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開花結果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前軍已經暫停行軍,但是中軍和後軍卻依然繼續行軍,不過是降低了行軍的速度。
因為熱氣球上已經傳下了消息。
前方出現了一支數百人的騎兵,如今已經與前軍匯合在了一起。
數百人的騎兵並不值得重視,房遺愛隻是有些好奇,這支小規模的騎兵來自於何方?
難道是李績派人送來了什麽消息?
隻可惜距離太遠,熱氣球上的人隻能看到有一支小規模的騎兵,卻看不清楚具體裝束。
過了沒一會兒,傳令兵就迴來了,還帶著兩個身著新羅甲胄的人。
“啟稟大帥,新羅上大等金毗曇率眾投降,小的已將金毗曇帶來!”
隨著傳令兵的話音一落,金毗曇已經跳下馬跪在了地上。
“新羅罪臣金毗曇拜見晉國公!”
新羅貴族都很仰慕中原文化,所以從小學習中原王朝的官話,學習中原王朝的典籍,交流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聽說金毗曇前來歸降,房遺愛心中大喜,由此可見新羅內部的鬥爭一定已經到了白熱化。
房遺愛翻身下馬,親自將金毗曇扶了起來,笑道:“金大人乃是新羅名臣,我在長安也有耳聞,金大人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見到房遺愛如此客氣,金毗曇心裏徹底鬆了一口氣,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
“金庾信和金春秋這兩個逆臣賊子趁女王病重,把持朝政大權,竟然膽敢鼓動高句麗人謀反,犯下了滔天大罪,以至於惹怒了大唐皇帝陛下。”
“我們新羅理應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出來,以示我們新羅對大唐的忠心。”
“金庾信和金春秋貪生怕死,貪戀權位,恰逢女王病故,他們要擁戴金勝曼繼位,聯盟百濟對抗大唐。”
“我等一直都對大唐懷有恭順之心,怎能放任金庾信和金春秋這兩個逆賊將整個新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於是,我等發動了兵變,想要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一舉擒獲,敬獻給大唐,可惜卻失敗了。”
“我隻能帶著殘兵敗將逃離新羅,前來投奔國公,向國公請罪!”
房遺愛聽完之後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大體經過,金毗曇兵變失敗,這才帶著親信前來投奔。
房遺愛笑著寬慰道:“金大人對我大唐忠心耿耿,為了新羅百姓而勇於抗爭,你是功臣呀!我定會向陛稟報你的忠心和功勞!”
金毗曇躬身道:“多謝國公,下官感激涕零!”
房遺愛笑道:“你剛才說,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了女王?”
金毗曇聽了不由微微一愣,女王不是被謀害的,而是病故的,確切的說是被軍情嚇死的。
隨即金毗曇就反應了過來,禁不住在心裏暗暗感慨,還是讓人狡詐,這髒水潑的可太狠了。
金毗曇毫不遲疑的點頭道:“沒錯,女王就是被金庾信和金春秋害死的!女王原本想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出來向大唐請罪,結果卻被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
房遺愛撫掌罵道:“不但挑動高句麗人造反,失敗之後還弑君,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本公這就帶領大軍為討伐逆賊,為女王報仇雪恨!”
說完之後,房遺愛看向金毗曇,笑道:“金大人可願為本公參讚軍務?”
金毗曇聽了不由大喜,既然歸順了大唐,他正想著怎麽立功呢,立功的機會這不就來了嗎?
金毗曇躬身道:“固所願不敢請耳,下官在新羅略有薄名,一定會將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王上之事宣揚出去,也會幫著國公勸降守城的將領!”
有了金毗曇帶路,新羅的兵力布防情況就等於全部暴露了出來,對於房遺愛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而且,金毗曇沿途還能勸降守城的將士,即便是沒能勸降成功,也能擾亂軍心。
總之,金毗曇確實有大用。
能讓金毗曇歸降,之前所用的攻心之計沒有白費!
房遺愛隨後看向金毗曇身後的年輕人,笑道:“咦,你不是金南風嗎?”
