特勒突然開始拔高嗓門,他緊握拳頭,以至於用力過猛,讓拳頭被攥得發白。
“我們在進攻,作為一名前線的士兵,我拿著槍,與戰友一起向著法國人的陣地衝鋒。
我們的軍隊英勇無敵,我們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我的戰友倒下了,但是我還在衝鋒,因為我相信,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聲嘶力竭地呐喊,仿佛他現在依舊身處戰場,敵人的炮彈打了過來,敵人的子彈射了過來,但是他沒有停下腳步,他還在衝鋒,揮舞著德意誌的旗幟……
這一幕感染了許多人,特別是一些老兵,他們全部站起身,跟著一起呐喊,他們取得過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們的從軍經曆是輝煌和自豪的。
“但我們失敗了,知道當得知那個消息的時候,我和我的戰友,是一種什麽心情麽?
我們茫然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我們正在取得勝利,那是我們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勝利啊。
為什麽?為什麽我們要投降,向那些被我們揍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的法國佬投降,為什麽?憑什麽?”
希特勒攤開雙手,做出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此時一些老兵已經涕淚橫流,他們想不通,為什麽要投降,他們明明在進攻,他們明明在取得勝利。
“當時我的雙眼被毒氣弄瞎,我抓著護士的手,一直在問她這個問題,為什麽我們會失敗,為什麽我們要投降,是我們的犧牲還不夠多,是我們依舊不夠英勇麽?
不,護士安慰我,告訴我這不是我們的錯,帝國的軍人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了,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足夠英勇,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那些罪人,那些在我們背後捅刀子的人。”
經過前麵的沉澱和煽情,他的嗓音突然拔高和尖利起來,小小的身體仿佛瞬間變得高大,他緊握雙拳,聲嘶力竭,臉上帶著怒意,眼神更是殺氣騰騰。
“是那些罪人,十一月的罪人,他們膽小懦弱,為了不上戰場,於是發動了暴亂,將後方搞得一團糟。
所有基爾港的水兵,都應該送上絞刑架,所有德共,都應該埋進垃圾堆裏。是他們毀了我們所有的犧牲和努力,他們的暴亂,導致了我們的失敗,他們是罪魁禍首,是法國人的走狗。”
揮舞雙拳,希特勒就像一頭發狂的公牛,他高喊著,大聲斥責著,用所有他知道的粗鄙言語,去攻擊遍布德國的紅色起義者。
“放屁,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為什麽反抗。”
“你才是走狗,一條皇帝腳邊的狗。”
“滾下去吧,去街邊找一根骨頭。”
……
希特勒的攻擊,讓那些左翼人群開始了反擊,他們一邊出聲咒罵,一邊大聲嗬斥,甚至還有人拎起啤酒瓶,向著講台上的希特勒拋去。
然而他沒有後退,更沒有離開講台,他的目光依然堅定,因為他知道,一旦他走下講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將灰飛煙滅。
所幸,對於這種場麵,他已經有所預料,並且做好了準備。
“閉嘴,都給我閉嘴。”
就在工人們打亂演講的時候,那些軍人出手了。
他們手拿木棒和馬鞭,對著手無寸鐵的工人用力揮舞,而右翼人群和老兵也加入了攻擊者的行列,他們把那些嚷嚷最兇的工人踢倒在地,在一番毆打後,抬出了會場。
這場混亂持續了一小會兒,隨著那些搗蛋者被趕出去,希特勒的演講終於可以繼續。
但是人群已經分裂,左翼工人們不斷發出噓聲,幹擾他的演講,這引起了右翼人群的不滿,雙方開始謾罵,但是沒有了肢體衝突。
“艾伯特是個毫無能力的人,甚至這樣說都是抬舉他,他隻配去修理馬鞍,根本就不應該坐在柏林的辦公室裏。
那個臭名昭著的《凡爾賽和約》,他是帶著什麽樣的心情去簽署和承認的,我很好奇,他難道就沒有羞恥心麽?
……
社會民主黨更是一群蠢貨和懦夫,他們隻會迫害普通市民,對於那些共產主義暴徒和法國人,卻卑躬屈膝,滿臉媚笑。
他們夥同起來,不斷印刷著鈔票,民眾的財富在不斷被洗劫,這是公開的犯罪,但是誰來懲罰他們呢?”
