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馬努埃萊三世讓自己的代表給墨索裏尼發去電報,同意他的要求,任命他為新的首相,即刻到羅馬就任,組建新內閣。
但是墨索尼裏並不相信這個國王,他認為這是國王和法克塔的一個陰謀,如果他前往羅馬,會被立刻扣押,然後遭遇不公正的審判。
所以他用電文迴複,除非埃馬努埃萊三世公開表示,“請”自己前往羅馬出任首相,否則他絕不會進入那座城市。
被逼無奈,埃馬努埃萊三世不得不向全國發表講話,希望墨索裏尼能夠前往羅馬出任首相,自己將以“最誠摯”的熱情歡迎並支持他組建新內閣。
這等於當眾扇了現任首相法克塔的臉,但是看著城外黑壓壓的法西斯黨徒,他也隻能咬著牙,灰溜溜地下台了。
就這樣,墨索裏尼登上了前往羅馬的火車。
當他從車上下來時,站台上的樂隊奏響嘹亮的軍歌,在歡唿和鮮花的簇擁下,墨索裏尼意氣風發地對著人群揮手。
他將前往皇宮接受正式的任命,然後接管整個意大利的權利。
消息傳到慕尼黑,希特勒感到歡欣鼓舞,墨索裏尼和法西斯黨開創了一個先河,武裝暴動,搶奪權利,建立一個民族社會主義的國家。
毫無疑問,法西斯黨是成功的,而希特勒正在將納粹黨改造成為“德國的法西斯黨”,他在一次演說中,公開宣稱:
“納粹黨就是德國的法西斯黨,他們與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同根同源,擁有相同的價值理念,擁有一樣的愛國熱情。
我對我們的同伴所取得的成功,感到非常榮幸,他們走在我們的前麵,但是不要擔心,我們也會迎頭趕上。”
這段講話,多少有點兒“往自己臉上貼金”,要知道墨索裏尼的法西斯黨擁有上百萬黨員,黑衫軍的規模接近十萬人,現在更是站在意大利的巔峰,奉命組建內閣。
再看看納粹黨,他們在整個德國算不上大黨,甚至在巴伐利亞,都影響力有限。
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已經決定好了,納粹黨將效仿法西斯黨,采取武裝暴動的方式,奪取政權。
就在希特勒將納粹黨法西斯化的同時,德國的西部,正在迎來一場巨大的危機。
1923年1月11日,法國以德國沒有履行《凡爾賽和約》規定的賠付為由,拉攏比利時,聯合出兵占領了德國的魯爾地區。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作為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魯爾地區的價值無可估量。
整個德國73%的煤炭和83%的鋼鐵產自這裏,法國人的算盤很好,如果德國無法賠錢,那麽他們便吞並魯爾區,將這裏的礦產和工業作為補償。
艾伯特對此表現得極為憤怒,他表示法國的做法太過分了,無異於“宣戰”。
但是麵對如此強盜的行徑,他卻無可奈何。
國防軍表示他們無能為力,自家的實力太弱了。塞克特告訴這位大總統,自己的軍隊無論數量,裝備還是士氣,根本無法和法比聯軍對抗,甚至為了避免摩擦,他不得不讓臨近的部隊後撤。
對於這件事,塞克特也是帶著怨氣的,《凡爾賽和約》等於將德國軍隊“徹底消滅”,他手上的部隊,根本無法麵對氣勢洶洶的法比聯軍。
艾伯特感到失望,但是他並沒有絕望。
法國人的入侵舉動,激起了整個德國的反抗情緒,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驅逐法國人,恢複德國的“尊嚴”。
在這種局麵下,艾伯特發動了“不合作運動”,用他的話說,既然法國人想要占領魯爾區,那麽就讓他們占領吧,他們可以搶奪我們的土地,但是卻無法搶奪我們的人民。
一向和艾伯特過不去的左右兩翼陣線,這一次竟然響應了艾伯特的號召,他們在魯爾區舉行了罷工,工廠停工,商店停業,礦區停產,甚至連交通,都癱瘓了。
為了表達“誠意”,艾伯特政府決定給魯爾區的罷工工人發放補貼,以維持他們的生計。
這讓不合作運動可以長期持續下去,以至於引起了法國人的恐慌。
因為他們的大軍占據魯爾區後,無法獲得任何補給,更不可能產生任何收入,他們每天都在消耗巨額的軍費,要知道法國現在的狀況,也並不怎麽好。
這變成了一場“桑拿大賽”,法國和德國,成了兩個被關在桑拿房裏的倒黴蛋。
與此同時,德國也因魯爾危機,爆發了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艾伯特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他在號召“抵抗”,另一方麵,他又在準備交“保護費”。
麵對魯爾區的不合作運動,法國人也感到為難,最終他們決定,與艾伯特政府進行接洽,並表示可以接受賠款,換來退兵。
對於這個提議,艾伯特自然是滿心歡喜的,但是他現在沒有那麽多錢來賠償法國人,怎麽辦?
