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希特勒,正在和“占星術”鬥智鬥勇,而遠在斯圖加特的克萊,也遇上一點兒小麻煩。
當得知工農個聯合黨成立運輸公司後,國防軍體貼地送上一份大單,他們將承載南德意誌地區大部分國防軍的運輸任務,成為其後勤保障的主力。
這讓克萊煩了難,因為他們的運輸能力並不足以支撐這麽大的項目,最關鍵的,車輛不夠用。
這不得不讓克萊重新動了外雇車輛的主意,然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因為司機們大多不願意跑長途運輸,而國防軍給的費用又不高,他不能過多增加預算,以增加司機的積極性。
這導致工作進展緩慢,他不得不向國防軍方麵訴苦。
為了幫助克萊解決問題,國防軍的後勤保障部門派出一個小團隊前往斯圖加特,以協助克萊處理相關事項,並協調國防軍自己的運輸車隊,替他減緩壓力。
不過當克萊看到來人後,他不淡定了,因為這個國防軍後勤保障部門的小團隊負責人,名叫海因茨.威廉.古德裏安。
是的,就是後世被稱為“閃電戰之父”的那個人。
柴希維茨將軍親自指名古德裏安負責這個項目,老實說,克萊是明白其用意的。
因為他發現,這名將軍正在研究一些“戰術問題”,他曾經到訪斯圖加特,與克萊進行過一番深入交談,老實說,克萊的理論,給了他很大啟發。
而古德裏安是他的部下,這個未來的“德意誌裝甲兵之父”,完全是帶著一副求知的渴望站到自己麵前,至於什麽“協助解決問題”,反而是其次的事情了。
“老實說,我不喜歡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如您所見,我並非軍人,對軍事理論,也隻是略懂皮毛而已。”
克萊攤開雙手,向著桌子對麵的古德裏安說道,他實在不想在這位“大神”麵前秀東西,因為他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不要這樣說,我們都知道,您提出的‘武器戰術理論’,已經深入人心,甚至國防部高層,都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
我必須用最真誠的態度告訴您,我也對您的這個理論感興趣,不,說成是‘感興趣’已經不足夠了,完全是癡迷和沉醉。”
古德裏安用真誠的語氣說著,克萊看到他的雙眼,知道他說的並非假話。
老實說,這讓克萊感到鬱悶,他本來希望國防軍派出一個小團隊,能夠幫忙解決他的現有問題,結果現在,好像“工作量”又增加了。
本意拒絕的克萊,架不住古德裏安的軟磨硬泡,最後他隻能同意,就這個問題,與他舉行一場僅限於他們之間的交流。
於是他們來到會議室,這裏有一個黑板,古德裏安就仿佛學生一樣,坐在黑板麵前,拿出筆和本子,一副認真聽課的學生模樣。
“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是交流,而不是授課。”
克萊有些無語,他不明白這個未來的世界名將為什麽會有如此清奇的腦迴路,老實說,相比起古德裏安,他更喜歡隆美爾一點兒。
至少隆美爾是個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音樂,喜歡運動,喜歡交際,他最近和自己走得很近,因為他們總是會聊一些輕鬆的話題,而非什麽戰術理論。
但是古德裏安完全沉迷在這些軍事問題當中,他的腦子裏全部都是機械化部隊的運轉方式,克萊僅僅與他聊過兩次,就感覺這個上尉的腦子裏,可能存在汽車輪子。
“很抱歉,但是我覺得,如果能夠先聽一些,才能提出……呃……問題,是的,提出問題。”
古德裏安用手比畫著,克萊翻了一個白眼,隨後歎著氣,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機械化對戰略的影響。
克萊知道古德裏安關心的是什麽,事實上現在古德裏安還有一個教官的身份,他在《軍事周刊》上發表文章,喜歡用推演的方式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強調機械化,強調坦克的作用,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已經顯露出自己的天賦。
所以克萊投其所好,直接拋出機械化理論,何況他作為一個物理學博士,也有這方麵的底氣。
給一名未來的世界名將,上課。
“如果換成幾十年前,這基本是一個偽命題,那時候畜力還是主流,機械化的運用很少。
但是現在不同了,火車,汽車,甚至飛機,已經在全世界普及,戰爭的表現方式,已經全然不同。
那麽這種不同體現在哪裏?首先就是戰略上。
如果我們和法國再度爆發戰爭,那麽你覺得我們會用多長時間突破法軍的防線?
