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改規矩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哲拍了拍額頭,“那朕就奇怪了。”
“陛下奇怪什麽?”領頭大臣愣道。
朱由哲托著下巴,“朕奇怪,既然以前的朕一直都遵從太祖寶訓,那大明為何現在淪落到這種地步?”
“淪落到這種地步?”朝臣俱皆變色。
“流賊遍地,餓殍遍野,滿虜叩關,屢戰屢敗,貪官汙吏數不勝數,橫行霸道者如過江之鯽。大明江山眼看不保,天下傾覆在即。
朱由哲語氣平靜,“你告訴朕,這都是為什麽?”
領頭大臣頓時愣在當場,怔怔半天沒有說話。
“為什麽?”朱由哲提高了聲調。
“那是,那是因為……”領頭大臣眼神閃爍,不知如何迴答。
“說呀!”
“你倒是說呀!”
朱由哲再次厲聲喝道。
“怎麽不說了?要不要朕給你說清楚?”
朱由哲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諸臣,“朕告訴你們,沒有千年不變的規矩,更沒有萬年傳承的王朝。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太祖皇帝是英明,但也預料百年後的事情。他定的規矩,未必適合現在的大明。”
李邦華聽著,雙眼圓睜,眼神裏有光芒閃現。
朱由哲看著臉色大變,似在恐懼著什麽的在殿大臣,“既然規矩不合適,那就得改。無論是太祖定下的規矩,還是前幾任皇帝定下的規矩,都得改。否則,大明就得亡。”
朱由哲的聲音很大,宛如野獸在嘶吼。
無論殿內的,還是殿外的大臣,都聽的清楚。
他們睜大了眼睛,靜止了身體,看著他們有點癲狂的君王。
朱由哲指向那十幾個上奏的大臣,“你們本應該是朝廷的棟梁,大明的指望。但看看你們。滿虜幾乎全占遼東,隻剩下寧遠孤城。李賊攻取西安,馬上就要向京師進軍。你們這些狗東西在這個時候不為挽救大明獻計獻策,卻在為這點屁大的規矩指責朕,指責那些為朝廷盡心的棟梁。試問,你們配嗎?”
那領頭大臣臉色難看,“臣身為禦史,這是臣的責任。”
“閉嘴!”
朱由哲喝止了他,“禦史,你配嗎?一個沽名釣譽的狗東西。孟大春,把他們都給朕打出殿去。”
孟大春聽令,和十幾個錦衣衛唿喝著上前,用刀背狠狠的砸向那些禦史。一刀一刀的,直打的他們哭爹叫娘,狼狽而逃。
甚至有兩個被打破腦袋,鮮血滴在金鑾殿的金磚上,宛如一朵朵盛開的桃花,很是刺眼。
大殿內寂靜異常,他們被驚著了、被崇禎皇帝的狠厲驚著了。
朱由檢看著那金磚上的血滴,臉上表情陰晴不定。論果斷幹絕,他比著眼前的朱由哲差的可不是一點點。
朱由哲看著那些大臣。
“流賊禍亂天下,大明江山、祖宗社稷傾覆在即。今後再上奏,別為那點屁大的小事,朕沒那麽多時間聽你們廢話。”
“李若璉!”
李若璉出列,“微臣在。”
朱由哲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邊的王之心連忙捧了一疊聖旨走了上前,“這裏有二十九道聖旨,由你錦衣衛負責發出去。二十九道,一道也不能少,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傳到。”
李若璉看著朱由哲無比認真的樣子,心緒微動,上前接過那些聖旨,抱拳隻說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陛下放心。”
朱由哲看向陳演,“陳閣部!”
陳演出列跪下,“臣在。”
想起王德化的死和朱由哲丟給他的那封供詞,陳演就感到徹骨的寒意,堂堂內閣首輔竟然在朝堂之上直接跪倒在地。
朱由哲淡淡說道:“給各省免賦的聖旨,一定要盡快發出,一時、一刻都不能拖延。”
陳演忙不迭的迴道:“臣今日就發,今日就發。”
朱由哲點了點頭,“還有,朕交待給你的事?”
