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有進無退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馬像潮水般湧來,在狹長的山道裏,擠成一團。
王進朝騎著一匹馬,追上周文英,“周總兵,不行了,趕快逃吧!”
周文英看著前方洶湧的人潮,一臉黑線,“逃,向哪裏逃?”
王進朝指向前方,“前方再走一裏便是開闊地。”
周文英看到了希望,大手一揮,“走!”
正在這時,背後三四裏外驚唿一片,是闖軍追上來了。
周文英臉色難看,“奶奶的,這闖賊真是陰魂不散。王參將,你去,率部攔住他們。”
王進朝一臉難看。
心裏罵道,妹妹的,你怎麽不去擋?
“周總兵,還是趕快走吧!這裏施展不開,等到了開闊地,一切都會好的。”
說完,一甩馬鞭,越過周文英向前奔去。
周文英一怔。
老子是總兵啊!
你他娘一個小小的參將敢不聽令?
但周文英瞬間明白,這時別說自己隻是個總兵,就是皇帝,他的話恐怕也沒什麽用處。
活命第一。
想到這裏,周文英也不再廢話,騎馬向前奔去。
後麵追兵已經追上,羽箭、火銃不斷激發,落在後麵的士卒不是被射死,就是跪地求饒。
也有個別想反身抵抗,但很快被潮水般的闖軍吞沒。
闖軍攻勢並不兇猛,卻像狼趕著羊,一路迫使他們向著更遠處驅趕。路上死傷無數,甚至有不少是相互踐踏而死。
朱由哲站在城頭,看遠方煙塵滾滾,不知有多少人向這邊而來。
周遇吉在城下,八千士卒已排成陣型,嚴陣以待。城頭火炮也裝填好炮彈,隨時可以發射。
弓箭手排列在垛口之後,箭筒放在腳下。火銃手正在裝填火藥和鐵珠,一個個民夫把雷石滾木運上城頭。
事情,朱由哲基本上搞清楚了。
黎明前夕,闖軍偷襲王進朝部,而且人數很多。王進朝眼看都要擋不住,就向周文英求援。
周文英親自率部前去,卻不曾想,從後麵左側卻殺出一支闖軍。數量不多,但戰力強橫,連破數座營寨。
而同時,在營寨四周,到處響起震耳欲聾的銅鑼聲,以及闖軍士卒的喊叫聲,讓不少士卒誤以為闖軍大部人馬已經過河。
有人開始先逃,接著是全軍潰散。
九千精兵,就這樣稀裏嘩啦的散了。
而這些敗兵更是衝垮了後麵的數座營寨,然後引起了無限的混亂,而最終到了眼前的原平。
周文英和王進朝真是兩個廢物,朱由哲在心中咒罵著。
周遇吉臉色冷清,雙眼裏帶著一些陰鷙,看跑迴來的潰兵竟然沒有一點要停下的意思,大聲喊道:“刀盾手,舉盾。長槍手,抬槍。”
唿!
眾將士高喝。
眼前的刀山槍林讓處於逃跑最前方的士卒們感到恐懼,頓時止住了腳步。“將軍,放我軍進城吧!我們都是自己人。”
周遇吉不理會,大聲道:“所有士卒,上前五步。”
唿!
潰散士卒頓時一滯,不自覺的向後退了退。
但這時,遠處又傳來喊殺聲,是闖軍他們。箭矢如雨,頓時死傷一片,驅趕著他們上前。
人群中頓時陷入恐慌,後麵的人擠壓著前麵的人向前擁去,眼看就要接近陣型。
周遇吉臉上閃出一抹狠色,一擺手,大聲道:“前隊士卒聽令,刺!”
眾將士沒有任何遲疑,持槍刺去。
前方數十人中槍倒地,發出一聲聲慘叫,淒厲嘶啞。
周遇吉臉色不變,大聲喊道:“向後退,死路一條。向前衝,戰死者有撫恤。擊退闖賊,你們方可活命。”
“進者生,退者死。”
士卒們高聲喊叫。
周文英騎在馬上,看周遇吉根本不可能放他們入城。而且他知道他身為主將,即使逃進城,慘敗如此,崇禎皇帝恐怕也不會饒過他。想到此,他持刀在手,大聲喊道:“兄弟們,和闖賊拚了,能活命,還有賞錢,衝啊!”
說完,周文英一馬當先,向著闖軍衝去。
王進朝本在前麵,看周文英衝了迴去。先是一愣,瞬間反應過來,這周文英是想戴罪立功呢!
