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抽絲剝繭
四合院:來到1965,我要頂門 作者:崇山峻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咱們接著分析,這夥拍花子和敵特的關係。”
徐偉在黑板上寫下敵特兩個字。
“拍花子負責拍兒童,敵特負責串聯各個家庭,讓他們參與天安大門活動。”
“很明顯雙方在打配合,我傾向於拍花子和敵特是合作關係,或者拍花子團夥中,有人就是敵特,引導這夥拍花子做事。”
徐偉斟酌著說完自己的看法,目光掃視會議室:“大家夥怎麽看?”
會議室內響應者寥寥。
大家對於這個結論,不敢輕易下定論。
或者說,有人覺得不一定對,但是提不出新的想法。
“我能說兩句嗎?”
陳知行目光閃爍,果斷舉手。
他找到了等待已久的機會。
會議室內,大部分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有大部分公安並不認識陳知行,看到陳知行年紀輕輕,又坐在邵厚信邊上。
下意識認為陳知行是憑借邵厚信的關係,跑來蹭功勞的。
沒想到陳知行竟然敢在會議上講話。
“可以,我們一起商議,暢所欲言。”
徐偉鼓勵道。
“我覺得拍花子和敵特的關係,不是合作,而是交易。”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看法。
會議室內,有人臉上露出疑惑之色,有人麵露不屑。
“交易?”
徐偉重複了這兩個字,露出濃濃的興趣:“詳細點說。”
“敵特偽裝身份,花錢請這支團夥誘拐兒童,按照人頭給錢。”
“拍花子為了拿到錢,瘋狂作案,造成多戶家庭丟失孩子。”
“在拍花子的視角,他們隻是為了求財,並不知道他們的合作方是敵特。”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判斷。
會議室內,產生小小的騷動。
之前眾多公安人員主流的判斷,都是拍花子和敵特合作,策劃這一場政治事件。
沒想到陳知行一來,就推翻了這個結論。
陳知行隱約能聽到‘嘩眾取寵’‘異想天開’等詞。
但他一點都不在乎,相信自己的推斷才是正確的。
而接下來這個會議室,將會由他來掌控。
“這個分析方向很有意思,你的依據是什麽?”
徐偉認真問道。
“拍花子也是人,和我們一樣,都是兩隻手一個腦袋。”
“他們誘拐小孩,是為了求財,而不是找死。”
“與敵特合作,參與政治事件,是必死的事,哪怕領頭的人同意,底下的成員也不敢幹。”
“我做出這個推斷的前提,正是徐偉同誌你剛才的判斷。”
“作案的人是一夥專業的拍花子,且敵特為了隱藏自己,不會親自動手拐賣孩子。”
陳知行說到這裏,特意停頓了一下,給會議室內眾人留時間思考。
“唔,我想想。”
徐偉一隻手握住下巴,腦海中迴溯陳知行的思路。
其他人也在順著陳知行的話推演。
邵厚信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這小子,總會給他一點驚喜。
“你的意思是,敵特隻是把拍花子當槍,用來完成自己的目的?”
過了一會,徐偉在腦海中捋順了思路,問道。
“沒錯,拍花子拐到了孩子,隱藏起來。”
“敵特則派人串聯這些家庭,去天安大門前搞政治活動,攪亂社會穩定和國慶大典。”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敵特躲在後麵攪動風雨,而拍花子團夥和失去孩子的家屬都屬於被蒙蔽方。”
陳知行繼續拋出自己的判斷。
過來公安局的路上,陳知行對整個事件進行了複盤。
在盧大鵬自製燃燒彈那個案子中,陳知行和敵特隔空交手過一次。
分析了敵特的辦事習慣。
其中有一條最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敵特受攝於四九城強大的官方力量,絕對不會站在明麵上搞事。
這也是他敢於推翻徐偉判斷的底氣所在。
不論敵特和拍花子團夥合作,還是敵特就在拍花子團夥中,都不符合敵特的辦事規則。
陳知行說完自己的判斷,所有人都沉默著,在腦海中來迴分析,咀嚼。
“你是?”
