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查真相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檢完全沉默了,臉色變的異常難看。
過了半晌,朱由檢才低聲道:“是重孫。”
“什麽?”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朕說,朕才是李太後的重孫,煥兒是李太後的玄孫。”
“額!”
九蓮菩薩李太後是萬曆皇帝的生母,後麵還有個光宗皇帝朱常洛,接著才是朱由校和朱由檢兩兄弟。
朱由檢確實是孝定太後的重孫。
朱由哲臉色一紅,“記錯了,誰讓你那個老爹隻當了一個月皇帝呢!有他沒他也沒多大區別。”
朱由檢一臉黑線。
什麽叫有他沒他也沒多大區別。
朱由哲繼續說,“崇禎老哥,雖然我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但這件事絕對有鬼,而且參與的人肯定不止一個。若是你想,我可以幫你查明真相。”
朱由檢不可置信的看著朱由哲,“幾年前的事,你如何查明?”
朱由哲勾了勾嘴角,“凡事走過,必留下痕跡,一點點查就是了。況且這樣的人留在宮中,遲早是個禍害,我也擔心自己的安全啊!”
朱由檢臉色陰沉。
朱慈煥是崇禎皇帝最寵愛的田貴妃所生的第二子,在田貴妃死後,一直被他視為掌上明珠。
到這時,朱由檢仍舊不敢相信那些宮女、太監敢如此大膽。但聽朱由哲言之鑿鑿,不由得他心生疑慮。
朱由檢沉默了好一會,最終點了點頭道:“若你真能查明此事,算朕欠你一個人情!”
朱由哲笑了笑,並不放在心上。
欠人情就欠唄!說的好像你能還似的。
“王大伴,進來吧!”
王承恩彎著身走了進來。
“皇爺!”
“有人在朕離開之後曾私自進入過文華殿,你私底下去查查,為朕找出來這人是誰。”
王承恩臉色陡變,遲疑了片刻,問道:“皇爺,奴婢找到他之後呢!”
朱由哲道:“秘密關起來,等朕親自去審他。對了,王大伴,你還記得四年前五皇子看到九蓮菩薩那件事嗎?”
王承恩點頭道:“奴婢記得。”
“找到當時負責侍候五皇子的所有的太監和宮女,把她們同樣也關起來,但是要分開關。這兩件事你都要秘密去做,若有人問起,你就說朕派她們出宮做其他的事情了。”
王承恩拱手,“奴婢這就去辦。”
朱由哲點了點頭,“另外,把伺候朕的內侍和宮女全部換一遍,換誰,由你說了算。”
停頓了一下,朱由哲接著道:“皇後、太子、兩個皇子和兩個公主那邊的人也通通換一下。”
王承恩愣道:“陛下,全換?”
朱由哲點頭,“全換,都換成你覺得可以信任的。”
這是信任,無限的信任。
王承恩臉色感動,“奴婢絕對不會令皇爺失望。”
待王承恩走後,朱由哲抬起頭,“崇禎老哥,你看我對得起你吧!不但考慮我自己,也把你的妻女的安全都考慮在內了。”
朱由檢臉色難得流露出感激的神色,但嘴上卻說道:“我可真謝謝你啊!”
朱由哲伸伸腰,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有點累了,我先睡一會,一會還有很多事要忙呢!”
說完,朱由哲向龍案上一趴。
片刻後,大殿內便想起了輕輕的鼾聲。
從昨夜到現在,朱由哲一直沒有歇息。
現在,他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朱由檢抬頭看了看外麵。
太陽高升,已過正午。
陽光的光芒灑進殿內,照出幾處斑駁的光影。
朱由檢伸出手,觸碰陽光,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大明啊!真的隻能靠這小鬼去救?”