金南風上前一步,激動的拱手道:“學生就是金南風,沒想到國公還記得學生?學生真是三生有幸!”
金毗曇也很激動,拱手笑道:“這是犬子。”
房遺愛笑嗬嗬道:“南風在一眾新羅學子中出類拔萃,原來是令郎,真是虎父無犬子啊,怪不得南風如此出色。”
“原本我就想將南風舉薦為官,隻可惜金庾信和金春秋惹得皇帝龍顏大怒,勒令所有新羅學子返迴新羅。”
“不過,如今你們父子立下大功,等平定了新羅之亂,皇帝必然會降下隆重的封賞。”
金毗曇連忙道:“這都是國公提攜,給我們戴罪立功的機會,我們一定盡心盡力。”
金南風心裏激動不已,在旁連連點頭,笑的合不攏嘴。
兵變失敗倉皇逃離了金城,他還以為前途未卜,沒想到竟然時來運轉,一下子變得前途似錦。
將來是在新羅主政好呢,還是去長安為官好呢?
好難抉擇啊!
當然了,前提是要平定新羅之亂,誅殺金庾信、金春秋還有金勝曼!
唐軍兵強馬壯,一向所向披靡,有火炮這樣的攻城利器,還有他們父子出謀劃策,金庾信他們拿什麽抵擋?
房遺愛介紹道:“這是行軍副總管蘇定方蘇老將軍。”
金毗曇連忙拱手道:“老將軍平定阿史那賀魯之亂,一戰驚世,老將軍的大名下官早已經如雷貫耳!”
蘇定方一直在旁聽著,對於金毗曇的投降也感到十分高興。
“金大人客氣了,金大人能夠棄暗投明,真是令人高興啊!”
房遺愛問道:“金大人,如今新羅是個什麽情形?”
金毗曇連忙拱手解釋道:“金庾信和金春秋已經立金勝曼為女王,要與百濟聯盟,還要遣使者向倭國求援。”
“不止如此,金庾信和金春秋還要派人潛入安東都護府,繼續挑撥高句麗人謀反,讓安東都護府亂起來,截斷唐軍的糧道。”
因為熱氣球上已經傳下了消息。
前方出現了一支數百人的騎兵,如今已經與前軍匯合在了一起。
數百人的騎兵並不值得重視,房遺愛隻是有些好奇,這支小規模的騎兵來自於何方?
難道是李績派人送來了什麽消息?
隻可惜距離太遠,熱氣球上的人隻能看到有一支小規模的騎兵,卻看不清楚具體裝束。
過了沒一會兒,傳令兵就迴來了,還帶著兩個身著新羅甲胄的人。
“啟稟大帥,新羅上大等金毗曇率眾投降,小的已將金毗曇帶來!”
隨著傳令兵的話音一落,金毗曇已經跳下馬跪在了地上。
“新羅罪臣金毗曇拜見晉國公!”
新羅貴族都很仰慕中原文化,所以從小學習中原王朝的官話,學習中原王朝的典籍,交流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聽說金毗曇前來歸降,房遺愛心中大喜,由此可見新羅內部的鬥爭一定已經到了白熱化。
房遺愛翻身下馬,親自將金毗曇扶了起來,笑道:“金大人乃是新羅名臣,我在長安也有耳聞,金大人何罪之有?快快請起!”
見到房遺愛如此客氣,金毗曇心裏徹底鬆了一口氣,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
“金庾信和金春秋這兩個逆臣賊子趁女王病重,把持朝政大權,竟然膽敢鼓動高句麗人謀反,犯下了滔天大罪,以至於惹怒了大唐皇帝陛下。”
“我們新羅理應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出來,以示我們新羅對大唐的忠心。”
“金庾信和金春秋貪生怕死,貪戀權位,恰逢女王病故,他們要擁戴金勝曼繼位,聯盟百濟對抗大唐。”
“我等一直都對大唐懷有恭順之心,怎能放任金庾信和金春秋這兩個逆賊將整個新羅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於是,我等發動了兵變,想要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一舉擒獲,敬獻給大唐,可惜卻失敗了。”
“我隻能帶著殘兵敗將逃離新羅,前來投奔國公,向國公請罪!”
