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忠貞侯2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翼明臉色微變,沒敢應話。因為他知道,他姑姑一旦動起真格,什麽情麵都不會講。
看秦翼明不再說話,秦良玉沉聲道:“泰昌元年,兄秦邦屏、秦邦翰戰死於遼東渾河。天啟四年,弟秦民屏戰死於奢安之亂中。崇禎四年,侄秦拱明戰死於阿米州土官叛亂。崇禎六年,兒媳張鳳儀戰死於河南。崇禎十五年,子馬祥麟戰死於襄陽。”
“其他秦姓、馬姓族人,為國殉難者不下百位。但即便如此,我秦、馬兩家忠君報國之心從未有絲毫改變。”
“而你秦翼明官至總兵,受朝廷恩惠不可謂不重。但你稍受委屈便把怨氣撒在當今天子身上,甚至以私心妄猜聖意,還怡然自得。看看為國戰死的他們,你還覺得自己委屈嗎?”
“別說尚不知道當今天子是否真有那想法,就算有,我秦良玉照樣聽旨行事。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你若覺之不當,可自請與我秦家斷絕關係,我絕不阻攔。從今以後,你可不認我這個姑姑,我也不再認你這個侄子。”
“秦、馬兩家世代忠良,絕不能因為你一人而辱沒他們的忠義之名。斷,還是不斷,你現在做出決定。”
秦翼明頓感渾身冰冷, “姑姑,我也沒說什麽啊!這……,什麽與秦家斷絕關係,這算怎麽迴事?”
秦良玉冷聲道:“你還想說什麽?從你話中,足見你真實想法。現在便敢如此妄議天子,將來受了更大委屈,你豈不直接反了?與其到時候讓你令家族蒙羞,還不如現在就把你趕出秦家。”
秦翼明臉色窘的通紅,“姑姑,我……”
李虎忙道:“小秦將軍,還不跪下向夫人請罪?”
秦翼明頓時醒悟過來,慌忙跪下,“姑姑,侄兒知錯了。”
秦良玉冷聲道:“錯在哪裏?”
秦翼明道:“侄兒不該妄議天子。”
秦良玉搖頭道:“你最大的錯不在此,而在你對天子毫無尊重。天子,天下之共主也!不在個人,而在社稷,在天下萬民。我等護的也不是天子一人,而是這天下蒼生。”
“有語曰:良禽擇木而棲。但若人人如此,看到好的木枝就蜂擁上去,那天下將亂成什麽樣子?不過一群禽獸的禽獸之語而已。”
“身處亂世,命運無法左右,但始終有人在堅持。看似愚笨,守護的卻是天下大道。”
“我秦、馬兩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甘願做著愚笨的衛道者。不計得失,不計名利,甚至不計性命。”
“問問你自己,你做的到嗎?”
秦翼明低著頭,紅著臉道:“姑姑,侄兒真的知錯了。”
秦良玉輕輕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緩聲道:“起來吧!”
秦翼明十分忐忑的站起身,坐迴到了秦良玉身旁。
秦良玉道:“陛下讓我組建忠貞軍,給了兩個總兵名額。李虎,你領一個。翼明,你領另一個。”
秦翼明明顯愣了一下,“姑姑,這……”
秦良玉擺了擺手,“不必推辭。我和高撫台已商議好,暫不收複重慶,著重在川東建立防線,阻止張賊出川。短時間內,川地應該不會有大戰爆發。我予你總兵之職,是希望你代我北上勤王。”
“北上勤王?”秦翼明一時沒有迴過神來。
秦良玉點了點頭,“此事本應該由我親自前去,但川地形勢複雜,而高撫台又剛來,需要我替之穩定局麵。而在諸將之中,論領兵,無人比的上你。隻有你,也隻能你去。”
秦翼明稍作猶豫,說道:“姑姑讓侄兒去,侄兒便去吧!”
秦良玉點了點頭,“我給你準備五千精卒,到時候你帶年兒一起去。”
秦翼明有點吃驚,看向二十歲不到的馬萬年,“姑姑,讓小年留下吧!千裏馳援,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危險呢!”
秦良玉看向馬萬年,“年兒,你敢去嗎?”