想到是自己那邊最先逃的,王進朝額頭上頓時滿是汗珠,於是他也大喊道:“兄弟們,支援周總兵啊!”
無論是大同兵,還是宣府兵都屬於邊兵,戰力自然不素。這樣一路潰逃,死傷無數,有些人心底早就想打迴去了,隻是沒人領頭。
這時看周文英先衝了過去,頓時呀哈哈的衝了過去。
周遇吉看潰卒衝向闖軍,頓時鬆了一口氣,向王屏藩道:“王副將,你向前,用騎射騷擾闖軍,擾亂他們。”
王屏藩抱拳道:“是!”
說完,一揮手,千餘騎兵奔馳而出。
周遇吉又轉向王輔臣,“王輔臣,你向右,尋找敵軍薄弱處衝擊敵陣,同時在右側收攏潰卒,緩撤入城西營壘。”
王輔臣應了一聲,帶著數百騎兵殺了過去。
周文英看到兩翼騎兵上前支援,大喜,更喜的是他發現當前闖軍實際數量並不多,也就幾千人,而他手下的潰卒就有四五千。
雖然丟盔棄甲,有些武器都丟了,但後麵有周遇吉的大軍撐腰,他又有何懼?
想到這裏,周文英以更威猛之姿向前衝去,身後的親兵緊緊跟在後麵,竟一下子把敵人給衝亂了。
闖賊大唿小叫,四散而逃。
而兩邊騎兵沒給他們機會,射箭衝殺,竟將闖軍逼退,並殺死殺傷了數百。
正當周文英他們正準備擴大戰果的時候,一箭突然從闖軍營中射出,直接命中毫無防備的周文英。
周文英大叫一聲,從馬上跌下。
親兵圍上去查看,卻見那箭直中周文英麵門,眼看不活了。
馬寶放在長弓,持刀在手,大聲喊道:“聚陣,援兵馬上到。”
眾闖軍吆喝著聚在一起,舉起盾牌抵檔弓箭。長槍對外,對付騎兵。而弓箭手不時發射,應對想要衝上來的不足。
明軍人數占優,一時卻難以拿下他們。
遠處傳來噠噠的馬蹄聲,是闖軍的援兵到了。
周遇吉看沒了全殲他們的機會,下令交替掩護,退入城中。
王進朝騎著一匹馬,追上周文英,“周總兵,不行了,趕快逃吧!”
周文英看著前方洶湧的人潮,一臉黑線,“逃,向哪裏逃?”
王進朝指向前方,“前方再走一裏便是開闊地。”
周文英看到了希望,大手一揮,“走!”
正在這時,背後三四裏外驚唿一片,是闖軍追上來了。
周文英臉色難看,“奶奶的,這闖賊真是陰魂不散。王參將,你去,率部攔住他們。”
王進朝一臉難看。
心裏罵道,妹妹的,你怎麽不去擋?
“周總兵,還是趕快走吧!這裏施展不開,等到了開闊地,一切都會好的。”
說完,一甩馬鞭,越過周文英向前奔去。
周文英一怔。
老子是總兵啊!
你他娘一個小小的參將敢不聽令?
但周文英瞬間明白,這時別說自己隻是個總兵,就是皇帝,他的話恐怕也沒什麽用處。
活命第一。
想到這裏,周文英也不再廢話,騎馬向前奔去。
後麵追兵已經追上,羽箭、火銃不斷激發,落在後麵的士卒不是被射死,就是跪地求饒。
也有個別想反身抵抗,但很快被潮水般的闖軍吞沒。
闖軍攻勢並不兇猛,卻像狼趕著羊,一路迫使他們向著更遠處驅趕。路上死傷無數,甚至有不少是相互踐踏而死。
朱由哲站在城頭,看遠方煙塵滾滾,不知有多少人向這邊而來。
周遇吉在城下,八千士卒已排成陣型,嚴陣以待。城頭火炮也裝填好炮彈,隨時可以發射。
弓箭手排列在垛口之後,箭筒放在腳下。火銃手正在裝填火藥和鐵珠,一個個民夫把雷石滾木運上城頭。
事情,朱由哲基本上搞清楚了。
黎明前夕,闖軍偷襲王進朝部,而且人數很多。王進朝眼看都要擋不住,就向周文英求援。
周文英親自率部前去,卻不曾想,從後麵左側卻殺出一支闖軍。數量不多,但戰力強橫,連破數座營寨。
而同時,在營寨四周,到處響起震耳欲聾的銅鑼聲,以及闖軍士卒的喊叫聲,讓不少士卒誤以為闖軍大部人馬已經過河。
有人開始先逃,接著是全軍潰散。
九千精兵,就這樣稀裏嘩啦的散了。
而這些敗兵更是衝垮了後麵的數座營寨,然後引起了無限的混亂,而最終到了眼前的原平。
周文英和王進朝真是兩個廢物,朱由哲在心中咒罵著。
周遇吉臉色冷清,雙眼裏帶著一些陰鷙,看跑迴來的潰兵竟然沒有一點要停下的意思,大聲喊道:“刀盾手,舉盾。長槍手,抬槍。”
唿!
