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劉禪和沙瑤瑤三人坐上馬車,劉禪與沙瑤瑤不約而同抓緊了車軾,不知這老頭要如何駕駛。
侍衛們散開把馬車前後左右圍成個圈,形成一道屏障,卻被李譔喝阻:“前麵的讓開,都堵死了如何試車?”
侍衛迴頭去看劉封,見劉封點頭允準,這才閃在兩旁。李譔雙手加力,將左右轡一起揮動,那匹馬便懂事地扯開四蹄向前跑去。
車輛緩緩加速,逐漸駛離人群。侍衛們一開始還能徒步跟上,很快便隻能望塵莫及了。李譔卻不從官道進城,而是繞到城外的土路,往那人煙稀少的荒郊野外闖去。
這荒野土路不比官道,坑窪崎嶇不平。那跑起來的車輛本應似大海孤舟,上下顛簸起伏。不想居然十分平穩,完全沒有了此前那上頭的眩暈感。
沙瑤瑤沒坐過馬車倒不覺得,劉封卻已目瞪口呆,驚得說不出話來。李譔給這馬車施了什麽魔法?走這小路竟比走官路還要平穩,不但不顛,那聲音也柔和得多了。
“禪兒,這馬車——”劉封不禁看向劉禪,默認這些新奇玩意兒他這小老弟一定明白。
劉禪卻不似兄長那般驚奇。這新改的懸掛和之前相比雖已脫胎換骨,但比起現代工業製造的汽車底盤來,那還是原始得不能再原始了。在劉封看來驚為天人的東西到了劉禪這裏也就是湊合能用,他自然不會大驚小怪。不過劉禪也絕沒有輕視李襈的意思。以當前的技術能力,李譔能把車造成這樣,已經屬於跨時代的突破了。
“掾主,先停一停吧。”
劉禪叫停了馬車,劉封跳下來擺好楔木,把沙瑤瑤和劉禪一一扶下。李譔也下了車,跟劉禪一道扒著車輪觀察那車的底盤。
“這懸掛能製成委實不易,李掾主辛苦。”
“全賴公子妙法,以後這馬車走起來可平順得多了,速度與運載量都能提升不少。”
“可照這個樣子還不能大規模生產。”
“啊?為何?”
李譔有點意外,明明試著挺好,公子禪咋說不行呢?心頭那股興奮勁兒忽然打了折扣。
“先生請看,這車廂不顛簸了,但車輪卻得承受更大的震動,駛不了多久必然斷裂。”
“這——”
李譔這才發現自己一時得意疏忽了這個問題。還得是公子禪呀,若就這樣造了出來,浪費人力物力還不好用,他如何跟主公交差呢?
李譔對劉禪的謹慎細致深為感佩,垂頭虛心求教:“公子可有方法破解?”
劉禪有些頭疼。這是漢代,上哪兒去弄橡膠來製作輪胎呢?看來少了現代工業、特別是化工業的支持,想搞新材料難如登天,進行技術革命更是天方夜譚。
“我想想——,別急,讓我想想——”
公子禪說完這句,捂著腦袋沉默起來。李譔噓著嘴守在一邊,期待小公子能冒出個新奇的解決方案。後麵劉封和沙瑤瑤完全懵了,那兩位對著車輪說的話他倆一句也沒聽懂,啥震動?啥斷裂?啥意思?
沙瑤瑤張嘴剛想問,被劉封使個眼色攔住。隻見劉禪愁眉苦臉地站起,繞著馬車轉起圈來。
不僅是輪胎,這根車軸也是個巨大的隱患。若沿用之前的木軸顯然不耐用,可若是改成鐵軸,一則增加了死重,二則沒有軸承能行嗎?造軸承?難度太高,根本不可能。但這車的大模樣已經有了,若就此放棄又實在心疼。
“死馬當活馬醫吧!”想到這裏,劉禪咬著牙開始發狠。那匹拉車的馬被唬得低聲嘶鳴,仿佛聽懂了“死馬”這倆字的含義。
劉封走上前安撫那匹馬,並豎起耳朵聽劉禪跟李譔接著說:“將車軸、輪輞、輪輻都改成鐵製,輪輞外側再箍一圈木製輪套。軸與輪轂之間塗抹蓖麻油,試試看行不。”
“如此有勞公子。”李譔沒全明白,聽著挺帶勁,心裏不免還有狐疑。
沙瑤瑤忍了半天,終於還是沒憋住問出聲來:“阿鬥,你是想要加固這兩個車輪嗎?”
