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易中海迴來,吳翠蘭和他說著此事“要我說賈張氏這麽挑,現在好了,得罪的媒婆,城裏都不好找對象,以後難道從農村找?”
當年吳翠蘭就是從農村逃難來到四九城的,對農村的印象還是那饑寒交迫的日子。她不認為賈張氏這樣的會看得到農村媳婦。
“那可不一定”
易中海抱著兒子在懷裏逗著,聽到她說的話迴了句。
“嗯?賈張氏找農村媳婦?怎麽可能?”
吳翠蘭難以置信,但看易中海說的煞有其事,她問“孩他爸,你是不是得了什麽消息”
易中海點頭“等下我還要找老劉和老閻商量一下,估計要召開全院大會說一下此事”
“剛剛我迴來,正巧碰到街道辦幹事,他要我和大家說一下,國家今年七月要開始給人民群眾辦戶籍了”
“戶籍?”
吳翠蘭第一次聽這個詞,有點不解。
“嗯,也叫戶口,聽說就是把一家人的信息登記在一起,這個老閻他應該更清楚,等晚上你聽他解釋”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劃分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
農村之前那什麽`打倒地主分土地`的土地政策,這會農村戶口可都有土地分,有土地了,自己種也好,借給親戚也好,還會缺糧食?
這也是易中海覺得賈張氏未必不會找一個農村媳婦的原因。
易中海懷裏,易家寶眨了眨眼,他沒想到最早的戶口製度竟然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之前聽他們說這是四九城,那自己以後不就妥妥的北京戶口了!
嘿~前世多麽難拿的北京戶口,這輩子竟然還可以混個老北京人當當。( ???? ? ???? )
當天晚上,全院大會召開
前院三大爺家,老大閻解成和老二閻解放已經熟練的搬出桌子擺好,三位大爺靠桌坐下,三個院的住戶們也紛紛來齊。
“一大爺,怎麽突然開全院大會啊,老太太飯還沒吃幾口呢!”
傻柱扶著老太太過來,他雖然輩分小,但一向是個有話說話的。
“傻柱,長輩還沒開口你插什麽嘴”
劉海中瞪了他一眼,然後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靜。
“諸位,今天全院大會也不耽誤大家時間,前麵幾次大會大家也知道,我們三大爺確實有重要的事需要告訴大家才會開全院大會的,對不對”
“對,三位大爺,這次是什麽事情,你們快說,我們一定配合”
聽他這麽說,眾人想著自從確立了管事大爺,開了幾次全院大會,確實沒有一次是胡亂開著玩的,被打擾吃飯的眾人心裏好多了,也積極配合著。
“今天這事是一大爺接到街道辦的通知,下麵由一大爺來給大家說話”
劉海中說了幾句就坐下,易中海順勢起身。
“諸位,是這樣,今天街道辦通知我告訴大家今年七月國家就要開始給大家辦戶籍,登記戶口,這裏需要大家把家庭信息住址什麽提前報備好…”
“一大爺,這戶籍是怎麽迴事?”
大家都不太明白這事,聽到這,早有準備的三大爺閻埠貴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紙。
“下麵就有我為大家解釋一下國家的這項戶籍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製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公民實施的以戶為單位的戶籍人口管理政策。戶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
“…根據地域和家庭成員關係將戶籍屬性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
三大爺先是照著紙上內容把他從街道辦抄迴來的公示給大家讀了一遍,然後又給大家解釋了一下。
大院眾人文化不高,這一解釋也聽出幾點。
這就相當於一個身份證明,又劃分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兩種,城市戶口靠國家分配口糧,農村戶口靠國家分配的農村土地。
這城市戶口國家分配口糧肯定也不會說讓你吃飽喝足,但不用自己額外勞動。
