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傻柱迴來了
四合院:來到1965,我要頂門 作者:崇山峻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知道,你跟我說說,你帶軋鋼廠糾察委幹啥活唄。”
田文靜不是那麽好糊弄的人。
他今天過來就是摸摸陳知行的底,看看陳知行幹啥新活。
能分一杯羹就分,分不到他也不虧嘛。
“我帶著糾察委的人下鄉,破除村子的廟宇和神像。”
“田叔你想想,這活好不好幹?”
陳知行直言不諱。
“嘖,這活確實不咋好幹啊。”
“幹的不好,鬧出個啥事來,不好收場,還有生命危險。”
田文靜一聽就明白。
去別人村子砸除人家的廟宇和神像,這活太得罪人了。
而且麵對的是一個村子,不是個人或者單位。
街道糾察委清查藝術創作思想滲透這塊的工作,發現問題,單獨抓創作者就行。
一般來說,創作都是單人創作。
一群人抓一個人,手拿把掐,毫不費力。
哪怕是集體創造,那些人都是分散的,也沒啥危險。
去村子裏幹活,把鄉下群眾惹惱了,能不能囫圇出來都得打個問號。
“所以啊,我把好活留給街道,留給您了。”
“髒亂差的活我來幹,是不是夠意思。”
陳知行挑眉笑道。
“確實夠意思,你早上梳理了這些信息了唄。”
田文靜豎起大拇指。
“梳理了,得虧有京茹,要不然我自己找這些資料都得浪費不少時間。”
陳知行說道。
“確實,京茹幹活挺細致,挺好。”
“你推薦的那三個小夥子,也都不錯,像他們那樣的人才,你再推薦兩個進咱們街道,我都高興。”
田文靜讚道。
“田叔你滿意就好,我還擔心他們幹活不積極,時常找他們談話。”
“他們幹的不好,丟的是我的臉。”
陳知行嗬嗬一笑。
自己推薦的人被老田稱讚,別說,陳知行心裏確實挺高興。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田文靜離開。
陳知行把筆記本放入布袋,端著文件記錄冊,下樓。
“京茹,文件記錄冊我看完了,你放迴去吧。”
“還有,剛才田主任找到我,稱讚你幹活很穩妥,表現的不錯。”
“繼續加油。”
陳知行把文件記錄冊放在秦京茹桌麵上。
“真的呀。”
“嘿嘿。”
秦京茹高興的樂嗬。
說到底她隻是個從鄉下進城的小姑娘,剛進街道辦的時候,大字都不識幾個。
通過學習,現在能在糾察委裏麵做好文書記錄工作,還得到領導的稱讚。
無疑是巨大的進步。
“當然是真的,我能騙你嗎。”
“好好工作,你的表現領導都看著。”
陳知行勉勵一番。
這迴他沒有找楚朝剛和賀克詳談話。
一周一次就行了,談多了反而會給他們壓力。
了解完各個村子的情況後,陳知行騎車來到軋鋼廠糾察委。
“陳隊,早上曾隊長來找你,沒碰上你人。”
“他讓我等你迴來之後跟你說,有些事跟你請教。”
劉嵐說道。
“行,謝謝嵐姐,我去找曾叔嘮嘮。”
陳知行感謝一句,前往曾爭光的辦公室。
咚咚!
“曾叔,是我。”
陳知行敲門。
“進來吧,知行啊,你終於迴來了。”
曾爭光在辦公室裏急切說道。
陳知行推開門:“曾叔,啥事著急找我啊?”
“這不是想跟你請教經驗麽。”
“昨天你帶隊拆了洞邊村的神像,一點波瀾都沒有,我差點被村裏的人留下,差距太大了。”
“你跟我說說,你怎麽做的?”
曾爭光抽出一根華子,遞給陳知行,又飛快的倒水。
為了從陳知行這裏成功取經,他殷勤的伺候。
“曾叔,別這麽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
“其實這事啊,很簡單,沒有別的技巧,純粹是我利用在街道那邊的職務優勢,提前了解了各個村子的情況。”
“對於一些刺頭村,村裏一個姓的村子,我躲著點,剩下的村子一般來說都比較好說話。”
陳知行從兜裏摸出一張紙:“這事你不找我,我也想跟你說來著,這裏是我梳理的不好處理的村子名單,你帶兄弟們幹活的時候避開點。”
“知行,你就知道你不是藏私的人。”
曾爭光接過紙條,快速瀏覽一遍,鄭重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藏啥啊,咱們是一起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曾叔,沒別的事我先迴去了。”
陳知行起身。
“別啊,再坐一會,你好好跟我說說,你在街道那邊了解的各個村子的情況。”
曾爭光連忙伸手拉住。
“行,我跟你說。”
陳知行點燃煙,喝了口水,開始說起。
四十多分鍾後,他才從曾爭光辦公室出來。
“知行,等我帶隊成功完成任務,迴來必須請你吃飯。”
曾爭光熱切說道。
“得嘞,咱平平穩穩把活幹好就行了。”
陳知行揮了揮手,迴去自己的辦公室。
下午他基本上沒有別的事。
陳知行和港城那邊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葉園,一封給婁曉娥。
囑托她們幫忙照顧袁秀芬和陳寧。
寫好信之後,陳知行讓程虎幫忙發出去,頓時覺得一身輕鬆。
下鄉砸除廟宇神像這活,不可能天天幹。
一周幹兩迴就行。
天天幹,半個月就把邊上的村子掃蕩完了,接下來又得找其他的活出成績。
慢慢幹,突出活不好幹,幹的辛苦。
領導才覺得底下人幹活了,出成績不容易。
時間一晃,過了兩天。
陳知行下班迴來,看到傻柱在前院發糖。
“喲,柱哥,迴來了?”
