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守京師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皺眉。
他不得不承認,朱由哲所說的有一定道理。
南遷,一般都是被迫為之,而且那樣做的皇帝都會留下壞名聲。而南遷之後,也不是一切就行了。
還要重整兵馬,抵禦北敵。
這時,一個皇帝的名聲和威信就顯的有點重要了。
朱由檢臉色難看,“南遷或許不能救大明,但不南遷,大明連最後的一點機會都沒了。”
朱由哲沉默著,過了半晌,他緩緩抬起頭。“那若是我堅守京師呢!”
朱由檢頓時怔在當場,滿臉不可思議。過了片刻,他突然聲調提高,以近乎嘶吼的聲音道:“靠誰守?吳三桂,唐通,還是劉澤清?”
吳三桂最後在山海關投清,唐通在居庸關歸降李自成,劉澤清幹脆說自己摔斷了腿,拒絕北上勤王。
也無怪乎朱由檢提到他們,會這樣氣憤。
而他們三人所統率的,基本上是北地的最後成建製的,可以與敵野戰的大明軍隊。
朱由檢提到他們,無非是想說北地沒有朝廷可以依靠的兵馬。
朱由哲搖了搖頭,“單純依靠他們當然不行,但北地又不止他們。別的不說,太原、大同、宣府這三地亦有不少人馬吧!”
朱由檢冷笑道:“太原旦夕之間就被李自成率部攻下,大同、宣府更是不戰而降。整個北地,除了周遇吉在寧武關堅守了七天外,其他地方哪一個不是望風而降?”
朱由哲淡淡道:“太原失陷是因為守將張雄充當內應,大同、宣府則是守將對大明完全喪失了信心。這還不都怪你?”
“怪朕?他們食朝廷之祿,不思以死報國,反而投降賊寇,這難道還成朕的過錯了?”
朱由檢臉色難看,怒氣又升了起來。
朱由哲搖了搖頭,他不理解朱由檢為什麽總是這麽愛生氣,“讓他們以死報國,至少得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吧!得有糧吧!得有錢吧!還得有援兵,讓他們看到可以守住的希望。但你身為皇帝,你給了他們什麽?糧吧糧沒有,錢吧錢也沒有。援兵……”
朱由哲抬頭看了朱由檢一眼,“援兵你倒是派了,前有大學士李建泰,後有副將熊通。但李建泰出京師向南之後,士卒一路逃散,跑到保定後就沒剩幾個人了,後來更是投敵。而熊通向北剛過沙河,就直接率部投降了李自成。老哥啊!你這看人,用人的本事還真不怎麽樣。”
朱由檢心驚無比,看向朱由哲,表情疑惑,“你對大明當時的情況怎會如此熟悉?”
朱由哲笑了笑,“我是曆史係學生,學的就是這個。明末的一些情況,我知道的未必比你少。”
朱由檢低著頭,過了半晌,他突然問道:“你真有守住京師的把握?”
朱由哲搖了搖頭,“沒把握。反正還有兩個半月,可以一邊做南遷的準備,一邊做堅守京師的準備。我可不是你,真守不住,我是會逃的,我可不會在煤山上吊。”
朱由檢頓時一臉黑線。
這小子,口中從來不冒好話。
“你打算如何守?”
朱由檢勾了勾嘴角,“當然先弄錢和弄糧了。而且這兩樣越多越好,越充足越好。還有就是盡快的掌握一支受朝廷控製的大軍,而不是靠吳三桂、唐通這些軍頭。”
說完,朱由哲對著外麵喊道:“王大伴,進來吧!”
王承恩進來,彎身行禮,“皇爺!”
“你現在去找李明睿,告訴他,南遷之事暫不適宜,讓他不必再上奏折。等時機合適,朕自會傳話給他。”
王承恩臉色一變,“南遷?”
朱由哲沒有理會王承恩的震驚,繼續道:“通知群臣,讓他們各自散去,今天的早朝不開了。”
朱由哲不想去這早朝,因為他知道討論不出什麽。有這時間,還不如提前做些其他事呢!