農村戶口分配的土地想要糧食需要自己種,但收獲肯定比城市戶口分配的口糧多。
各有各的優缺點,他們是最早的戶口登記,可以看自己想要登記那種,當然也有一點限製,比如非城市住戶想登記城市戶口你得在城裏有工作,城市住戶想登農村戶口的,你得在農村有居住記錄,以前就是農村出來的。
等戶籍登記出來後,想要改戶籍就難了,農村戶口想改城市戶口除非有城市工作,結婚也不能改變,而且後代子女戶口隨母親…
閻埠貴一說完,眾人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現在農村鬥地主分土地政策轟轟烈烈,他們好些個以前從農村過來的還有消息,按人頭分土地,每個人分的也不少哦。
自己在城裏迴不去,這土地借給親戚種,收獲的時候給點糧食這不比定糧多,而且這土地可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裏的。這可是以前地主才有的土地,院裏不少人都心動了。
“大家明天還要上班,今天就先到這裏,戶籍的事大家迴去商量,這兩天把自家的情況到三大爺那裏記錄一下”
一大爺易中海夫婦,易中海工資高不差那點,農村就算有土地也不好管理,吳翠蘭當初逃難來的四九城,農村早沒了聯係,他們帶著兒子上城市戶口,以後一家三口整整齊齊的多好。
二大爺劉海中這,他工資也高,養活一大家子也夠,更關鍵是,在劉海中看來,他就想當個一官半幹部的,農村戶口怎麽可以,二大媽一切隨他,自然也是城市戶口,三個兒子最大也還沒成年還是孩子,隨母親。
至於三大爺家,本來三大媽是真有考慮農村戶口的事,三大爺閻埠貴老師一月三十萬不到的工資,要養活這一家六口也是艱難,如果有農村戶口,有土地不就可以輕鬆很多,不過最後三大爺肯定不同意。
自緋文化人,在他看來農村就是泥腿子,另外他身為老師,平常看報紙也多少有點遠見,前兩年報紙上其他地方洪災旱災什麽的,可沒少禍害莊稼,就算有土地有怎麽樣,靠老天吃飯那裏有國家靠譜。
關於戶籍一事各家議論紛紛,半夜還隱隱有說話聲傳出。大家不知道怎麽選,但更多聰明的,選擇跟著三個大爺的步伐,畢竟他們兩個高技術工人,一個文化人老師,肯定比他們有見識。
賈家也在考慮這個事情,賈張氏之前有聽人說過農村誰誰誰家分了多少土地,這會有機會,她自然十分眼殘,當然城市戶口的定量她也不放過,於是拍板她去聯係老家,她的登記農村戶口,賈東旭的登記城市戶口,這樣在土地有收成前,可以用賈東旭的定量挺挺。
傻柱家和老太太他們祖上就是城裏的,自然也是城市戶口,許富貴家,他到農村還有老家,但考慮許大茂以後好接放映員的班,最後也是定了城市戶口。
當年吳翠蘭就是從農村逃難來到四九城的,對農村的印象還是那饑寒交迫的日子。她不認為賈張氏這樣的會看得到農村媳婦。
“那可不一定”
易中海抱著兒子在懷裏逗著,聽到她說的話迴了句。
“嗯?賈張氏找農村媳婦?怎麽可能?”
吳翠蘭難以置信,但看易中海說的煞有其事,她問“孩他爸,你是不是得了什麽消息”
易中海點頭“等下我還要找老劉和老閻商量一下,估計要召開全院大會說一下此事”
“剛剛我迴來,正巧碰到街道辦幹事,他要我和大家說一下,國家今年七月要開始給人民群眾辦戶籍了”
“戶籍?”
吳翠蘭第一次聽這個詞,有點不解。
“嗯,也叫戶口,聽說就是把一家人的信息登記在一起,這個老閻他應該更清楚,等晚上你聽他解釋”
“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劃分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
農村之前那什麽`打倒地主分土地`的土地政策,這會農村戶口可都有土地分,有土地了,自己種也好,借給親戚也好,還會缺糧食?
這也是易中海覺得賈張氏未必不會找一個農村媳婦的原因。
易中海懷裏,易家寶眨了眨眼,他沒想到最早的戶口製度竟然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之前聽他們說這是四九城,那自己以後不就妥妥的北京戶口了!
嘿~前世多麽難拿的北京戶口,這輩子竟然還可以混個老北京人當當。( ???? ? ???? )
當天晚上,全院大會召開
前院三大爺家,老大閻解成和老二閻解放已經熟練的搬出桌子擺好,三位大爺靠桌坐下,三個院的住戶們也紛紛來齊。
“一大爺,怎麽突然開全院大會啊,老太太飯還沒吃幾口呢!”
