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學要離開了!
楊廠長一事嚴格來說牽扯不上他,但他放心不下楊廠長。
亂搞男女關係,這年代嚴重點吃槍子都不為過,好在楊廠長這麽些年腳踏實地幹實事的態度,還算得上麵看重,最後隻被罰到西北農場改造二十年。
西北苦寒,楊明學母親已去,如今就這一個親人,哪怕叔叔變父親,被瞞在鼓裏的他其實現在還很難接受,但楊廠長年紀也不小了,楊明學放心不下,親人在哪,家就在哪,所以他申請了調去西北農場附近的工作。
至於本來快要談婚論嫁的未婚妻,對方因為楊廠長這事直接嚇退了,楊明學都不需要糾結了,也算鬆了口氣。
至於楊廠長和他媽的事,也沒外麵想的那麽豔色,反而是舊時代老思想的一場悲哀。
二三十年前,國之未立,時代動蕩不定,楊家兩兄弟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兄弟倆便決定一同參軍。
但楊家就這兩個男娃,當時都還沒結婚生子,重視香火傳承的楊家老父母怎麽舍得。
一番思想鬥爭後,做父母的還是拗不過孩子,楊家父母同意他們兄弟倆參軍,但也有一個要求,他們得留下楊家香火。
那會日子都苦,楊家沒條件給兩個兒子一起都娶上媳婦,這便先給老大娶了媳婦,也就是楊明學他媽。
他媽嫁過來兩月後,確定懷孕,楊家兄弟心係保家衛國,連男孩女孩都來不及確定,便匆匆參了軍。
好在十月懷胎,那也確實是個男孩。
那之後楊家老父母帶著孫子,又有老大媳婦照顧,兩個兒子雖然不歸家,但他們知道那是保家衛國,是值得驕傲的事,日子也可以在祈禱兒子們平安歸來中慢慢過下來。
但楊明學老媽那第一個兒子卻在三歲的時候一場生病沒了,同期,兄弟倆的父親,楊老漢同樣生病沒了。
後沒過多久楊廠長迴來,帶來了兄長任務失蹤,生死未卜的消息,他自己也被安排秘密任務,這一麵之後,可能也是生死未定。
楊老母根本不能接受可能是最後的兒子也有去無迴,卻又無法阻止,於是她提了同樣的想法……讓楊廠長也留個種。
但當時楊家那種情況,誰願意自家姑娘一嫁過去就可能當寡婦?就算碰到願意的,人家也要大價錢的彩禮,可之前楊家接連給孫兒和楊老漢治病,家底已經所剩無幾,根本付不起這個彩禮。
彼時麵對孫兒、丈夫離逝,大兒子生死未卜的接連噩耗,精神早刺激的有點失常的楊老母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讓大兒媳婦給小兒子生。
有失倫理,但過去不也有兄死弟承,那種情況,楊老母又哪裏顧得上那麽多。甚至為不讓小兒子大兒媳承受罵名,她都想好了,以後事發,都可以推到她以死相逼之上。
而她也確實是以死相逼,兩個隻有親情的叔嫂隻那一夜,楊廠長便再不得違心,幾天後離開。
誰想真就那麽巧的,那一夜便有了現在的楊明學,後來大嫂懷胎三月,兄長重傷不治送迴見親人最後一麵,這胎也順理成章的被楊老母對外說遺腹子。
她本還盼著小兒子以後還可以正常娶妻生子,又哪知楊廠長心裏的負罪感和愧疚,讓他隻想餘生孤身一人贖罪。
楊明學母親離開也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誰又說的準不是因為心中煎熬。
以上便是楊明學父母那輩的故事,他說不上誰對誰錯,但今天,火鍋店角落,卻是小聲自言自語似的說給了易家寶。
二十多年過去了,楊家也隻剩他和叔叔了,楊廠長是對他照顧有加的叔叔,是那個板正嚴明的讓他敬佩的叔叔,哪怕叔叔變父親,又知道這些家族秘聞,楊明學對楊廠長的敬仰卻並沒有減少。
以前他是叔吹,以後如果有機會,他也可以是爸吹。
所以這樣的他,在看到聽到這段時間那些落到楊廠長身上或鄙夷或輕視的目光和閑言碎語……就真的很難受。
他想辯解什麽,叔叔是他最好的叔叔,連曾經的媽媽也讓他好好照顧叔叔,旁人又憑什麽隨便指指點點,可世道給叔叔定了罪,一起反抗隻能迎來更強迫的鎮壓,他隻能等到離開。
今天約易家寶出來,大概也是希望從這個目前唯一待他態度如此的熟人這裏,能得到一分慰藉吧。
迎著對方目光,易家寶慢條斯理的放下筷子,和他碰了個杯。
“千人千麵,一千個人看同一人或物還有一千種看法,明學哥你在說出這個故事的時候,不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不是想為楊廠長澄清,又哪會說出這樣隱藏的秘密。
“我也無法評價對與錯,但我能告訴你我對楊廠長的看法”
“至少我來農機廠這一年多,我見到的楊廠長是個踏實幹實事,細致為工人考慮的楊廠長”
“另外,他對你,應該也是個不錯的叔叔…或者說父親”
這一番不偏不倚的看法說出,楊明學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理解他叔叔並不是真亂搞男女關係,理解他叔叔之前的種種付出不該被一個無奈的錯誤抹除……
“小寶,真的再次謝謝你”
多日緊繃的神經總算得到了舒緩,他道謝的真心實意,甚至幾分淚濕。
麵對這個比自己還小不少的少年,他好像總在道謝,道謝的背後是他好像總做不好,都多大了,卻還沒成長起來,總要叔叔幫忙,現在好了,叔叔…
