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審問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王德化的話,小張子的眼睛動了動,心中有所意動。王德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讓他翻供。
王德化的話再次響起,“小張子,不要怕,幹爹在呢!幹爹為你做主。”
聽到這裏,小張子不再猶豫,抬起頭,“幹爹,我……”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輕咳了一聲。
小張子臉色微變,轉頭看去,正看到馬文誌那張陰沉而狠毒的臉,到嘴的話頓時戛然而止。
王德化心情急切,額頭上有絲絲汗珠。“小張子,你快說,快說呀!”
王承恩也不著急,隻是淡淡的說道:“小張子,你若一切都照實說,皇爺可能念在你隻是聽令行事上,或可饒你一命。但若是反複無常,最後查證,那誰也救不了你。”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小張子身上。
小張子看了看王德化,又看了看王承恩,最後落在馬文誌臉上。他突然大哭,朝向王德化道:“幹爹,你讓我監視皇爺的事,皇爺都知道了,您就別狡辯了。早早承認,還能活命。”
王德化臉色頓變,怒聲叱道:“你個狗奴,竟敢冤枉咱家。”
說著,王德化從旁邊番子腰間抽出長刀,向小張子砍去。
隻聽“砰”的一聲,王德化手中的長刀倒飛了出去。
是孟大春緊急出刀,用刀背擊飛了王德化手中的刀,接著孟大春一腳狠狠踹在王德化的肚子上。
他平時,最恨這些狗仗人勢的太監。
王德化慘叫一聲,疼的彎曲了身子,“你,你竟然打咱家?”
孟大春長刀放在王德化的脖子上,“打你,有陛下的命令,砍了你這個閹狗又如何?”
王德化臉色頓變,不敢再對孟大春放狠話,轉向王承恩道:“王承恩,在你剛入宮時,可是認過咱家為幹爹的。你就這樣看著別人欺負咱家?”
王承恩臉色難看,上前擺了擺手,讓孟大春放下刀。
“王公公,你以前對咱家確實不薄,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將主意直接打到皇爺身上。瞞報小張子識字的事情,以便他向你稟告皇爺的一切。如此大逆不道,咱家豈能置之不理?”
王德化眼睛轉了轉,“咱家沒有。”
嗬!
王承恩輕笑一聲,“到這時了,你還不承認?”
王承恩不再看他,而是轉向其他人,“王德化大逆不道,與其他人無關。但敢持械反抗者,與其同罪。”
王德化轉向其他人道:“王承恩冤枉咱家。殺了他,咱家保你們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孟大春一腳將他踹翻在地,“還敢在此饒舌?”
孟大春持刀指向持刀的番子,“棄械,不然老子砍了你們。”
他身後的十數個錦衣衛也齊聲大喊。
棄械!
棄械!
棄械!
看清形勢的龐天壽也反應過來,連忙上前道:“你們還愣著幹嗎,還不趕快放下武器,真想造反嗎?”
聽到他的話,周圍幾十個持刀的番子臉色大變,一個個的連忙丟了武器。
王承恩厲聲道:“押下去。”
孟大春提溜著王德化出了司禮監。
王承恩走到龐天壽和吳元華身邊,“龐公公,吳公公,這裏就交給你們了,咱家還得將這裏的事迴稟給皇爺。”
龐天壽連忙拱手道:“王公公放心。那王公公,不,是王德化的住處?”
王承恩道:“抄了。抄到的一切直接封存,等待皇爺的命令。”
監牢裏。
浸了鹽的鞭子不斷揮動,王德化被打的皮開肉綻。
王承恩從外麵走進去,看著淒慘的王德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他從懷中拿出一張紙,展示給王德化。
“王公,你看這是什麽?”
王德化艱難的睜開眼睛,看了看王承恩手中的那張紙,是小張子寫給他的有關崇禎皇帝所寫奏折裏的內容。
“唉!沒早燒了它。”
王德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王公公,咱家想見聖上一麵。”
王承恩搖了搖頭。
“陛下不想見你。看到了嗎?”
