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臨國慶的閱兵典禮是什麽樣的體驗呢?
大概是真感受到曾經外敵入侵,動蕩不安的時代已經過去,大家小家,都有可見的希望未來。
這日是1951年10月1日
對易中海這樣的群眾隊伍倒談不上什麽提前彩排演練,一大早穿上新發的工裝到指定地點集合。
穿著學生裝的學生們、長衫馬褂的老師、工裝的工人、布衣的農民…這是人民群眾的代表團體。
幾步一個小領隊,易中海這些人隻要跟著小領隊走流程就可以。
天安門周圍被攔截著,隻有規定的人員才可以進入,易中海在人群裏,顧不上擁擠的悶熱,其他人其實也和他一樣,大家神情莊重,穿過外圍進入內場,遠遠就聽到那曾經在宣布新中國成立時奏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紅牆磚瓦也慢慢拉近,易中海作為四九城人,自然在平日也曾多少次走過這裏,但從沒有此刻來的震撼人心。
身著代表不同兵種軍裝的士兵們排著整齊的方隊,隨指令變化的步伐堅定的踏在地上,聲音響徹雲霄,不輸古時的鐵騎突出來的氣勢。
大炮、坦克…一件件猶可見血煞之氣的軍事武器隨著隊伍而展出,但人群中卻沒有人害怕,反而隻覺安全滿滿。因為這是保家衛國、祖國安康、人民安定的後盾。
閱兵的天安門盛大恢宏,幾萬甚至十幾萬人數的大場麵,於這個大多還是通過報紙了解外界的人來說,無疑都是震撼新奇極了。
易中海的位置不錯,靠近外圍,人又高大,視線倒沒多少阻擋,也因此全程他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很多無疑是第一次見不懂的,卻也認真聽著擴聲器的解說然後記下。
參加閱兵的體驗少有,這些見聞等以後兒子長大都可以講給他聽,豐富閱曆。
當然易家寶知道老爸竟然有這機會,更想的是看看活著的那位偉人,不過就他現在路都走穩的身體是暫時別想,身處這個時代,未來還長,他也未必沒有機會。
……………
國慶後時間仿佛過的快了起來,氣溫下降,衣服穿得多了,易家寶也終於站穩了腳跟,可以獨自穩當的走上一段路。
當然這時候的布料比不上後世柔軟,自然一兩層衣服,小孩力小,卡著關節,走起路來就一擺一擺,到讓吳翠蘭看著可愛到心頭上了。
“小寶,中午想吃什麽?”
易家
吳翠蘭理了理剛做好的衣服,估摸著午飯時間,準備做午飯了。
一邊,易家寶站在地上,麵前上易中海特地按他小小的個子搭得小桌椅,不到一歲的小身體一天一個樣般的長,這會個子又大了不少,手上把玩著你小木盒,裏麵時不時的蟲鳴,卻是易中海給兒子尋來的蟈蟈。
沒有手機網絡,重生這麽久,易家寶也適應了幾分,當然配合著父母咿呀學語,還有老父親時不時淘的小玩具,這樣的成長並不無聊。
聽到她的問話,易家寶提議道“辣角~”
嘴巴淡出鳥來了,易家寶急需來點辛辣刺激。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這才多大的身體,腸胃弱,吳翠蘭自然不會真按他說的來。
“是辣椒,小寶真棒,昨天剛教的就知道怎麽念了”
“不過我們小寶還小,不能吃哦”
吳翠蘭洗完手過來,看兒子聽到自己說的話小臉委屈的,心中樂了。
她兒子還真聰明,不僅走路比三大爺家大兩個月的解睇快,學話也機靈。
不過說來這幾天小家夥偷嚐他們的菜吳翠蘭也不是沒看見,估計他也是開始吃味道了,辣椒是不行,重點味道的菜嚐嚐還是可以的。
這麽想著,昨天三大爺給的那魚個頭有那麽大,拿來紅燒也不錯。
“今天媽做紅燒魚給小寶吃怎麽樣?”
決定了什麽菜,吳翠蘭趕緊哄著兒子。
“好吧~”
易家寶自無不可,在老媽把自己放下的時候給了個親親臉頰,他做得自然,吳翠蘭也是笑笑並沒什麽詫異。
這個時代含蓄,本也不會這般大方表達親昵,但兒子親近,誰會拒絕呢?顯然這不是第一次了。
而易家寶,前世活到大學畢業二十出頭的年紀,這輩子這麽做,也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他前世是孤兒,這輩子有父母已經無比慶幸了,他至今還記得前世小學放學,在校門口看到同學父母來接相互給個臉頰親親時,那會自己的羨慕。
所以這樣來之不易的親情,他從不會吝嗇表達自己的親近。
一個紅燒魚、一個白菜豆腐,他們一家三口,小寶的菜量忽略不計,這兩次就夠夫妻倆一天了。
主食把早上一鍋剩下的二合麵饅頭熱一下,加上兒子的雞蛋羹,吳翠蘭動作的利落,午飯做好,也沒花多少時間,而時間恰著準,沒過一會院裏的工人們就陸陸續續迴來。
吳翠蘭帶著兒子洗手,時不時瞄了眼賈家的方向。
“孩他媽,我迴來了”
易中海穿過穿堂進正院,趕上和他們母子一起洗手,然後抱起兒子顛了顛。
“嘿,不錯,我家小子又長大了不少”
賢妻幼兒,所以說中午趕幾腳路迴來吃飯它不香嗎?
