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孤注一擲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哲畢竟是現代人,某些觀念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在他這裏完全不適用。
朱由哲看到的是所有女子被困在家中,有才不得施展,這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浪費。
上九流,下九流,醫者恰好屬於中間的那一檔。而就這個職業而言,男女並無太大區別。
也是適合做出改變的職業。
而且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加細心,在照顧人方麵有天然的優勢。就如護士,女性顯然比男性更為合適。
在原平之時,朱由哲便看到無數死傷,而因為醫官數量有限,很多人在得到醫治之前便死了。
而收攏、醫治傷者,往往在戰事之後。有些受傷者,明明隻是小傷,但因為沒人管他們,最後因失血過多而亡。
就這個疑惑,朱由哲曾詢問過周遇吉。為什麽不招募更多醫官,對那些傷者立即醫治?
這個大明最後的脊梁沉默了好久,最後給出一句至今想起,依舊讓朱由哲振聾發聵的話。
因為醫治那些傷者所耗的藥材、精力、時間比他們的命更值錢。
人命無價,那得看是誰的命。
能得到醫治者都是將領,而那些小卒乃至低級的將官,沒人在乎他們的死活。重新招募或者培養一個遠比醫治他們更加簡單。
但在朱由哲看來,把普通士卒當成消耗品,那普通士卒又何不把他們當成隨時可拋棄的存在。
這種做法是錯的,即使這個時代也是如此。要想別人效命,那就首先應該把他們當人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
自那時起,朱由哲就下定決心,應該招募更多的醫官,應該建立醫院,應該給予普通士卒以更多的照顧。
從代州出發之時,朱由哲便寫了一道聖旨,讓人送往京師。從太醫院,還有各地招募會治外傷的醫官一百名,送往代州。
但隨著保定這邊形勢突變,朱由哲又派人通知讓他們前去保定。而又讓馮銓在涿州當地選用醫官二十,以及大量藥材。
躺在床上,朱由哲想著。
或許可以讓一些酒坊多蒸餾幾次,提高酒的純度,直接當醫用酒精用。也可以在傅山發行的報紙上,貼出廣告,重金懸賞,尋找好的金瘡藥。
就是不知,目前雲南白藥有沒有被弄出來。
朱由檢聽朱由哲嘀嘀咕咕,問出來了自己的疑惑。“朕不明白,你為何讓她們兩個去當醫官?她們兩個一個擅舞,一個擅唱,你大可以讓她們像大同那些唱戲的老者一樣,用她們擅長的事來鼓舞軍心啊!”
朱由哲無奈的搖了搖頭,“那她們和歌妓有什麽區別?自小被教授這些,她們會唱,會跳,不是因為喜歡,而是有人讓她們那麽做。她們被迫為之,而並不是喜歡。”
“如果我利用她們這點,繼續讓她們在人前唱啊!跳啊!那我和馮銓那些人有什麽區別?”
“若將來有一天,她們想唱歌了,想跳舞了。我希望那是出於內心的喜歡,而不是其他的。”
“因為直到那時,她們才能真正算個人。”
朱由檢麵露不解,“女子依附男子,這不是應該的嗎?而且,她們本就是人,什麽叫算個人?”
朱由哲笑道:“女子可以依附男子,但得是她們自己選擇,而不是整個社會強迫她們依附。真正的人,要有選擇的權利。”
朱由檢搖了搖頭,“這世上,誰有完全選擇的權利?就算朕,也沒有。你現在為皇帝,應該對此深有體會。你或許不喜歡她們那樣溫順的,但也沒必要為了兩個女子如此例外。”
朱由哲起身,靠著床沿坐著,看向朱由檢道:“我喜歡她們的溫順啊!那麽美,那麽溫順,我又不是太監,為什麽會不喜歡?”
朱由檢一愣,“那你為何那麽做?”
