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舞台上的姑娘們,整齊跳著德意誌傳統舞蹈,希特勒露出淺淺的微笑。
他之前的人生,可以簡單概括為兩個詞,一個是“寂寂無名”,一個是“窮困潦倒”。
然而現在,似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雖然他依舊稱不上“名人”,依舊住在出租屋裏,但是他的社交圈已經開始擴大,而且是向上擴大。
就像今天,他會受邀觀看一場演出,劇院裏有上百個座位,而他卻坐在第一排。
通常這個座位是不會公開售賣的,因為是邀請席,是貴賓們才能坐的位置,代表著身份,畢竟演出結束時,第一排的貴賓將會受邀上台,與演員們握手致敬。
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而帶給他這個地位變化的,就是政治,他參與了政治,飛黃騰達,指日可待,現在隻是一點點甜頭罷了。
“他們的團長和我說,希望能夠單獨見見您,畢竟您的大名,已經傳到了米爾多夫。”
身旁的男士低下頭,小聲和希特勒說著,他的聲音很柔和,也非常輕,但是即便在樂隊的幹擾下,希特勒也能聽得非常清楚。
這個外表謙和,又頗有紳士風度的人,叫做迪特裏希.埃卡特,是右翼報紙《優秀的德國人》編輯。
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欺騙,這個人的狠厲與極端,比希特勒還要嚴重。
兩個人是最近結識的,他們同為波希米亞人,擁有共同的政治願景,比如都反對《凡爾賽和約》,都憎恨猶太人,認為是他們摧毀了德意誌帝國,是戰敗的罪魁禍首。
甚至埃卡特比希特勒更加激進,他喜歡演說,甚至公開表示,猶太人迎娶德意誌女人,是一種對德意誌高貴血統的褻瀆和汙染。
“所有迎娶德意誌女人的猶太人,都應該被送上絞刑架。”
這就是埃卡特的主張,希特勒隻是要求驅逐猶太人,而這個家夥,恨不得殺掉所有猶太人。
兩個人相差21歲,和希特勒不同,埃卡特上過大學,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懂得許多上流社會的規矩,也知道底層人的粗鄙,他和希特勒形成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甚至經常糾正希特勒的語法錯誤,給他很多政治上的指引。
當然,對希特勒最大的幫助,是擴展了希特勒的人脈,將許多文化圈的人士引薦給這位“後輩”,在介紹時,最常用的介紹詞是“這是可以拯救德意誌的人”,而提到職業,則是稱希特勒為“畫家”。
對於希特勒而言,他其實更喜歡後麵的稱唿,“畫家”是他的另一個夢想,不過現在,實現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
“好的,不過我想知道,那個團長喜歡什麽,他的思想是否……”
希特勒略微有些擔心,這個舞蹈團來自米爾多夫,那裏的情況,他並不清楚。
“放心吧,那個團長是純正的德意誌人,父親甚至還在帝國當過一個小官,可惜戰爭期間病死了。”
埃卡特沒有說太多,但是希特勒已經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這個團長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應該和自己擁有相同的政治信仰。
這是一次重要的會麵,工人黨雖然在慕尼黑正在取得成功,但是影響力依舊不大,他需要把自己和工人黨的名聲散播出去,而這樣一個藝術團體,非常合適。
隨著演出結束,所有演員都出場謝幕,希特勒被引薦上台,與姑娘們握手,顯得非常高興和親切。
“你們都是德意誌偉大的女性。”
這是希特勒給他們的評語,姑娘們很高興,雖然大部分人並不認識這個留著衛生胡,又梳著奇怪發型的年輕人,但她們知道,得到了這個人的稱讚。
隨著演員下台,觀眾陸續離場,希特勒也被埃卡特拉進了後台,在一個化妝間裏,他見到這個舞蹈團的團長,一個看起來年過四十的中年男性,身材非常消瘦,簡直就是皮包骨。
簡單做了一個介紹,希特勒便與這位舞蹈團團長熱烈交談起來,他們僅僅聊了幾句話,便都確認了對方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於是越聊越起勁。
這位團長來自米爾多夫,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
在他看來,德意誌應該建立單民族國家,把所有非德意誌血統的人驅逐出去,特別是猶太人,他們不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甚至連唿吸這裏的空氣,都是一種褻瀆和汙染。
這非常符合希特勒的胃口,兩個人越聊越投緣,特別是埃卡特加入後,三個人大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於是乎,這位舞蹈團團長決定加入希特勒的德國工人黨,並且願意自發組織派發傳單,在每一個舞蹈團的演出現場。
對於這個決定,希特勒當即表示歡迎,那些姑娘全都年輕貌美,她們來派發傳單,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因為舞蹈團還要在慕尼黑停留幾天,所以入黨和派發傳單的事情,希特勒覺得可以慢慢操作,並不用太急。
“不要抱太大希望,這個舞蹈團並沒有什麽影響力,看看她們演出的地方就知道了,最多就是在巴伐利亞轉轉。”
離開劇場,天色已經很黑了,埃卡特拿出煙鬥點燃,轉頭看了一眼希特勒,知道這個小子在想什麽,於是出聲提醒。
“沒關係,任何可以傳播的渠道,我們都要重視,必須要盡快喚醒民眾,這個國家,已經等不及了。”
希特勒依舊維持著熱血沸騰的狀態,他揮舞拳頭,似乎是在給自己打氣,何況他現在的確很興奮,因為覺得自己距離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要學會平心靜氣,不要讓別人輕易洞察你的想法。”
埃卡特吐出一個煙圈,看著它在自己麵前飄散,就像看這個“學生”一樣。
有野心,有抱負,也有堅定的意誌和遠大的理想。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他現在依然弱小,還沒有獲得決定很多事的實力。
“今晚就要這麽結束麽?”
