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工地上忙活的眾人,武攸暨拍了拍手想把手上的泥土打幹淨,瑪德,我就不信了,用錢撒三月就撒不出大觀園來?
武攸暨在麥苗長勢頗好的良田上建房的事被人眼紅,遭到左肅政大夫李嶠彈劾,武則天發出口諭訓斥了武攸暨幾句,就沒有下言了。
百官本來是想看笑話順便再攛掇幾句,可是眼瞅這架勢,紛紛刹住了嘴。
不過李嶠攻擊武攸暨的事很快被武攸暨知道了,他冷笑:李嶠你個溝日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既然你李嶠想搞我,我不給你上點眼藥,我武攸暨就跟你姓!
沒有跟李嶠姓的後果是來俊臣因為辦理格輔元謀反案有功,武氏在朝堂上一起哄推薦,很快升了職,成了左肅政台中丞。
這一下李嶠傻眼了,來俊臣是酷吏,把一個酷吏放在自己身邊,這不是讓自己時時刻刻帶著火藥桶嗎?
他心裏明白定是武攸暨搞的鬼,可是也沒有辦法,生米已經成了熟飯,他隻能在心底罵武攸暨的祖宗十八輩。
有了來俊臣在肅政台暗箱操作,武攸暨辦起事來也就少了些掣肘。
工地上忙活建大觀園的人越來越多,武攸暨花的錢是如同流水般,眼瞅著一箱子一箱子的開元通寶從千乘郡王府拉走,武攸暨那一個肉疼。
武攸寧也是,他是窮苦人出身,對於錢財有超出尋常人的喜愛,對於他而言錢有時候就像保護他自己的爹,能給他帶來極其的安全感。
他本想著等聘禮錢出完後迴老家再搜地皮一下,把府庫充實,可是他兄弟武攸暨卻要他把建昌府自己所有的地產田產房產賣了,他不想同意,但看到武攸暨一瞪眼,也就星夜給老家人發了指令,賣,賣,賣!
武攸寧起初想著是自家兄弟因蓋房缺錢的事急了,所以才讓他把老家的財產變賣了,可是事實卻不是。
那日武攸暨拽著他一大早的就往上陽宮裏進,同時還提前和武承嗣和武三思通了風。
武則天聽說武攸暨和武攸寧弟兄倆來見自己以為二人又遇到了難事,也就做好幫助這兩個侄子的準備,可是等見到倆兄弟的時候有些驚愕的下巴掉在地上。
隻見武攸寧裸著上衣負著荊條,哭喪著臉抽抽噎噎,隻顧得大哭,她心中一咯噔難道這個侄子犯了大錯不成?
武攸暨見氣氛差不多了,眼淚一抹,也是嚎啕著,把事情講述了一遍,大概意思是說自家兄長武攸寧為了給父親母親修墳在建昌做了一些像土豪劣紳欺壓百姓一樣不好的事,自己得知後大罵兄長一頓,兄長也是悔恨當初,所以今日特前來請罪,並把修墳剩下來的錢財願全部奉還給朝廷。
武則天一聽本來還有的怒氣全都消了,反而誇讚武攸寧有孝行,赦免了其以前的過錯,並改封號為孝郡王,而他奉還給朝廷的那些錢財,朝廷隻留下一半還給建昌百姓,其他的作為武攸寧在神都落戶的餘財。
建造大觀園,武攸寧當然也得掏錢,為何?
因為武攸暨攛掇和引誘他把兩家的府邸建在一起。
就這樣,武攸暨把他兄長算計的可謂是雞毛都不剩。
武攸寧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因為他兄弟武攸暨說的話和理由都十分的符合大道。
就譬如那破財免災負荊請罪的事,武攸寧心裏清楚自己幹了不少壞事,將來武氏一旦失勢,一定會被有心人挖出來,那自己這一家也就完了。
可是已經犯下的過錯又怎麽後悔呢?