朱由哲搖頭道:“不是為了她們,而是我想做一點改變。”
朱由哲抬頭看向他,“崇禎老哥,我華夏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也是最聰明的民族。但儒家製定了各種規則,優先皇權,維護秩序。當然,這裏麵有各個皇帝不斷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麵對千年未有之變局,儒學的存在會使我們整個民族遠比其他民族更難做出改變。”
朱由檢微微皺眉,他以前聽朱由哲給他講過鴉片戰爭,講過圓明園,講過百年國恥。
朱由哲道:“皇權在這個時代至高無上,皇帝的任何一個舉動就會引人注意。所以,由皇帝來推行這個改變是最容易的。所以,我想試試,從身邊人慢慢做出改變,然後再擴展到整座天下。”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還是有些不理解,他不知道朱由哲所謂的改變是什麽?皇權,儒家,還是其他的什麽。
朱由哲這時卻淡淡的說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麽人們稱杜甫為詩聖了,因為他身係天下萬民。而我想做的,不多,打破桎梏,讓華夏永久站立在世界之巔。”
朱由檢臉上露出鄙視的神色,“滾一邊去,就你,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吧!”
朱由哲哈哈大笑,“也是,先弄死李自成和多爾袞再說。崇禎老哥,以前我覺得即使計策失當,丟了京師,依舊可以南遷。保留半壁江山,然後再掙紮個十幾年,說不一定還能反敗為勝。但現在感覺,或許應該在京師來一場豪賭,把自己的所有賭注都下在裏麵。”
朱由檢麵露疑惑,“除了你給朕講的那些,你還有後招?”
朱由哲點了點頭,“是啊!當時想著用一半力,想著成就成,不成就撤。現在看來,或許拚盡全力,孤注一擲更好。”
說著,朱由哲爬起身,掌了燈。
門外的孟大春看到,進來,“陛下,您還沒睡嗎?”
朱由哲招唿他近前,說道:“大春,朕現在要寫幾道聖旨,你給朕研墨。順便通知人弄點遲來的進來,朕有點餓了。”
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在他這裏完全不適用。
朱由哲看到的是所有女子被困在家中,有才不得施展,這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浪費。
上九流,下九流,醫者恰好屬於中間的那一檔。而就這個職業而言,男女並無太大區別。
也是適合做出改變的職業。
而且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加細心,在照顧人方麵有天然的優勢。就如護士,女性顯然比男性更為合適。
在原平之時,朱由哲便看到無數死傷,而因為醫官數量有限,很多人在得到醫治之前便死了。
而收攏、醫治傷者,往往在戰事之後。有些受傷者,明明隻是小傷,但因為沒人管他們,最後因失血過多而亡。
就這個疑惑,朱由哲曾詢問過周遇吉。為什麽不招募更多醫官,對那些傷者立即醫治?
這個大明最後的脊梁沉默了好久,最後給出一句至今想起,依舊讓朱由哲振聾發聵的話。
因為醫治那些傷者所耗的藥材、精力、時間比他們的命更值錢。
人命無價,那得看是誰的命。
能得到醫治者都是將領,而那些小卒乃至低級的將官,沒人在乎他們的死活。重新招募或者培養一個遠比醫治他們更加簡單。
但在朱由哲看來,把普通士卒當成消耗品,那普通士卒又何不把他們當成隨時可拋棄的存在。
這種做法是錯的,即使這個時代也是如此。要想別人效命,那就首先應該把他們當人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
自那時起,朱由哲就下定決心,應該招募更多的醫官,應該建立醫院,應該給予普通士卒以更多的照顧。
從代州出發之時,朱由哲便寫了一道聖旨,讓人送往京師。從太醫院,還有各地招募會治外傷的醫官一百名,送往代州。
但隨著保定這邊形勢突變,朱由哲又派人通知讓他們前去保定。而又讓馮銓在涿州當地選用醫官二十,以及大量藥材。
躺在床上,朱由哲想著。
或許可以讓一些酒坊多蒸餾幾次,提高酒的純度,直接當醫用酒精用。也可以在傅山發行的報紙上,貼出廣告,重金懸賞,尋找好的金瘡藥。
就是不知,目前雲南白藥有沒有被弄出來。
朱由檢聽朱由哲嘀嘀咕咕,問出來了自己的疑惑。“朕不明白,你為何讓她們兩個去當醫官?她們兩個一個擅舞,一個擅唱,你大可以讓她們像大同那些唱戲的老者一樣,用她們擅長的事來鼓舞軍心啊!”