埃卡特了解希特勒,但是希特勒也了解埃卡特,這個外表溫文爾雅的男人,內心裏卻是極為狂野。
他會嚐試很多事情,隻要能帶來刺激就行。
酗酒,吸毒,嫖妓……
在這份溫文爾雅的背後,是一切你能想到的狂野內核。
希特勒覺得,這個男人之所以如此年紀還沒有結婚,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女人能夠忍受這樣的“丈夫”。
向婚姻低頭,向妻子低頭,這個家夥,永遠做不到。
“走吧,去隔壁街轉轉。”
埃卡特笑了,他們彼此了解,這段時間更是形影不離,他沒必要在希特勒麵前偽裝什麽,自己有缺點,但是誰沒有缺點呢?
那些曆史上的大人物,哪個不是人前威風凜凜,正義淩然。
但是背後卻肮髒不堪,甚至劣跡斑斑。
凱撒大帝征戰四方,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但是他的情婦也足夠多,多到和他打下的地盤差不多。
沒有完美的人,那些大人物隻是把自己最“光輝”的一麵示人罷了,至於背後,沒人在意。
畢竟隻要你有實力,就能抹平一切“詆毀”,哪怕證據確鑿,那又怎樣?
敢亂說,直接砍了就結了,任何一個時代,史書作者,都是最危險的“文化人”。
埃卡特早就做到“冷眼人生”了,他不在乎什麽評價,他隻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說想說的話,誰敢攔著,就一個酒瓶拍下去。
快意恩仇。
這簡直就是人格分裂的症狀了,一方麵要隱藏自己的想法,一方麵又要坦然麵對,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然而埃卡特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體,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能在他身上呈現。
剛剛還文質彬彬的觀看演出,結果轉眼跑到了酒館,脫掉外套,抱著兩個姑娘在桌子上跳舞,放縱的大笑,甚至要求姑娘們把葡萄酒,倒進自己的褲襠裏。
僅僅換個地方,就判若兩人。
希特勒沒有加入這瘋狂的派對,他隻是躲在一旁,看著埃卡特在放縱,偶爾鼓鼓掌,報以微笑,僅此而已。
相比埃卡特,希特勒對政治看得更重,這個家夥已經無欲無求了,他不在乎什麽地位,什麽權利,不是他高傲,而是他的年紀已經讓他難以再進一步。
但是希特勒不同,他還年輕,他還有膨脹的野心沒有實現,他必須保持自己的“幹淨”,這很關鍵。
工人黨裏,都是酒囊飯袋,希特勒知道,想要發展,想要走向巔峰,隻能靠自己。
現在不是工人黨在帶著自己走,而是自己帶著工人黨往前走,這個政黨已經和自己深深捆綁在一起,是他實現野心的階梯。
也是他的私有物。
所以,他必須保持“良好的作風”,私生活雖然不必做到“完美無瑕”,但絕不能“劣跡斑斑”,至少不要給對手攻擊自己的口實。
因此當埃卡特摟著姑娘去旅館時,希特勒拒絕和其他一起“享受”的邀請,一個人往自己的出租屋走去。
清冷的晚風吹來,他打了一個哆嗦,這種寒冷和孤寂他並不討厭,這會讓他集中精神,思考一些問題。
比如最近,他就收到一些風聲,是軍隊那裏傳來的,魏瑪政府已經得罪了太多軍人,他們敷衍的態度讓人不滿,許多爆發的苗頭已經出現,希特勒覺得,如果有機會,可以借助一些事情,給自己的“政治生涯”添磚加瓦。
“不會很久了,等著吧。”
抬起頭,看向空中的明月,希特勒對著月亮揮舞拳頭,似乎在表達某種決心。
他之前的人生,可以簡單概括為兩個詞,一個是“寂寂無名”,一個是“窮困潦倒”。
然而現在,似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雖然他依舊稱不上“名人”,依舊住在出租屋裏,但是他的社交圈已經開始擴大,而且是向上擴大。
就像今天,他會受邀觀看一場演出,劇院裏有上百個座位,而他卻坐在第一排。
通常這個座位是不會公開售賣的,因為是邀請席,是貴賓們才能坐的位置,代表著身份,畢竟演出結束時,第一排的貴賓將會受邀上台,與演員們握手致敬。
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而帶給他這個地位變化的,就是政治,他參與了政治,飛黃騰達,指日可待,現在隻是一點點甜頭罷了。
“他們的團長和我說,希望能夠單獨見見您,畢竟您的大名,已經傳到了米爾多夫。”
身旁的男士低下頭,小聲和希特勒說著,他的聲音很柔和,也非常輕,但是即便在樂隊的幹擾下,希特勒也能聽得非常清楚。
這個外表謙和,又頗有紳士風度的人,叫做迪特裏希.埃卡特,是右翼報紙《優秀的德國人》編輯。
千萬不要被他的外表欺騙,這個人的狠厲與極端,比希特勒還要嚴重。
兩個人是最近結識的,他們同為波希米亞人,擁有共同的政治願景,比如都反對《凡爾賽和約》,都憎恨猶太人,認為是他們摧毀了德意誌帝國,是戰敗的罪魁禍首。