“明學哥”
易家寶打斷對方又逐漸染上悲傷的情緒。
楊廠長一事嚴格來說牽扯不上他,但他放心不下楊廠長。
亂搞男女關係,這年代嚴重點吃槍子都不為過,好在楊廠長這麽些年腳踏實地幹實事的態度,還算得上麵看重,最後隻被罰到西北農場改造二十年。
西北苦寒,楊明學母親已去,如今就這一個親人,哪怕叔叔變父親,被瞞在鼓裏的他其實現在還很難接受,但楊廠長年紀也不小了,楊明學放心不下,親人在哪,家就在哪,所以他申請了調去西北農場附近的工作。
至於本來快要談婚論嫁的未婚妻,對方因為楊廠長這事直接嚇退了,楊明學都不需要糾結了,也算鬆了口氣。
至於楊廠長和他媽的事,也沒外麵想的那麽豔色,反而是舊時代老思想的一場悲哀。
二三十年前,國之未立,時代動蕩不定,楊家兩兄弟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兄弟倆便決定一同參軍。
但楊家就這兩個男娃,當時都還沒結婚生子,重視香火傳承的楊家老父母怎麽舍得。
一番思想鬥爭後,做父母的還是拗不過孩子,楊家父母同意他們兄弟倆參軍,但也有一個要求,他們得留下楊家香火。
那會日子都苦,楊家沒條件給兩個兒子一起都娶上媳婦,這便先給老大娶了媳婦,也就是楊明學他媽。
他媽嫁過來兩月後,確定懷孕,楊家兄弟心係保家衛國,連男孩女孩都來不及確定,便匆匆參了軍。
好在十月懷胎,那也確實是個男孩。
那之後楊家老父母帶著孫子,又有老大媳婦照顧,兩個兒子雖然不歸家,但他們知道那是保家衛國,是值得驕傲的事,日子也可以在祈禱兒子們平安歸來中慢慢過下來。
但楊明學老媽那第一個兒子卻在三歲的時候一場生病沒了,同期,兄弟倆的父親,楊老漢同樣生病沒了。
後沒過多久楊廠長迴來,帶來了兄長任務失蹤,生死未卜的消息,他自己也被安排秘密任務,這一麵之後,可能也是生死未定。
楊老母根本不能接受可能是最後的兒子也有去無迴,卻又無法阻止,於是她提了同樣的想法……讓楊廠長也留個種。
但當時楊家那種情況,誰願意自家姑娘一嫁過去就可能當寡婦?就算碰到願意的,人家也要大價錢的彩禮,可之前楊家接連給孫兒和楊老漢治病,家底已經所剩無幾,根本付不起這個彩禮。
彼時麵對孫兒、丈夫離逝,大兒子生死未卜的接連噩耗,精神早刺激的有點失常的楊老母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讓大兒媳婦給小兒子生。
有失倫理,但過去不也有兄死弟承,那種情況,楊老母又哪裏顧得上那麽多。甚至為不讓小兒子大兒媳承受罵名,她都想好了,以後事發,都可以推到她以死相逼之上。
而她也確實是以死相逼,兩個隻有親情的叔嫂隻那一夜,楊廠長便再不得違心,幾天後離開。
誰想真就那麽巧的,那一夜便有了現在的楊明學,後來大嫂懷胎三月,兄長重傷不治送迴見親人最後一麵,這胎也順理成章的被楊老母對外說遺腹子。
她本還盼著小兒子以後還可以正常娶妻生子,又哪知楊廠長心裏的負罪感和愧疚,讓他隻想餘生孤身一人贖罪。
楊明學母親離開也不過四十出頭的年紀,誰又說的準不是因為心中煎熬。
以上便是楊明學父母那輩的故事,他說不上誰對誰錯,但今天,火鍋店角落,卻是小聲自言自語似的說給了易家寶。
二十多年過去了,楊家也隻剩他和叔叔了,楊廠長是對他照顧有加的叔叔,是那個板正嚴明的讓他敬佩的叔叔,哪怕叔叔變父親,又知道這些家族秘聞,楊明學對楊廠長的敬仰卻並沒有減少。
以前他是叔吹,以後如果有機會,他也可以是爸吹。
所以這樣的他,在看到聽到這段時間那些落到楊廠長身上或鄙夷或輕視的目光和閑言碎語……就真的很難受。
他想辯解什麽,叔叔是他最好的叔叔,連曾經的媽媽也讓他好好照顧叔叔,旁人又憑什麽隨便指指點點,可世道給叔叔定了罪,一起反抗隻能迎來更強迫的鎮壓,他隻能等到離開。
今天約易家寶出來,大概也是希望從這個目前唯一待他態度如此的熟人這裏,能得到一分慰藉吧。
迎著對方目光,易家寶慢條斯理的放下筷子,和他碰了個杯。
“千人千麵,一千個人看同一人或物還有一千種看法,明學哥你在說出這個故事的時候,不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不是想為楊廠長澄清,又哪會說出這樣隱藏的秘密。
“我也無法評價對與錯,但我能告訴你我對楊廠長的看法”
“至少我來農機廠這一年多,我見到的楊廠長是個踏實幹實事,細致為工人考慮的楊廠長”
“另外,他對你,應該也是個不錯的叔叔…或者說父親”
這一番不偏不倚的看法說出,楊明學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理解他叔叔並不是真亂搞男女關係,理解他叔叔之前的種種付出不該被一個無奈的錯誤抹除……
“小寶,真的再次謝謝你”
多日緊繃的神經總算得到了舒緩,他道謝的真心實意,甚至幾分淚濕。
麵對這個比自己還小不少的少年,他好像總在道謝,道謝的背後是他好像總做不好,都多大了,卻還沒成長起來,總要叔叔幫忙,現在好了,叔叔…
“明學哥”
易家寶打斷對方又逐漸染上悲傷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