王承恩更吃驚了,“皇爺!這……”
朱由哲沒有理會他的驚詫,繼續道:“把駱養性叫來。哦,還有一件事,通知五軍都督府,今天,不,明天吧!朕要在校場檢閱五軍、三千、神機三營。任何將士都不能缺席,朕要親自點卯。”
王承恩要走的時候,朱由檢又叫住他,“哦,差點忘了,突然不上早朝得找個理由。”
“朕想到了。你就宣旨,讓所有京官,不管是在位的,還是待補的,乃至在京的太學生,都要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闖賊占領陝西,朝廷該如何應對,明日早朝時間交。”
王承恩心中有太多疑問,但他沒多問。隻是確認了一遍,便轉身離開。
朱由檢不解道:“你召見駱養性為何?”
朱由哲道:“錦衣衛是皇帝的耳目,駱養性是錦衣衛指揮使,當然首先要見他。”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十分有道理。“駱養性後來是自殺殉國了嗎?”
朱由哲抬起頭,滿臉疑惑,“你活了三百多年,不是應該什麽都知道嗎?為什麽卻連駱養性是不是自殺殉國都不知道?”
朱由檢歎聲道:“朕是活了三百多年,但這三百多年來,朕可是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啊!”
“啊!”
“朕隻能從經過那裏的人的隻言片語中知道一些事情,甚至不知道他們說的是真是假。”
原來是這樣啊!
朱由哲點了點頭,說道:“駱養性沒死,先是投靠闖軍,接著歸順滿清。對了,他協助滿清穩定了天津,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朱由檢暴怒,“這狗東西!世受皇恩,卻做出如此無恥之事。”
朱由哲沒有附和他。
亂世,忠心本就是個奢侈的東西,不能太過強求。
而且朱由哲覺得駱養性這人,應該對大明還是有點感情的,畢竟他後來是因為擅迎南明使者而被多爾袞貶職。
朱由檢看朱由哲沒有吭聲,問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直接殺了,莫非你還想用他?”
朱由哲嗬嗬一笑,“如果像他這樣的都殺了,那朝內恐怕也沒剩幾個活人了。殺人能解一時之忿,但解決不了當前大明的困境。況且,我還指望他給我弄銀子呢!”
他不得不承認,朱由哲所說的有一定道理。
南遷,一般都是被迫為之,而且那樣做的皇帝都會留下壞名聲。而南遷之後,也不是一切就行了。
還要重整兵馬,抵禦北敵。
這時,一個皇帝的名聲和威信就顯的有點重要了。
朱由檢臉色難看,“南遷或許不能救大明,但不南遷,大明連最後的一點機會都沒了。”
朱由哲沉默著,過了半晌,他緩緩抬起頭。“那若是我堅守京師呢!”
朱由檢頓時怔在當場,滿臉不可思議。過了片刻,他突然聲調提高,以近乎嘶吼的聲音道:“靠誰守?吳三桂,唐通,還是劉澤清?”
吳三桂最後在山海關投清,唐通在居庸關歸降李自成,劉澤清幹脆說自己摔斷了腿,拒絕北上勤王。
也無怪乎朱由檢提到他們,會這樣氣憤。
而他們三人所統率的,基本上是北地的最後成建製的,可以與敵野戰的大明軍隊。
朱由檢提到他們,無非是想說北地沒有朝廷可以依靠的兵馬。
朱由哲搖了搖頭,“單純依靠他們當然不行,但北地又不止他們。別的不說,太原、大同、宣府這三地亦有不少人馬吧!”
朱由檢冷笑道:“太原旦夕之間就被李自成率部攻下,大同、宣府更是不戰而降。整個北地,除了周遇吉在寧武關堅守了七天外,其他地方哪一個不是望風而降?”
朱由哲淡淡道:“太原失陷是因為守將張雄充當內應,大同、宣府則是守將對大明完全喪失了信心。這還不都怪你?”
“怪朕?他們食朝廷之祿,不思以死報國,反而投降賊寇,這難道還成朕的過錯了?”