還好弟弟武攸暨被雷劈後,腦子好使了些,想出這麽個主意,自己這下完全洗白了,也能堂堂正正挺起脊梁做人了。
武攸寧想到這心裏方才好受些,可是他昔日摳門的舊習慣又出現了,每次發工錢時,他都會親自把關,賬目,銅子,一個一個的對,可謂是把山西土老財表現的淋漓盡致。
武攸暨見武攸寧幫忙也當然大喜,由他監督錢袋子,自己也就少操點心,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大觀園建造的事上來。
建造大觀園熱鬧的場麵使得不少的商賈看到了商機,在洛河和漕渠靠近工地的一麵擺起攤來。
無論唐時和武周都對市坊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可是人家現在是在河邊的荒郊野地販賣東西,沒有在城內,那幫管理坊市的人也隻能幹瞪眼。
武攸暨其實也非常眼紅,因為他看到自己雇傭的工人每次領完錢後都會去河邊吃食玩樂,那一把錢一把錢的往外撒。
瑪德,自己辛辛苦苦東拚西湊的錢最後又落入一幫奸商的口袋!
武攸暨有時候憤怒的心肝兒疼,可是他也沒有辦法。
商賈在故唐和武周時的地位很低,一旦祖輩有人淪為商賈,其多少代都不能參加科舉。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十年後即將出生的李白,李白不能做大官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脾性而是因為他的商賈之爹的身份,他沒法參加科舉。
沒法參加科舉就不能獲得科班進士身份,不能當進士,誰會提拔你做官?
要知道控製朝堂的除了外戚和皇胄之外就是科班出身的那幫進士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進士當然隻會提拔進士了,對於其他出身的則是鄙夷與排斥,這是潛規則!
到武周還好一點,武則天開武舉,誣告自薦等,提拔了不少非進士出身的人才。
可是畢竟隻是她一個朝代,短暫的十幾年而已,大環境改變不了。
武攸暨就是深知這一點,他和商賈時刻保持著距離。
武攸寧似乎也看出了自家兄弟的想法,就像那奶茶的配方,他都是偷偷讓人賣的,因為他也不敢和商人掛上勾,這樣會損他天皇貴胄的身份的。
“攸暨,e們府裏要是能找到個聰明人就好了,讓他管理這河灘地方,那錢還不是嘩嘩的往家裏流?”武攸寧說罷拍了拍肥碩的肚子,眼睛冒著金光。
武攸暨聞言歎息道:“兄長,聰明人好找,可關鍵是對咱兄弟忠心的人不好找啊!”
武攸暨在麥苗長勢頗好的良田上建房的事被人眼紅,遭到左肅政大夫李嶠彈劾,武則天發出口諭訓斥了武攸暨幾句,就沒有下言了。
百官本來是想看笑話順便再攛掇幾句,可是眼瞅這架勢,紛紛刹住了嘴。
不過李嶠攻擊武攸暨的事很快被武攸暨知道了,他冷笑:李嶠你個溝日的,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既然你李嶠想搞我,我不給你上點眼藥,我武攸暨就跟你姓!
沒有跟李嶠姓的後果是來俊臣因為辦理格輔元謀反案有功,武氏在朝堂上一起哄推薦,很快升了職,成了左肅政台中丞。
這一下李嶠傻眼了,來俊臣是酷吏,把一個酷吏放在自己身邊,這不是讓自己時時刻刻帶著火藥桶嗎?
他心裏明白定是武攸暨搞的鬼,可是也沒有辦法,生米已經成了熟飯,他隻能在心底罵武攸暨的祖宗十八輩。
有了來俊臣在肅政台暗箱操作,武攸暨辦起事來也就少了些掣肘。
工地上忙活建大觀園的人越來越多,武攸暨花的錢是如同流水般,眼瞅著一箱子一箱子的開元通寶從千乘郡王府拉走,武攸暨那一個肉疼。
武攸寧也是,他是窮苦人出身,對於錢財有超出尋常人的喜愛,對於他而言錢有時候就像保護他自己的爹,能給他帶來極其的安全感。
他本想著等聘禮錢出完後迴老家再搜地皮一下,把府庫充實,可是他兄弟武攸暨卻要他把建昌府自己所有的地產田產房產賣了,他不想同意,但看到武攸暨一瞪眼,也就星夜給老家人發了指令,賣,賣,賣!