隻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印錢”。
不到兩個星期,馬克對美元的匯率,從6750:1,變成了:1。
時間倒退迴1918年,簽署停戰協議時,馬克對美元的匯率可是7.5:1。
就這樣,紙質馬克連廁紙都不如。兩個星期前,人們買菜用麻袋裝錢,現在都要用手推車了。
法國人當然不想接受這樣的“貨幣”,他們提出抗議,準備以其他方式做結算。
但是德國人不肯,艾伯特政府已經做出“自損一千,傷敵八百”的決定,怎麽可能讓法國人逃掉。
法國人感到了焦慮,他們的軍隊待在魯爾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軍費和給養,卻沒有任何進賬。
但是艾伯特政府隻願意拿紙質馬克賠償,但是那東西,用火車從柏林拉到巴黎,都不足以抵償運費的。
兩個政府正在激烈的對抗和消耗,一時間談判陷入僵局,但是普普通通的德國人,卻成為這場對抗的犧牲品。
因為紙質馬克快速貶值,德國的赤貧人口以幾何倍數增加,失控的通貨膨脹正在摧毀無數德國家庭,饑餓和寒冷,正在侵蝕每一個人。
“我們要組織集會,抗議法國人的入侵,抗議馬克的繼續貶值。”
身在慕尼黑的希特勒,發出了咆哮,他對著所有納粹黨高層嚷嚷,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為組織暴動而積蓄力量的機會。
“我們剛從警察局收到消息,巴伐利亞當局已經取消了所有集會申請,警察局也會對任何在慕尼黑舉行的集會進行幹預。”
赫斯說話了,他剛剛從警察局迴來,這是警察局長親自對他說的話。
“那就讓他來吧,對著我開槍,或者將我逮捕。
我就坐在第一排,或者是站在講台上,我不懼怕任何威脅,我曾冒著法國人的炮火衝鋒,那個時候,我都不曾害怕過。”
希特勒露出輕蔑的表情,羅姆等人則站起來鼓掌,有人高喊著“我們不怕任何威脅,我們要舉行集會。”,對希特勒進行聲援。
在希特勒的一再堅持下,納粹黨通過了舉辦集會的提議,他們將在1月27日,也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誕生日當天,一口氣舉辦七場集會。
沒有任何掩飾,納粹黨把將要舉辦集會的廣告,貼滿了大街小巷,警察們自然也能看到,他們派人去納粹黨總部,告訴他們,巴伐利亞當局已經下達了禁止舉辦集會的通知。
但是沒人搭理這些警察,納粹黨的所有人都在為集會做著準備,他們群情激奮,賣力做著一切。
就在集會當天,希特勒坐上了汽車,他參加一場又一場集會,如同趕場一樣,穿梭在每一處集會地點。
每次他走入會場,都會迎來所有人的歡唿,他們高喊著“萬歲”,來表達對希特勒的喜愛與支持。
而希特勒的演講也沒有辜負他們,在講台上,希特勒奮力咆哮著,他告訴所有人,法國人的舉動是不可接受的,他們占領了魯爾區,是掐住了德國的脖子,他們要讓這個國家徹底毀滅。
“戰爭從未結束,隻是換了一種方式。
看看法國人的動作吧,他們就是想要把我們殺死,然後踩著我們的屍體狂笑。
他們害怕我們有反抗的力量,所以將我們的軍隊肢解,這樣他們就能任意折磨我們,不必擔心遭到反噬。
所以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反抗他們,反抗法國人的壓迫和奴役,我們必須站起來,讓這個國家重新強盛。
……
艾伯特政府隻會印錢,他們在法國人麵前搖尾乞憐,不斷通過金融手段剝削人民,然後給法國人送過去。
看看今天的市價吧,一袋子馬克,竟然連一塊麵包都換不到。
而在五年前,那個時候,我用一馬克,就能換來兩個美味的牛角麵包。
這就是艾伯特政府的‘傑作’,他們讓這個國家深陷貧困和饑餓,看看當法國人端著刺刀占領魯爾區時,他們做什麽了?