馬萬年站起來,豪言道:“馬家男兒,哪一個不是靠真刀真槍拚出來的?孫子不懼,孫兒願往。”
秦良玉讚賞的點了點頭,“有你父母的風采。去吧!好好準備準備,一路上都要聽你舅父的。”
待到所有人離開,秦良玉叫住了秦翼明,“翼明,姑姑老了。”
秦翼明愣了一下,連忙搖頭,“姑姑不老,姑姑還能上陣殺敵呢!”
秦良玉笑了笑,“在幾個侄兒中,姑姑最疼的就是你。但你也最不讓姑姑省心,四十多歲的人了,說話依舊從不過腦子。”
秦翼明摸了摸後腦勺,說道:“在場的不都自己人嗎?所以,我就隨意了點。在外,我嘴巴嚴著呢!”
秦良玉點了點頭,“你知道便好。知道我這次為了讓你北上去勤王嗎?”
秦翼明疑惑道:“剛剛您不是說了嗎?我會領兵啊!”
秦良玉笑道:“確實是因為這個。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讓你去見陛下一麵,好讓陛下記住你。”
嗯?
秦翼明更加疑惑了。
秦良玉歎了一口氣道:“姑姑老了。年兒、春兒都還小,目前能撐起白杆兵大梁的隻有你一人。若有一天,我走了,你便是白杆兵的主將。”
秦翼明臉色頓變,“姑姑,您說什麽呢!石柱是小年他們的家業,白杆兵也是他們的私兵,我怎麽能?”
秦良玉擺手道:“白杆兵或許是私兵,但當它成為忠貞軍之後,他就隻能是朝廷之兵。而朝廷之兵,自當由朝廷任命主將,替朝廷討平天下。比著年兒他們,你更合適。”
秦翼明臉色難看,但什麽也沒說。
秦良玉拍了拍他的肩膀,“翼明,天子可能做的並不好,這天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平定的。但秦家、馬家隻有忠君報國這一條路可走。”
“你有將才,但想法太多。姑姑不求你別的,隻希望你今後做出決定之前,多想想你的父兄們。“
“不要墜了他們的名聲,也不好讓他們因你而蒙羞。”
秦翼明沉默半晌,最終拱手道:“侄兒知道了。”
秦良玉笑著點了點頭,“去吧!我會上書陛下的。”
看秦翼明不再說話,秦良玉沉聲道:“泰昌元年,兄秦邦屏、秦邦翰戰死於遼東渾河。天啟四年,弟秦民屏戰死於奢安之亂中。崇禎四年,侄秦拱明戰死於阿米州土官叛亂。崇禎六年,兒媳張鳳儀戰死於河南。崇禎十五年,子馬祥麟戰死於襄陽。”
“其他秦姓、馬姓族人,為國殉難者不下百位。但即便如此,我秦、馬兩家忠君報國之心從未有絲毫改變。”
“而你秦翼明官至總兵,受朝廷恩惠不可謂不重。但你稍受委屈便把怨氣撒在當今天子身上,甚至以私心妄猜聖意,還怡然自得。看看為國戰死的他們,你還覺得自己委屈嗎?”
“別說尚不知道當今天子是否真有那想法,就算有,我秦良玉照樣聽旨行事。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
“你若覺之不當,可自請與我秦家斷絕關係,我絕不阻攔。從今以後,你可不認我這個姑姑,我也不再認你這個侄子。”
“秦、馬兩家世代忠良,絕不能因為你一人而辱沒他們的忠義之名。斷,還是不斷,你現在做出決定。”
秦翼明頓感渾身冰冷, “姑姑,我也沒說什麽啊!這……,什麽與秦家斷絕關係,這算怎麽迴事?”
秦良玉冷聲道:“你還想說什麽?從你話中,足見你真實想法。現在便敢如此妄議天子,將來受了更大委屈,你豈不直接反了?與其到時候讓你令家族蒙羞,還不如現在就把你趕出秦家。”
秦翼明臉色窘的通紅,“姑姑,我……”
李虎忙道:“小秦將軍,還不跪下向夫人請罪?”
秦翼明頓時醒悟過來,慌忙跪下,“姑姑,侄兒知錯了。”
秦良玉冷聲道:“錯在哪裏?”