希特勒繼續在演講,頂著會場裏的噓聲,他仿若什麽都聽不見,他依舊聲嘶力竭,依舊義憤填膺,他沒有被那些雜音打亂節奏,反而因為這些反對的聲音,而陷入亢奮中。
這就像戰場,你越靠近敵人的陣地,敵人就會越加瘋狂地射擊,因為他們害怕,害怕被你打敗。
話題逐漸迴到每個人身邊,雖然希特勒依舊在攻擊德共,但是噓聲漸漸少了起來,畢竟馬克在瘋狂貶值,《凡爾賽和約》那匪夷所思的賠款,讓艾伯特政府全力打開印鈔機,每個德國人的錢包都在不斷被稀釋。
這是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不管你是左翼還是右翼,當你走在大街上,任意進入一間店鋪,看看上麵的價簽,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種壓力。
這會產生共情,讓每個人都進入他的步調。
“如果不姓漢梅爾伯格或者伊西多爾巴赫,我們這些小市民又有什麽辦法呢?”
這是一句反猶口號,暗指猶太人操縱物價,話題開始轉向猶太人,這讓部分左翼的工人,也閉上了嘴巴。
畢竟猶太人,是所有人的敵人,他們吸血鬼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工人階層,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那些從俄國來的猶太人,他們正在吸食我們的血汗,在我們最虛弱的時候,給予我們致命一擊。
他們是流動的惡魔,用共產主義來蠱惑我們自相殘殺,然後舔舐我們的鮮血,露出滿足的微笑。”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攻擊越發激烈起來,特別是說到德國猶太人,更是充滿了仇恨。
而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猶太人,帶來了“病毒”,那就是共產主義。
“是共產主義毀了帝國。”
這是很多舊貴族和陸軍官兵的認知,如果沒有共產主義的輸出,基爾港就不會發生起義,遍布德國的工人革命,更不會爆發。
“猶太人和共產主義,是這個國家的毒瘤。”
希特勒依舊在呐喊著,此時已經被共情的人越來越多,掌聲開始淹沒噓聲,更有許多人,開始高聲呐喊。
“打倒猶太人。”
“打倒共產主義。”
……
站在台上的希特勒,第一次露出微笑,看著台下越來越多的人在揮舞拳頭,他知道,他的煽動終於取得了效果。
人群被他鼓動,被他的演講吸引並沉迷其中,而這個時候,真正的殺招,終於可以釋放了。
隻見一張稿紙,緩緩從他的口袋裏,被拿了出來。
“現在,我們看到了希望,這是我們政黨的綱領,一共有25點,我會逐條念給大家聽,由你們自己來評判,它是否能夠帶給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一個光明的未來。”
說完話,希特勒將稿紙拿起來,將上麵的內容,用鏗鏘有力,但是沒有任何攻擊性的聲音,一字一句,清楚的念出來。
“第一條,我們要求,基於民族自決的權利,所有德意誌人聯合為“大德意誌國”。
讀完第一條,希特勒停了下來,他看向觀眾,詢問他們是否能夠聽懂,就像一個教書匠,在詢問自己年幼的學生一樣。
人群中有人發出噓聲和嘲笑,但是更多人則老實的迴答。他們表示能夠聽懂,明白這一條的含義,德意誌不會分裂,而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看到這一幕,希特勒滿意地點點頭,隨後他繼續說著,將第二條講了出來。
“第二條,我們要求德意誌民族享有與其他民族相平等的權利,廢除《凡爾塞條約》和《聖日爾曼條約》。”
依舊是不疾不徐,中氣十足的聲音,將這一條說完,他又停下來,重新問了上一次的話,詢問觀眾,是否可以聽懂。
正常來說,一場演說,就是一次煽動情緒的盛宴,特別是在民族主義這種極易讓人“失智”的話題下。
