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哈欠,克萊伸了一個懶腰,他從床上下來,輕輕拉開窗簾。
初春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
打開窗,微風陣陣襲來,帶著一絲涼意,掃去了最後那點慵懶,讓他倍感清爽。
“沒有白灰味兒,是個好兆頭。”
嘴角微微上翹,克萊感覺今天的心情很不錯。
昨天晚上傳來一個好消息,帕爾與慕尼黑郊外的一家大型農場達成合作,工會將會派遣二十名退伍士兵,參與到春耕當中,而農場答應以工分結算,作為代價,他們將會提供相應的農作物。
“工分製度”越來越成熟,農場將會以秋季的收成“作保”,以此來雇傭人手。
對於農場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他們不需要現在就支付人工費,工農聯合黨將會先行墊付,這種模式類似於“期貨”,但又略有不同,畢竟工農聯合黨也是提供的“工分”,而非真金白銀。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創新的模式,帕爾的經濟頭腦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無論工農聯合黨,合作商,還是他本人,都能從中受益。
“感覺就是在壓上信用。”
克萊知道,這種模式的脆弱之處在哪裏,一旦“工分”不能提供物品兌換,或者商場裏出現物資短缺,那麽將會引發連鎖效應。
所以克萊一直敦促帕爾謹慎使用“工分”,至少目前看,還沒有危險的苗頭。
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擔憂放下,克萊離開房間,準備進行晨跑。
“你好,克萊先生。”
還沒出門,隻見一個微笑的女士對著自己打招唿,她正在旅館的公用廚房裏忙碌,似乎在做早餐。
“你好,辛迪。”
克萊對著女士點頭示意,隨後頭也不迴地出了門。
“真是的,明明新換上一條圍裙,她卻看都沒看。”
對於克萊的反應,辛迪嘟起了小嘴,看著自己新換上的粉色圍裙,不由得大感失望。
自己對於克萊的感情,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帕爾甚至經常拿這件事打趣,安西也表示沒有問題。
唯獨克萊自己,似乎對此視而不見,沒有表現出拒絕,也沒有做出迴應。
這種曖昧讓辛迪很受傷,不過看到這個帥哥對其他女人也沒有表現出興趣,又讓她覺得,原因並非出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名獨立女性,辛迪有穩定的工作,擅長洗衣做飯,而且長得漂亮還溫柔賢淑。
她覺得自己沒什麽可挑剔的,除了學曆稍顯差了點兒,剩下的幾乎完美。
可就是這樣的自己,克萊依舊視而不見,哪怕是他們同睡一張床上,這個帥帥的男人,也是保持一副紳士做派。
“好吧,不是本女神魅力不夠,隻是選了一個榆木疙瘩。”
辛迪嘴上歎著氣,搖頭轉身,她的早餐還沒做好,不能太過分神。
畢竟這是她和克萊重要的早餐,關乎到一整天的心情。
當然,也是展現她賢淑美德的重要一環。
清晨的慕尼黑,漸漸變得熱鬧起來,雖然經濟蕭條,到處都是無家可歸者,但作為南德意誌最重要的核心城市,慕尼黑依然展現出自己特有的活力。
“看哪,猶太人的陰謀被揭穿了,‘工分’就是一場騙局。”
熱鬧的馬路上,突然傳來一聲男童的高喊,在車水馬龍間,這個聲音顯得很尖銳,清晰地傳入克萊耳中。
帶著疑惑,克萊停下腳步,他走向那個舉著報紙,不斷吆喝的報童。
沒有說話,直接從口袋裏拿出零錢,然後將報紙攥在手中,克萊繼續晨跑。
他很好奇,這份報紙裏會說什麽,但是毫無疑問,那是自己不想看到的東西。
好心情盡可能多保持一點兒,這是清晨,他還有一整天要度過,煩心事最好往後壓一壓。
於是乎,克萊拿著報紙在外麵轉了一圈,迴到旅館,便把報紙放下,洗了一個冷水澡,然後吃著辛迪製作的可口早餐,將好心情保持到咽下最後一口湯。
迴到自己的房間,克萊打開報紙,瞥了一眼,發現果然是《人民觀察家報》。
對於這個極右翼報紙,克萊也是有所耳聞,他看過幾次,除了抨擊,抹黑,恐嚇,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