上一次大戰中,我們的戰略完全就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沒有跟上新裝備發展的速度,英國人率先在戰場投入了坦克,他們以這種移動堡壘,摧毀我們的陣地。
所以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以新裝備為切入點,探討這個問題,就是裝備對戰略的影響。”
克萊拋磚引玉,他作為博士生,其實以前也經常講課,類似項目中各種問題的說明,以及給學弟學妹們普及一些技術關鍵點。
所以這種氛圍,他並不陌生。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有一種坦克,他們可以從正麵突破法軍的發現,衝破他們的鐵絲網,衝破的他們的壕溝,迅速穿插到後方,那麽戰場應該是什麽樣的。
毫無疑問,戰場將不再是靜止的,我們會打開一個突破口,然後迅速從敵人的背後,發動攻擊。
這時候,我們的戰略就是進攻性的,以突破,包抄和殲滅為主。
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這種戰略建立的前提,就是我們擁有這樣一種武器,這樣一種坦克,能夠快速插入敵人的後方,占據交通線和補給站,在依托跟進的步兵,對敵人實行包圍作戰。
這裏麵就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步兵跟上坦克的速度。”
克萊說到這裏,略微停頓,他不是忘詞了,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他隻是感覺很怪異,因為他接下來要講的東西,其實是麵前這位古德裏安上尉,他所發明並實踐證明的東西,那就是——閃電戰。
“時間,一切的關鍵點都集中在時間上,我們必須在對方做出調整以前,就占據主動,並將他們壓製。
所以當戰場鋪開,我們必須先尋找敵人的一個薄弱點,用飛機攻擊他們的後方,用步兵騷擾且迷惑敵人,掩蓋真正的戰略意圖,然後……猛然出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新裝備,或者未來戰爭所必然呈現的一種局麵,戰場的變化將會非常快,我們集中全部力量,進攻敵人的一個點,以快速機動的方式,進行穿插和迂迴。
所以我們必須保證部隊的移動性,這裏麵涉及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後勤。
我們需要足夠的後勤,來保證前方坦克和步兵的戰鬥力,我們需要運輸油料,運輸食品,運輸彈藥,甚至運輸毛毯和咖啡。
而這就需要一支完全機械化的運輸部隊,他們可以跟上坦克,跟上乘坐卡車或裝甲運兵車的士兵,我們需要在坦克拋錨後,迅速將問題解決,需要在士兵餓肚子的時候,送上麵包。”
克萊淡淡說著,隨後他擦掉黑板上的字,又寫了一個詞——多兵種協同。
“飛機將會是未來戰爭,最先發起攻擊的武器。
他們可以飛躍上百公裏,到達敵人後方,然後投下大大的炸彈,炸毀他們的橋梁,炸毀他們的倉庫,炸毀他們的車站,或者炸毀其他什麽具有戰略戰術價值的目標。
而做完這一切,或者說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地麵部隊發動進攻,坦克將在炮火的掩護下前進,事實上未來的坦克,也會充當多麵手,他們不僅是突擊力量,也能根據不同的戰術需要,分成許多類型。
按照我的認知,坦克應該大體上分為三種,即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
當戰場初期,需要對敵人陣地發動攻擊時,重型坦克將是主要力量,他們依靠厚重的裝甲,強大的火力,去摧毀敵人的火力點,在戰線上,打開一個缺口。
接著是中型坦克,他們沒有重型坦克那麽強大的火力,也沒有那麽厚重的裝甲,但是他們更加靈活,可以掩護步兵,實現占領的目的。
當敵人的防線被打穿,建立一個突破口後,便是輕型坦克出場了,他們依靠高速優勢,可以迅速推進,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占據重要位置,比如交通線,火車站,橋梁,隧道等等。
當他們占據好位置後,便是機械化步兵,他們負責占領這些地方,同時布防,依靠由車輛運輸過來的中型和輕型火炮,設置完備的火力點,形成據點。
與此同時,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也可以通過鐵路,航運等方式,迅速向前方推進,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在敵人後方站穩腳跟,等待補給和支援,然後反過頭,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這就是我要說的,武裝裝備對戰略的影響。