徐偉思考完畢,眼睛微亮,看向陳知行的眼睛多了幾分欣賞。
“徐偉同誌你好,我是紅星軋鋼廠保衛員陳知行。”
陳知行客氣道。
麵對老同誌,該有的禮貌得做到。
“陳知行同誌,你拋出的結論非常驚人,但我隱隱覺得,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能說說你作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什麽嗎?”
徐偉態度非常認真。
“我之前處理過一個和敵特相關的案子,敵特給那人提供物資,製作燃油彈,企圖用他製造醫院混亂。”
“這個案子我偵破之後,仔細研究過敵特的行為。”
“他們隱藏在暗處,手裏的資源有限,辦事更多的是用挑撥和順勢引導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保全自己。”
“換到眼前這件案子上來,敵特策劃一場這麽大的活動,該如何保全自己。”
“順著這個思路去推導,很容易得出我分析的結論。”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辦法。
“唔,你的思路沒問題,我想想。”
徐偉再次停頓下來。
過了一會,他忽然開口:“假如我現在是一名敵特,準備在國慶大典前搞事。”
陳知行接著說:“我找到一夥拍花子,以兩百塊錢一個人的價格,向他們收購兒童。”
徐偉道:“拍花子為了錢,辦事非常拚命,很快就拐賣到了十一個兒童。”
陳知行道:“我讓拍花子停止行動並轉移位置,派人串聯十一戶失去孩子的家屬,告訴他們很多人的孩子都被拐走了,公安不幹活,根本不理會他們家的孩子生死。”
徐偉道:“我告訴他們,想要找迴孩子,必須給公安施壓,而給公安施壓的辦法,就是大家一起去天安大門前活動。”
陳知行道:“我讓他們相信,隻有把事情鬧大,公安才能幫他們找迴孩子。”
徐偉道:“至此,一場政治活動策劃成功,而我功成身退。”
陳知行道:“不論是拍花子團夥還是那些孩子,以及十多戶孩子的家庭,都是我用完之後的工具。”
兩人你說一段我說一段。
將這個案子的情形,在眾人眼前揉碎了掰開。
徐偉在黑板上寫下敵特兩個字。
“拍花子負責拍兒童,敵特負責串聯各個家庭,讓他們參與天安大門活動。”
“很明顯雙方在打配合,我傾向於拍花子和敵特是合作關係,或者拍花子團夥中,有人就是敵特,引導這夥拍花子做事。”
徐偉斟酌著說完自己的看法,目光掃視會議室:“大家夥怎麽看?”
會議室內響應者寥寥。
大家對於這個結論,不敢輕易下定論。
或者說,有人覺得不一定對,但是提不出新的想法。
“我能說兩句嗎?”
陳知行目光閃爍,果斷舉手。
他找到了等待已久的機會。
會議室內,大部分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有大部分公安並不認識陳知行,看到陳知行年紀輕輕,又坐在邵厚信邊上。
下意識認為陳知行是憑借邵厚信的關係,跑來蹭功勞的。
沒想到陳知行竟然敢在會議上講話。
“可以,我們一起商議,暢所欲言。”
徐偉鼓勵道。
“我覺得拍花子和敵特的關係,不是合作,而是交易。”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看法。
會議室內,有人臉上露出疑惑之色,有人麵露不屑。
“交易?”
徐偉重複了這兩個字,露出濃濃的興趣:“詳細點說。”
“敵特偽裝身份,花錢請這支團夥誘拐兒童,按照人頭給錢。”
“拍花子為了拿到錢,瘋狂作案,造成多戶家庭丟失孩子。”
“在拍花子的視角,他們隻是為了求財,並不知道他們的合作方是敵特。”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判斷。
會議室內,產生小小的騷動。
之前眾多公安人員主流的判斷,都是拍花子和敵特合作,策劃這一場政治事件。
沒想到陳知行一來,就推翻了這個結論。
陳知行隱約能聽到‘嘩眾取寵’‘異想天開’等詞。
但他一點都不在乎,相信自己的推斷才是正確的。
而接下來這個會議室,將會由他來掌控。
“這個分析方向很有意思,你的依據是什麽?”