演講者會不斷煽動,甚至挑逗民眾的情緒,當民眾已經喪失理智,情緒亢奮到極點時,演講者幾乎可以讓他們做任何事。
甚至有組織的殺人都不是問題,隻要將某一類人,列為“敵人”,那麽這些喪失理智的觀眾,會毫不猶豫地用一切手段,將“敵人”消滅。
這就是洗腦的可怕,越是低學識和低思考能力的人,越容易被蠱惑和操縱。
然而希特勒反其道而行,他把“思考”的權利交給觀眾,這看似是一種“業餘”的做法,但是卻是他設下的一個圈套。
《25點綱領》,是他拉著德萊克斯勒,“奮戰”無數個日夜的結晶,他對這個綱領,擁有絕對的自信。
“每個德國人都會接受它,支持它,猶太人除外。”
這是希特勒對《25點綱領》的評價,也是貫穿他整個政治生涯的信念,當納粹黨走上德國權利巔峰的時候,這個綱領,依舊是他們的“指導書”,並被奉為黨派最高的“教義”。
逐字逐句,希特勒將25條全部講給了觀眾,而且每講一條,都會詢問觀眾是否能夠聽懂,他不再亢奮,不再歇斯底裏的吼叫和咒罵,他把思考的權利交給了觀眾。
隻是畫上了範圍。
“第一條我們要求基於民族自決的權利,聯合德意誌人為大德意誌帝國。
……
第四條隻有德意誌同胞,才能取得德意誌公民的資格;凡屬德意誌民族血統,不管其職業如何,方能為德意誌國民。因此猶太人不能為德意誌國民。
……
第七條我們要求國家應供給公民工作及生活為其首要任務。如果國家不能養育其全部人口,應驅逐外國人(非德意誌公民)出德國國境。
……
第十二條鑒於每次戰爭都給人民帶來生命財產方麵的巨大犧牲,必須把戰爭橫財看作對人民的犯罪。因此,我們要求完全沒收一切戰爭利潤。
……
第二十五條我們要求在聯邦內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以便實現本政黨所主張的一切;中央和國會對於整個及其各種機關,應有絕對的權威;為了實施聯邦所頒布的法律,應創設各種職業會議。
本黨的領導者,誓為完成上述目的而奮鬥,必要時,即犧牲征途,也在所不惜。”
在最後,希特勒將完整的《25條綱領》再度宣讀,這一次,他每讀一條,觀眾就會在下麵複述一遍,整個宴會廳都被他們的聲音填滿,震耳欲聾。
每個人的表情都變得嚴肅,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了炙熱。
這是一場成功的洗腦,是希特勒第一次將自己的主張,通過公開演講的方式灌輸給別人。
這也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以至於當希特勒宣布集會結束時,人們是列隊離開的,這讓台上的他,露出得意的微笑。
“想不到,慕尼黑出現了這樣一匹兇悍的餓狼。”
帕爾的臉色鐵青,他是猶太人,而這個《25點綱領》說得很明白,猶太人是被打擊的對象,甚至是“消滅”的對象,不配留在這個國家。
“阿道夫”在德語裏,意思就是“幸運的狼”,帕爾感覺手腳發涼,就像被一頭兇悍的餓狼盯住,隨時都會撲上來,在自己脖子上,狠狠咬上一口。
以至於來到大街上,他都在止不住的顫抖。
“我們來對了,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家夥。”
安西歎了一口氣,他拿出煙,然後用火柴點燃。
他的煙癮很輕,每天最多吸三根,但是現在,他吸完一根,立刻又續上一根。
“是啊,可怕的家夥。”
克萊也是感到冰冷,他知道那個人很會“說”,但是沒想到,會這麽能“說”。
親眼見證,才是最震撼的,現在克萊終於理解,為什麽這個人能夠讓整個國家踏上戰場,能夠讓幾千萬人對他死心塌地。
希特勒的崛起,幾乎已經注定了,因為他的黨派正在迅速擴大,僅僅一場演說,就讓上百人加入了德國工人黨。
看起來不多,是不是?
要知道,今天參加集會的人,至少有一半來自左翼,兩千人裏,有一百人加入他的政黨,那就是二十分之一。
如果他繼續組織大型集會呢?