甚至埃卡特比希特勒更加激進,他喜歡演說,甚至公開表示,猶太人迎娶德意誌女人,是一種對德意誌高貴血統的褻瀆和汙染。
“所有迎娶德意誌女人的猶太人,都應該被送上絞刑架。”
這就是埃卡特的主張,希特勒隻是要求驅逐猶太人,而這個家夥,恨不得殺掉所有猶太人。
兩個人相差21歲,和希特勒不同,埃卡特上過大學,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懂得許多上流社會的規矩,也知道底層人的粗鄙,他和希特勒形成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甚至經常糾正希特勒的語法錯誤,給他很多政治上的指引。
當然,對希特勒最大的幫助,是擴展了希特勒的人脈,將許多文化圈的人士引薦給這位“後輩”,在介紹時,最常用的介紹詞是“這是可以拯救德意誌的人”,而提到職業,則是稱希特勒為“畫家”。
對於希特勒而言,他其實更喜歡後麵的稱唿,“畫家”是他的另一個夢想,不過現在,實現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了。
“好的,不過我想知道,那個團長喜歡什麽,他的思想是否……”
希特勒略微有些擔心,這個舞蹈團來自米爾多夫,那裏的情況,他並不清楚。
“放心吧,那個團長是純正的德意誌人,父親甚至還在帝國當過一個小官,可惜戰爭期間病死了。”
埃卡特沒有說太多,但是希特勒已經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這個團長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應該和自己擁有相同的政治信仰。
這是一次重要的會麵,工人黨雖然在慕尼黑正在取得成功,但是影響力依舊不大,他需要把自己和工人黨的名聲散播出去,而這樣一個藝術團體,非常合適。
隨著演出結束,所有演員都出場謝幕,希特勒被引薦上台,與姑娘們握手,顯得非常高興和親切。
“你們都是德意誌偉大的女性。”
這是希特勒給他們的評語,姑娘們很高興,雖然大部分人並不認識這個留著衛生胡,又梳著奇怪發型的年輕人,但她們知道,得到了這個人的稱讚。
隨著演員下台,觀眾陸續離場,希特勒也被埃卡特拉進了後台,在一個化妝間裏,他見到這個舞蹈團的團長,一個看起來年過四十的中年男性,身材非常消瘦,簡直就是皮包骨。
簡單做了一個介紹,希特勒便與這位舞蹈團團長熱烈交談起來,他們僅僅聊了幾句話,便都確認了對方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於是越聊越起勁。
這位團長來自米爾多夫,是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和反猶主義者。
在他看來,德意誌應該建立單民族國家,把所有非德意誌血統的人驅逐出去,特別是猶太人,他們不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甚至連唿吸這裏的空氣,都是一種褻瀆和汙染。
這非常符合希特勒的胃口,兩個人越聊越投緣,特別是埃卡特加入後,三個人大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於是乎,這位舞蹈團團長決定加入希特勒的德國工人黨,並且願意自發組織派發傳單,在每一個舞蹈團的演出現場。
對於這個決定,希特勒當即表示歡迎,那些姑娘全都年輕貌美,她們來派發傳單,效果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因為舞蹈團還要在慕尼黑停留幾天,所以入黨和派發傳單的事情,希特勒覺得可以慢慢操作,並不用太急。
“不要抱太大希望,這個舞蹈團並沒有什麽影響力,看看她們演出的地方就知道了,最多就是在巴伐利亞轉轉。”
離開劇場,天色已經很黑了,埃卡特拿出煙鬥點燃,轉頭看了一眼希特勒,知道這個小子在想什麽,於是出聲提醒。
“沒關係,任何可以傳播的渠道,我們都要重視,必須要盡快喚醒民眾,這個國家,已經等不及了。”
希特勒依舊維持著熱血沸騰的狀態,他揮舞拳頭,似乎是在給自己打氣,何況他現在的確很興奮,因為覺得自己距離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要學會平心靜氣,不要讓別人輕易洞察你的想法。”
埃卡特吐出一個煙圈,看著它在自己麵前飄散,就像看這個“學生”一樣。
有野心,有抱負,也有堅定的意誌和遠大的理想。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他現在依然弱小,還沒有獲得決定很多事的實力。
“今晚就要這麽結束麽?”