“對啊。”劉禪聞言一愣,這位大小姐自打見到大哥以後就是一頭戀愛腦,怎麽忽然對科技這麽有洞察力了?
沙瑤瑤得到肯定的答案不免得意,仰頭笑笑接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有個主意。”
“啊?啥主意?你說?”不止是劉禪,連劉封和李譔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人全都瞪圓了眼睛來看這小姑娘。
沙瑤瑤也不緊張,滿意的撇了撇嘴,道:“五溪蠻有製作藤甲的手藝,堅韌的藤條反複浸油晾曬後能擋住鐵製的兵器,如果把它緊緊纏繞在這個木輪上,一定耐用的多。”
“哈哈!瑤瑤姐,你咋不早說呢?”劉禪瞬間樂了起來。
沙瑤瑤的確出了個好主意,藤條除了可以起到緩衝和加固的作用,纏繞木輪產生的紋理還能增加車輪與地麵的摩擦力,起到胎紋的作用。
而且藤條成本很低,跟五溪蠻大量定製,既解決了材料問題,還可以幫助山區創收,這簡直是一舉兩得!
“李掾主,迴去立刻差人去五溪蠻采購藤甲的原材料,按照剛才說的方案,在鐵製輪軸上加裝木製外輪,外輪用藤條緊密纏繞,再試試效果。一定要多跑崎嶇地形,把問題盡量跑出來。”
被沙瑤瑤打開了思路的劉禪整個人豁然開朗,帶動的李譔這老頭再次興奮起來。
“甚好,甚好,哈哈哈哈,二位公子請上車,咱們這就迴去!”
接下來四人重新上車。李掾主掉轉馬頭,緩緩迴城。將軍府那裏已做了準備,孫夫人領著若蟬若娟正在前院安排,整個府裏張燈結彩,既是在迎候公子迴家,也是在準備過新年了。
馬車一到府門,兩兄弟在前、沙瑤瑤在後,三人進府一看,夫人和兩位小姐正在院裏來迴的使喚人。
“封公子,阿鬥,可算迴來了。將軍天天念叨你們呢。咦?這位是——”
第一個開口的果然是孫夫人,孫夫人果然注意到了沙瑤瑤。
沙瑤瑤不知道眼前這個漂亮的貴婦是誰,但聽她稱唿劉禪十分親密,那肯定不會是外人。於是罕見地按照五溪蠻的規矩施禮,抬頭笑答:“我叫沙瑤瑤,是五溪蠻盟主的女兒,封哥哥的妻子。”
“——!”
一句話石破天驚,從孫尚香到若蟬若娟再到路過的仆人全都定在當場,那場景就像是被孫夫人的本家孫大聖剛使了定身咒。
“妻、妻子!?”
孫夫人老半天才迴過神來,嘴裏擠出兩個字。她扭臉看看若蟬、再看看若娟,姐妹倆跟她一樣目瞪口呆。這公子封執行軍令去一趟醴陵,走的時候帶的是一支部隊,迴來帶的是一個媳婦,這是個啥情況呀?