陳演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朱由檢所說的是那捐輸八十萬兩銀子的事情,“明白,臣明白。”
朱由哲又轉向李邦華,“李愛卿,你主掌兵部,向西多遣斥候。凡是關於李賊的,無論大小,隨時向朕稟告。”
李邦華抱拳道:“臣已著手安排。但驛站廢弛,導致消息傳遞並不順暢。臣覺得應該朝廷已經撥馬,撥銀,重建從京師到山西主要州縣的驛站。這樣若有事,一日夜間消息便可傳到京師。”
朱由哲點了點頭。
裁撤驛站是崇禎皇帝之前做的決定。
雖然確實為朝廷省了不少銀子,但是也導致驛站飛馳,消息傳遞不暢。就如京師失陷後,南邊的史可法竟然是從逃到南邊的百姓口中知道的。
而後世指責崇禎皇帝的一點,就是裁撤驛站最終逼出了一個李自成,因為他之前就是驛卒。
“需要多少匹馬?多少銀子?”
李邦華迴道:“臣粗略算過。若隻涉及主要州縣,每五十裏設一驛站,每個驛站備八匹馬,大約需要增加三百五十匹馬,每年銀五萬兩,但前期至少需要投入兩萬兩。”
朱由哲略微思索了一會,“朕先給你撥五萬兩白銀,五百匹良馬。除了重建京師到山西的驛站外,還得保持向南的消息暢通。”
李邦華想了想,“臣明白。”
朱由哲轉向蔣德璟,“蔣愛卿,你全力配合。若缺銀子,直接給朕說。”
蔣德璟走出隊列,“陛下,臣確實有事。”
“你說!”
蔣德璟道:“年關之時,陛下下旨給京官發放三成欠餉,解決了某些官員的困窘。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等地邊卒最少欠餉者已達半年,目前戶部還有些餘銀,為振奮軍心,是否也給他們發放一些?”
朱由哲皺眉,明白蔣德璟的擔憂,最終還是要靠他們打仗。
想了片刻,朱由哲搖頭道:“戶部的銀子朕有另用。等等吧!朕會對這些為國戍邊的將士有所交待。”
看蔣德璟還欲再言,朱由哲擺手製止了他,“一會,你帶上戶部剩的三十萬兩白銀,隨朕一起去檢閱三大營,就知道朕要用它們幹什麽了。諸位愛卿,還有本奏嗎?”
“陛下奇怪什麽?”領頭大臣愣道。
朱由哲托著下巴,“朕奇怪,既然以前的朕一直都遵從太祖寶訓,那大明為何現在淪落到這種地步?”
“淪落到這種地步?”朝臣俱皆變色。
“流賊遍地,餓殍遍野,滿虜叩關,屢戰屢敗,貪官汙吏數不勝數,橫行霸道者如過江之鯽。大明江山眼看不保,天下傾覆在即。
朱由哲語氣平靜,“你告訴朕,這都是為什麽?”
領頭大臣頓時愣在當場,怔怔半天沒有說話。
“為什麽?”朱由哲提高了聲調。
“那是,那是因為……”領頭大臣眼神閃爍,不知如何迴答。
“說呀!”
“你倒是說呀!”
朱由哲再次厲聲喝道。
“怎麽不說了?要不要朕給你說清楚?”
朱由哲掃視了一圈在場的諸臣,“朕告訴你們,沒有千年不變的規矩,更沒有萬年傳承的王朝。規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太祖皇帝是英明,但也預料百年後的事情。他定的規矩,未必適合現在的大明。”
李邦華聽著,雙眼圓睜,眼神裏有光芒閃現。
朱由哲看著臉色大變,似在恐懼著什麽的在殿大臣,“既然規矩不合適,那就得改。無論是太祖定下的規矩,還是前幾任皇帝定下的規矩,都得改。否則,大明就得亡。”
朱由哲的聲音很大,宛如野獸在嘶吼。
無論殿內的,還是殿外的大臣,都聽的清楚。
他們睜大了眼睛,靜止了身體,看著他們有點癲狂的君王。
朱由哲指向那十幾個上奏的大臣,“你們本應該是朝廷的棟梁,大明的指望。但看看你們。滿虜幾乎全占遼東,隻剩下寧遠孤城。李賊攻取西安,馬上就要向京師進軍。你們這些狗東西在這個時候不為挽救大明獻計獻策,卻在為這點屁大的規矩指責朕,指責那些為朝廷盡心的棟梁。試問,你們配嗎?”