王承恩指了指後麵小太監端著的托盤,上麵放了一個酒壺和一隻酒杯。“那裏麵裝的是毒酒。若你招供,皇爺答應可以讓你死的舒服一點。”
王德化長歎了一口氣,“好,咱家招。”
王承恩揮手,“放下王公。皇爺想知道,你得到這些消息後傳給了誰,又為何要這麽做?”
文華殿內,朱由檢看著桌子上擺放的十幾堆的奏折,“這麽多?”
王之心笑道:“皇爺,你讓所有在朝官員、後補官員,以及太學生都要寫如何扭轉形勢的奏折,這加起來當然多了。而且這僅是一小半,還有一大半在文淵閣沒有搬來呢!”
朱由哲愣了片刻,長吐了一口氣,“王之心,你們幾個替朕找出陳名夏、方以智,張家玉三人的奏折。另外,下一道聖旨,招他們三人進宮。”
王之心愣道:“陛下,您是先看他們的奏折,還是先招他們三人入宮?”
朱由哲道:“先招他們入宮。你們先忙著,朕先去吃點東西。奶奶的,被王德化那個龜孫子耽誤了,到現在朕還餓著呢!”
喝了一碗粥,吃了一點菜,朱由哲發現自己並不是太餓。於是他讓孟大春他們進來,讓他們坐下吃飯。
而看他們拘謹的樣子,朱由哲知道自己在,他們也吃不好。隻好以消食為由,走了出來。
朱由檢看朱由哲慢慢的散著步,問道:“陳名夏、方以智、張家玉這三人有什麽不同嗎?”
朱由哲伸出雙臂,做著擴胸運動。
“陳名夏有才無德,投降清廷,不久之後就升為吏部尚書。方以智忠心不二,堅守本心。張家玉這人在李自成逼近京師之時就欲投靠李自成,但在李自成敗亡後流落南邊,誓死抗清。這三人各有所長,我想用他們。”
朱由檢點了點頭,他知道朱由哲有一套自己用人的思路,並不想多言。
“但你隻讓挑出他們三人的奏折,難道你讓所有大臣寫那些,隻是為了找出他們三人。”
朱由檢哈哈大笑,“崇禎老哥,有長進啊!這就讓你看出來了。”
王德化的話再次響起,“小張子,不要怕,幹爹在呢!幹爹為你做主。”
聽到這裏,小張子不再猶豫,抬起頭,“幹爹,我……”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輕咳了一聲。
小張子臉色微變,轉頭看去,正看到馬文誌那張陰沉而狠毒的臉,到嘴的話頓時戛然而止。
王德化心情急切,額頭上有絲絲汗珠。“小張子,你快說,快說呀!”
王承恩也不著急,隻是淡淡的說道:“小張子,你若一切都照實說,皇爺可能念在你隻是聽令行事上,或可饒你一命。但若是反複無常,最後查證,那誰也救不了你。”
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在小張子身上。
小張子看了看王德化,又看了看王承恩,最後落在馬文誌臉上。他突然大哭,朝向王德化道:“幹爹,你讓我監視皇爺的事,皇爺都知道了,您就別狡辯了。早早承認,還能活命。”
王德化臉色頓變,怒聲叱道:“你個狗奴,竟敢冤枉咱家。”
說著,王德化從旁邊番子腰間抽出長刀,向小張子砍去。
隻聽“砰”的一聲,王德化手中的長刀倒飛了出去。
是孟大春緊急出刀,用刀背擊飛了王德化手中的刀,接著孟大春一腳狠狠踹在王德化的肚子上。
他平時,最恨這些狗仗人勢的太監。
王德化慘叫一聲,疼的彎曲了身子,“你,你竟然打咱家?”
孟大春長刀放在王德化的脖子上,“打你,有陛下的命令,砍了你這個閹狗又如何?”
王德化臉色頓變,不敢再對孟大春放狠話,轉向王承恩道:“王承恩,在你剛入宮時,可是認過咱家為幹爹的。你就這樣看著別人欺負咱家?”
王承恩臉色難看,上前擺了擺手,讓孟大春放下刀。
“王公公,你以前對咱家確實不薄,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將主意直接打到皇爺身上。瞞報小張子識字的事情,以便他向你稟告皇爺的一切。如此大逆不道,咱家豈能置之不理?”