劉封紅著臉,不知該從何說起,虧得劉禪鑽出來打圓場:“香老大,這話得見了我爹說。現在先把瑤瑤姐請進去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說罷,又跟兩個姐姐打招唿:“大姐好,二姐好。”
若蟬若娟立刻眉開眼笑,也不管沙瑤瑤是不是劉封妻子了,走過來拉起弟弟的手就往大堂裏送。孫夫人想想阿鬥的說的也對,便不再追問,而是禮貌地將沙瑤瑤讓進大堂,命人看茶招待。
左將軍正在府衙辦公,三縣的事順利入軌,他這個荊州話事人總算鬆了口氣。雖說這一趟開銷不少,但成果也是肉眼可見的。光梯田就開出了上萬方,這可是在耕地有限的三縣地區,堪稱壯舉。而且百姓反響熱烈,士氣空前高漲,為後續擴大成果開了個好頭。
劉備正在心裏褒獎兩個兒子能幹,趙雲便將公子迴府的消息報了上來。左將軍一聽喜出望外,公也不辦了,立刻備馬下班。
到家後的劉備得知大兒子帶迴來個媳婦,那目瞪口呆的表情就和孫夫人預想的一樣滑稽。夫人不禁被他逗笑,勸道:“公子封早到了婚配的年紀,將軍還拿他當孩子麽?難得這二人情投意合,不如趁著過年就把喜事給辦了吧。”
“嗯”,劉備點點頭,沙瑤瑤這女娃兒一看就聰慧過人,自己倒是十分滿意。但結婚畢竟是人生大事,該走的程序還一樣都沒走呢,就這麽結那也太對不住孩子了吧?
“瑤瑤,你與封兒的事你父母可知曉?”未來公公這麽問本也平常,但未來媳婦的迴答卻驚倒在座一片。
“不知。我出門的時候不知道能碰上封哥哥。”沙瑤瑤搖了搖頭,伸手去摸劉封的手,眼裏滿是愛意。
劉封羞得滿麵通紅,急忙把瑤瑤的手放好,拱手對父親說:“孩兒與瑤瑤一見傾心,還請父親成全。”
左將軍點點頭,認真想了一會,抬眼去問下首的小兒子:“禪兒,你說呢,你大哥這事該如何辦?”
劉禪心想這男歡女愛的事你來問我幹啥?我一個小毛孩跟著你治國平天下就算了,給人說媒拉纖這事也使喚我?離譜離得也太離譜了吧?
不過老爹開口問了,他能置若罔聞麽?也隻得眨巴著眼認真迴答:“瑤瑤姐是五溪蠻盟主的女兒,她和兄長的婚事既是二人的事,也是公安與五溪蠻的事。以孩兒之見,爹還是應派人向沙寨主正式提親,不可廢了禮數,彰顯父親對五溪蠻的尊重。”
“不錯!”劉備聞言深以為然。作為一方統帥,兒子這話裏的政治意味他完全體會到了。有了劉封與沙摩柯之女的聯姻,自己和五溪蠻的聯盟就更加穩固,這對於穩定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局勢大有助益。
“既如此,吾這就命公佑準備聘禮,去五溪蠻向沙盟主提親。瑤瑤,你爹那裏沒問題吧?”
沙瑤瑤對劉備父子表現出的對五溪蠻的尊重頗為感動,聽未來公公問話,她想也不想就搖頭:“不會。是我嫁人,又不是我爹嫁人,我說了算。”
在五溪蠻的文化裏,女孩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男人結婚天經地義,因此沙瑤瑤平靜自然地說出這句,把篤信父母之命的一眾漢人,尤其是若蟬若娟兩姐妹全都驚掉了下巴。當然劉禪是個例外,以他現代人的視角而言,沙瑤瑤的觀點才更易接受。
“嗯——”,左將軍拖了個長音,似乎是在掩飾尷尬。忽然間他似乎想到什麽,自顧自地仰天哈哈大笑起來。
“夫君,你這是?”大家對劉備的異樣都覺驚訝,但隻有孫夫人心直口快問了出來。
“夫人有所不知,封兒與關平自幼一起長大,二人感情甚篤。我本在尋思把若蟬許給平兒,與雲長做個兒女親家。封兒這事若定了,倒不如與若蟬和平兒一起行禮,來個喜上加喜。”
“真的!?”孫夫人眼睛立刻亮了。她這人最喜歡熱鬧,集體婚禮她可還沒見過,想想都覺得刺激。
“爹!兄長的事如何又扯到我身上了!”若蟬聽他爹說要把自己嫁了,羞得兩頰緋紅,跺跺腳跑迴內堂去。若娟隻管捂著嘴笑,跟著姐姐追去。
沙瑤瑤不解,抬頭問劉封:“封哥哥,若蟬為何要跑?她不喜歡關平麽?”