張縉彥罷黜兵部尚書,由李邦華接任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朝堂。
自早晨起,前來拜會李邦華的大臣就數不勝數。
內閣首輔陳演,次輔魏藻德,吏部尚書李遇知,禮部尚書倪元璐等等官員不斷前來。
這裏麵,有平素和李邦華關係好的,前來祝賀他升官。
有平素和李邦華關係不好的,希望借此和他緩和關係。
還有些,純粹是兵部的官員,前來拜會他們這個新的頂頭上司。
李邦華為左都禦史,做的就是彈劾百官的事,十分不擅長這樣的場合。
初時還能勉強應付,到最後幹脆以要前去麵見天子謝恩為由,把所有的官員都趕了出去。
隻不過李邦華並沒有立即去見崇禎皇帝,而是直接去了兵部,並在那裏待了大半天。
看了兵部最近匯總的一些情報,問詢了幾個兵部的官員大致的情況。然後才挑選了幾本緊要的奏折,攜帶兩個手下坐轎向皇宮方向走去。
行至午門,李邦華下轎步行,正看到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栗宗舟從午門內走了出來。
在栗宗舟的身後,十六個內侍抬著巨大的龍輦。
李邦華一愣,抬頭看去,龍輦之上並無崇禎皇帝。可能是去接某位皇親國戚的,不知誰又這麽大的麵子?
以龍輦接人,這完全不合朝廷規製。
來日要參上一本,規勸陛下不要這樣恣意行事。
李邦華心中暗想,連忙退到一邊,想等栗宗舟過去之後再走。
卻不曾想,栗宗舟在他麵前停了下來。“喲!這不是李大人嗎?”
李邦華隻得上前,拱手道:“下官見過栗公公。”
栗宗舟連忙上前扶住,“我的李大人啊!您這不是折煞咱家了。您現在可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一肩擔的是江山社稷,另一肩擔的萬千黎民。您這一拱手,咱家感覺渾身不自在,您可千萬不要如此了。”
李邦華臉色一紅,“公公過譽了。”
栗宗舟扶著李邦華,語氣溫和,“李公,按說提您為兵部尚書的聖旨應該早就發到您手裏了,您怎麽這時才進宮謝恩啊!”
李邦華道:“去了兵部一趟。”
栗宗舟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咱家明白了,大人這是已經當職做事了。如此兢兢業業,陛下肯定歡喜的很。”
李邦華不願與栗宗舟多說,“公公,下官現在著急去麵見聖上。您有事,您就先忙去吧!”
栗宗舟愣道:“咱家沒事啊!咱家就是陛下派來接您的。”
“接我?”
李邦華看著那巨大的龍輦,眼神發直。
栗宗舟點了點頭,“是啊!陛下說您七十多歲了,特意交待咱家抬著這龍輦來接您。”
過了半晌,朱由檢才低聲道:“是重孫。”
“什麽?”
朱由檢瞥了他一眼,“朕說,朕才是李太後的重孫,煥兒是李太後的玄孫。”
“額!”
九蓮菩薩李太後是萬曆皇帝的生母,後麵還有個光宗皇帝朱常洛,接著才是朱由校和朱由檢兩兄弟。
朱由檢確實是孝定太後的重孫。
朱由哲臉色一紅,“記錯了,誰讓你那個老爹隻當了一個月皇帝呢!有他沒他也沒多大區別。”
朱由檢一臉黑線。
什麽叫有他沒他也沒多大區別。
朱由哲繼續說,“崇禎老哥,雖然我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但這件事絕對有鬼,而且參與的人肯定不止一個。若是你想,我可以幫你查明真相。”
朱由檢不可置信的看著朱由哲,“幾年前的事,你如何查明?”
朱由哲勾了勾嘴角,“凡事走過,必留下痕跡,一點點查就是了。況且這樣的人留在宮中,遲早是個禍害,我也擔心自己的安全啊!”
朱由檢臉色陰沉。
朱慈煥是崇禎皇帝最寵愛的田貴妃所生的第二子,在田貴妃死後,一直被他視為掌上明珠。
到這時,朱由檢仍舊不敢相信那些宮女、太監敢如此大膽。但聽朱由哲言之鑿鑿,不由得他心生疑慮。
朱由檢沉默了好一會,最終點了點頭道:“若你真能查明此事,算朕欠你一個人情!”
朱由哲笑了笑,並不放在心上。
欠人情就欠唄!說的好像你能還似的。
“王大伴,進來吧!”
王承恩彎著身走了進來。
“皇爺!”
“有人在朕離開之後曾私自進入過文華殿,你私底下去查查,為朕找出來這人是誰。”
王承恩臉色陡變,遲疑了片刻,問道:“皇爺,奴婢找到他之後呢!”
朱由哲道:“秘密關起來,等朕親自去審他。對了,王大伴,你還記得四年前五皇子看到九蓮菩薩那件事嗎?”