秦翼明道:“侄兒不該妄議天子。”
秦良玉搖頭道:“你最大的錯不在此,而在你對天子毫無尊重。天子,天下之共主也!不在個人,而在社稷,在天下萬民。我等護的也不是天子一人,而是這天下蒼生。”
“有語曰:良禽擇木而棲。但若人人如此,看到好的木枝就蜂擁上去,那天下將亂成什麽樣子?不過一群禽獸的禽獸之語而已。”
“身處亂世,命運無法左右,但始終有人在堅持。看似愚笨,守護的卻是天下大道。”
“我秦、馬兩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甘願做著愚笨的衛道者。不計得失,不計名利,甚至不計性命。”
“問問你自己,你做的到嗎?”
秦翼明低著頭,紅著臉道:“姑姑,侄兒真的知錯了。”
秦良玉輕輕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緩聲道:“起來吧!”
秦翼明十分忐忑的站起身,坐迴到了秦良玉身旁。
秦良玉道:“陛下讓我組建忠貞軍,給了兩個總兵名額。李虎,你領一個。翼明,你領另一個。”
秦翼明明顯愣了一下,“姑姑,這……”
秦良玉擺了擺手,“不必推辭。我和高撫台已商議好,暫不收複重慶,著重在川東建立防線,阻止張賊出川。短時間內,川地應該不會有大戰爆發。我予你總兵之職,是希望你代我北上勤王。”
“北上勤王?”秦翼明一時沒有迴過神來。
秦良玉點了點頭,“此事本應該由我親自前去,但川地形勢複雜,而高撫台又剛來,需要我替之穩定局麵。而在諸將之中,論領兵,無人比的上你。隻有你,也隻能你去。”
秦翼明稍作猶豫,說道:“姑姑讓侄兒去,侄兒便去吧!”
秦良玉點了點頭,“我給你準備五千精卒,到時候你帶年兒一起去。”
秦翼明有點吃驚,看向二十歲不到的馬萬年,“姑姑,讓小年留下吧!千裏馳援,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危險呢!”
秦良玉看向馬萬年,“年兒,你敢去嗎?”
馬萬年站起來,豪言道:“馬家男兒,哪一個不是靠真刀真槍拚出來的?孫子不懼,孫兒願往。”
秦良玉讚賞的點了點頭,“有你父母的風采。去吧!好好準備準備,一路上都要聽你舅父的。”
待到所有人離開,秦良玉叫住了秦翼明,“翼明,姑姑老了。”
秦翼明愣了一下,連忙搖頭,“姑姑不老,姑姑還能上陣殺敵呢!”
秦良玉笑了笑,“在幾個侄兒中,姑姑最疼的就是你。但你也最不讓姑姑省心,四十多歲的人了,說話依舊從不過腦子。”
秦翼明摸了摸後腦勺,說道:“在場的不都自己人嗎?所以,我就隨意了點。在外,我嘴巴嚴著呢!”
秦良玉點了點頭,“你知道便好。知道我這次為了讓你北上去勤王嗎?”
秦翼明疑惑道:“剛剛您不是說了嗎?我會領兵啊!”
秦良玉笑道:“確實是因為這個。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讓你去見陛下一麵,好讓陛下記住你。”
嗯?
秦翼明更加疑惑了。
秦良玉歎了一口氣道:“姑姑老了。年兒、春兒都還小,目前能撐起白杆兵大梁的隻有你一人。若有一天,我走了,你便是白杆兵的主將。”
秦翼明臉色頓變,“姑姑,您說什麽呢!石柱是小年他們的家業,白杆兵也是他們的私兵,我怎麽能?”
秦良玉擺手道:“白杆兵或許是私兵,但當它成為忠貞軍之後,他就隻能是朝廷之兵。而朝廷之兵,自當由朝廷任命主將,替朝廷討平天下。比著年兒他們,你更合適。”
秦翼明臉色難看,但什麽也沒說。
秦良玉拍了拍他的肩膀,“翼明,天子可能做的並不好,這天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平定的。但秦家、馬家隻有忠君報國這一條路可走。”
“你有將才,但想法太多。姑姑不求你別的,隻希望你今後做出決定之前,多想想你的父兄們。“
“不要墜了他們的名聲,也不好讓他們因你而蒙羞。”
秦翼明沉默半晌,最終拱手道:“侄兒知道了。”
秦良玉笑著點了點頭,“去吧!我會上書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