“這——,哈哈!”劉封還能說啥呢?害羞這種事他這個未婚妻是一點概念都沒的,那你讓他如何解釋?解釋不了隻能哈哈過去。
“爹,此事您跟關平哥提過沒?您可別一廂情願,萬一人家不願意弄巧成拙,大姐以後如何見人?”劉禪還是很冷靜,凡事先往壞處想。
他爹聽了連連稱是:“說得對、說得對!吾這就去趟襄陽,問問雲長與平兒的意思。”
涉及到女兒的終身大事,左將軍一刻也坐不住了。吃罷家宴囑咐夫人安頓沙瑤瑤,自己就乘車來江邊坐船,連夜趕去襄陽找關羽父子說親。
關公坐鎮襄陽將近一年,襄陽城早已恢複了往日的秩序。不要說尋常百姓,就是蔡、蒯這種與曹操陣營深度勾連的家族也未遭清算,城內始終維持著穩定的狀態。
穩定,正是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需要,因此關羽的治理邏輯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然,那是民生方麵。軍事上關雲長可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曹軍就在江對麵虎視眈眈呢。
第一軍已全麵接管了防務,沿江廣布哨所,部隊全天候等待調遣。城內更有夜梟安排的密探,以防有人內外勾連,煽動內亂配合敵人進攻。整個形勢外鬆內緊,普通百姓不覺得,上層精英們則是日日緊繃,一刻也不敢放鬆警惕。
侍衛們散開把馬車前後左右圍成個圈,形成一道屏障,卻被李譔喝阻:“前麵的讓開,都堵死了如何試車?”
侍衛迴頭去看劉封,見劉封點頭允準,這才閃在兩旁。李譔雙手加力,將左右轡一起揮動,那匹馬便懂事地扯開四蹄向前跑去。
車輛緩緩加速,逐漸駛離人群。侍衛們一開始還能徒步跟上,很快便隻能望塵莫及了。李譔卻不從官道進城,而是繞到城外的土路,往那人煙稀少的荒郊野外闖去。
這荒野土路不比官道,坑窪崎嶇不平。那跑起來的車輛本應似大海孤舟,上下顛簸起伏。不想居然十分平穩,完全沒有了此前那上頭的眩暈感。
沙瑤瑤沒坐過馬車倒不覺得,劉封卻已目瞪口呆,驚得說不出話來。李譔給這馬車施了什麽魔法?走這小路竟比走官路還要平穩,不但不顛,那聲音也柔和得多了。
“禪兒,這馬車——”劉封不禁看向劉禪,默認這些新奇玩意兒他這小老弟一定明白。
劉禪卻不似兄長那般驚奇。這新改的懸掛和之前相比雖已脫胎換骨,但比起現代工業製造的汽車底盤來,那還是原始得不能再原始了。在劉封看來驚為天人的東西到了劉禪這裏也就是湊合能用,他自然不會大驚小怪。不過劉禪也絕沒有輕視李襈的意思。以當前的技術能力,李譔能把車造成這樣,已經屬於跨時代的突破了。
“掾主,先停一停吧。”
劉禪叫停了馬車,劉封跳下來擺好楔木,把沙瑤瑤和劉禪一一扶下。李譔也下了車,跟劉禪一道扒著車輪觀察那車的底盤。
“這懸掛能製成委實不易,李掾主辛苦。”
“全賴公子妙法,以後這馬車走起來可平順得多了,速度與運載量都能提升不少。”
“可照這個樣子還不能大規模生產。”
“啊?為何?”