一萬個觀眾,就會有五百人加入。
十萬個觀眾,就會有五千人加入。
百萬個觀眾……
千萬個觀眾……
克萊幾乎不敢想象了,他明白,希特勒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誰也無法阻止。
“也許,我們也該做點兒什麽了。”
克萊抬起頭,這場集會舉行了三個多小時,而希特勒一個人就占用了兩個半小時。
這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是精神的考驗,克萊覺得,他距離那個高度差得很多,但是他不能懼怕,隻能迎難而上。
因為他也沒有退路了,納粹黨的崛起必須得到遏製,而自己,是唯一的希望。
“我們也來組織集會吧,去告訴所有人,我們的政黨,才是德國的希望。”
克萊轉過身,用堅定的語氣說著,帕爾和安西都是一愣,他們用詫異的眼神看向克萊。
隻見克萊的眼神中,似乎有一道炙熱的火光,正在熊熊燃燒。
這個年輕人沒有被對手的強大而嚇到,反而堅定了決心。
因為戰場已經鋪開,他也沒有退路了。
否則將會影響形象,對於一個野心家,這種缺陷是不能接受的。
但誰會注意這種“小事”?
除非是那個始作俑者。
想到這裏,希特勒開始在人群中尋找那個身影,這裏是他的地盤,是他的“戰場”,那個操著柏林口音的小子,他要將其找出來,當眾羞辱一番,然後當做自己勝利的“墊腳石”,被扔到大街上。
然而視線掃過全場,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他始終沒有找到那個身影,這讓他略顯失落,但也並不氣餒,因為他知道,當自己勝利時,那個家夥一定會無比沮喪。
想到這裏,他反而感到更加興奮,以至於雙手都有些顫抖。
不僅是征服欲,甚至現在還有了複仇欲,這種感覺太美妙了,美妙到他感覺自己像是升到了天堂,身心都無比的亢奮和愉悅。
但是他強迫自己冷靜,現在他被兩千人矚目,他必須以最完美的狀態,來進行這一次演講,因為這是起點,征服慕尼黑,征服巴伐利亞,征服德國,征服歐洲,直至征服世界。
接下來,將是征服一切的起點。
熱場已經結束,現在觀眾都在對他抱有期待,希特勒重新調整情緒,緩緩開口。
“眾所周知,德意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我們有輝煌的曆史,有燦爛的文明,我們繼承了古羅馬的榮耀,建立起一座座豐碑……”
希特勒的開局,並沒有多麽激烈,他的語氣很緩慢,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的故事。
他簡要地說了德意誌民族遙遠的過去,期間還開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的小玩笑,會場的氣氛很輕鬆,所有人都露出笑容。
但是很快,他就把話題越拉越近,從普法戰爭勝利,到德意誌帝國建立,匹斯麥的鐵血政策讓帝國走向輝煌,德意誌民族終於站到了歐洲巔峰。
這段敘述,希特勒的語氣依然溫和,始終保持微微抬頭的姿勢,他仿佛沉浸在那段輝煌當中,眼睛始終向前望著,似在迴望那個時代。
人們的情緒也受到感染,他們都是德意誌人,即便是被“鐵血政策”壓製的工人階級,都沒有人出來搗亂。
畢竟,在血脈麵前,階層的隔閡是次要的。
“但是,現在我們失去了所有榮光,甚至當我們死後,都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德意誌的先賢。
想象一下,當我們死去,見到了那些普法戰爭中的英雄,我們該如何迴答?
我們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他們曾經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土地,被我們拱手讓人。
我們失去了尤本和薩爾梅迪,失去了克萊佩達,失去了所有殖民地。
奧地利與我們血脈相連,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割舍,波蘭也由那些自大狂和騙子分離了出去。
我們曾經無比輝煌,先人們馳騁疆場,征服過無數土地,但是現在,我們卻讓他們的輝煌蒙塵,讓他們的榮耀蒙羞。”
希特勒突然捂住胸口,他痛心疾首的樣子,讓人們紛紛低頭,他們戰敗了,先輩們的輝煌已經蕩然無存,這是恥辱,深深刺痛每一個人的內心。
“然而我們失敗的根源是什麽?是因為敵人太強大麽?
不,他們並不可怕,即便是停戰的那一天,我們還在法國作戰,我們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帝國的旗幟,依舊在法國人的土地上飄蕩。”
希特勒突然開始拔高嗓門,他緊握拳頭,以至於用力過猛,讓拳頭被攥得發白。
“我們在進攻,作為一名前線的士兵,我拿著槍,與戰友一起向著法國人的陣地衝鋒。
我們的軍隊英勇無敵,我們在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我的戰友倒下了,但是我還在衝鋒,因為我相信,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聲嘶力竭地呐喊,仿佛他現在依舊身處戰場,敵人的炮彈打了過來,敵人的子彈射了過來,但是他沒有停下腳步,他還在衝鋒,揮舞著德意誌的旗幟……
這一幕感染了許多人,特別是一些老兵,他們全部站起身,跟著一起呐喊,他們取得過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他們的從軍經曆是輝煌和自豪的。
“但我們失敗了,知道當得知那個消息的時候,我和我的戰友,是一種什麽心情麽?