這個‘包夾戰略’,完全建立在新武器的性能,後勤保障能力,以及步兵投送能力的基礎之上。
也就是說,使用這樣一個戰略,就必須具備先前所說的那些條件,技術條件,配備條件,和熟練度條件。
……”
克萊一直說個不停,他隻是把二十年後,古德裏安的那一套東西重新拿出來講了一遍。
但是古德裏安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他一直在記錄,感覺完全沒有思考。
“聽懂我的意思了麽,步兵和後勤也必須機動起來,否則造成部隊脫節,將會是災難性的。”
克萊覺得,自己已經講得夠多了,他不是一個軍事迷,隻是知道一些淺顯的東西,所以能講出來的東西,十分有限。
“大概聽懂了,未來的戰爭,將會是立體的,飛機攻擊後方,裝甲力量進行突擊,步兵跟進,然後快速穿插,實現包圍。”
古德裏安是一個軍事天才,真正的戰術大師,他明白克萊的意思,既新裝備,將會改變現在的戰爭形式,完全動態化的戰場,搶占時間上的優勢。
“好了,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提了。”
克萊喝了一口水,老實說,他想快點兒結束這個話題,相比起戰爭,他還是更關心如何解決車輛不足的問題。
“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剛才提到的假設,如果我們與法國再度開戰。
老實說,我不認為即便新型坦克,就是剛才提到的那些,可以突破法國人的防線。
也許您沒有去過前線,並不知道法國人幾乎把整個邊境地區,都布置成了堡壘,他們的防禦縱深有幾十公裏,而這幾十公裏,遍布雷區,碉堡群和火力點。”
古德裏安皺著眉頭,把筆抵在上嘴唇上,似乎在努力迴憶和思考。
他是參加過大戰的,真正在前線拚殺過,知道法國人對於壕溝,有多麽“熱愛”。
“這個……我想不該是我考慮的。”
克萊原本想說“碉堡又不會走路,你們繞過去就行了,比如從北麵穿越比利時。”
但是他終究沒有講出來,因為這個理論曾經有人提出過,那就施裏芬計劃。
這個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意誌帝國元帥阿爾弗裏德.馮.施裏芬提出的,主要的內容,就是繞過法國人經營數十年的東部防線,繞過德法邊境,向北迂迴,從比利時方向攻入法國腹地。
當時這個方案已經進入帝國參謀部商討,但是沒等到實施,戰爭便結束了。
不過毫無疑問,這個計劃非常務實,在二十年後,古德裏安就是依托新裝備,將這個計劃以最完美的方式,得以實現。
但是克萊反對戰爭,不希望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發生,所以他沒有說,然而古德裏安,卻是很快想到了。
“如果可以,我們能夠從比利時進入法國,難點在於山區,但是如果我們的後勤保障和機械化能力夠強,可以在幾天內,依靠公路快速推進,然後攻陷布魯塞爾,接著向西,進入法國。”
古德裏安想到了,即便克萊沒有開口,他的表情顯得極為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巴黎,看到了勝利。
“好吧,這是一個想法,但你最好不要往外說,畢竟現在的時局……”
克萊做了一個噓聲的手勢,古德裏安愣了一下,隨後笑著點點頭。
表情有些“不懷好意”。
克萊覺得這個上尉又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他隻是單純覺得,現在把法國作為假想敵,公開探討進攻戰略,無異於是火上澆油。
畢竟魯爾危機並沒有過去,工人們的抗爭還沒有結束,法國軍隊依舊端著刺刀,在大街上晃悠。
這會給法國人口實,同時讓本就民怨沸騰的德國社會,更加混亂。
但是古德裏安似乎想歪了,他認為克萊這是提醒自己,不能讓這個極富想象力的進攻戰略提前暴露,從而讓法國人有所準備。
總之,兩個人各懷心思,結束了這場關於“新裝備與戰略”的談話。
雖然這次交流很短暫,但古德裏安卻受到了很大啟發,他開始認識到,裝備對於軍隊和戰爭策略的影響,特別是立體戰爭和裝甲兵應用,簡直等於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也正是因為如此,古德裏安接下來的幾天,追著克萊詢問一些想法,不僅沒幫他協調車輛的事兒,反而還讓克萊心煩不已。
忍無可忍的克萊,不得不向國防軍打小報告,希望他們換一個負責人過來,在他的強硬措辭下,國防軍不得不將古德裏安調走,換一個真正“辦事兒”的軍官過來。
