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趟路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哲叫出周奎,聲音無比嚴肅道:“他們說要捐輸的五十萬兩白銀,朕依舊要,但你得讓他們主動捐出來。”
周奎扯了扯嘴角,“陛下,您剛才不是說?”
朱由哲擺手直接製止了他,“所以,你得讓他們主動捐,開心捐。至於用什麽辦法,你自己想去。”
周奎臉色難看。
崇禎皇帝明顯是想自己唱白臉,讓他來唱黑臉。
這得罪人的事都讓自己做了。
周奎沉思片刻,“陛下,那他們答應臣的二十萬兩銀子。”
朱由哲看他明顯鬆動了,說道:“若你能讓他們拿二十萬兩銀子給你,那你就去做唄!但這二十萬兩銀子你不能拿走,而應該作為你去塞外做生意的啟動資金,用它們賺來更多銀子。”
周奎臉色一喜,“賺銀子,我會啊!”
朱由哲笑道:“但利潤你不能全部拿走,二八分賬。”
周奎頓時一愣,但片刻後點了點頭道:“朝廷準許臣到塞外做生意,拿去兩成利潤,應該的,臣答應。”
朱由哲搖了搖頭,“不,是你二,朝廷八。”
啊!
這麽狠?
周奎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不行,絕對不行。我辛辛苦苦,總不能大頭都讓朝廷拿去了。我最多,最多四六分賬,我六,朝廷四。”
朱由哲不退讓,“不行,最多六四分賬,朝廷六,你四。”
“絕對不行,五五,這是我的底線。”
“成交!”
朱由哲伸出拳頭和周奎碰了一下。
看朱由哲轉身離開,周奎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自言自語道:“我怎麽感覺自己好像上當了呢!”
朱由檢飄在朱由哲身邊,好奇問道:“嘉定伯生性那麽貪婪,你真放心讓他主持此事。”
朱由哲屏退左右,臉上帶著狡詐的笑,低聲道:“崇禎老哥,你真以為做塞外的生意那麽簡單?放開關塞,讓他們自由出入,隨便賣點貨物到塞外,這生意就成了,然後大把的銀子就賺到了?”
朱由檢麵露疑惑,“那朕看你大張旗鼓,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朕還以為你有絕對的信心呢!”
朱由哲淡淡笑道:“塞外的確有大把的銀子,良駒、牛羊、獸皮,在關內都是值錢的玩意。但前提是,要有穩定的市場。”
“但自成吉思汗的直係血脈,最後一位公認的蒙古大汗,察哈爾部的林丹可汗死後,蒙古各部相互攻伐,最後要麽直接投靠滿清,要麽作為滿清的附屬。敢直接得罪滿清者,有幾個?”
“他們出塞做生意,要麽和其中的一些蒙古部落關係密切,要麽得到了滿清的默許。”
朱由檢奇怪道:“那你更不應該讓他們去了,你就不怕他們向滿清透露朝廷的秘密?”
朱由哲笑道:“一些商人而已,他們能知道多少秘密?而且我也想好了,等他們捐輸之後,我就令人貼出大字報,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給朝廷捐了銀子,而且很多很多。”
“到時,即使他們想滿虜泄露情報,對方也未必完全相信。隻要他們不再販運糧食和鐵器,就無大礙。”
朱由檢微微皺眉,“那嘉定伯嗎?”
朱由哲勾了勾嘴角,“我想讓他親自去蒙古,甚至是滿清那裏。”
“去蒙古那裏聯絡感情,給他們絲綢、茶葉、食鹽、瓷器等,讓他們明白,跟著大明比跟著那窮的叮當響的滿清要強的多。”
“去滿清那裏,替朕傳一些假消息。說不一定,以他的本事,還能替朕拉過來幾個清軍大將呢!”
朱由檢撇了撇嘴,“你就別瞎想了。還拉迴清軍大將?朕看他自己不為了銀子投靠滿清就算好的了。”
朱由哲笑道:“很大可能是這樣。但投靠了也沒關係,反正朕不可能讓他知道太多事情。”
“崇禎老哥,你知道現在大明的問題是什麽嗎?”