徐偉認真問道。
“拍花子也是人,和我們一樣,都是兩隻手一個腦袋。”
“他們誘拐小孩,是為了求財,而不是找死。”
“與敵特合作,參與政治事件,是必死的事,哪怕領頭的人同意,底下的成員也不敢幹。”
“我做出這個推斷的前提,正是徐偉同誌你剛才的判斷。”
“作案的人是一夥專業的拍花子,且敵特為了隱藏自己,不會親自動手拐賣孩子。”
陳知行說到這裏,特意停頓了一下,給會議室內眾人留時間思考。
“唔,我想想。”
徐偉一隻手握住下巴,腦海中迴溯陳知行的思路。
其他人也在順著陳知行的話推演。
邵厚信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這小子,總會給他一點驚喜。
“你的意思是,敵特隻是把拍花子當槍,用來完成自己的目的?”
過了一會,徐偉在腦海中捋順了思路,問道。
“沒錯,拍花子拐到了孩子,隱藏起來。”
“敵特則派人串聯這些家庭,去天安大門前搞政治活動,攪亂社會穩定和國慶大典。”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敵特躲在後麵攪動風雨,而拍花子團夥和失去孩子的家屬都屬於被蒙蔽方。”
陳知行繼續拋出自己的判斷。
過來公安局的路上,陳知行對整個事件進行了複盤。
在盧大鵬自製燃燒彈那個案子中,陳知行和敵特隔空交手過一次。
分析了敵特的辦事習慣。
其中有一條最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敵特受攝於四九城強大的官方力量,絕對不會站在明麵上搞事。
這也是他敢於推翻徐偉判斷的底氣所在。
不論敵特和拍花子團夥合作,還是敵特就在拍花子團夥中,都不符合敵特的辦事規則。
陳知行說完自己的判斷,所有人都沉默著,在腦海中來迴分析,咀嚼。
“你是?”
徐偉思考完畢,眼睛微亮,看向陳知行的眼睛多了幾分欣賞。
“徐偉同誌你好,我是紅星軋鋼廠保衛員陳知行。”
陳知行客氣道。
麵對老同誌,該有的禮貌得做到。
“陳知行同誌,你拋出的結論非常驚人,但我隱隱覺得,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能說說你作出這種判斷的依據是什麽嗎?”
徐偉態度非常認真。
“我之前處理過一個和敵特相關的案子,敵特給那人提供物資,製作燃油彈,企圖用他製造醫院混亂。”
“這個案子我偵破之後,仔細研究過敵特的行為。”
“他們隱藏在暗處,手裏的資源有限,辦事更多的是用挑撥和順勢引導的辦法。”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保全自己。”
“換到眼前這件案子上來,敵特策劃一場這麽大的活動,該如何保全自己。”
“順著這個思路去推導,很容易得出我分析的結論。”
陳知行說出自己的辦法。
“唔,你的思路沒問題,我想想。”
徐偉再次停頓下來。
過了一會,他忽然開口:“假如我現在是一名敵特,準備在國慶大典前搞事。”
陳知行接著說:“我找到一夥拍花子,以兩百塊錢一個人的價格,向他們收購兒童。”
徐偉道:“拍花子為了錢,辦事非常拚命,很快就拐賣到了十一個兒童。”
陳知行道:“我讓拍花子停止行動並轉移位置,派人串聯十一戶失去孩子的家屬,告訴他們很多人的孩子都被拐走了,公安不幹活,根本不理會他們家的孩子生死。”
徐偉道:“我告訴他們,想要找迴孩子,必須給公安施壓,而給公安施壓的辦法,就是大家一起去天安大門前活動。”
陳知行道:“我讓他們相信,隻有把事情鬧大,公安才能幫他們找迴孩子。”
徐偉道:“至此,一場政治活動策劃成功,而我功成身退。”
陳知行道:“不論是拍花子團夥還是那些孩子,以及十多戶孩子的家庭,都是我用完之後的工具。”
兩人你說一段我說一段。
將這個案子的情形,在眾人眼前揉碎了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