我們茫然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我們正在取得勝利,那是我們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勝利啊。
為什麽?為什麽我們要投降,向那些被我們揍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的法國佬投降,為什麽?憑什麽?”
希特勒攤開雙手,做出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此時一些老兵已經涕淚橫流,他們想不通,為什麽要投降,他們明明在進攻,他們明明在取得勝利。
“當時我的雙眼被毒氣弄瞎,我抓著護士的手,一直在問她這個問題,為什麽我們會失敗,為什麽我們要投降,是我們的犧牲還不夠多,是我們依舊不夠英勇麽?
不,護士安慰我,告訴我這不是我們的錯,帝國的軍人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了,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足夠英勇,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那些罪人,那些在我們背後捅刀子的人。”
經過前麵的沉澱和煽情,他的嗓音突然拔高和尖利起來,小小的身體仿佛瞬間變得高大,他緊握雙拳,聲嘶力竭,臉上帶著怒意,眼神更是殺氣騰騰。
“是那些罪人,十一月的罪人,他們膽小懦弱,為了不上戰場,於是發動了暴亂,將後方搞得一團糟。
所有基爾港的水兵,都應該送上絞刑架,所有德共,都應該埋進垃圾堆裏。是他們毀了我們所有的犧牲和努力,他們的暴亂,導致了我們的失敗,他們是罪魁禍首,是法國人的走狗。”
揮舞雙拳,希特勒就像一頭發狂的公牛,他高喊著,大聲斥責著,用所有他知道的粗鄙言語,去攻擊遍布德國的紅色起義者。
“放屁,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為什麽反抗。”
“你才是走狗,一條皇帝腳邊的狗。”
“滾下去吧,去街邊找一根骨頭。”
……
希特勒的攻擊,讓那些左翼人群開始了反擊,他們一邊出聲咒罵,一邊大聲嗬斥,甚至還有人拎起啤酒瓶,向著講台上的希特勒拋去。
然而他沒有後退,更沒有離開講台,他的目光依然堅定,因為他知道,一旦他走下講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將灰飛煙滅。
所幸,對於這種場麵,他已經有所預料,並且做好了準備。
“閉嘴,都給我閉嘴。”
就在工人們打亂演講的時候,那些軍人出手了。
他們手拿木棒和馬鞭,對著手無寸鐵的工人用力揮舞,而右翼人群和老兵也加入了攻擊者的行列,他們把那些嚷嚷最兇的工人踢倒在地,在一番毆打後,抬出了會場。
這場混亂持續了一小會兒,隨著那些搗蛋者被趕出去,希特勒的演講終於可以繼續。
但是人群已經分裂,左翼工人們不斷發出噓聲,幹擾他的演講,這引起了右翼人群的不滿,雙方開始謾罵,但是沒有了肢體衝突。
“艾伯特是個毫無能力的人,甚至這樣說都是抬舉他,他隻配去修理馬鞍,根本就不應該坐在柏林的辦公室裏。
那個臭名昭著的《凡爾賽和約》,他是帶著什麽樣的心情去簽署和承認的,我很好奇,他難道就沒有羞恥心麽?
……
社會民主黨更是一群蠢貨和懦夫,他們隻會迫害普通市民,對於那些共產主義暴徒和法國人,卻卑躬屈膝,滿臉媚笑。
他們夥同起來,不斷印刷著鈔票,民眾的財富在不斷被洗劫,這是公開的犯罪,但是誰來懲罰他們呢?”
希特勒繼續在演講,頂著會場裏的噓聲,他仿若什麽都聽不見,他依舊聲嘶力竭,依舊義憤填膺,他沒有被那些雜音打亂節奏,反而因為這些反對的聲音,而陷入亢奮中。
這就像戰場,你越靠近敵人的陣地,敵人就會越加瘋狂地射擊,因為他們害怕,害怕被你打敗。
話題逐漸迴到每個人身邊,雖然希特勒依舊在攻擊德共,但是噓聲漸漸少了起來,畢竟馬克在瘋狂貶值,《凡爾賽和約》那匪夷所思的賠款,讓艾伯特政府全力打開印鈔機,每個德國人的錢包都在不斷被稀釋。
這是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不管你是左翼還是右翼,當你走在大街上,任意進入一間店鋪,看看上麵的價簽,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種壓力。
這會產生共情,讓每個人都進入他的步調。
“如果不姓漢梅爾伯格或者伊西多爾巴赫,我們這些小市民又有什麽辦法呢?”