李譔有點意外,明明試著挺好,公子禪咋說不行呢?心頭那股興奮勁兒忽然打了折扣。
“先生請看,這車廂不顛簸了,但車輪卻得承受更大的震動,駛不了多久必然斷裂。”
“這——”
李譔這才發現自己一時得意疏忽了這個問題。還得是公子禪呀,若就這樣造了出來,浪費人力物力還不好用,他如何跟主公交差呢?
李譔對劉禪的謹慎細致深為感佩,垂頭虛心求教:“公子可有方法破解?”
劉禪有些頭疼。這是漢代,上哪兒去弄橡膠來製作輪胎呢?看來少了現代工業、特別是化工業的支持,想搞新材料難如登天,進行技術革命更是天方夜譚。
“我想想——,別急,讓我想想——”
公子禪說完這句,捂著腦袋沉默起來。李譔噓著嘴守在一邊,期待小公子能冒出個新奇的解決方案。後麵劉封和沙瑤瑤完全懵了,那兩位對著車輪說的話他倆一句也沒聽懂,啥震動?啥斷裂?啥意思?
沙瑤瑤張嘴剛想問,被劉封使個眼色攔住。隻見劉禪愁眉苦臉地站起,繞著馬車轉起圈來。
不僅是輪胎,這根車軸也是個巨大的隱患。若沿用之前的木軸顯然不耐用,可若是改成鐵軸,一則增加了死重,二則沒有軸承能行嗎?造軸承?難度太高,根本不可能。但這車的大模樣已經有了,若就此放棄又實在心疼。
“死馬當活馬醫吧!”想到這裏,劉禪咬著牙開始發狠。那匹拉車的馬被唬得低聲嘶鳴,仿佛聽懂了“死馬”這倆字的含義。
劉封走上前安撫那匹馬,並豎起耳朵聽劉禪跟李譔接著說:“將車軸、輪輞、輪輻都改成鐵製,輪輞外側再箍一圈木製輪套。軸與輪轂之間塗抹蓖麻油,試試看行不。”
“如此有勞公子。”李譔沒全明白,聽著挺帶勁,心裏不免還有狐疑。
沙瑤瑤忍了半天,終於還是沒憋住問出聲來:“阿鬥,你是想要加固這兩個車輪嗎?”
“對啊。”劉禪聞言一愣,這位大小姐自打見到大哥以後就是一頭戀愛腦,怎麽忽然對科技這麽有洞察力了?
沙瑤瑤得到肯定的答案不免得意,仰頭笑笑接著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有個主意。”
“啊?啥主意?你說?”不止是劉禪,連劉封和李譔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人全都瞪圓了眼睛來看這小姑娘。
沙瑤瑤也不緊張,滿意的撇了撇嘴,道:“五溪蠻有製作藤甲的手藝,堅韌的藤條反複浸油晾曬後能擋住鐵製的兵器,如果把它緊緊纏繞在這個木輪上,一定耐用的多。”
“哈哈!瑤瑤姐,你咋不早說呢?”劉禪瞬間樂了起來。
沙瑤瑤的確出了個好主意,藤條除了可以起到緩衝和加固的作用,纏繞木輪產生的紋理還能增加車輪與地麵的摩擦力,起到胎紋的作用。
而且藤條成本很低,跟五溪蠻大量定製,既解決了材料問題,還可以幫助山區創收,這簡直是一舉兩得!
“李掾主,迴去立刻差人去五溪蠻采購藤甲的原材料,按照剛才說的方案,在鐵製輪軸上加裝木製外輪,外輪用藤條緊密纏繞,再試試效果。一定要多跑崎嶇地形,把問題盡量跑出來。”
被沙瑤瑤打開了思路的劉禪整個人豁然開朗,帶動的李譔這老頭再次興奮起來。
“甚好,甚好,哈哈哈哈,二位公子請上車,咱們這就迴去!”