傻柱扶著老太太過來,他雖然輩分小,但一向是個有話說話的。
“傻柱,長輩還沒開口你插什麽嘴”
劉海中瞪了他一眼,然後拍了拍桌子示意大家安靜。
“諸位,今天全院大會也不耽誤大家時間,前麵幾次大會大家也知道,我們三大爺確實有重要的事需要告訴大家才會開全院大會的,對不對”
“對,三位大爺,這次是什麽事情,你們快說,我們一定配合”
聽他這麽說,眾人想著自從確立了管事大爺,開了幾次全院大會,確實沒有一次是胡亂開著玩的,被打擾吃飯的眾人心裏好多了,也積極配合著。
“今天這事是一大爺接到街道辦的通知,下麵由一大爺來給大家說話”
劉海中說了幾句就坐下,易中海順勢起身。
“諸位,是這樣,今天街道辦通知我告訴大家今年七月國家就要開始給大家辦戶籍,登記戶口,這裏需要大家把家庭信息住址什麽提前報備好…”
“一大爺,這戶籍是怎麽迴事?”
大家都不太明白這事,聽到這,早有準備的三大爺閻埠貴從口袋裏拿出一張紙。
“下麵就有我為大家解釋一下國家的這項戶籍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製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其公民實施的以戶為單位的戶籍人口管理政策。戶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
“…根據地域和家庭成員關係將戶籍屬性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
三大爺先是照著紙上內容把他從街道辦抄迴來的公示給大家讀了一遍,然後又給大家解釋了一下。
大院眾人文化不高,這一解釋也聽出幾點。
這就相當於一個身份證明,又劃分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兩種,城市戶口靠國家分配口糧,農村戶口靠國家分配的農村土地。
這城市戶口國家分配口糧肯定也不會說讓你吃飽喝足,但不用自己額外勞動。
農村戶口分配的土地想要糧食需要自己種,但收獲肯定比城市戶口分配的口糧多。
各有各的優缺點,他們是最早的戶口登記,可以看自己想要登記那種,當然也有一點限製,比如非城市住戶想登記城市戶口你得在城裏有工作,城市住戶想登農村戶口的,你得在農村有居住記錄,以前就是農村出來的。
等戶籍登記出來後,想要改戶籍就難了,農村戶口想改城市戶口除非有城市工作,結婚也不能改變,而且後代子女戶口隨母親…
閻埠貴一說完,眾人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現在農村鬥地主分土地政策轟轟烈烈,他們好些個以前從農村過來的還有消息,按人頭分土地,每個人分的也不少哦。
自己在城裏迴不去,這土地借給親戚種,收獲的時候給點糧食這不比定糧多,而且這土地可是實實在在握在手裏的。這可是以前地主才有的土地,院裏不少人都心動了。
“大家明天還要上班,今天就先到這裏,戶籍的事大家迴去商量,這兩天把自家的情況到三大爺那裏記錄一下”
一大爺易中海夫婦,易中海工資高不差那點,農村就算有土地也不好管理,吳翠蘭當初逃難來的四九城,農村早沒了聯係,他們帶著兒子上城市戶口,以後一家三口整整齊齊的多好。
二大爺劉海中這,他工資也高,養活一大家子也夠,更關鍵是,在劉海中看來,他就想當個一官半幹部的,農村戶口怎麽可以,二大媽一切隨他,自然也是城市戶口,三個兒子最大也還沒成年還是孩子,隨母親。
至於三大爺家,本來三大媽是真有考慮農村戶口的事,三大爺閻埠貴老師一月三十萬不到的工資,要養活這一家六口也是艱難,如果有農村戶口,有土地不就可以輕鬆很多,不過最後三大爺肯定不同意。
自緋文化人,在他看來農村就是泥腿子,另外他身為老師,平常看報紙也多少有點遠見,前兩年報紙上其他地方洪災旱災什麽的,可沒少禍害莊稼,就算有土地有怎麽樣,靠老天吃飯那裏有國家靠譜。
關於戶籍一事各家議論紛紛,半夜還隱隱有說話聲傳出。大家不知道怎麽選,但更多聰明的,選擇跟著三個大爺的步伐,畢竟他們兩個高技術工人,一個文化人老師,肯定比他們有見識。
賈家也在考慮這個事情,賈張氏之前有聽人說過農村誰誰誰家分了多少土地,這會有機會,她自然十分眼殘,當然城市戶口的定量她也不放過,於是拍板她去聯係老家,她的登記農村戶口,賈東旭的登記城市戶口,這樣在土地有收成前,可以用賈東旭的定量挺挺。
傻柱家和老太太他們祖上就是城裏的,自然也是城市戶口,許富貴家,他到農村還有老家,但考慮許大茂以後好接放映員的班,最後也是定了城市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