什麽都做不了。
德意誌帝國軍隊被解散了,新組建的國防軍形同虛設,麵對法國人,他們隻會撤退,撤退,撤退。
這不是德意誌軍人該做的事情,要知道我在西線與法國人作戰時,撤退的隻會是法國人,德意誌的軍隊應該進攻,進攻,進攻,追著法國人的屁股踢。
……
猶太人在剝削我們,他們是這場‘馬克悲劇’的始作俑者,他們瘋狂利用馬克貶值來謀取利益,看看我們今天的晚餐,再看看他們的,我們在忍饑挨餓,而他們卻在大快朵頤。
醒醒吧,我們不能再奢望他們的憐憫之心,這個民族從誕生之日開始就是貪婪的,就是吝嗇的,我們必須把他們從我們的土地上趕走,如果他們不走,就把他們吊起來,掛在路燈上。”
希特勒在集會上發動密集攻擊,因為他的時間有限,必須將所有“爆發點”一股腦地宣揚出去。
而在這樣的時局下,無疑這些內容是受到人們歡迎的,每一場集會後,人們都會用歡唿和掌聲來“感謝”希特勒,因為他給所有人的憤怒,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人們的確應該感到憤怒,他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甚至有人開始懷念大戰時期,畢竟在那個時候,失業率並不高,雖然人們的生活受到戰爭影響,但怎麽也比現在強。
看到了人們的態度,希特勒內心變得膨脹起來,他覺得納粹黨已經具備能力,可以效仿墨索裏尼的法西斯黨,發起武裝暴動了。
於是在第二天,他繼續組織集會,六千名衝鋒隊隊員集結在馬斯弗爾德。
他們的穿戴並不整齊,有的戴著滑雪帽,有的身穿不倫不類的綠色風衣,甚至有的人,還穿著明顯不合腳的灰色跑步鞋。
穿著混亂也就算了,他們拿著的“卐”字旗也有大有小,看得出來,因為時間倉促,這些東西都是七拚八湊出來的。
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風雪中瑟瑟發抖,對麵是整齊的警隊,雙方正在對峙。
“立正!”
隨著希特勒的到來,戈林下達了命令。
當即這些猶如乞丐的衝鋒隊隊員,全部挺胸抬頭,以一個標準的普魯士軍姿,歡迎他們的領袖。
這一幕讓警察都震驚了,更是讓圍觀的民眾發出歡唿,希特勒在羅姆等人的簇擁下出場,他檢閱了這支“部隊”,並且當著警察的麵,發表了一篇演講。
“我們集合在這裏,並非是一種挑釁,而是為了替那些受苦受難的同胞,說一句公道話。
他們做錯了什麽,要受到今天這樣的懲罰,他們在忍受寒冷和饑餓,他們在承受他們本不應該承受的痛苦。
他們沒有錯,如果有錯,也是我們的錯,我,阿道夫.希特勒,一名前德意誌陸軍下士,我認為,是我們沒有讓戰爭勝利,才導致這樣一個結果。
我們或許應該死在戰場上,因為那樣,我們就不用看到今天的德意誌。
這個我們心心念念的國家,正在被法國人羞辱,他們占領了我們的土地,欺壓著我們的人民,而我們呢?我們曾是光榮的德意誌帝國戰士,但是現在,我們卻隻能這樣眼睜睜地瞧著,什麽都做不了。
就是因為那個該死的和約,我們被解除了武裝,新的國防軍隻有十萬人,他們根本無法守護德意誌漫長的邊境線。
我們失去了空軍,德意誌的天空從此不再設防。
我們失去了戰列艦和潛艇,德意誌的海洋不再任我們馳騁。
我們失去了坦克和重炮,德意誌的邊境,以後隻能任由他人踐踏,就猶如清晨的馬路,隨便來往。
所以,這是我們的錯,我們這些曾經光榮的德意誌帝國戰士,根本不配享受人生。
因為我們沒有讓我們的人民過得更好,所以我寧願死在五年前的戰場,至少那樣,我還能得到長眠,而不是現在死去,在墳墓裏哭泣。”1
希特勒的演講非常煽情,以至於無數衝鋒隊隊員都流下了眼淚,他們大多數都參加過上一次的大戰,他們曾經在無數個戰場上拚殺,他們懷揣理想,但是在短短的幾年之後,這些理想,就全部崩塌了。
流下眼淚的不僅有衝鋒隊隊員,還有與他們對峙的警察。