分別讓古德裏安不舍,他幾乎在迴到駐地的第一時間,就給克萊寄了一封信,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更多地探討問題。
克萊看著那封“情真意切”的信,臉上全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把信收好,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他壓根兒就沒準備給古德裏安迴信。
當得知工農個聯合黨成立運輸公司後,國防軍體貼地送上一份大單,他們將承載南德意誌地區大部分國防軍的運輸任務,成為其後勤保障的主力。
這讓克萊煩了難,因為他們的運輸能力並不足以支撐這麽大的項目,最關鍵的,車輛不夠用。
這不得不讓克萊重新動了外雇車輛的主意,然而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因為司機們大多不願意跑長途運輸,而國防軍給的費用又不高,他不能過多增加預算,以增加司機的積極性。
這導致工作進展緩慢,他不得不向國防軍方麵訴苦。
為了幫助克萊解決問題,國防軍的後勤保障部門派出一個小團隊前往斯圖加特,以協助克萊處理相關事項,並協調國防軍自己的運輸車隊,替他減緩壓力。
不過當克萊看到來人後,他不淡定了,因為這個國防軍後勤保障部門的小團隊負責人,名叫海因茨.威廉.古德裏安。
是的,就是後世被稱為“閃電戰之父”的那個人。
柴希維茨將軍親自指名古德裏安負責這個項目,老實說,克萊是明白其用意的。
因為他發現,這名將軍正在研究一些“戰術問題”,他曾經到訪斯圖加特,與克萊進行過一番深入交談,老實說,克萊的理論,給了他很大啟發。
而古德裏安是他的部下,這個未來的“德意誌裝甲兵之父”,完全是帶著一副求知的渴望站到自己麵前,至於什麽“協助解決問題”,反而是其次的事情了。
“老實說,我不喜歡再談論這個話題了。
如您所見,我並非軍人,對軍事理論,也隻是略懂皮毛而已。”
克萊攤開雙手,向著桌子對麵的古德裏安說道,他實在不想在這位“大神”麵前秀東西,因為他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不要這樣說,我們都知道,您提出的‘武器戰術理論’,已經深入人心,甚至國防部高層,都對這個理論很感興趣。
我必須用最真誠的態度告訴您,我也對您的這個理論感興趣,不,說成是‘感興趣’已經不足夠了,完全是癡迷和沉醉。”
古德裏安用真誠的語氣說著,克萊看到他的雙眼,知道他說的並非假話。
老實說,這讓克萊感到鬱悶,他本來希望國防軍派出一個小團隊,能夠幫忙解決他的現有問題,結果現在,好像“工作量”又增加了。
本意拒絕的克萊,架不住古德裏安的軟磨硬泡,最後他隻能同意,就這個問題,與他舉行一場僅限於他們之間的交流。
於是他們來到會議室,這裏有一個黑板,古德裏安就仿佛學生一樣,坐在黑板麵前,拿出筆和本子,一副認真聽課的學生模樣。
“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是交流,而不是授課。”
克萊有些無語,他不明白這個未來的世界名將為什麽會有如此清奇的腦迴路,老實說,相比起古德裏安,他更喜歡隆美爾一點兒。
至少隆美爾是個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音樂,喜歡運動,喜歡交際,他最近和自己走得很近,因為他們總是會聊一些輕鬆的話題,而非什麽戰術理論。
但是古德裏安完全沉迷在這些軍事問題當中,他的腦子裏全部都是機械化部隊的運轉方式,克萊僅僅與他聊過兩次,就感覺這個上尉的腦子裏,可能存在汽車輪子。
“很抱歉,但是我覺得,如果能夠先聽一些,才能提出……呃……問題,是的,提出問題。”
古德裏安用手比畫著,克萊翻了一個白眼,隨後歎著氣,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機械化對戰略的影響。
克萊知道古德裏安關心的是什麽,事實上現在古德裏安還有一個教官的身份,他在《軍事周刊》上發表文章,喜歡用推演的方式佐證自己的觀點,他強調機械化,強調坦克的作用,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已經顯露出自己的天賦。
所以克萊投其所好,直接拋出機械化理論,何況他作為一個物理學博士,也有這方麵的底氣。
給一名未來的世界名將,上課。
“如果換成幾十年前,這基本是一個偽命題,那時候畜力還是主流,機械化的運用很少。
但是現在不同了,火車,汽車,甚至飛機,已經在全世界普及,戰爭的表現方式,已經全然不同。
那麽這種不同體現在哪裏?首先就是戰略上。
如果我們和法國再度爆發戰爭,那麽你覺得我們會用多長時間突破法軍的防線?
