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打造品牌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天拍賣,一百件寶物,最終拍得近八萬兩銀子。
每一件的平均下來隻有八百兩。
之所以如此之低。
一方麵是沒有提前打出名聲,很多富人都不知道或者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等他們知道後趕去,拍賣會已經接近尾聲了。
另一方麵是參與拍賣的人最開始有所猶豫,沒有將寶物拍出應有的價格。
隻不過朱由哲並不在意。
這僅是開始,還有兩日,而且後麵寶物數量更多,檔次更高。
按照今天後麵的拍賣趨勢,感覺最終拍出五十萬兩銀子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但五十萬兩銀子,也僅夠京營一個多月的開銷。
這時,朱由哲才真真切切感覺到什麽叫花錢如流水。
我一頓吃不了太多東西,皇宮的皇子、嬪妃也沒那麽多,他們同樣也吃不了太多東西。
禦膳房那麽多禦廚,平時根本用不上。
讓他們天天閑置著,簡直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分出一半人,在京師開一個飯館。
不。
不用自己開。
那樣各種東西還得自己準備,太浪費時間,可以直接買。
就那個桂圓樓就不錯。
買下它,將它稍微改改就能直接開業。
隻不過桂圓樓這個名字不好,得改一改。
改成什麽呢!
哦,想好了,就叫禦廚坊。
然後再在下麵補五個大字,皇家特製菜。
在禦廚坊內,除了能吃到皇帝吃的一切,喝的也得不一般。
就用那個專供皇家喝的秋露白和鶴年壽酒兩個禦酒作為噱頭吧!
進店吃飯的,每一餐最低消費為二十兩銀子。滿五十兩,贈送一杯鶴年壽酒或者一瓶秋露白。
平時為皇帝和皇妃做吃的,這時突然讓他們伺候給普通人,那些禦廚心理上難免接受不了。
所以,得給他們一些補償。
可以拿出每天利潤的百分之五作為禦廚的賞金。
讓禦廚們輪換著出宮做。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銀作局裏麵的工匠平時也用不到,讓他們全部出宮,在京師建一個銀樓,就叫皇家銀坊。
需要他們時,以打造皇家的飾品優先。
其他時候,就替普通人打造金飾和銀飾,按件和工藝複雜程度進行售賣。
巾帽局和內織染局也是,改成皇家巾帽坊和皇家織染坊,從事布匹的染色以及衣帽等的製作。
至於酒醋麵局,則要分開。
皇家酒坊,皇家醋坊。
皇家麵坊就算了。
但可以組建一個皇家糧食局,從上到下,從京師到地方都開設,以便掌控整個大明的糧食買賣。
這樣一來,就可以盡力將糧價控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讓更多百姓不至於因為糧價太高而餓死。
還有……
朱由哲絮絮叨叨的說著,朱由檢聽的有些厭煩,忍不住道:“你這樣哪裏有半點天子的樣子,活脫脫的一個為了銀子想方設法的奸商?”
朱由哲撇嘴道:“這還不怪你。給我留下一個一窮二白的大明。不弄銀子怎麽辦?難道坐看大明覆滅?”
朱由檢無奈的搖了搖頭,“那朕問你。你做這個,做那個,為什麽在每個前麵都加一個皇家呢!”
“品牌啊!”
朱由哲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這是件普通的衣服,是我所穿的便衣,沒有紋龍,也沒有其他的花紋,就是一件素衣。材質可能好一點,但在外麵,五兩銀子一定能買得到。但標上皇家,二十兩銀子我都不一定願意賣。”
“知道為什麽嗎?”
看著有些疑惑的朱由檢,朱由哲解釋道:“因為皇家二字本身就代表著身份和高貴,是質量、舒服和其他一切的保障。五兩銀子是這件衣服的價值,而那十五兩銀子就是皇家這個品牌的價值。”
朱由檢依舊不解,“一個所謂品牌的價值怎麽可能是物品本身價值的三倍?它不就是兩個字嗎?”