“嫂子和孩子在家唄。”
陳知行熱切招唿。
“迴來了,都在家呢。”
“來來來,吃糖。”
傻柱隨手抓了一大把。
“謝了啊,你發糖,我先迴家收拾收拾,再去看看嫂子孩子。”
陳知行隻拿了一顆糖,提著自行車往中院走。
停好車,迴了屋,陳知行看到家裏隻有袁秀芬一個人:“媽,陳寧和雨水呢?”
“她倆去何家看孩子去了。”
袁秀芬迴道。
“得,我也去看看。”
陳知行洗了把臉,朝著斜對門的何家走去。
何家門口圍著幾個院裏老娘們。
都在嘰嘰喳喳說著話。
說傻柱家孩子結實,主要是馬三娘身體好,生出的孩子也個頭大。
也有說生大個孩子,馬三娘遭罪了。
“喲,知行也來了。”
“你可是孩子的姑父,是該看孩子。”
“知道孩子叫啥名不?”
幾個老娘們和陳知行搭話。
“對,我也來看看孩子。”
“孩子叫何沐陽,沐浴陽光的意思,這名字挺好。”
陳知行迴了兩句,提步進屋。
馬三娘坐在床上,手裏抱著幾天的小不點,何雨水坐在床邊,兩人說著貼心的話。
陳寧以及其他的孩子則站在床邊上,眼巴巴的瞅著小不點。
一個新生兒,對於院裏大孩子來說太好奇了。
田文靜不是那麽好糊弄的人。
他今天過來就是摸摸陳知行的底,看看陳知行幹啥新活。
能分一杯羹就分,分不到他也不虧嘛。
“我帶著糾察委的人下鄉,破除村子的廟宇和神像。”
“田叔你想想,這活好不好幹?”
陳知行直言不諱。
“嘖,這活確實不咋好幹啊。”
“幹的不好,鬧出個啥事來,不好收場,還有生命危險。”
田文靜一聽就明白。
去別人村子砸除人家的廟宇和神像,這活太得罪人了。
而且麵對的是一個村子,不是個人或者單位。
街道糾察委清查藝術創作思想滲透這塊的工作,發現問題,單獨抓創作者就行。
一般來說,創作都是單人創作。
一群人抓一個人,手拿把掐,毫不費力。
哪怕是集體創造,那些人都是分散的,也沒啥危險。
去村子裏幹活,把鄉下群眾惹惱了,能不能囫圇出來都得打個問號。
“所以啊,我把好活留給街道,留給您了。”
“髒亂差的活我來幹,是不是夠意思。”
陳知行挑眉笑道。
“確實夠意思,你早上梳理了這些信息了唄。”
田文靜豎起大拇指。
“梳理了,得虧有京茹,要不然我自己找這些資料都得浪費不少時間。”
陳知行說道。
“確實,京茹幹活挺細致,挺好。”
“你推薦的那三個小夥子,也都不錯,像他們那樣的人才,你再推薦兩個進咱們街道,我都高興。”
田文靜讚道。
“田叔你滿意就好,我還擔心他們幹活不積極,時常找他們談話。”
“他們幹的不好,丟的是我的臉。”
陳知行嗬嗬一笑。
自己推薦的人被老田稱讚,別說,陳知行心裏確實挺高興。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田文靜離開。
陳知行把筆記本放入布袋,端著文件記錄冊,下樓。
“京茹,文件記錄冊我看完了,你放迴去吧。”
“還有,剛才田主任找到我,稱讚你幹活很穩妥,表現的不錯。”
“繼續加油。”
陳知行把文件記錄冊放在秦京茹桌麵上。
“真的呀。”
“嘿嘿。”
秦京茹高興的樂嗬。
說到底她隻是個從鄉下進城的小姑娘,剛進街道辦的時候,大字都不識幾個。
通過學習,現在能在糾察委裏麵做好文書記錄工作,還得到領導的稱讚。
無疑是巨大的進步。
“當然是真的,我能騙你嗎。”
“好好工作,你的表現領導都看著。”
陳知行勉勵一番。
這迴他沒有找楚朝剛和賀克詳談話。
一周一次就行了,談多了反而會給他們壓力。
了解完各個村子的情況後,陳知行騎車來到軋鋼廠糾察委。
“陳隊,早上曾隊長來找你,沒碰上你人。”
“他讓我等你迴來之後跟你說,有些事跟你請教。”
劉嵐說道。
“行,謝謝嵐姐,我去找曾叔嘮嘮。”
陳知行感謝一句,前往曾爭光的辦公室。
咚咚!