這是一句反猶口號,暗指猶太人操縱物價,話題開始轉向猶太人,這讓部分左翼的工人,也閉上了嘴巴。
畢竟猶太人,是所有人的敵人,他們吸血鬼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工人階層,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那些從俄國來的猶太人,他們正在吸食我們的血汗,在我們最虛弱的時候,給予我們致命一擊。
他們是流動的惡魔,用共產主義來蠱惑我們自相殘殺,然後舔舐我們的鮮血,露出滿足的微笑。”
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攻擊越發激烈起來,特別是說到德國猶太人,更是充滿了仇恨。
而主要原因,就是這些猶太人,帶來了“病毒”,那就是共產主義。
“是共產主義毀了帝國。”
這是很多舊貴族和陸軍官兵的認知,如果沒有共產主義的輸出,基爾港就不會發生起義,遍布德國的工人革命,更不會爆發。
“猶太人和共產主義,是這個國家的毒瘤。”
希特勒依舊在呐喊著,此時已經被共情的人越來越多,掌聲開始淹沒噓聲,更有許多人,開始高聲呐喊。
“打倒猶太人。”
“打倒共產主義。”
……
站在台上的希特勒,第一次露出微笑,看著台下越來越多的人在揮舞拳頭,他知道,他的煽動終於取得了效果。
人群被他鼓動,被他的演講吸引並沉迷其中,而這個時候,真正的殺招,終於可以釋放了。
隻見一張稿紙,緩緩從他的口袋裏,被拿了出來。
“現在,我們看到了希望,這是我們政黨的綱領,一共有25點,我會逐條念給大家聽,由你們自己來評判,它是否能夠帶給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一個光明的未來。”
說完話,希特勒將稿紙拿起來,將上麵的內容,用鏗鏘有力,但是沒有任何攻擊性的聲音,一字一句,清楚的念出來。
“第一條,我們要求,基於民族自決的權利,所有德意誌人聯合為“大德意誌國”。
讀完第一條,希特勒停了下來,他看向觀眾,詢問他們是否能夠聽懂,就像一個教書匠,在詢問自己年幼的學生一樣。
人群中有人發出噓聲和嘲笑,但是更多人則老實的迴答。他們表示能夠聽懂,明白這一條的含義,德意誌不會分裂,而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看到這一幕,希特勒滿意地點點頭,隨後他繼續說著,將第二條講了出來。
“第二條,我們要求德意誌民族享有與其他民族相平等的權利,廢除《凡爾塞條約》和《聖日爾曼條約》。”
依舊是不疾不徐,中氣十足的聲音,將這一條說完,他又停下來,重新問了上一次的話,詢問觀眾,是否可以聽懂。
正常來說,一場演說,就是一次煽動情緒的盛宴,特別是在民族主義這種極易讓人“失智”的話題下。
演講者會不斷煽動,甚至挑逗民眾的情緒,當民眾已經喪失理智,情緒亢奮到極點時,演講者幾乎可以讓他們做任何事。
甚至有組織的殺人都不是問題,隻要將某一類人,列為“敵人”,那麽這些喪失理智的觀眾,會毫不猶豫地用一切手段,將“敵人”消滅。
這就是洗腦的可怕,越是低學識和低思考能力的人,越容易被蠱惑和操縱。
然而希特勒反其道而行,他把“思考”的權利交給觀眾,這看似是一種“業餘”的做法,但是卻是他設下的一個圈套。
《25點綱領》,是他拉著德萊克斯勒,“奮戰”無數個日夜的結晶,他對這個綱領,擁有絕對的自信。
“每個德國人都會接受它,支持它,猶太人除外。”
這是希特勒對《25點綱領》的評價,也是貫穿他整個政治生涯的信念,當納粹黨走上德國權利巔峰的時候,這個綱領,依舊是他們的“指導書”,並被奉為黨派最高的“教義”。
逐字逐句,希特勒將25條全部講給了觀眾,而且每講一條,都會詢問觀眾是否能夠聽懂,他不再亢奮,不再歇斯底裏的吼叫和咒罵,他把思考的權利交給了觀眾。
隻是畫上了範圍。