朱由檢臉色難看,怒氣又升了起來。
朱由哲搖了搖頭,他不理解朱由檢為什麽總是這麽愛生氣,“讓他們以死報國,至少得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吧!得有糧吧!得有錢吧!還得有援兵,讓他們看到可以守住的希望。但你身為皇帝,你給了他們什麽?糧吧糧沒有,錢吧錢也沒有。援兵……”
朱由哲抬頭看了朱由檢一眼,“援兵你倒是派了,前有大學士李建泰,後有副將熊通。但李建泰出京師向南之後,士卒一路逃散,跑到保定後就沒剩幾個人了,後來更是投敵。而熊通向北剛過沙河,就直接率部投降了李自成。老哥啊!你這看人,用人的本事還真不怎麽樣。”
朱由檢心驚無比,看向朱由哲,表情疑惑,“你對大明當時的情況怎會如此熟悉?”
朱由哲笑了笑,“我是曆史係學生,學的就是這個。明末的一些情況,我知道的未必比你少。”
朱由檢低著頭,過了半晌,他突然問道:“你真有守住京師的把握?”
朱由哲搖了搖頭,“沒把握。反正還有兩個半月,可以一邊做南遷的準備,一邊做堅守京師的準備。我可不是你,真守不住,我是會逃的,我可不會在煤山上吊。”
朱由檢頓時一臉黑線。
這小子,口中從來不冒好話。
“你打算如何守?”
朱由檢勾了勾嘴角,“當然先弄錢和弄糧了。而且這兩樣越多越好,越充足越好。還有就是盡快的掌握一支受朝廷控製的大軍,而不是靠吳三桂、唐通這些軍頭。”
說完,朱由哲對著外麵喊道:“王大伴,進來吧!”
王承恩進來,彎身行禮,“皇爺!”
“你現在去找李明睿,告訴他,南遷之事暫不適宜,讓他不必再上奏折。等時機合適,朕自會傳話給他。”
王承恩臉色一變,“南遷?”
朱由哲沒有理會王承恩的震驚,繼續道:“通知群臣,讓他們各自散去,今天的早朝不開了。”
朱由哲不想去這早朝,因為他知道討論不出什麽。有這時間,還不如提前做些其他事呢!
王承恩更吃驚了,“皇爺!這……”
朱由哲沒有理會他的驚詫,繼續道:“把駱養性叫來。哦,還有一件事,通知五軍都督府,今天,不,明天吧!朕要在校場檢閱五軍、三千、神機三營。任何將士都不能缺席,朕要親自點卯。”
王承恩要走的時候,朱由檢又叫住他,“哦,差點忘了,突然不上早朝得找個理由。”
“朕想到了。你就宣旨,讓所有京官,不管是在位的,還是待補的,乃至在京的太學生,都要寫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闖賊占領陝西,朝廷該如何應對,明日早朝時間交。”
王承恩心中有太多疑問,但他沒多問。隻是確認了一遍,便轉身離開。
朱由檢不解道:“你召見駱養性為何?”
朱由哲道:“錦衣衛是皇帝的耳目,駱養性是錦衣衛指揮使,當然首先要見他。”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十分有道理。“駱養性後來是自殺殉國了嗎?”
朱由哲抬起頭,滿臉疑惑,“你活了三百多年,不是應該什麽都知道嗎?為什麽卻連駱養性是不是自殺殉國都不知道?”
朱由檢歎聲道:“朕是活了三百多年,但這三百多年來,朕可是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啊!”
“啊!”
“朕隻能從經過那裏的人的隻言片語中知道一些事情,甚至不知道他們說的是真是假。”
原來是這樣啊!
朱由哲點了點頭,說道:“駱養性沒死,先是投靠闖軍,接著歸順滿清。對了,他協助滿清穩定了天津,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朱由檢暴怒,“這狗東西!世受皇恩,卻做出如此無恥之事。”
朱由哲沒有附和他。
亂世,忠心本就是個奢侈的東西,不能太過強求。
而且朱由哲覺得駱養性這人,應該對大明還是有點感情的,畢竟他後來是因為擅迎南明使者而被多爾袞貶職。
朱由檢看朱由哲沒有吭聲,問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直接殺了,莫非你還想用他?”
朱由哲嗬嗬一笑,“如果像他這樣的都殺了,那朝內恐怕也沒剩幾個活人了。殺人能解一時之忿,但解決不了當前大明的困境。況且,我還指望他給我弄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