朱由哲無奈的搖了搖頭,“那她們和歌妓有什麽區別?自小被教授這些,她們會唱,會跳,不是因為喜歡,而是有人讓她們那麽做。她們被迫為之,而並不是喜歡。”
“如果我利用她們這點,繼續讓她們在人前唱啊!跳啊!那我和馮銓那些人有什麽區別?”
“若將來有一天,她們想唱歌了,想跳舞了。我希望那是出於內心的喜歡,而不是其他的。”
“因為直到那時,她們才能真正算個人。”
朱由檢麵露不解,“女子依附男子,這不是應該的嗎?而且,她們本就是人,什麽叫算個人?”
朱由哲笑道:“女子可以依附男子,但得是她們自己選擇,而不是整個社會強迫她們依附。真正的人,要有選擇的權利。”
朱由檢搖了搖頭,“這世上,誰有完全選擇的權利?就算朕,也沒有。你現在為皇帝,應該對此深有體會。你或許不喜歡她們那樣溫順的,但也沒必要為了兩個女子如此例外。”
朱由哲起身,靠著床沿坐著,看向朱由檢道:“我喜歡她們的溫順啊!那麽美,那麽溫順,我又不是太監,為什麽會不喜歡?”
朱由檢一愣,“那你為何那麽做?”
朱由哲搖頭道:“不是為了她們,而是我想做一點改變。”
朱由哲抬頭看向他,“崇禎老哥,我華夏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也是最聰明的民族。但儒家製定了各種規則,優先皇權,維護秩序。當然,這裏麵有各個皇帝不斷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麵對千年未有之變局,儒學的存在會使我們整個民族遠比其他民族更難做出改變。”
朱由檢微微皺眉,他以前聽朱由哲給他講過鴉片戰爭,講過圓明園,講過百年國恥。
朱由哲道:“皇權在這個時代至高無上,皇帝的任何一個舉動就會引人注意。所以,由皇帝來推行這個改變是最容易的。所以,我想試試,從身邊人慢慢做出改變,然後再擴展到整座天下。”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還是有些不理解,他不知道朱由哲所謂的改變是什麽?皇權,儒家,還是其他的什麽。
朱由哲這時卻淡淡的說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麽人們稱杜甫為詩聖了,因為他身係天下萬民。而我想做的,不多,打破桎梏,讓華夏永久站立在世界之巔。”
朱由檢臉上露出鄙視的神色,“滾一邊去,就你,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說吧!”
朱由哲哈哈大笑,“也是,先弄死李自成和多爾袞再說。崇禎老哥,以前我覺得即使計策失當,丟了京師,依舊可以南遷。保留半壁江山,然後再掙紮個十幾年,說不一定還能反敗為勝。但現在感覺,或許應該在京師來一場豪賭,把自己的所有賭注都下在裏麵。”
朱由檢麵露疑惑,“除了你給朕講的那些,你還有後招?”
朱由哲點了點頭,“是啊!當時想著用一半力,想著成就成,不成就撤。現在看來,或許拚盡全力,孤注一擲更好。”
說著,朱由哲爬起身,掌了燈。
門外的孟大春看到,進來,“陛下,您還沒睡嗎?”
朱由哲招唿他近前,說道:“大春,朕現在要寫幾道聖旨,你給朕研墨。順便通知人弄點遲來的進來,朕有點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