“曾叔,是我。”
陳知行敲門。
“進來吧,知行啊,你終於迴來了。”
曾爭光在辦公室裏急切說道。
陳知行推開門:“曾叔,啥事著急找我啊?”
“這不是想跟你請教經驗麽。”
“昨天你帶隊拆了洞邊村的神像,一點波瀾都沒有,我差點被村裏的人留下,差距太大了。”
“你跟我說說,你怎麽做的?”
曾爭光抽出一根華子,遞給陳知行,又飛快的倒水。
為了從陳知行這裏成功取經,他殷勤的伺候。
“曾叔,別這麽客氣,我都不好意思了。”
“其實這事啊,很簡單,沒有別的技巧,純粹是我利用在街道那邊的職務優勢,提前了解了各個村子的情況。”
“對於一些刺頭村,村裏一個姓的村子,我躲著點,剩下的村子一般來說都比較好說話。”
陳知行從兜裏摸出一張紙:“這事你不找我,我也想跟你說來著,這裏是我梳理的不好處理的村子名單,你帶兄弟們幹活的時候避開點。”
“知行,你就知道你不是藏私的人。”
曾爭光接過紙條,快速瀏覽一遍,鄭重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
“藏啥啊,咱們是一起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曾叔,沒別的事我先迴去了。”
陳知行起身。
“別啊,再坐一會,你好好跟我說說,你在街道那邊了解的各個村子的情況。”
曾爭光連忙伸手拉住。
“行,我跟你說。”
陳知行點燃煙,喝了口水,開始說起。
四十多分鍾後,他才從曾爭光辦公室出來。
“知行,等我帶隊成功完成任務,迴來必須請你吃飯。”
曾爭光熱切說道。
“得嘞,咱平平穩穩把活幹好就行了。”
陳知行揮了揮手,迴去自己的辦公室。
下午他基本上沒有別的事。
陳知行和港城那邊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葉園,一封給婁曉娥。
囑托她們幫忙照顧袁秀芬和陳寧。
寫好信之後,陳知行讓程虎幫忙發出去,頓時覺得一身輕鬆。
下鄉砸除廟宇神像這活,不可能天天幹。
一周幹兩迴就行。
天天幹,半個月就把邊上的村子掃蕩完了,接下來又得找其他的活出成績。
慢慢幹,突出活不好幹,幹的辛苦。
領導才覺得底下人幹活了,出成績不容易。
時間一晃,過了兩天。
陳知行下班迴來,看到傻柱在前院發糖。
“喲,柱哥,迴來了?”
“嫂子和孩子在家唄。”
陳知行熱切招唿。
“迴來了,都在家呢。”
“來來來,吃糖。”
傻柱隨手抓了一大把。
“謝了啊,你發糖,我先迴家收拾收拾,再去看看嫂子孩子。”
陳知行隻拿了一顆糖,提著自行車往中院走。
停好車,迴了屋,陳知行看到家裏隻有袁秀芬一個人:“媽,陳寧和雨水呢?”
“她倆去何家看孩子去了。”
袁秀芬迴道。
“得,我也去看看。”
陳知行洗了把臉,朝著斜對門的何家走去。
何家門口圍著幾個院裏老娘們。
都在嘰嘰喳喳說著話。
說傻柱家孩子結實,主要是馬三娘身體好,生出的孩子也個頭大。
也有說生大個孩子,馬三娘遭罪了。
“喲,知行也來了。”
“你可是孩子的姑父,是該看孩子。”
“知道孩子叫啥名不?”
幾個老娘們和陳知行搭話。
“對,我也來看看孩子。”
“孩子叫何沐陽,沐浴陽光的意思,這名字挺好。”
陳知行迴了兩句,提步進屋。
馬三娘坐在床上,手裏抱著幾天的小不點,何雨水坐在床邊,兩人說著貼心的話。
陳寧以及其他的孩子則站在床邊上,眼巴巴的瞅著小不點。
一個新生兒,對於院裏大孩子來說太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