上一次大戰中,我們的戰略完全就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沒有跟上新裝備發展的速度,英國人率先在戰場投入了坦克,他們以這種移動堡壘,摧毀我們的陣地。
所以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以新裝備為切入點,探討這個問題,就是裝備對戰略的影響。”
克萊拋磚引玉,他作為博士生,其實以前也經常講課,類似項目中各種問題的說明,以及給學弟學妹們普及一些技術關鍵點。
所以這種氛圍,他並不陌生。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有一種坦克,他們可以從正麵突破法軍的發現,衝破他們的鐵絲網,衝破的他們的壕溝,迅速穿插到後方,那麽戰場應該是什麽樣的。
毫無疑問,戰場將不再是靜止的,我們會打開一個突破口,然後迅速從敵人的背後,發動攻擊。
這時候,我們的戰略就是進攻性的,以突破,包抄和殲滅為主。
我想說的就是這個,這種戰略建立的前提,就是我們擁有這樣一種武器,這樣一種坦克,能夠快速插入敵人的後方,占據交通線和補給站,在依托跟進的步兵,對敵人實行包圍作戰。
這裏麵就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步兵跟上坦克的速度。”
克萊說到這裏,略微停頓,他不是忘詞了,或者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他隻是感覺很怪異,因為他接下來要講的東西,其實是麵前這位古德裏安上尉,他所發明並實踐證明的東西,那就是——閃電戰。
“時間,一切的關鍵點都集中在時間上,我們必須在對方做出調整以前,就占據主動,並將他們壓製。
所以當戰場鋪開,我們必須先尋找敵人的一個薄弱點,用飛機攻擊他們的後方,用步兵騷擾且迷惑敵人,掩蓋真正的戰略意圖,然後……猛然出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新裝備,或者未來戰爭所必然呈現的一種局麵,戰場的變化將會非常快,我們集中全部力量,進攻敵人的一個點,以快速機動的方式,進行穿插和迂迴。
所以我們必須保證部隊的移動性,這裏麵涉及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後勤。
我們需要足夠的後勤,來保證前方坦克和步兵的戰鬥力,我們需要運輸油料,運輸食品,運輸彈藥,甚至運輸毛毯和咖啡。
而這就需要一支完全機械化的運輸部隊,他們可以跟上坦克,跟上乘坐卡車或裝甲運兵車的士兵,我們需要在坦克拋錨後,迅速將問題解決,需要在士兵餓肚子的時候,送上麵包。”
克萊淡淡說著,隨後他擦掉黑板上的字,又寫了一個詞——多兵種協同。
“飛機將會是未來戰爭,最先發起攻擊的武器。
他們可以飛躍上百公裏,到達敵人後方,然後投下大大的炸彈,炸毀他們的橋梁,炸毀他們的倉庫,炸毀他們的車站,或者炸毀其他什麽具有戰略戰術價值的目標。
而做完這一切,或者說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地麵部隊發動進攻,坦克將在炮火的掩護下前進,事實上未來的坦克,也會充當多麵手,他們不僅是突擊力量,也能根據不同的戰術需要,分成許多類型。
按照我的認知,坦克應該大體上分為三種,即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
當戰場初期,需要對敵人陣地發動攻擊時,重型坦克將是主要力量,他們依靠厚重的裝甲,強大的火力,去摧毀敵人的火力點,在戰線上,打開一個缺口。
接著是中型坦克,他們沒有重型坦克那麽強大的火力,也沒有那麽厚重的裝甲,但是他們更加靈活,可以掩護步兵,實現占領的目的。
當敵人的防線被打穿,建立一個突破口後,便是輕型坦克出場了,他們依靠高速優勢,可以迅速推進,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占據重要位置,比如交通線,火車站,橋梁,隧道等等。
當他們占據好位置後,便是機械化步兵,他們負責占領這些地方,同時布防,依靠由車輛運輸過來的中型和輕型火炮,設置完備的火力點,形成據點。
與此同時,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也可以通過鐵路,航運等方式,迅速向前方推進,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在敵人後方站穩腳跟,等待補給和支援,然後反過頭,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這就是我要說的,武裝裝備對戰略的影響。
這個‘包夾戰略’,完全建立在新武器的性能,後勤保障能力,以及步兵投送能力的基礎之上。