因為警察裏,也有不少老兵,他們都被希特勒的演講感動,以至於當演講結束,他們竟然抬起雙手,奉上了掌聲。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成功的演說,警察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害怕發生騷亂。
但是希特勒很好地控製了局勢,這次集會,除了法國人,他沒有再攻擊任何人,甚至包括艾伯特政府。
他以煽情的演說贏得了警員們的好感,甚至許多觀眾,也因為他的這次演說而感到癡迷。
隨著納粹黨的“頂風作案”,他們的聲勢一時間達到頂峰,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們瘋狂要求加入納粹黨和衝鋒隊,甚至他們的導師也明著或者暗著予以支持。
納粹黨的黨員每天都以“四位數”的數量增加,衝鋒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不僅引起巴伐利亞當局的警惕,甚至引起了許多外國公使的注意。
美國,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駐慕尼黑領館,都對希特勒和納粹黨給予了關注,甚至派人接觸。
這讓希特勒感覺自己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去挑戰巴伐利亞當局,於是一個試探性的計劃,在他心中萌發。
但是墨索尼裏並不相信這個國王,他認為這是國王和法克塔的一個陰謀,如果他前往羅馬,會被立刻扣押,然後遭遇不公正的審判。
所以他用電文迴複,除非埃馬努埃萊三世公開表示,“請”自己前往羅馬出任首相,否則他絕不會進入那座城市。
被逼無奈,埃馬努埃萊三世不得不向全國發表講話,希望墨索裏尼能夠前往羅馬出任首相,自己將以“最誠摯”的熱情歡迎並支持他組建新內閣。
這等於當眾扇了現任首相法克塔的臉,但是看著城外黑壓壓的法西斯黨徒,他也隻能咬著牙,灰溜溜地下台了。
就這樣,墨索裏尼登上了前往羅馬的火車。
當他從車上下來時,站台上的樂隊奏響嘹亮的軍歌,在歡唿和鮮花的簇擁下,墨索裏尼意氣風發地對著人群揮手。
他將前往皇宮接受正式的任命,然後接管整個意大利的權利。
消息傳到慕尼黑,希特勒感到歡欣鼓舞,墨索裏尼和法西斯黨開創了一個先河,武裝暴動,搶奪權利,建立一個民族社會主義的國家。
毫無疑問,法西斯黨是成功的,而希特勒正在將納粹黨改造成為“德國的法西斯黨”,他在一次演說中,公開宣稱:
“納粹黨就是德國的法西斯黨,他們與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同根同源,擁有相同的價值理念,擁有一樣的愛國熱情。
我對我們的同伴所取得的成功,感到非常榮幸,他們走在我們的前麵,但是不要擔心,我們也會迎頭趕上。”
這段講話,多少有點兒“往自己臉上貼金”,要知道墨索裏尼的法西斯黨擁有上百萬黨員,黑衫軍的規模接近十萬人,現在更是站在意大利的巔峰,奉命組建內閣。
再看看納粹黨,他們在整個德國算不上大黨,甚至在巴伐利亞,都影響力有限。
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已經決定好了,納粹黨將效仿法西斯黨,采取武裝暴動的方式,奪取政權。
就在希特勒將納粹黨法西斯化的同時,德國的西部,正在迎來一場巨大的危機。
1923年1月11日,法國以德國沒有履行《凡爾賽和約》規定的賠付為由,拉攏比利時,聯合出兵占領了德國的魯爾地區。
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作為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魯爾地區的價值無可估量。
整個德國73%的煤炭和83%的鋼鐵產自這裏,法國人的算盤很好,如果德國無法賠錢,那麽他們便吞並魯爾區,將這裏的礦產和工業作為補償。