易中海幸福的眯眼。
“爸呀,歡迎迴家~”
易家寶被他接過,笑著崩詞表示歡迎。
易中海又樂“不錯,這話利索,小寶學得真快”
上次國慶認識的老師說過孩子要多鼓勵他、讚美他,這樣的孩子不缺自信。所以這會易中海又是給兒子誇了誇,雖然可能兒子還小聽不懂。
一家進屋,注意到媳婦老是看著對麵賈家,易中海提了嘴。
“賈家怎麽了,看你看了好幾次”
說著,他看向賈家,對屋關著門,好像人不在家?
“哦,孩他爸,這不昨天賈家媳婦還和我說學縫紉機學差不多,今天來做做看,到時候好接單嗎”
“她一上午沒來,我看她家,賈張氏也不在,怕不是有什麽事?”
秦淮茹和她學了近一個月,確實比她婆婆機靈多了,這才一個月,就已經可以考慮接單了。
往常都這個點來,今個沒來,她才擔心,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她有時候還要看著小寶,一月接單做衣服也有十萬左右收入,雖然比不得入廠工人,但對沒有工作崗位,待在家的女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秦淮茹不可能不重視。
“應該沒事,我迴來的時候,廠裏東旭沒什麽異常”
易中海寬慰一下,知道沒事,夫妻倆也不說這個,不想因為他人打擾他們一家三口的相處時間。
至於賈家人呢?
倒確實中吳翠蘭的想法,沒有什麽大問題,賺錢對秦淮茹來說的確是重要的,但眼下這不有更重要的事嗎!
“……早就說我眼光好吧,當初一眼就相中我家兒媳…”
午飯差不多時,外麵突然傳來動靜,隱隱就聽到賈張氏的大嗓門由遠及近。
大概是真感受到曾經外敵入侵,動蕩不安的時代已經過去,大家小家,都有可見的希望未來。
這日是1951年10月1日
對易中海這樣的群眾隊伍倒談不上什麽提前彩排演練,一大早穿上新發的工裝到指定地點集合。
穿著學生裝的學生們、長衫馬褂的老師、工裝的工人、布衣的農民…這是人民群眾的代表團體。
幾步一個小領隊,易中海這些人隻要跟著小領隊走流程就可以。
天安門周圍被攔截著,隻有規定的人員才可以進入,易中海在人群裏,顧不上擁擠的悶熱,其他人其實也和他一樣,大家神情莊重,穿過外圍進入內場,遠遠就聽到那曾經在宣布新中國成立時奏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紅牆磚瓦也慢慢拉近,易中海作為四九城人,自然在平日也曾多少次走過這裏,但從沒有此刻來的震撼人心。
身著代表不同兵種軍裝的士兵們排著整齊的方隊,隨指令變化的步伐堅定的踏在地上,聲音響徹雲霄,不輸古時的鐵騎突出來的氣勢。
大炮、坦克…一件件猶可見血煞之氣的軍事武器隨著隊伍而展出,但人群中卻沒有人害怕,反而隻覺安全滿滿。因為這是保家衛國、祖國安康、人民安定的後盾。
閱兵的天安門盛大恢宏,幾萬甚至十幾萬人數的大場麵,於這個大多還是通過報紙了解外界的人來說,無疑都是震撼新奇極了。
易中海的位置不錯,靠近外圍,人又高大,視線倒沒多少阻擋,也因此全程他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很多無疑是第一次見不懂的,卻也認真聽著擴聲器的解說然後記下。
參加閱兵的體驗少有,這些見聞等以後兒子長大都可以講給他聽,豐富閱曆。
當然易家寶知道老爸竟然有這機會,更想的是看看活著的那位偉人,不過就他現在路都走穩的身體是暫時別想,身處這個時代,未來還長,他也未必沒有機會。
……………
國慶後時間仿佛過的快了起來,氣溫下降,衣服穿得多了,易家寶也終於站穩了腳跟,可以獨自穩當的走上一段路。
當然這時候的布料比不上後世柔軟,自然一兩層衣服,小孩力小,卡著關節,走起路來就一擺一擺,到讓吳翠蘭看著可愛到心頭上了。
“小寶,中午想吃什麽?”