“不過就是一個大號的宣傳單,除了謾罵和煽動,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他們不暢銷的主要原因。”
帕爾對這份報紙的評價很犀利,事實上這類反猶的媒體,並不止他們一家,但是“隻專注反猶”的,卻是不多見。
很遺憾,《人民觀察家報》就是這麽一朵奇葩,他們的編輯似乎除了反猶,就再也寫不出其他東西了,隻有偶爾攻擊一下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斯巴達派,才算是讓人們知道,他們這些家夥,還不至於除了“猶太人”,就一無所知。
其他的反猶內容,克萊不關心,因為這些東西毫無營養,也不可能付諸行動,最多起到一點兒“詛咒”的用處。
他在搜尋關於“工分”的內容,翻了幾頁,終於在一個專欄裏,看到一篇不長不短的文章。
很明顯,文章並非出自一人之手,裏麵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並不影響閱讀,至少核心內容,還是展現得比較完整。
“這種製度就是剝削,就是壓榨的手段。
他們把發行權全部握在手裏,你擁有多少,全部都記在賬本上。
但是賬本是可以作假的,他們不需要付出任何東西,隻需要改上寥寥幾筆,就能將你辛苦數月的合法所得,化為烏有。
不要上當,這就是猶太人的陰謀,工農聯合黨就是一群騙子,他們隻是猶太人的木偶。
等上當的人足夠多,他們賺取了足夠的財富,就會拍拍屁股逃走,亦如他們曾經做的那樣,這個流程,他們比任何人都熟悉。”
文章裏不斷抨擊著“工分”製度,說得有理有據,仿佛親曆者一樣。
但是克萊看得出來,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對“工分製度”一知半解,他並不了解實情,隻是靠一些“片段”來猜測。
然而即便如此,克萊也感覺到了威脅,就像早上他想到的東西,這些都是以“信用”來背書,如果受到蠱惑,持有工分的人全部湧入商場,那麽必然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這會導致“信用破產”,當持有者發現無法兌換商品時,他們就會激動,就會感到受騙,任憑你做任何解釋,也不可能聽得進去。
“果然用心險惡啊。”
一度以為,巴伐利亞當局開了綠燈,這條路就會順風順水,不過現在看來,有些人就是見不得他人好,哪怕這是一件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可還是不行。
看了一眼作者,迪特裏希.埃卡特。
對於這個名字,克萊沒有任何印象,但想來,是個極端的反猶太主義者。
事情明擺著,工農聯合黨與《人民觀察家》沒有任何衝突,兩邊也沒有任何的交集。
這一次遭到攻擊,對方顯然是奔著帕爾等猶太人去的,畢竟在慕尼黑,沒有哪個政黨猶太人占比高達30%以上。
那些反猶媒體不攻擊你,那才奇了怪。
“需要找帕爾商量一下了,不能任由這種趨勢蔓延。”
僅僅一篇文章,還不至於讓“工分製度”破產,何況文章本身質量不算高,《人民觀察家》又是一家小報社,影響力有限。
但不排除這種趨勢擴大的可能,如果工分商場真的發生擠兌,那麽對工農聯合黨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讓一家銀行破產的方式有很多,但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儲戶取出所有自己的錢。”
克萊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他也明白一些淺顯的道理,比如一些經濟模式。
畢竟他來自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雜七雜八的東西耳讀目染太多了,看得遠比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通透。
簡單整理一下,克萊換了一身衣服出門了,他要前往帕爾家,現在已經有人抹黑他們了,他們必須做出迴應。
“我們不可能迴應每一個人,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我也感覺到氣憤,但我們必須理性看待這件事。”