“第一條我們要求基於民族自決的權利,聯合德意誌人為大德意誌帝國。
……
第四條隻有德意誌同胞,才能取得德意誌公民的資格;凡屬德意誌民族血統,不管其職業如何,方能為德意誌國民。因此猶太人不能為德意誌國民。
……
第七條我們要求國家應供給公民工作及生活為其首要任務。如果國家不能養育其全部人口,應驅逐外國人(非德意誌公民)出德國國境。
……
第十二條鑒於每次戰爭都給人民帶來生命財產方麵的巨大犧牲,必須把戰爭橫財看作對人民的犯罪。因此,我們要求完全沒收一切戰爭利潤。
……
第二十五條我們要求在聯邦內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以便實現本政黨所主張的一切;中央和國會對於整個及其各種機關,應有絕對的權威;為了實施聯邦所頒布的法律,應創設各種職業會議。
本黨的領導者,誓為完成上述目的而奮鬥,必要時,即犧牲征途,也在所不惜。”
在最後,希特勒將完整的《25條綱領》再度宣讀,這一次,他每讀一條,觀眾就會在下麵複述一遍,整個宴會廳都被他們的聲音填滿,震耳欲聾。
每個人的表情都變得嚴肅,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了炙熱。
這是一場成功的洗腦,是希特勒第一次將自己的主張,通過公開演講的方式灌輸給別人。
這也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以至於當希特勒宣布集會結束時,人們是列隊離開的,這讓台上的他,露出得意的微笑。
“想不到,慕尼黑出現了這樣一匹兇悍的餓狼。”
帕爾的臉色鐵青,他是猶太人,而這個《25點綱領》說得很明白,猶太人是被打擊的對象,甚至是“消滅”的對象,不配留在這個國家。
“阿道夫”在德語裏,意思就是“幸運的狼”,帕爾感覺手腳發涼,就像被一頭兇悍的餓狼盯住,隨時都會撲上來,在自己脖子上,狠狠咬上一口。
以至於來到大街上,他都在止不住的顫抖。
“我們來對了,發現了一個可怕的家夥。”
安西歎了一口氣,他拿出煙,然後用火柴點燃。
他的煙癮很輕,每天最多吸三根,但是現在,他吸完一根,立刻又續上一根。
“是啊,可怕的家夥。”
克萊也是感到冰冷,他知道那個人很會“說”,但是沒想到,會這麽能“說”。
親眼見證,才是最震撼的,現在克萊終於理解,為什麽這個人能夠讓整個國家踏上戰場,能夠讓幾千萬人對他死心塌地。
希特勒的崛起,幾乎已經注定了,因為他的黨派正在迅速擴大,僅僅一場演說,就讓上百人加入了德國工人黨。
看起來不多,是不是?
要知道,今天參加集會的人,至少有一半來自左翼,兩千人裏,有一百人加入他的政黨,那就是二十分之一。
如果他繼續組織大型集會呢?
一萬個觀眾,就會有五百人加入。
十萬個觀眾,就會有五千人加入。
百萬個觀眾……
千萬個觀眾……
克萊幾乎不敢想象了,他明白,希特勒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誰也無法阻止。
“也許,我們也該做點兒什麽了。”
克萊抬起頭,這場集會舉行了三個多小時,而希特勒一個人就占用了兩個半小時。
這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是精神的考驗,克萊覺得,他距離那個高度差得很多,但是他不能懼怕,隻能迎難而上。
因為他也沒有退路了,納粹黨的崛起必須得到遏製,而自己,是唯一的希望。
“我們也來組織集會吧,去告訴所有人,我們的政黨,才是德國的希望。”
克萊轉過身,用堅定的語氣說著,帕爾和安西都是一愣,他們用詫異的眼神看向克萊。
隻見克萊的眼神中,似乎有一道炙熱的火光,正在熊熊燃燒。
這個年輕人沒有被對手的強大而嚇到,反而堅定了決心。
因為戰場已經鋪開,他也沒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