王德化眼睛轉了轉,“咱家沒有。”
嗬!
王承恩輕笑一聲,“到這時了,你還不承認?”
王承恩不再看他,而是轉向其他人,“王德化大逆不道,與其他人無關。但敢持械反抗者,與其同罪。”
王德化轉向其他人道:“王承恩冤枉咱家。殺了他,咱家保你們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孟大春一腳將他踹翻在地,“還敢在此饒舌?”
孟大春持刀指向持刀的番子,“棄械,不然老子砍了你們。”
他身後的十數個錦衣衛也齊聲大喊。
棄械!
棄械!
棄械!
看清形勢的龐天壽也反應過來,連忙上前道:“你們還愣著幹嗎,還不趕快放下武器,真想造反嗎?”
聽到他的話,周圍幾十個持刀的番子臉色大變,一個個的連忙丟了武器。
王承恩厲聲道:“押下去。”
孟大春提溜著王德化出了司禮監。
王承恩走到龐天壽和吳元華身邊,“龐公公,吳公公,這裏就交給你們了,咱家還得將這裏的事迴稟給皇爺。”
龐天壽連忙拱手道:“王公公放心。那王公公,不,是王德化的住處?”
王承恩道:“抄了。抄到的一切直接封存,等待皇爺的命令。”
監牢裏。
浸了鹽的鞭子不斷揮動,王德化被打的皮開肉綻。
王承恩從外麵走進去,看著淒慘的王德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他從懷中拿出一張紙,展示給王德化。
“王公,你看這是什麽?”
王德化艱難的睜開眼睛,看了看王承恩手中的那張紙,是小張子寫給他的有關崇禎皇帝所寫奏折裏的內容。
“唉!沒早燒了它。”
王德化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王公公,咱家想見聖上一麵。”
王承恩搖了搖頭。
“陛下不想見你。看到了嗎?”
王承恩指了指後麵小太監端著的托盤,上麵放了一個酒壺和一隻酒杯。“那裏麵裝的是毒酒。若你招供,皇爺答應可以讓你死的舒服一點。”
王德化長歎了一口氣,“好,咱家招。”
王承恩揮手,“放下王公。皇爺想知道,你得到這些消息後傳給了誰,又為何要這麽做?”
文華殿內,朱由檢看著桌子上擺放的十幾堆的奏折,“這麽多?”
王之心笑道:“皇爺,你讓所有在朝官員、後補官員,以及太學生都要寫如何扭轉形勢的奏折,這加起來當然多了。而且這僅是一小半,還有一大半在文淵閣沒有搬來呢!”
朱由哲愣了片刻,長吐了一口氣,“王之心,你們幾個替朕找出陳名夏、方以智,張家玉三人的奏折。另外,下一道聖旨,招他們三人進宮。”
王之心愣道:“陛下,您是先看他們的奏折,還是先招他們三人入宮?”
朱由哲道:“先招他們入宮。你們先忙著,朕先去吃點東西。奶奶的,被王德化那個龜孫子耽誤了,到現在朕還餓著呢!”
喝了一碗粥,吃了一點菜,朱由哲發現自己並不是太餓。於是他讓孟大春他們進來,讓他們坐下吃飯。
而看他們拘謹的樣子,朱由哲知道自己在,他們也吃不好。隻好以消食為由,走了出來。
朱由檢看朱由哲慢慢的散著步,問道:“陳名夏、方以智、張家玉這三人有什麽不同嗎?”
朱由哲伸出雙臂,做著擴胸運動。
“陳名夏有才無德,投降清廷,不久之後就升為吏部尚書。方以智忠心不二,堅守本心。張家玉這人在李自成逼近京師之時就欲投靠李自成,但在李自成敗亡後流落南邊,誓死抗清。這三人各有所長,我想用他們。”
朱由檢點了點頭,他知道朱由哲有一套自己用人的思路,並不想多言。
“但你隻讓挑出他們三人的奏折,難道你讓所有大臣寫那些,隻是為了找出他們三人。”
朱由檢哈哈大笑,“崇禎老哥,有長進啊!這就讓你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