房遺愛聽完之後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大體經過,金毗曇兵變失敗,這才帶著親信前來投奔。
房遺愛笑著寬慰道:“金大人對我大唐忠心耿耿,為了新羅百姓而勇於抗爭,你是功臣呀!我定會向陛稟報你的忠心和功勞!”
金毗曇躬身道:“多謝國公,下官感激涕零!”
房遺愛笑道:“你剛才說,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了女王?”
金毗曇聽了不由微微一愣,女王不是被謀害的,而是病故的,確切的說是被軍情嚇死的。
隨即金毗曇就反應了過來,禁不住在心裏暗暗感慨,還是讓人狡詐,這髒水潑的可太狠了。
金毗曇毫不遲疑的點頭道:“沒錯,女王就是被金庾信和金春秋害死的!女王原本想將金庾信和金春秋交出來向大唐請罪,結果卻被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
房遺愛撫掌罵道:“不但挑動高句麗人造反,失敗之後還弑君,如此大逆不道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本公這就帶領大軍為討伐逆賊,為女王報仇雪恨!”
說完之後,房遺愛看向金毗曇,笑道:“金大人可願為本公參讚軍務?”
金毗曇聽了不由大喜,既然歸順了大唐,他正想著怎麽立功呢,立功的機會這不就來了嗎?
金毗曇躬身道:“固所願不敢請耳,下官在新羅略有薄名,一定會將金庾信和金春秋謀害王上之事宣揚出去,也會幫著國公勸降守城的將領!”
有了金毗曇帶路,新羅的兵力布防情況就等於全部暴露了出來,對於房遺愛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而且,金毗曇沿途還能勸降守城的將士,即便是沒能勸降成功,也能擾亂軍心。
總之,金毗曇確實有大用。
能讓金毗曇歸降,之前所用的攻心之計沒有白費!
房遺愛隨後看向金毗曇身後的年輕人,笑道:“咦,你不是金南風嗎?”
金南風上前一步,激動的拱手道:“學生就是金南風,沒想到國公還記得學生?學生真是三生有幸!”
金毗曇也很激動,拱手笑道:“這是犬子。”
房遺愛笑嗬嗬道:“南風在一眾新羅學子中出類拔萃,原來是令郎,真是虎父無犬子啊,怪不得南風如此出色。”
“原本我就想將南風舉薦為官,隻可惜金庾信和金春秋惹得皇帝龍顏大怒,勒令所有新羅學子返迴新羅。”
“不過,如今你們父子立下大功,等平定了新羅之亂,皇帝必然會降下隆重的封賞。”
金毗曇連忙道:“這都是國公提攜,給我們戴罪立功的機會,我們一定盡心盡力。”
金南風心裏激動不已,在旁連連點頭,笑的合不攏嘴。
兵變失敗倉皇逃離了金城,他還以為前途未卜,沒想到竟然時來運轉,一下子變得前途似錦。
將來是在新羅主政好呢,還是去長安為官好呢?
好難抉擇啊!
當然了,前提是要平定新羅之亂,誅殺金庾信、金春秋還有金勝曼!
唐軍兵強馬壯,一向所向披靡,有火炮這樣的攻城利器,還有他們父子出謀劃策,金庾信他們拿什麽抵擋?
房遺愛介紹道:“這是行軍副總管蘇定方蘇老將軍。”
金毗曇連忙拱手道:“老將軍平定阿史那賀魯之亂,一戰驚世,老將軍的大名下官早已經如雷貫耳!”
蘇定方一直在旁聽著,對於金毗曇的投降也感到十分高興。
“金大人客氣了,金大人能夠棄暗投明,真是令人高興啊!”
房遺愛問道:“金大人,如今新羅是個什麽情形?”
金毗曇連忙拱手解釋道:“金庾信和金春秋已經立金勝曼為女王,要與百濟聯盟,還要遣使者向倭國求援。”
“不止如此,金庾信和金春秋還要派人潛入安東都護府,繼續挑撥高句麗人謀反,讓安東都護府亂起來,截斷唐軍的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