與克萊的緊張不同,帕爾表現得很輕鬆,這個猶太富豪似乎早就預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並不感到驚訝。
“但是我們不能裝作什麽都聽不見,我們的成員和夥伴,關係並不親密,你我都清楚,是什麽促使他們簽下那些申請書,又是什麽讓他們對‘工分’如此著迷。
一旦商場裏出現擠兌,很快就會出現斷貨,到時候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我們恐怕很難善後。”
克萊的情緒並沒有平複,他相信帕爾明白這件事的嚴重程度,稍有不慎,他們整個政黨都可能在這種“詆毀”中崩潰,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你說的有道理,我們的確需要做點兒什麽,但是一個一個去迴應,這顯然做不到,需要通過某種活動,來一次性解決。”
帕爾低頭思索片刻,隨即點點頭,用緩慢的語氣說道。
“不如我們組織一場辯論會,把那些詆毀我們的家夥找出來。
然後當麵駁斥他們的論調,並通過報紙和廣播,將結果和過程公之於眾。”
克萊反應很快,他立刻想到一種解決方式,在未來,這種方式是常有的,那就是“電視辯論”。
這個時代還沒有電視,那就通過報紙和廣播,總之,這件事情必須解決。
“你的想法很不錯,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行動,順帶也把我們的聲勢做大。
不過你要小心,如果探討的僅僅是‘工分’,那麽我們穩操勝券,但那些詆毀者,恐怕會把問題拐到其他方麵。”
帕爾不想拋頭露麵,他的猶太身份太敏感了,如果現身,恐怕分分鍾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所以這件事隻能交給麵前的年輕人,克萊也明白帕爾的難處,表示自己大概會知道那些人想說什麽。
於是兩人簡單商議,就決定了辯論會的大概宗旨,他們會登報邀請“反對者”,在巴伐利亞當局的主持下,展開辯論。
為了避免出現混亂,這次辯論會將在慕尼黑市政廳舉行,記者和受邀的觀眾將會見證一切。
克萊清楚帕爾的能量,他說能找巴伐利亞當局作為組織者和見證者,那麽必然可以做到。
隻是他們不清楚對手是誰,但克萊有信心麵對那些人。
畢竟他已經退無可退,如果在這裏倒下,那麽他們將永遠不可能翻身。
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初春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
打開窗,微風陣陣襲來,帶著一絲涼意,掃去了最後那點慵懶,讓他倍感清爽。
“沒有白灰味兒,是個好兆頭。”
嘴角微微上翹,克萊感覺今天的心情很不錯。
昨天晚上傳來一個好消息,帕爾與慕尼黑郊外的一家大型農場達成合作,工會將會派遣二十名退伍士兵,參與到春耕當中,而農場答應以工分結算,作為代價,他們將會提供相應的農作物。
“工分製度”越來越成熟,農場將會以秋季的收成“作保”,以此來雇傭人手。
對於農場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他們不需要現在就支付人工費,工農聯合黨將會先行墊付,這種模式類似於“期貨”,但又略有不同,畢竟工農聯合黨也是提供的“工分”,而非真金白銀。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創新的模式,帕爾的經濟頭腦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無論工農聯合黨,合作商,還是他本人,都能從中受益。
“感覺就是在壓上信用。”
克萊知道,這種模式的脆弱之處在哪裏,一旦“工分”不能提供物品兌換,或者商場裏出現物資短缺,那麽將會引發連鎖效應。
所以克萊一直敦促帕爾謹慎使用“工分”,至少目前看,還沒有危險的苗頭。
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擔憂放下,克萊離開房間,準備進行晨跑。
“你好,克萊先生。”
還沒出門,隻見一個微笑的女士對著自己打招唿,她正在旅館的公用廚房裏忙碌,似乎在做早餐。
“你好,辛迪。”
克萊對著女士點頭示意,隨後頭也不迴地出了門。