“就是滿清通過那些商人可以知道大明的很多情況,而大明對他們內部的情況基本上一無所知。”
“我讓周奎去,會私下安排一些人隨他一起,借機探查清軍的情況。周奎身份尊貴,但什麽都不知道,清軍從他身上問不出什麽。而他身邊的人隱蔽性高,卻會留意一切,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清軍。”
“而那些商人,我不需他們每一個都學聶壹,隻要其中有一兩個能心向大明就行了。”
朱由檢沉默了片刻,“去塞外,他們可是去和蒙古人做生意的,而你要的卻是滿清那邊的情報?”
朱由哲搖了搖頭,都懶得解釋了。“崇禎老哥,有些路要曲折著走,才能走到最後。否則,會半路崩殂的。而且……”
朱由哲抬起頭,“崇禎老哥,我和你說過未來華夏的疆域吧!那可是包括內蒙,西藏,新疆在內的。總不能我最終戰勝了滿清,卻讓華夏的疆域變小吧!”
朱由檢有些震驚,“你是說,你將來要把那些領地都收囊在內?”
朱由哲笑了笑,“什麽叫收囊?那是收複好嗎?鬆讚幹布娶了文成公主,西藏是他們帶來的聘禮。蒙古人也是我華夏之民,元順帝逃到塞外的時候,有多少漢人隨他逃去了塞外?”
“至於新疆,那更得收複了。數萬安西軍的英靈都安葬在那裏呢!我們這些不孝子孫已經千年沒去祭拜了。不收迴來,對得起他們嗎?”
朱由檢愣住了,朱由哲描繪的宏圖太過壯偉,讓他一時有點恍惚。
“但前提是,我得先勝了李自成和滿清。”
朱由哲一句話將朱由檢拉迴了現實。
“實話說,他們就是我派去先行探路的,不管最後成與不成,都無所謂。三年之後,我會放更多商人出塞行商。到時候條件一定會更成熟,絕對可以趟出一條康莊大道。”
朱由檢很佩服朱由哲的自信,無論何時,他似乎考慮的都是將來。“朕想提醒你一時,放開商人子嗣為官的事情,暫不可行。”
朱由哲不奇怪朱由檢會這麽想,畢竟朱元璋都那樣限製商人。“說說理由,看和我想的相差多少?”
周奎扯了扯嘴角,“陛下,您剛才不是說?”
朱由哲擺手直接製止了他,“所以,你得讓他們主動捐,開心捐。至於用什麽辦法,你自己想去。”
周奎臉色難看。
崇禎皇帝明顯是想自己唱白臉,讓他來唱黑臉。
這得罪人的事都讓自己做了。
周奎沉思片刻,“陛下,那他們答應臣的二十萬兩銀子。”
朱由哲看他明顯鬆動了,說道:“若你能讓他們拿二十萬兩銀子給你,那你就去做唄!但這二十萬兩銀子你不能拿走,而應該作為你去塞外做生意的啟動資金,用它們賺來更多銀子。”
周奎臉色一喜,“賺銀子,我會啊!”
朱由哲笑道:“但利潤你不能全部拿走,二八分賬。”
周奎頓時一愣,但片刻後點了點頭道:“朝廷準許臣到塞外做生意,拿去兩成利潤,應該的,臣答應。”
朱由哲搖了搖頭,“不,是你二,朝廷八。”
啊!
這麽狠?
周奎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不行,絕對不行。我辛辛苦苦,總不能大頭都讓朝廷拿去了。我最多,最多四六分賬,我六,朝廷四。”
朱由哲不退讓,“不行,最多六四分賬,朝廷六,你四。”
“絕對不行,五五,這是我的底線。”
“成交!”
朱由哲伸出拳頭和周奎碰了一下。
看朱由哲轉身離開,周奎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自言自語道:“我怎麽感覺自己好像上當了呢!”
朱由檢飄在朱由哲身邊,好奇問道:“嘉定伯生性那麽貪婪,你真放心讓他主持此事。”
朱由哲屏退左右,臉上帶著狡詐的笑,低聲道:“崇禎老哥,你真以為做塞外的生意那麽簡單?放開關塞,讓他們自由出入,隨便賣點貨物到塞外,這生意就成了,然後大把的銀子就賺到了?”