埃卡特了解希特勒,但是希特勒也了解埃卡特,這個外表溫文爾雅的男人,內心裏卻是極為狂野。
他會嚐試很多事情,隻要能帶來刺激就行。
酗酒,吸毒,嫖妓……
在這份溫文爾雅的背後,是一切你能想到的狂野內核。
希特勒覺得,這個男人之所以如此年紀還沒有結婚,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女人能夠忍受這樣的“丈夫”。
向婚姻低頭,向妻子低頭,這個家夥,永遠做不到。
“走吧,去隔壁街轉轉。”
埃卡特笑了,他們彼此了解,這段時間更是形影不離,他沒必要在希特勒麵前偽裝什麽,自己有缺點,但是誰沒有缺點呢?
那些曆史上的大人物,哪個不是人前威風凜凜,正義淩然。
但是背後卻肮髒不堪,甚至劣跡斑斑。
凱撒大帝征戰四方,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但是他的情婦也足夠多,多到和他打下的地盤差不多。
沒有完美的人,那些大人物隻是把自己最“光輝”的一麵示人罷了,至於背後,沒人在意。
畢竟隻要你有實力,就能抹平一切“詆毀”,哪怕證據確鑿,那又怎樣?
敢亂說,直接砍了就結了,任何一個時代,史書作者,都是最危險的“文化人”。
埃卡特早就做到“冷眼人生”了,他不在乎什麽評價,他隻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說想說的話,誰敢攔著,就一個酒瓶拍下去。
快意恩仇。
這簡直就是人格分裂的症狀了,一方麵要隱藏自己的想法,一方麵又要坦然麵對,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然而埃卡特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體,所有的東西,似乎都能在他身上呈現。
剛剛還文質彬彬的觀看演出,結果轉眼跑到了酒館,脫掉外套,抱著兩個姑娘在桌子上跳舞,放縱的大笑,甚至要求姑娘們把葡萄酒,倒進自己的褲襠裏。
僅僅換個地方,就判若兩人。
希特勒沒有加入這瘋狂的派對,他隻是躲在一旁,看著埃卡特在放縱,偶爾鼓鼓掌,報以微笑,僅此而已。
相比埃卡特,希特勒對政治看得更重,這個家夥已經無欲無求了,他不在乎什麽地位,什麽權利,不是他高傲,而是他的年紀已經讓他難以再進一步。
但是希特勒不同,他還年輕,他還有膨脹的野心沒有實現,他必須保持自己的“幹淨”,這很關鍵。
工人黨裏,都是酒囊飯袋,希特勒知道,想要發展,想要走向巔峰,隻能靠自己。
現在不是工人黨在帶著自己走,而是自己帶著工人黨往前走,這個政黨已經和自己深深捆綁在一起,是他實現野心的階梯。
也是他的私有物。
所以,他必須保持“良好的作風”,私生活雖然不必做到“完美無瑕”,但絕不能“劣跡斑斑”,至少不要給對手攻擊自己的口實。
因此當埃卡特摟著姑娘去旅館時,希特勒拒絕和其他一起“享受”的邀請,一個人往自己的出租屋走去。
清冷的晚風吹來,他打了一個哆嗦,這種寒冷和孤寂他並不討厭,這會讓他集中精神,思考一些問題。
比如最近,他就收到一些風聲,是軍隊那裏傳來的,魏瑪政府已經得罪了太多軍人,他們敷衍的態度讓人不滿,許多爆發的苗頭已經出現,希特勒覺得,如果有機會,可以借助一些事情,給自己的“政治生涯”添磚加瓦。
“不會很久了,等著吧。”
抬起頭,看向空中的明月,希特勒對著月亮揮舞拳頭,似乎在表達某種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