易家
吳翠蘭理了理剛做好的衣服,估摸著午飯時間,準備做午飯了。
一邊,易家寶站在地上,麵前上易中海特地按他小小的個子搭得小桌椅,不到一歲的小身體一天一個樣般的長,這會個子又大了不少,手上把玩著你小木盒,裏麵時不時的蟲鳴,卻是易中海給兒子尋來的蟈蟈。
沒有手機網絡,重生這麽久,易家寶也適應了幾分,當然配合著父母咿呀學語,還有老父親時不時淘的小玩具,這樣的成長並不無聊。
聽到她的問話,易家寶提議道“辣角~”
嘴巴淡出鳥來了,易家寶急需來點辛辣刺激。
當然這也隻是想想,這才多大的身體,腸胃弱,吳翠蘭自然不會真按他說的來。
“是辣椒,小寶真棒,昨天剛教的就知道怎麽念了”
“不過我們小寶還小,不能吃哦”
吳翠蘭洗完手過來,看兒子聽到自己說的話小臉委屈的,心中樂了。
她兒子還真聰明,不僅走路比三大爺家大兩個月的解睇快,學話也機靈。
不過說來這幾天小家夥偷嚐他們的菜吳翠蘭也不是沒看見,估計他也是開始吃味道了,辣椒是不行,重點味道的菜嚐嚐還是可以的。
這麽想著,昨天三大爺給的那魚個頭有那麽大,拿來紅燒也不錯。
“今天媽做紅燒魚給小寶吃怎麽樣?”
決定了什麽菜,吳翠蘭趕緊哄著兒子。
“好吧~”
易家寶自無不可,在老媽把自己放下的時候給了個親親臉頰,他做得自然,吳翠蘭也是笑笑並沒什麽詫異。
這個時代含蓄,本也不會這般大方表達親昵,但兒子親近,誰會拒絕呢?顯然這不是第一次了。
而易家寶,前世活到大學畢業二十出頭的年紀,這輩子這麽做,也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他前世是孤兒,這輩子有父母已經無比慶幸了,他至今還記得前世小學放學,在校門口看到同學父母來接相互給個臉頰親親時,那會自己的羨慕。
所以這樣來之不易的親情,他從不會吝嗇表達自己的親近。
一個紅燒魚、一個白菜豆腐,他們一家三口,小寶的菜量忽略不計,這兩次就夠夫妻倆一天了。
主食把早上一鍋剩下的二合麵饅頭熱一下,加上兒子的雞蛋羹,吳翠蘭動作的利落,午飯做好,也沒花多少時間,而時間恰著準,沒過一會院裏的工人們就陸陸續續迴來。
吳翠蘭帶著兒子洗手,時不時瞄了眼賈家的方向。
“孩他媽,我迴來了”
易中海穿過穿堂進正院,趕上和他們母子一起洗手,然後抱起兒子顛了顛。
“嘿,不錯,我家小子又長大了不少”
賢妻幼兒,所以說中午趕幾腳路迴來吃飯它不香嗎?
易中海幸福的眯眼。
“爸呀,歡迎迴家~”
易家寶被他接過,笑著崩詞表示歡迎。
易中海又樂“不錯,這話利索,小寶學得真快”
上次國慶認識的老師說過孩子要多鼓勵他、讚美他,這樣的孩子不缺自信。所以這會易中海又是給兒子誇了誇,雖然可能兒子還小聽不懂。
一家進屋,注意到媳婦老是看著對麵賈家,易中海提了嘴。
“賈家怎麽了,看你看了好幾次”
說著,他看向賈家,對屋關著門,好像人不在家?
“哦,孩他爸,這不昨天賈家媳婦還和我說學縫紉機學差不多,今天來做做看,到時候好接單嗎”
“她一上午沒來,我看她家,賈張氏也不在,怕不是有什麽事?”
秦淮茹和她學了近一個月,確實比她婆婆機靈多了,這才一個月,就已經可以考慮接單了。
往常都這個點來,今個沒來,她才擔心,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她有時候還要看著小寶,一月接單做衣服也有十萬左右收入,雖然比不得入廠工人,但對沒有工作崗位,待在家的女人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秦淮茹不可能不重視。
“應該沒事,我迴來的時候,廠裏東旭沒什麽異常”
易中海寬慰一下,知道沒事,夫妻倆也不說這個,不想因為他人打擾他們一家三口的相處時間。
至於賈家人呢?
倒確實中吳翠蘭的想法,沒有什麽大問題,賺錢對秦淮茹來說的確是重要的,但眼下這不有更重要的事嗎!
“……早就說我眼光好吧,當初一眼就相中我家兒媳…”
午飯差不多時,外麵突然傳來動靜,隱隱就聽到賈張氏的大嗓門由遠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