“真是的,明明新換上一條圍裙,她卻看都沒看。”
對於克萊的反應,辛迪嘟起了小嘴,看著自己新換上的粉色圍裙,不由得大感失望。
自己對於克萊的感情,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帕爾甚至經常拿這件事打趣,安西也表示沒有問題。
唯獨克萊自己,似乎對此視而不見,沒有表現出拒絕,也沒有做出迴應。
這種曖昧讓辛迪很受傷,不過看到這個帥哥對其他女人也沒有表現出興趣,又讓她覺得,原因並非出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名獨立女性,辛迪有穩定的工作,擅長洗衣做飯,而且長得漂亮還溫柔賢淑。
她覺得自己沒什麽可挑剔的,除了學曆稍顯差了點兒,剩下的幾乎完美。
可就是這樣的自己,克萊依舊視而不見,哪怕是他們同睡一張床上,這個帥帥的男人,也是保持一副紳士做派。
“好吧,不是本女神魅力不夠,隻是選了一個榆木疙瘩。”
辛迪嘴上歎著氣,搖頭轉身,她的早餐還沒做好,不能太過分神。
畢竟這是她和克萊重要的早餐,關乎到一整天的心情。
當然,也是展現她賢淑美德的重要一環。
清晨的慕尼黑,漸漸變得熱鬧起來,雖然經濟蕭條,到處都是無家可歸者,但作為南德意誌最重要的核心城市,慕尼黑依然展現出自己特有的活力。
“看哪,猶太人的陰謀被揭穿了,‘工分’就是一場騙局。”
熱鬧的馬路上,突然傳來一聲男童的高喊,在車水馬龍間,這個聲音顯得很尖銳,清晰地傳入克萊耳中。
帶著疑惑,克萊停下腳步,他走向那個舉著報紙,不斷吆喝的報童。
沒有說話,直接從口袋裏拿出零錢,然後將報紙攥在手中,克萊繼續晨跑。
他很好奇,這份報紙裏會說什麽,但是毫無疑問,那是自己不想看到的東西。
好心情盡可能多保持一點兒,這是清晨,他還有一整天要度過,煩心事最好往後壓一壓。
於是乎,克萊拿著報紙在外麵轉了一圈,迴到旅館,便把報紙放下,洗了一個冷水澡,然後吃著辛迪製作的可口早餐,將好心情保持到咽下最後一口湯。
迴到自己的房間,克萊打開報紙,瞥了一眼,發現果然是《人民觀察家報》。
對於這個極右翼報紙,克萊也是有所耳聞,他看過幾次,除了抨擊,抹黑,恐嚇,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
“不過就是一個大號的宣傳單,除了謾罵和煽動,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他們不暢銷的主要原因。”
帕爾對這份報紙的評價很犀利,事實上這類反猶的媒體,並不止他們一家,但是“隻專注反猶”的,卻是不多見。
很遺憾,《人民觀察家報》就是這麽一朵奇葩,他們的編輯似乎除了反猶,就再也寫不出其他東西了,隻有偶爾攻擊一下布爾什維克主義和斯巴達派,才算是讓人們知道,他們這些家夥,還不至於除了“猶太人”,就一無所知。
其他的反猶內容,克萊不關心,因為這些東西毫無營養,也不可能付諸行動,最多起到一點兒“詛咒”的用處。
他在搜尋關於“工分”的內容,翻了幾頁,終於在一個專欄裏,看到一篇不長不短的文章。
很明顯,文章並非出自一人之手,裏麵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並不影響閱讀,至少核心內容,還是展現得比較完整。
“這種製度就是剝削,就是壓榨的手段。
他們把發行權全部握在手裏,你擁有多少,全部都記在賬本上。
但是賬本是可以作假的,他們不需要付出任何東西,隻需要改上寥寥幾筆,就能將你辛苦數月的合法所得,化為烏有。
不要上當,這就是猶太人的陰謀,工農聯合黨就是一群騙子,他們隻是猶太人的木偶。
等上當的人足夠多,他們賺取了足夠的財富,就會拍拍屁股逃走,亦如他們曾經做的那樣,這個流程,他們比任何人都熟悉。”
文章裏不斷抨擊著“工分”製度,說得有理有據,仿佛親曆者一樣。
但是克萊看得出來,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對“工分製度”一知半解,他並不了解實情,隻是靠一些“片段”來猜測。
然而即便如此,克萊也感覺到了威脅,就像早上他想到的東西,這些都是以“信用”來背書,如果受到蠱惑,持有工分的人全部湧入商場,那麽必然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這會導致“信用破產”,當持有者發現無法兌換商品時,他們就會激動,就會感到受騙,任憑你做任何解釋,也不可能聽得進去。