艾伯特對此表現得極為憤怒,他表示法國的做法太過分了,無異於“宣戰”。
但是麵對如此強盜的行徑,他卻無可奈何。
國防軍表示他們無能為力,自家的實力太弱了。塞克特告訴這位大總統,自己的軍隊無論數量,裝備還是士氣,根本無法和法比聯軍對抗,甚至為了避免摩擦,他不得不讓臨近的部隊後撤。
對於這件事,塞克特也是帶著怨氣的,《凡爾賽和約》等於將德國軍隊“徹底消滅”,他手上的部隊,根本無法麵對氣勢洶洶的法比聯軍。
艾伯特感到失望,但是他並沒有絕望。
法國人的入侵舉動,激起了整個德國的反抗情緒,人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驅逐法國人,恢複德國的“尊嚴”。
在這種局麵下,艾伯特發動了“不合作運動”,用他的話說,既然法國人想要占領魯爾區,那麽就讓他們占領吧,他們可以搶奪我們的土地,但是卻無法搶奪我們的人民。
一向和艾伯特過不去的左右兩翼陣線,這一次竟然響應了艾伯特的號召,他們在魯爾區舉行了罷工,工廠停工,商店停業,礦區停產,甚至連交通,都癱瘓了。
為了表達“誠意”,艾伯特政府決定給魯爾區的罷工工人發放補貼,以維持他們的生計。
這讓不合作運動可以長期持續下去,以至於引起了法國人的恐慌。
因為他們的大軍占據魯爾區後,無法獲得任何補給,更不可能產生任何收入,他們每天都在消耗巨額的軍費,要知道法國現在的狀況,也並不怎麽好。
這變成了一場“桑拿大賽”,法國和德國,成了兩個被關在桑拿房裏的倒黴蛋。
與此同時,德國也因魯爾危機,爆發了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艾伯特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麵他在號召“抵抗”,另一方麵,他又在準備交“保護費”。
麵對魯爾區的不合作運動,法國人也感到為難,最終他們決定,與艾伯特政府進行接洽,並表示可以接受賠款,換來退兵。
對於這個提議,艾伯特自然是滿心歡喜的,但是他現在沒有那麽多錢來賠償法國人,怎麽辦?
隻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印錢”。
不到兩個星期,馬克對美元的匯率,從6750:1,變成了:1。
時間倒退迴1918年,簽署停戰協議時,馬克對美元的匯率可是7.5:1。
就這樣,紙質馬克連廁紙都不如。兩個星期前,人們買菜用麻袋裝錢,現在都要用手推車了。
法國人當然不想接受這樣的“貨幣”,他們提出抗議,準備以其他方式做結算。
但是德國人不肯,艾伯特政府已經做出“自損一千,傷敵八百”的決定,怎麽可能讓法國人逃掉。
法國人感到了焦慮,他們的軍隊待在魯爾區,每天都要消耗大量軍費和給養,卻沒有任何進賬。
但是艾伯特政府隻願意拿紙質馬克賠償,但是那東西,用火車從柏林拉到巴黎,都不足以抵償運費的。
兩個政府正在激烈的對抗和消耗,一時間談判陷入僵局,但是普普通通的德國人,卻成為這場對抗的犧牲品。
因為紙質馬克快速貶值,德國的赤貧人口以幾何倍數增加,失控的通貨膨脹正在摧毀無數德國家庭,饑餓和寒冷,正在侵蝕每一個人。
“我們要組織集會,抗議法國人的入侵,抗議馬克的繼續貶值。”
身在慕尼黑的希特勒,發出了咆哮,他對著所有納粹黨高層嚷嚷,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為組織暴動而積蓄力量的機會。
“我們剛從警察局收到消息,巴伐利亞當局已經取消了所有集會申請,警察局也會對任何在慕尼黑舉行的集會進行幹預。”
赫斯說話了,他剛剛從警察局迴來,這是警察局長親自對他說的話。
“那就讓他來吧,對著我開槍,或者將我逮捕。
我就坐在第一排,或者是站在講台上,我不懼怕任何威脅,我曾冒著法國人的炮火衝鋒,那個時候,我都不曾害怕過。”