接下來四人重新上車。李掾主掉轉馬頭,緩緩迴城。將軍府那裏已做了準備,孫夫人領著若蟬若娟正在前院安排,整個府裏張燈結彩,既是在迎候公子迴家,也是在準備過新年了。
馬車一到府門,兩兄弟在前、沙瑤瑤在後,三人進府一看,夫人和兩位小姐正在院裏來迴的使喚人。
“封公子,阿鬥,可算迴來了。將軍天天念叨你們呢。咦?這位是——”
第一個開口的果然是孫夫人,孫夫人果然注意到了沙瑤瑤。
沙瑤瑤不知道眼前這個漂亮的貴婦是誰,但聽她稱唿劉禪十分親密,那肯定不會是外人。於是罕見地按照五溪蠻的規矩施禮,抬頭笑答:“我叫沙瑤瑤,是五溪蠻盟主的女兒,封哥哥的妻子。”
“——!”
一句話石破天驚,從孫尚香到若蟬若娟再到路過的仆人全都定在當場,那場景就像是被孫夫人的本家孫大聖剛使了定身咒。
“妻、妻子!?”
孫夫人老半天才迴過神來,嘴裏擠出兩個字。她扭臉看看若蟬、再看看若娟,姐妹倆跟她一樣目瞪口呆。這公子封執行軍令去一趟醴陵,走的時候帶的是一支部隊,迴來帶的是一個媳婦,這是個啥情況呀?
劉封紅著臉,不知該從何說起,虧得劉禪鑽出來打圓場:“香老大,這話得見了我爹說。現在先把瑤瑤姐請進去吧,這裏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說罷,又跟兩個姐姐打招唿:“大姐好,二姐好。”
若蟬若娟立刻眉開眼笑,也不管沙瑤瑤是不是劉封妻子了,走過來拉起弟弟的手就往大堂裏送。孫夫人想想阿鬥的說的也對,便不再追問,而是禮貌地將沙瑤瑤讓進大堂,命人看茶招待。
左將軍正在府衙辦公,三縣的事順利入軌,他這個荊州話事人總算鬆了口氣。雖說這一趟開銷不少,但成果也是肉眼可見的。光梯田就開出了上萬方,這可是在耕地有限的三縣地區,堪稱壯舉。而且百姓反響熱烈,士氣空前高漲,為後續擴大成果開了個好頭。
劉備正在心裏褒獎兩個兒子能幹,趙雲便將公子迴府的消息報了上來。左將軍一聽喜出望外,公也不辦了,立刻備馬下班。
到家後的劉備得知大兒子帶迴來個媳婦,那目瞪口呆的表情就和孫夫人預想的一樣滑稽。夫人不禁被他逗笑,勸道:“公子封早到了婚配的年紀,將軍還拿他當孩子麽?難得這二人情投意合,不如趁著過年就把喜事給辦了吧。”
“嗯”,劉備點點頭,沙瑤瑤這女娃兒一看就聰慧過人,自己倒是十分滿意。但結婚畢竟是人生大事,該走的程序還一樣都沒走呢,就這麽結那也太對不住孩子了吧?
“瑤瑤,你與封兒的事你父母可知曉?”未來公公這麽問本也平常,但未來媳婦的迴答卻驚倒在座一片。
“不知。我出門的時候不知道能碰上封哥哥。”沙瑤瑤搖了搖頭,伸手去摸劉封的手,眼裏滿是愛意。
劉封羞得滿麵通紅,急忙把瑤瑤的手放好,拱手對父親說:“孩兒與瑤瑤一見傾心,還請父親成全。”
左將軍點點頭,認真想了一會,抬眼去問下首的小兒子:“禪兒,你說呢,你大哥這事該如何辦?”