“果然用心險惡啊。”
一度以為,巴伐利亞當局開了綠燈,這條路就會順風順水,不過現在看來,有些人就是見不得他人好,哪怕這是一件對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可還是不行。
看了一眼作者,迪特裏希.埃卡特。
對於這個名字,克萊沒有任何印象,但想來,是個極端的反猶太主義者。
事情明擺著,工農聯合黨與《人民觀察家》沒有任何衝突,兩邊也沒有任何的交集。
這一次遭到攻擊,對方顯然是奔著帕爾等猶太人去的,畢竟在慕尼黑,沒有哪個政黨猶太人占比高達30%以上。
那些反猶媒體不攻擊你,那才奇了怪。
“需要找帕爾商量一下了,不能任由這種趨勢蔓延。”
僅僅一篇文章,還不至於讓“工分製度”破產,何況文章本身質量不算高,《人民觀察家》又是一家小報社,影響力有限。
但不排除這種趨勢擴大的可能,如果工分商場真的發生擠兌,那麽對工農聯合黨來說,無異於一場災難。
“讓一家銀行破產的方式有很多,但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儲戶取出所有自己的錢。”
克萊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他也明白一些淺顯的道理,比如一些經濟模式。
畢竟他來自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雜七雜八的東西耳讀目染太多了,看得遠比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通透。
簡單整理一下,克萊換了一身衣服出門了,他要前往帕爾家,現在已經有人抹黑他們了,他們必須做出迴應。
“我們不可能迴應每一個人,這一點毋庸置疑,雖然我也感覺到氣憤,但我們必須理性看待這件事。”
與克萊的緊張不同,帕爾表現得很輕鬆,這個猶太富豪似乎早就預料到事情會變成這樣,並不感到驚訝。
“但是我們不能裝作什麽都聽不見,我們的成員和夥伴,關係並不親密,你我都清楚,是什麽促使他們簽下那些申請書,又是什麽讓他們對‘工分’如此著迷。
一旦商場裏出現擠兌,很快就會出現斷貨,到時候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我們恐怕很難善後。”
克萊的情緒並沒有平複,他相信帕爾明白這件事的嚴重程度,稍有不慎,他們整個政黨都可能在這種“詆毀”中崩潰,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你說的有道理,我們的確需要做點兒什麽,但是一個一個去迴應,這顯然做不到,需要通過某種活動,來一次性解決。”
帕爾低頭思索片刻,隨即點點頭,用緩慢的語氣說道。
“不如我們組織一場辯論會,把那些詆毀我們的家夥找出來。
然後當麵駁斥他們的論調,並通過報紙和廣播,將結果和過程公之於眾。”
克萊反應很快,他立刻想到一種解決方式,在未來,這種方式是常有的,那就是“電視辯論”。
這個時代還沒有電視,那就通過報紙和廣播,總之,這件事情必須解決。
“你的想法很不錯,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行動,順帶也把我們的聲勢做大。
不過你要小心,如果探討的僅僅是‘工分’,那麽我們穩操勝券,但那些詆毀者,恐怕會把問題拐到其他方麵。”
帕爾不想拋頭露麵,他的猶太身份太敏感了,如果現身,恐怕分分鍾成為被攻擊的對象。
所以這件事隻能交給麵前的年輕人,克萊也明白帕爾的難處,表示自己大概會知道那些人想說什麽。
於是兩人簡單商議,就決定了辯論會的大概宗旨,他們會登報邀請“反對者”,在巴伐利亞當局的主持下,展開辯論。
為了避免出現混亂,這次辯論會將在慕尼黑市政廳舉行,記者和受邀的觀眾將會見證一切。
克萊清楚帕爾的能量,他說能找巴伐利亞當局作為組織者和見證者,那麽必然可以做到。
隻是他們不清楚對手是誰,但克萊有信心麵對那些人。
畢竟他已經退無可退,如果在這裏倒下,那麽他們將永遠不可能翻身。
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