希特勒露出輕蔑的表情,羅姆等人則站起來鼓掌,有人高喊著“我們不怕任何威脅,我們要舉行集會。”,對希特勒進行聲援。
在希特勒的一再堅持下,納粹黨通過了舉辦集會的提議,他們將在1月27日,也就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誕生日當天,一口氣舉辦七場集會。
沒有任何掩飾,納粹黨把將要舉辦集會的廣告,貼滿了大街小巷,警察們自然也能看到,他們派人去納粹黨總部,告訴他們,巴伐利亞當局已經下達了禁止舉辦集會的通知。
但是沒人搭理這些警察,納粹黨的所有人都在為集會做著準備,他們群情激奮,賣力做著一切。
就在集會當天,希特勒坐上了汽車,他參加一場又一場集會,如同趕場一樣,穿梭在每一處集會地點。
每次他走入會場,都會迎來所有人的歡唿,他們高喊著“萬歲”,來表達對希特勒的喜愛與支持。
而希特勒的演講也沒有辜負他們,在講台上,希特勒奮力咆哮著,他告訴所有人,法國人的舉動是不可接受的,他們占領了魯爾區,是掐住了德國的脖子,他們要讓這個國家徹底毀滅。
“戰爭從未結束,隻是換了一種方式。
看看法國人的動作吧,他們就是想要把我們殺死,然後踩著我們的屍體狂笑。
他們害怕我們有反抗的力量,所以將我們的軍隊肢解,這樣他們就能任意折磨我們,不必擔心遭到反噬。
所以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反抗他們,反抗法國人的壓迫和奴役,我們必須站起來,讓這個國家重新強盛。
……
艾伯特政府隻會印錢,他們在法國人麵前搖尾乞憐,不斷通過金融手段剝削人民,然後給法國人送過去。
看看今天的市價吧,一袋子馬克,竟然連一塊麵包都換不到。
而在五年前,那個時候,我用一馬克,就能換來兩個美味的牛角麵包。
這就是艾伯特政府的‘傑作’,他們讓這個國家深陷貧困和饑餓,看看當法國人端著刺刀占領魯爾區時,他們做什麽了?
什麽都做不了。
德意誌帝國軍隊被解散了,新組建的國防軍形同虛設,麵對法國人,他們隻會撤退,撤退,撤退。
這不是德意誌軍人該做的事情,要知道我在西線與法國人作戰時,撤退的隻會是法國人,德意誌的軍隊應該進攻,進攻,進攻,追著法國人的屁股踢。
……
猶太人在剝削我們,他們是這場‘馬克悲劇’的始作俑者,他們瘋狂利用馬克貶值來謀取利益,看看我們今天的晚餐,再看看他們的,我們在忍饑挨餓,而他們卻在大快朵頤。
醒醒吧,我們不能再奢望他們的憐憫之心,這個民族從誕生之日開始就是貪婪的,就是吝嗇的,我們必須把他們從我們的土地上趕走,如果他們不走,就把他們吊起來,掛在路燈上。”
希特勒在集會上發動密集攻擊,因為他的時間有限,必須將所有“爆發點”一股腦地宣揚出去。
而在這樣的時局下,無疑這些內容是受到人們歡迎的,每一場集會後,人們都會用歡唿和掌聲來“感謝”希特勒,因為他給所有人的憤怒,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人們的確應該感到憤怒,他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甚至有人開始懷念大戰時期,畢竟在那個時候,失業率並不高,雖然人們的生活受到戰爭影響,但怎麽也比現在強。
看到了人們的態度,希特勒內心變得膨脹起來,他覺得納粹黨已經具備能力,可以效仿墨索裏尼的法西斯黨,發起武裝暴動了。
於是在第二天,他繼續組織集會,六千名衝鋒隊隊員集結在馬斯弗爾德。
他們的穿戴並不整齊,有的戴著滑雪帽,有的身穿不倫不類的綠色風衣,甚至有的人,還穿著明顯不合腳的灰色跑步鞋。
穿著混亂也就算了,他們拿著的“卐”字旗也有大有小,看得出來,因為時間倉促,這些東西都是七拚八湊出來的。
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站在風雪中瑟瑟發抖,對麵是整齊的警隊,雙方正在對峙。
“立正!”