那領頭大臣臉色難看,“臣身為禦史,這是臣的責任。”
“閉嘴!”
朱由哲喝止了他,“禦史,你配嗎?一個沽名釣譽的狗東西。孟大春,把他們都給朕打出殿去。”
孟大春聽令,和十幾個錦衣衛唿喝著上前,用刀背狠狠的砸向那些禦史。一刀一刀的,直打的他們哭爹叫娘,狼狽而逃。
甚至有兩個被打破腦袋,鮮血滴在金鑾殿的金磚上,宛如一朵朵盛開的桃花,很是刺眼。
大殿內寂靜異常,他們被驚著了、被崇禎皇帝的狠厲驚著了。
朱由檢看著那金磚上的血滴,臉上表情陰晴不定。論果斷幹絕,他比著眼前的朱由哲差的可不是一點點。
朱由哲看著那些大臣。
“流賊禍亂天下,大明江山、祖宗社稷傾覆在即。今後再上奏,別為那點屁大的小事,朕沒那麽多時間聽你們廢話。”
“李若璉!”
李若璉出列,“微臣在。”
朱由哲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邊的王之心連忙捧了一疊聖旨走了上前,“這裏有二十九道聖旨,由你錦衣衛負責發出去。二十九道,一道也不能少,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傳到。”
李若璉看著朱由哲無比認真的樣子,心緒微動,上前接過那些聖旨,抱拳隻說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
“陛下放心。”
朱由哲看向陳演,“陳閣部!”
陳演出列跪下,“臣在。”
想起王德化的死和朱由哲丟給他的那封供詞,陳演就感到徹骨的寒意,堂堂內閣首輔竟然在朝堂之上直接跪倒在地。
朱由哲淡淡說道:“給各省免賦的聖旨,一定要盡快發出,一時、一刻都不能拖延。”
陳演忙不迭的迴道:“臣今日就發,今日就發。”
朱由哲點了點頭,“還有,朕交待給你的事?”
陳演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朱由檢所說的是那捐輸八十萬兩銀子的事情,“明白,臣明白。”
朱由哲又轉向李邦華,“李愛卿,你主掌兵部,向西多遣斥候。凡是關於李賊的,無論大小,隨時向朕稟告。”
李邦華抱拳道:“臣已著手安排。但驛站廢弛,導致消息傳遞並不順暢。臣覺得應該朝廷已經撥馬,撥銀,重建從京師到山西主要州縣的驛站。這樣若有事,一日夜間消息便可傳到京師。”
朱由哲點了點頭。
裁撤驛站是崇禎皇帝之前做的決定。
雖然確實為朝廷省了不少銀子,但是也導致驛站飛馳,消息傳遞不暢。就如京師失陷後,南邊的史可法竟然是從逃到南邊的百姓口中知道的。
而後世指責崇禎皇帝的一點,就是裁撤驛站最終逼出了一個李自成,因為他之前就是驛卒。
“需要多少匹馬?多少銀子?”
李邦華迴道:“臣粗略算過。若隻涉及主要州縣,每五十裏設一驛站,每個驛站備八匹馬,大約需要增加三百五十匹馬,每年銀五萬兩,但前期至少需要投入兩萬兩。”
朱由哲略微思索了一會,“朕先給你撥五萬兩白銀,五百匹良馬。除了重建京師到山西的驛站外,還得保持向南的消息暢通。”
李邦華想了想,“臣明白。”
朱由哲轉向蔣德璟,“蔣愛卿,你全力配合。若缺銀子,直接給朕說。”
蔣德璟走出隊列,“陛下,臣確實有事。”
“你說!”
蔣德璟道:“年關之時,陛下下旨給京官發放三成欠餉,解決了某些官員的困窘。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太原等地邊卒最少欠餉者已達半年,目前戶部還有些餘銀,為振奮軍心,是否也給他們發放一些?”
朱由哲皺眉,明白蔣德璟的擔憂,最終還是要靠他們打仗。
想了片刻,朱由哲搖頭道:“戶部的銀子朕有另用。等等吧!朕會對這些為國戍邊的將士有所交待。”
看蔣德璟還欲再言,朱由哲擺手製止了他,“一會,你帶上戶部剩的三十萬兩白銀,隨朕一起去檢閱三大營,就知道朕要用它們幹什麽了。諸位愛卿,還有本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