眾將士高喝。
眼前的刀山槍林讓處於逃跑最前方的士卒們感到恐懼,頓時止住了腳步。“將軍,放我軍進城吧!我們都是自己人。”
周遇吉不理會,大聲道:“所有士卒,上前五步。”
唿!
潰散士卒頓時一滯,不自覺的向後退了退。
但這時,遠處又傳來喊殺聲,是闖軍他們。箭矢如雨,頓時死傷一片,驅趕著他們上前。
人群中頓時陷入恐慌,後麵的人擠壓著前麵的人向前擁去,眼看就要接近陣型。
周遇吉臉上閃出一抹狠色,一擺手,大聲道:“前隊士卒聽令,刺!”
眾將士沒有任何遲疑,持槍刺去。
前方數十人中槍倒地,發出一聲聲慘叫,淒厲嘶啞。
周遇吉臉色不變,大聲喊道:“向後退,死路一條。向前衝,戰死者有撫恤。擊退闖賊,你們方可活命。”
“進者生,退者死。”
士卒們高聲喊叫。
周文英騎在馬上,看周遇吉根本不可能放他們入城。而且他知道他身為主將,即使逃進城,慘敗如此,崇禎皇帝恐怕也不會饒過他。想到此,他持刀在手,大聲喊道:“兄弟們,和闖賊拚了,能活命,還有賞錢,衝啊!”
說完,周文英一馬當先,向著闖軍衝去。
王進朝本在前麵,看周文英衝了迴去。先是一愣,瞬間反應過來,這周文英是想戴罪立功呢!
想到是自己那邊最先逃的,王進朝額頭上頓時滿是汗珠,於是他也大喊道:“兄弟們,支援周總兵啊!”
無論是大同兵,還是宣府兵都屬於邊兵,戰力自然不素。這樣一路潰逃,死傷無數,有些人心底早就想打迴去了,隻是沒人領頭。
這時看周文英先衝了過去,頓時呀哈哈的衝了過去。
周遇吉看潰卒衝向闖軍,頓時鬆了一口氣,向王屏藩道:“王副將,你向前,用騎射騷擾闖軍,擾亂他們。”
王屏藩抱拳道:“是!”
說完,一揮手,千餘騎兵奔馳而出。
周遇吉又轉向王輔臣,“王輔臣,你向右,尋找敵軍薄弱處衝擊敵陣,同時在右側收攏潰卒,緩撤入城西營壘。”
王輔臣應了一聲,帶著數百騎兵殺了過去。
周文英看到兩翼騎兵上前支援,大喜,更喜的是他發現當前闖軍實際數量並不多,也就幾千人,而他手下的潰卒就有四五千。
雖然丟盔棄甲,有些武器都丟了,但後麵有周遇吉的大軍撐腰,他又有何懼?
想到這裏,周文英以更威猛之姿向前衝去,身後的親兵緊緊跟在後麵,竟一下子把敵人給衝亂了。
闖賊大唿小叫,四散而逃。
而兩邊騎兵沒給他們機會,射箭衝殺,竟將闖軍逼退,並殺死殺傷了數百。
正當周文英他們正準備擴大戰果的時候,一箭突然從闖軍營中射出,直接命中毫無防備的周文英。
周文英大叫一聲,從馬上跌下。
親兵圍上去查看,卻見那箭直中周文英麵門,眼看不活了。
馬寶放在長弓,持刀在手,大聲喊道:“聚陣,援兵馬上到。”
眾闖軍吆喝著聚在一起,舉起盾牌抵檔弓箭。長槍對外,對付騎兵。而弓箭手不時發射,應對想要衝上來的不足。
明軍人數占優,一時卻難以拿下他們。
遠處傳來噠噠的馬蹄聲,是闖軍的援兵到了。
周遇吉看沒了全殲他們的機會,下令交替掩護,退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