劉禪心想這男歡女愛的事你來問我幹啥?我一個小毛孩跟著你治國平天下就算了,給人說媒拉纖這事也使喚我?離譜離得也太離譜了吧?
不過老爹開口問了,他能置若罔聞麽?也隻得眨巴著眼認真迴答:“瑤瑤姐是五溪蠻盟主的女兒,她和兄長的婚事既是二人的事,也是公安與五溪蠻的事。以孩兒之見,爹還是應派人向沙寨主正式提親,不可廢了禮數,彰顯父親對五溪蠻的尊重。”
“不錯!”劉備聞言深以為然。作為一方統帥,兒子這話裏的政治意味他完全體會到了。有了劉封與沙摩柯之女的聯姻,自己和五溪蠻的聯盟就更加穩固,這對於穩定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局勢大有助益。
“既如此,吾這就命公佑準備聘禮,去五溪蠻向沙盟主提親。瑤瑤,你爹那裏沒問題吧?”
沙瑤瑤對劉備父子表現出的對五溪蠻的尊重頗為感動,聽未來公公問話,她想也不想就搖頭:“不會。是我嫁人,又不是我爹嫁人,我說了算。”
在五溪蠻的文化裏,女孩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男人結婚天經地義,因此沙瑤瑤平靜自然地說出這句,把篤信父母之命的一眾漢人,尤其是若蟬若娟兩姐妹全都驚掉了下巴。當然劉禪是個例外,以他現代人的視角而言,沙瑤瑤的觀點才更易接受。
“嗯——”,左將軍拖了個長音,似乎是在掩飾尷尬。忽然間他似乎想到什麽,自顧自地仰天哈哈大笑起來。
“夫君,你這是?”大家對劉備的異樣都覺驚訝,但隻有孫夫人心直口快問了出來。
“夫人有所不知,封兒與關平自幼一起長大,二人感情甚篤。我本在尋思把若蟬許給平兒,與雲長做個兒女親家。封兒這事若定了,倒不如與若蟬和平兒一起行禮,來個喜上加喜。”
“真的!?”孫夫人眼睛立刻亮了。她這人最喜歡熱鬧,集體婚禮她可還沒見過,想想都覺得刺激。
“爹!兄長的事如何又扯到我身上了!”若蟬聽他爹說要把自己嫁了,羞得兩頰緋紅,跺跺腳跑迴內堂去。若娟隻管捂著嘴笑,跟著姐姐追去。
沙瑤瑤不解,抬頭問劉封:“封哥哥,若蟬為何要跑?她不喜歡關平麽?”
“這——,哈哈!”劉封還能說啥呢?害羞這種事他這個未婚妻是一點概念都沒的,那你讓他如何解釋?解釋不了隻能哈哈過去。
“爹,此事您跟關平哥提過沒?您可別一廂情願,萬一人家不願意弄巧成拙,大姐以後如何見人?”劉禪還是很冷靜,凡事先往壞處想。
他爹聽了連連稱是:“說得對、說得對!吾這就去趟襄陽,問問雲長與平兒的意思。”
涉及到女兒的終身大事,左將軍一刻也坐不住了。吃罷家宴囑咐夫人安頓沙瑤瑤,自己就乘車來江邊坐船,連夜趕去襄陽找關羽父子說親。
關公坐鎮襄陽將近一年,襄陽城早已恢複了往日的秩序。不要說尋常百姓,就是蔡、蒯這種與曹操陣營深度勾連的家族也未遭清算,城內始終維持著穩定的狀態。
穩定,正是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需要,因此關羽的治理邏輯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然,那是民生方麵。軍事上關雲長可不敢有絲毫懈怠,畢竟曹軍就在江對麵虎視眈眈呢。
第一軍已全麵接管了防務,沿江廣布哨所,部隊全天候等待調遣。城內更有夜梟安排的密探,以防有人內外勾連,煽動內亂配合敵人進攻。整個形勢外鬆內緊,普通百姓不覺得,上層精英們則是日日緊繃,一刻也不敢放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