隨著希特勒的到來,戈林下達了命令。
當即這些猶如乞丐的衝鋒隊隊員,全部挺胸抬頭,以一個標準的普魯士軍姿,歡迎他們的領袖。
這一幕讓警察都震驚了,更是讓圍觀的民眾發出歡唿,希特勒在羅姆等人的簇擁下出場,他檢閱了這支“部隊”,並且當著警察的麵,發表了一篇演講。
“我們集合在這裏,並非是一種挑釁,而是為了替那些受苦受難的同胞,說一句公道話。
他們做錯了什麽,要受到今天這樣的懲罰,他們在忍受寒冷和饑餓,他們在承受他們本不應該承受的痛苦。
他們沒有錯,如果有錯,也是我們的錯,我,阿道夫.希特勒,一名前德意誌陸軍下士,我認為,是我們沒有讓戰爭勝利,才導致這樣一個結果。
我們或許應該死在戰場上,因為那樣,我們就不用看到今天的德意誌。
這個我們心心念念的國家,正在被法國人羞辱,他們占領了我們的土地,欺壓著我們的人民,而我們呢?我們曾是光榮的德意誌帝國戰士,但是現在,我們卻隻能這樣眼睜睜地瞧著,什麽都做不了。
就是因為那個該死的和約,我們被解除了武裝,新的國防軍隻有十萬人,他們根本無法守護德意誌漫長的邊境線。
我們失去了空軍,德意誌的天空從此不再設防。
我們失去了戰列艦和潛艇,德意誌的海洋不再任我們馳騁。
我們失去了坦克和重炮,德意誌的邊境,以後隻能任由他人踐踏,就猶如清晨的馬路,隨便來往。
所以,這是我們的錯,我們這些曾經光榮的德意誌帝國戰士,根本不配享受人生。
因為我們沒有讓我們的人民過得更好,所以我寧願死在五年前的戰場,至少那樣,我還能得到長眠,而不是現在死去,在墳墓裏哭泣。”1
希特勒的演講非常煽情,以至於無數衝鋒隊隊員都流下了眼淚,他們大多數都參加過上一次的大戰,他們曾經在無數個戰場上拚殺,他們懷揣理想,但是在短短的幾年之後,這些理想,就全部崩塌了。
流下眼淚的不僅有衝鋒隊隊員,還有與他們對峙的警察。
因為警察裏,也有不少老兵,他們都被希特勒的演講感動,以至於當演講結束,他們竟然抬起雙手,奉上了掌聲。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成功的演說,警察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因為害怕發生騷亂。
但是希特勒很好地控製了局勢,這次集會,除了法國人,他沒有再攻擊任何人,甚至包括艾伯特政府。
他以煽情的演說贏得了警員們的好感,甚至許多觀眾,也因為他的這次演說而感到癡迷。
隨著納粹黨的“頂風作案”,他們的聲勢一時間達到頂峰,慕尼黑大學的學生們瘋狂要求加入納粹黨和衝鋒隊,甚至他們的導師也明著或者暗著予以支持。
納粹黨的黨員每天都以“四位數”的數量增加,衝鋒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不僅引起巴伐利亞當局的警惕,甚至引起了許多外國公使的注意。
美國,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駐慕尼黑領館,都對希特勒和納粹黨給予了關注,甚至派人接觸。
這讓希特勒感覺自己已經具備足夠的實力,去挑戰巴伐利亞當局,於是一個試探性的計劃,在他心中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