朱由哲嗬嗬一笑,“才三倍就把你吃驚成這樣。在我那個時代,隨隨便便都幾百、上千倍,甚至上萬倍。關鍵有的質量還差,而普通人卻還趨之若鶩,這找誰說理去。”
上一世,自己省吃儉用兩個月,為女朋友買了一個名貴的包包。但對方背了半個月就壞了,還說自己買的是仿品。
生氣的自己轉手又給她買了個仿品,然後她背了兩年,完好無損。
想到這裏,朱由哲滿臉憤恨。發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品牌,絕對不會準許它品質下降。
一切都要做到最好。
當然,價格也要夠高。
朱由檢搖了搖頭,表示完全無法理解。
朱由哲也不願再給他解釋,“你隻用記住靠這種辦法能弄來銀子就可以了。崇禎老哥,我一直覺得大明很怪。”
朱由檢愣了一下,“什麽很怪?”
朱由哲道:“你看啊!大明最富有的是藩王,每個都至少擁有幾十萬畝良田。但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親人,他們不用納稅交賦。”
“其次富有的是士紳。他們不如藩王富有,也不是每一個都特別富有。但因為他們數量眾多,占得良田也是大明最多的,加起來遠超藩王。但因為他們大部分有功名在身,也不用納稅交賦。”
“而大明的商稅、礦稅、鹽稅低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那大明到哪裏去收稅了呢!”
“那些隻有一丁點田地,整日辛苦,平時卻連飯都吃不飽。遇到災年,隻能賣兒鬻女,還不一定能熬過災年的窮苦百姓。”
“富家不斷兼並土地,越來越多的田地不用交稅。就是按朝廷律法要交的,他們也有各種方式逃稅。
“到最後,越有錢的人交的稅越少,越窮的人交的稅反而越重。”
“直到今日,世間遍布活不下去的貧民。李自成振臂一唿,天下響應,而大明隻能慢慢等死。”
朱由檢緊皺眉頭,“你說的這些,朕亦知。但要想改變,何其難哉!”
朱由哲搖了搖頭,“難做不是不做的理由。可以慢慢做,一個一個的做,先簡單的,再複雜的,直到全部完成。就如現在,你可以告訴我,到底誰那裏有現有的銀子?”
每一件的平均下來隻有八百兩。
之所以如此之低。
一方麵是沒有提前打出名聲,很多富人都不知道或者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等他們知道後趕去,拍賣會已經接近尾聲了。
另一方麵是參與拍賣的人最開始有所猶豫,沒有將寶物拍出應有的價格。
隻不過朱由哲並不在意。
這僅是開始,還有兩日,而且後麵寶物數量更多,檔次更高。
按照今天後麵的拍賣趨勢,感覺最終拍出五十萬兩銀子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但五十萬兩銀子,也僅夠京營一個多月的開銷。
這時,朱由哲才真真切切感覺到什麽叫花錢如流水。
我一頓吃不了太多東西,皇宮的皇子、嬪妃也沒那麽多,他們同樣也吃不了太多東西。
禦膳房那麽多禦廚,平時根本用不上。
讓他們天天閑置著,簡直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分出一半人,在京師開一個飯館。
不。
不用自己開。
那樣各種東西還得自己準備,太浪費時間,可以直接買。
就那個桂圓樓就不錯。
買下它,將它稍微改改就能直接開業。
隻不過桂圓樓這個名字不好,得改一改。
改成什麽呢!
哦,想好了,就叫禦廚坊。
然後再在下麵補五個大字,皇家特製菜。
在禦廚坊內,除了能吃到皇帝吃的一切,喝的也得不一般。
就用那個專供皇家喝的秋露白和鶴年壽酒兩個禦酒作為噱頭吧!