王承恩點頭道:“奴婢記得。”
“找到當時負責侍候五皇子的所有的太監和宮女,把她們同樣也關起來,但是要分開關。這兩件事你都要秘密去做,若有人問起,你就說朕派她們出宮做其他的事情了。”
王承恩拱手,“奴婢這就去辦。”
朱由哲點了點頭,“另外,把伺候朕的內侍和宮女全部換一遍,換誰,由你說了算。”
停頓了一下,朱由哲接著道:“皇後、太子、兩個皇子和兩個公主那邊的人也通通換一下。”
王承恩愣道:“陛下,全換?”
朱由哲點頭,“全換,都換成你覺得可以信任的。”
這是信任,無限的信任。
王承恩臉色感動,“奴婢絕對不會令皇爺失望。”
待王承恩走後,朱由哲抬起頭,“崇禎老哥,你看我對得起你吧!不但考慮我自己,也把你的妻女的安全都考慮在內了。”
朱由檢臉色難得流露出感激的神色,但嘴上卻說道:“我可真謝謝你啊!”
朱由哲伸伸腰,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有點累了,我先睡一會,一會還有很多事要忙呢!”
說完,朱由哲向龍案上一趴。
片刻後,大殿內便想起了輕輕的鼾聲。
從昨夜到現在,朱由哲一直沒有歇息。
現在,他真的堅持不下去了。
朱由檢抬頭看了看外麵。
太陽高升,已過正午。
陽光的光芒灑進殿內,照出幾處斑駁的光影。
朱由檢伸出手,觸碰陽光,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大明啊!真的隻能靠這小鬼去救?”
張縉彥罷黜兵部尚書,由李邦華接任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朝堂。
自早晨起,前來拜會李邦華的大臣就數不勝數。
內閣首輔陳演,次輔魏藻德,吏部尚書李遇知,禮部尚書倪元璐等等官員不斷前來。
這裏麵,有平素和李邦華關係好的,前來祝賀他升官。
有平素和李邦華關係不好的,希望借此和他緩和關係。
還有些,純粹是兵部的官員,前來拜會他們這個新的頂頭上司。
李邦華為左都禦史,做的就是彈劾百官的事,十分不擅長這樣的場合。
初時還能勉強應付,到最後幹脆以要前去麵見天子謝恩為由,把所有的官員都趕了出去。
隻不過李邦華並沒有立即去見崇禎皇帝,而是直接去了兵部,並在那裏待了大半天。
看了兵部最近匯總的一些情報,問詢了幾個兵部的官員大致的情況。然後才挑選了幾本緊要的奏折,攜帶兩個手下坐轎向皇宮方向走去。
行至午門,李邦華下轎步行,正看到崇禎皇帝的貼身太監栗宗舟從午門內走了出來。
在栗宗舟的身後,十六個內侍抬著巨大的龍輦。
李邦華一愣,抬頭看去,龍輦之上並無崇禎皇帝。可能是去接某位皇親國戚的,不知誰又這麽大的麵子?
以龍輦接人,這完全不合朝廷規製。
來日要參上一本,規勸陛下不要這樣恣意行事。
李邦華心中暗想,連忙退到一邊,想等栗宗舟過去之後再走。
卻不曾想,栗宗舟在他麵前停了下來。“喲!這不是李大人嗎?”
李邦華隻得上前,拱手道:“下官見過栗公公。”
栗宗舟連忙上前扶住,“我的李大人啊!您這不是折煞咱家了。您現在可是大明的兵部尚書,一肩擔的是江山社稷,另一肩擔的萬千黎民。您這一拱手,咱家感覺渾身不自在,您可千萬不要如此了。”
李邦華臉色一紅,“公公過譽了。”
栗宗舟扶著李邦華,語氣溫和,“李公,按說提您為兵部尚書的聖旨應該早就發到您手裏了,您怎麽這時才進宮謝恩啊!”
李邦華道:“去了兵部一趟。”
栗宗舟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咱家明白了,大人這是已經當職做事了。如此兢兢業業,陛下肯定歡喜的很。”
李邦華不願與栗宗舟多說,“公公,下官現在著急去麵見聖上。您有事,您就先忙去吧!”
栗宗舟愣道:“咱家沒事啊!咱家就是陛下派來接您的。”
“接我?”
李邦華看著那巨大的龍輦,眼神發直。
栗宗舟點了點頭,“是啊!陛下說您七十多歲了,特意交待咱家抬著這龍輦來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