也就是說,使用這樣一個戰略,就必須具備先前所說的那些條件,技術條件,配備條件,和熟練度條件。
……”
克萊一直說個不停,他隻是把二十年後,古德裏安的那一套東西重新拿出來講了一遍。
但是古德裏安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他一直在記錄,感覺完全沒有思考。
“聽懂我的意思了麽,步兵和後勤也必須機動起來,否則造成部隊脫節,將會是災難性的。”
克萊覺得,自己已經講得夠多了,他不是一個軍事迷,隻是知道一些淺顯的東西,所以能講出來的東西,十分有限。
“大概聽懂了,未來的戰爭,將會是立體的,飛機攻擊後方,裝甲力量進行突擊,步兵跟進,然後快速穿插,實現包圍。”
古德裏安是一個軍事天才,真正的戰術大師,他明白克萊的意思,既新裝備,將會改變現在的戰爭形式,完全動態化的戰場,搶占時間上的優勢。
“好了,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提了。”
克萊喝了一口水,老實說,他想快點兒結束這個話題,相比起戰爭,他還是更關心如何解決車輛不足的問題。
“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剛才提到的假設,如果我們與法國再度開戰。
老實說,我不認為即便新型坦克,就是剛才提到的那些,可以突破法國人的防線。
也許您沒有去過前線,並不知道法國人幾乎把整個邊境地區,都布置成了堡壘,他們的防禦縱深有幾十公裏,而這幾十公裏,遍布雷區,碉堡群和火力點。”
古德裏安皺著眉頭,把筆抵在上嘴唇上,似乎在努力迴憶和思考。
他是參加過大戰的,真正在前線拚殺過,知道法國人對於壕溝,有多麽“熱愛”。
“這個……我想不該是我考慮的。”
克萊原本想說“碉堡又不會走路,你們繞過去就行了,比如從北麵穿越比利時。”
但是他終究沒有講出來,因為這個理論曾經有人提出過,那就施裏芬計劃。
這個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德意誌帝國元帥阿爾弗裏德.馮.施裏芬提出的,主要的內容,就是繞過法國人經營數十年的東部防線,繞過德法邊境,向北迂迴,從比利時方向攻入法國腹地。
當時這個方案已經進入帝國參謀部商討,但是沒等到實施,戰爭便結束了。
不過毫無疑問,這個計劃非常務實,在二十年後,古德裏安就是依托新裝備,將這個計劃以最完美的方式,得以實現。
但是克萊反對戰爭,不希望那場慘絕人寰的戰爭發生,所以他沒有說,然而古德裏安,卻是很快想到了。
“如果可以,我們能夠從比利時進入法國,難點在於山區,但是如果我們的後勤保障和機械化能力夠強,可以在幾天內,依靠公路快速推進,然後攻陷布魯塞爾,接著向西,進入法國。”
古德裏安想到了,即便克萊沒有開口,他的表情顯得極為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巴黎,看到了勝利。
“好吧,這是一個想法,但你最好不要往外說,畢竟現在的時局……”
克萊做了一個噓聲的手勢,古德裏安愣了一下,隨後笑著點點頭。
表情有些“不懷好意”。
克萊覺得這個上尉又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他隻是單純覺得,現在把法國作為假想敵,公開探討進攻戰略,無異於是火上澆油。
畢竟魯爾危機並沒有過去,工人們的抗爭還沒有結束,法國軍隊依舊端著刺刀,在大街上晃悠。
這會給法國人口實,同時讓本就民怨沸騰的德國社會,更加混亂。
但是古德裏安似乎想歪了,他認為克萊這是提醒自己,不能讓這個極富想象力的進攻戰略提前暴露,從而讓法國人有所準備。
總之,兩個人各懷心思,結束了這場關於“新裝備與戰略”的談話。
雖然這次交流很短暫,但古德裏安卻受到了很大啟發,他開始認識到,裝備對於軍隊和戰爭策略的影響,特別是立體戰爭和裝甲兵應用,簡直等於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也正是因為如此,古德裏安接下來的幾天,追著克萊詢問一些想法,不僅沒幫他協調車輛的事兒,反而還讓克萊心煩不已。
忍無可忍的克萊,不得不向國防軍打小報告,希望他們換一個負責人過來,在他的強硬措辭下,國防軍不得不將古德裏安調走,換一個真正“辦事兒”的軍官過來。
分別讓古德裏安不舍,他幾乎在迴到駐地的第一時間,就給克萊寄了一封信,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更多地探討問題。
克萊看著那封“情真意切”的信,臉上全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把信收好,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他壓根兒就沒準備給古德裏安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