進店吃飯的,每一餐最低消費為二十兩銀子。滿五十兩,贈送一杯鶴年壽酒或者一瓶秋露白。
平時為皇帝和皇妃做吃的,這時突然讓他們伺候給普通人,那些禦廚心理上難免接受不了。
所以,得給他們一些補償。
可以拿出每天利潤的百分之五作為禦廚的賞金。
讓禦廚們輪換著出宮做。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銀作局裏麵的工匠平時也用不到,讓他們全部出宮,在京師建一個銀樓,就叫皇家銀坊。
需要他們時,以打造皇家的飾品優先。
其他時候,就替普通人打造金飾和銀飾,按件和工藝複雜程度進行售賣。
巾帽局和內織染局也是,改成皇家巾帽坊和皇家織染坊,從事布匹的染色以及衣帽等的製作。
至於酒醋麵局,則要分開。
皇家酒坊,皇家醋坊。
皇家麵坊就算了。
但可以組建一個皇家糧食局,從上到下,從京師到地方都開設,以便掌控整個大明的糧食買賣。
這樣一來,就可以盡力將糧價控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讓更多百姓不至於因為糧價太高而餓死。
還有……
朱由哲絮絮叨叨的說著,朱由檢聽的有些厭煩,忍不住道:“你這樣哪裏有半點天子的樣子,活脫脫的一個為了銀子想方設法的奸商?”
朱由哲撇嘴道:“這還不怪你。給我留下一個一窮二白的大明。不弄銀子怎麽辦?難道坐看大明覆滅?”
朱由檢無奈的搖了搖頭,“那朕問你。你做這個,做那個,為什麽在每個前麵都加一個皇家呢!”
“品牌啊!”
朱由哲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這是件普通的衣服,是我所穿的便衣,沒有紋龍,也沒有其他的花紋,就是一件素衣。材質可能好一點,但在外麵,五兩銀子一定能買得到。但標上皇家,二十兩銀子我都不一定願意賣。”
“知道為什麽嗎?”
看著有些疑惑的朱由檢,朱由哲解釋道:“因為皇家二字本身就代表著身份和高貴,是質量、舒服和其他一切的保障。五兩銀子是這件衣服的價值,而那十五兩銀子就是皇家這個品牌的價值。”
朱由檢依舊不解,“一個所謂品牌的價值怎麽可能是物品本身價值的三倍?它不就是兩個字嗎?”
朱由哲嗬嗬一笑,“才三倍就把你吃驚成這樣。在我那個時代,隨隨便便都幾百、上千倍,甚至上萬倍。關鍵有的質量還差,而普通人卻還趨之若鶩,這找誰說理去。”
上一世,自己省吃儉用兩個月,為女朋友買了一個名貴的包包。但對方背了半個月就壞了,還說自己買的是仿品。
生氣的自己轉手又給她買了個仿品,然後她背了兩年,完好無損。
想到這裏,朱由哲滿臉憤恨。發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品牌,絕對不會準許它品質下降。
一切都要做到最好。
當然,價格也要夠高。
朱由檢搖了搖頭,表示完全無法理解。
朱由哲也不願再給他解釋,“你隻用記住靠這種辦法能弄來銀子就可以了。崇禎老哥,我一直覺得大明很怪。”
朱由檢愣了一下,“什麽很怪?”
朱由哲道:“你看啊!大明最富有的是藩王,每個都至少擁有幾十萬畝良田。但因為他們是皇帝的親人,他們不用納稅交賦。”
“其次富有的是士紳。他們不如藩王富有,也不是每一個都特別富有。但因為他們數量眾多,占得良田也是大明最多的,加起來遠超藩王。但因為他們大部分有功名在身,也不用納稅交賦。”
“而大明的商稅、礦稅、鹽稅低到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那大明到哪裏去收稅了呢!”
“那些隻有一丁點田地,整日辛苦,平時卻連飯都吃不飽。遇到災年,隻能賣兒鬻女,還不一定能熬過災年的窮苦百姓。”
“富家不斷兼並土地,越來越多的田地不用交稅。就是按朝廷律法要交的,他們也有各種方式逃稅。
“到最後,越有錢的人交的稅越少,越窮的人交的稅反而越重。”
“直到今日,世間遍布活不下去的貧民。李自成振臂一唿,天下響應,而大明隻能慢慢等死。”
朱由檢緊皺眉頭,“你說的這些,朕亦知。但要想改變,何其難哉!”
朱由哲搖了搖頭,“難做不是不做的理由。可以慢慢做,一個一個的做,先簡單的,再複雜的,直到全部完成。就如現在,你可以告訴我,到底誰那裏有現有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