武攸寧起初想著是自家兄弟因蓋房缺錢的事急了,所以才讓他把老家的財產變賣了,可是事實卻不是。
那日武攸暨拽著他一大早的就往上陽宮裏進,同時還提前和武承嗣和武三思通了風。
武則天聽說武攸暨和武攸寧弟兄倆來見自己以為二人又遇到了難事,也就做好幫助這兩個侄子的準備,可是等見到倆兄弟的時候有些驚愕的下巴掉在地上。
隻見武攸寧裸著上衣負著荊條,哭喪著臉抽抽噎噎,隻顧得大哭,她心中一咯噔難道這個侄子犯了大錯不成?
武攸暨見氣氛差不多了,眼淚一抹,也是嚎啕著,把事情講述了一遍,大概意思是說自家兄長武攸寧為了給父親母親修墳在建昌做了一些像土豪劣紳欺壓百姓一樣不好的事,自己得知後大罵兄長一頓,兄長也是悔恨當初,所以今日特前來請罪,並把修墳剩下來的錢財願全部奉還給朝廷。
武則天一聽本來還有的怒氣全都消了,反而誇讚武攸寧有孝行,赦免了其以前的過錯,並改封號為孝郡王,而他奉還給朝廷的那些錢財,朝廷隻留下一半還給建昌百姓,其他的作為武攸寧在神都落戶的餘財。
建造大觀園,武攸寧當然也得掏錢,為何?
因為武攸暨攛掇和引誘他把兩家的府邸建在一起。
就這樣,武攸暨把他兄長算計的可謂是雞毛都不剩。
武攸寧想哭,但又哭不出來,因為他兄弟武攸暨說的話和理由都十分的符合大道。
就譬如那破財免災負荊請罪的事,武攸寧心裏清楚自己幹了不少壞事,將來武氏一旦失勢,一定會被有心人挖出來,那自己這一家也就完了。
可是已經犯下的過錯又怎麽後悔呢?
還好弟弟武攸暨被雷劈後,腦子好使了些,想出這麽個主意,自己這下完全洗白了,也能堂堂正正挺起脊梁做人了。
武攸寧想到這心裏方才好受些,可是他昔日摳門的舊習慣又出現了,每次發工錢時,他都會親自把關,賬目,銅子,一個一個的對,可謂是把山西土老財表現的淋漓盡致。
武攸暨見武攸寧幫忙也當然大喜,由他監督錢袋子,自己也就少操點心,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大觀園建造的事上來。
建造大觀園熱鬧的場麵使得不少的商賈看到了商機,在洛河和漕渠靠近工地的一麵擺起攤來。
無論唐時和武周都對市坊有嚴格的規定要求,可是人家現在是在河邊的荒郊野地販賣東西,沒有在城內,那幫管理坊市的人也隻能幹瞪眼。
武攸暨其實也非常眼紅,因為他看到自己雇傭的工人每次領完錢後都會去河邊吃食玩樂,那一把錢一把錢的往外撒。
瑪德,自己辛辛苦苦東拚西湊的錢最後又落入一幫奸商的口袋!
武攸暨有時候憤怒的心肝兒疼,可是他也沒有辦法。
商賈在故唐和武周時的地位很低,一旦祖輩有人淪為商賈,其多少代都不能參加科舉。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十年後即將出生的李白,李白不能做大官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脾性而是因為他的商賈之爹的身份,他沒法參加科舉。
沒法參加科舉就不能獲得科班進士身份,不能當進士,誰會提拔你做官?
要知道控製朝堂的除了外戚和皇胄之外就是科班出身的那幫進士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進士當然隻會提拔進士了,對於其他出身的則是鄙夷與排斥,這是潛規則!
到武周還好一點,武則天開武舉,誣告自薦等,提拔了不少非進士出身的人才。
可是畢竟隻是她一個朝代,短暫的十幾年而已,大環境改變不了。
武攸暨就是深知這一點,他和商賈時刻保持著距離。
武攸寧似乎也看出了自家兄弟的想法,就像那奶茶的配方,他都是偷偷讓人賣的,因為他也不敢和商人掛上勾,這樣會損他天皇貴胄的身份的。
“攸暨,e們府裏要是能找到個聰明人就好了,讓他管理這河灘地方,那錢還不是嘩嘩的往家裏流?”武攸寧說罷拍了拍肥碩的肚子,眼睛冒著金光。
武攸暨聞言歎息道:“兄長,聰明人好找,可關鍵是對咱兄弟忠心的人不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