朱由檢麵露疑惑,“那朕看你大張旗鼓,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朕還以為你有絕對的信心呢!”
朱由哲淡淡笑道:“塞外的確有大把的銀子,良駒、牛羊、獸皮,在關內都是值錢的玩意。但前提是,要有穩定的市場。”
“但自成吉思汗的直係血脈,最後一位公認的蒙古大汗,察哈爾部的林丹可汗死後,蒙古各部相互攻伐,最後要麽直接投靠滿清,要麽作為滿清的附屬。敢直接得罪滿清者,有幾個?”
“他們出塞做生意,要麽和其中的一些蒙古部落關係密切,要麽得到了滿清的默許。”
朱由檢奇怪道:“那你更不應該讓他們去了,你就不怕他們向滿清透露朝廷的秘密?”
朱由哲笑道:“一些商人而已,他們能知道多少秘密?而且我也想好了,等他們捐輸之後,我就令人貼出大字報,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給朝廷捐了銀子,而且很多很多。”
“到時,即使他們想滿虜泄露情報,對方也未必完全相信。隻要他們不再販運糧食和鐵器,就無大礙。”
朱由檢微微皺眉,“那嘉定伯嗎?”
朱由哲勾了勾嘴角,“我想讓他親自去蒙古,甚至是滿清那裏。”
“去蒙古那裏聯絡感情,給他們絲綢、茶葉、食鹽、瓷器等,讓他們明白,跟著大明比跟著那窮的叮當響的滿清要強的多。”
“去滿清那裏,替朕傳一些假消息。說不一定,以他的本事,還能替朕拉過來幾個清軍大將呢!”
朱由檢撇了撇嘴,“你就別瞎想了。還拉迴清軍大將?朕看他自己不為了銀子投靠滿清就算好的了。”
朱由哲笑道:“很大可能是這樣。但投靠了也沒關係,反正朕不可能讓他知道太多事情。”
“崇禎老哥,你知道現在大明的問題是什麽嗎?”
“就是滿清通過那些商人可以知道大明的很多情況,而大明對他們內部的情況基本上一無所知。”
“我讓周奎去,會私下安排一些人隨他一起,借機探查清軍的情況。周奎身份尊貴,但什麽都不知道,清軍從他身上問不出什麽。而他身邊的人隱蔽性高,卻會留意一切,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清軍。”
“而那些商人,我不需他們每一個都學聶壹,隻要其中有一兩個能心向大明就行了。”
朱由檢沉默了片刻,“去塞外,他們可是去和蒙古人做生意的,而你要的卻是滿清那邊的情報?”
朱由哲搖了搖頭,都懶得解釋了。“崇禎老哥,有些路要曲折著走,才能走到最後。否則,會半路崩殂的。而且……”
朱由哲抬起頭,“崇禎老哥,我和你說過未來華夏的疆域吧!那可是包括內蒙,西藏,新疆在內的。總不能我最終戰勝了滿清,卻讓華夏的疆域變小吧!”
朱由檢有些震驚,“你是說,你將來要把那些領地都收囊在內?”
朱由哲笑了笑,“什麽叫收囊?那是收複好嗎?鬆讚幹布娶了文成公主,西藏是他們帶來的聘禮。蒙古人也是我華夏之民,元順帝逃到塞外的時候,有多少漢人隨他逃去了塞外?”
“至於新疆,那更得收複了。數萬安西軍的英靈都安葬在那裏呢!我們這些不孝子孫已經千年沒去祭拜了。不收迴來,對得起他們嗎?”
朱由檢愣住了,朱由哲描繪的宏圖太過壯偉,讓他一時有點恍惚。
“但前提是,我得先勝了李自成和滿清。”
朱由哲一句話將朱由檢拉迴了現實。
“實話說,他們就是我派去先行探路的,不管最後成與不成,都無所謂。三年之後,我會放更多商人出塞行商。到時候條件一定會更成熟,絕對可以趟出一條康莊大道。”
朱由檢很佩服朱由哲的自信,無論何時,他似乎考慮的都是將來。“朕想提醒你一時,放開商人子嗣為官的事情,暫不可行。”
朱由哲不奇怪朱由檢會這麽想,畢竟朱元璋都那樣限製商人。“說說理由,看和我想的相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