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談判2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芳亮看劉宗敏滿臉怒色,唯恐他真的一刀砍了何複,上前一步,問道:“何知府,有些地方我沒有聽明白,還望你不吝賜教。”
何複迴頭看了劉芳亮一眼,點了點頭,“將軍請問。”
劉芳亮道:“今日,我軍大敗,兵力折損嚴重,士氣低落。自保有餘,而進攻不足。”
“就算崇禎皇帝率部撤離,我軍也有很大可能會誤以為那是他的誘敵之計,而不敢第一時間追擊。等我軍反應過來,他恐怕早也逃遠。”
“既然如此,他為何讓你將他的撤離告知我們?這怎麽看起來有點像是故意為之,用你來激我們去進攻,從而在半路上殲滅我軍。”
在說話的過程中,劉芳亮一直緊盯何複的雙眼,妄圖看出些什麽。
但何複好像早料到劉芳亮會有如此之問,苦笑著搖了搖頭,“將軍,若我軍撤離,就算你們心中有所懷疑,最後你們追還是不追?”
劉芳亮愣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當然不會完全置之不理。”
何複點了點頭,“那便對了。陛下所做之事不是擔心你們會攔住他,因為騎兵隨時可以護送他離開。他擔心的是兩軍交戰,從而造成不必要之損失。畢竟騎兵行的快,步卒行的慢。你們即使反應慢,依舊可以追上,兩軍還是要交戰。而這樣的損失,陛下不想看到。”
劉芳亮搖頭笑道:“何知府所言未必有點自欺欺人,若崇禎皇帝不願看到兩軍交戰,不願看到將士折損,那今日又算什麽?你所謂的不願看到兩軍損失,隻是不願看到你們的損失,而隻願看到我軍損失吧!”
何複沒有立即迴答劉芳亮,而是轉身麵向劉宗敏道:“劉將軍,我能否問你一個問題?”
劉宗敏此刻心中也滿是疑惑,右手按在桌子上,“想問就問吧!”
何複立直身子,朗聲道:“若今日我軍擊破闖軍前營後,沒有鳴金收兵,而是集中兵力圍攻闖軍老營。劉將軍,你說勝負之數如何?”
劉宗敏愣了一下,沒想到何複會問這個,他皺了皺眉頭,沉聲道:“我軍雖敗,但尚有五六萬精銳。官軍若來攻,必將遭受慘敗。”
何複笑著搖了搖頭,“陛下說,闖軍兵力不少於官軍,老營士卒戰力甚至勝於官軍。但闖軍前營大敗,軍心士氣低落。若以騎兵不斷襲擾,步卒強攻施壓,堅持下去,他有七成把握擊破闖軍。”
劉宗敏哈哈大笑,“狂妄。讓他來攻啊!看老子怕不怕他?”
何複接著道:“但陛下還說了,困獸猶鬥,若想擊破闖軍,我軍亦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何複轉向劉芳亮,“將軍,我現在可以迴答你的問題了。陛下不忍兩軍折損,但若要有所折損,他隻會將自軍的折損降到最低,今日之戰乃不得已而為之。以往官軍俘虜闖軍,一般都是直接斬殺。但現在,陛下讓我帶迴了你們的一千士卒,就是為了向你們展示他的誠意。”
看劉芳亮緊皺眉頭,何複繼續道:“還有一個原因,陛下撤離之後,會命人留守保定,將之完整獻給闖王。希望闖王入城之後,不殺民,不搶劫,讓城中百姓可以安全生活。”
劉宗敏“哼”了一聲,“他都逃了,還管那麽多幹嗎?我們這次損失了這麽多將士,難道沒有一點補償嗎?”
何複說道:“目前城中除去賞賜有功將士的,還有黃金五千兩,白銀十二萬兩,糧草三十萬石。應該足夠補償將軍了吧!”
劉宗敏愣道:“你說這些東西他不帶走?”
何複點了點頭,“不僅如此。若將來闖軍進攻京師,火炮最為關鍵。城中尚有紅夷大炮六尊,弗朗機炮十二尊,也會一並交給將軍。”
劉宗敏喘著粗氣,滿臉的不可置信。
這些日子,他被城頭的那些火炮轟怕了。自軍雖然也有,但都是些土炮,根本不能和那些紅夷大炮相提並論。
劉芳亮雖然也異常激動,但他依舊保持著清醒。金銀,糧草,這些他都可以理解,換命所用。但留下火炮,不是方便闖軍攻城嗎?“何知府,你確定崇禎皇帝會留下這些火炮,而不是毀掉或者帶走?”
何複點了點頭,“到時候我,還有保定當地的萬餘士卒會留下,直到闖王到來,接收這些金銀,糧草和火炮。我就算不惜命,也不會拿城中的十數萬百姓,及近萬將士的性命和你們玩笑。”
劉宗敏聽出了一些問題,“要等闖王來,你才獻城?”
何複點頭,“你們連日攻城不下,怒氣怨氣混加,我擔心你控製不了你手下的士卒。闖王已稱帝,雖然我並不承認,但他若想天下人承認,就必須要有誠心。若其許諾不殺人,不搶劫,我便信。”
劉宗敏哼了一聲,“虛頭巴腦的臭書生。”
劉芳亮搖了搖頭,“何知府,恕我冒昧。就算你願意為了城中百姓獻城,崇禎皇帝他會願意嗎?要知道火炮可是攻城利器,他豈會那麽簡單就讓你把那些紅夷大炮留下?”
何複臉上表情淡然,“這是陛下自己提出的。至於原因,他不認為你們可以攻到京師?即使能攻到,攻打的未必是大明。”
劉芳亮頓時一愣,“這又是何意?”
何複淡淡道:“滿清聽聞中原大亂,已經決意入關。二十萬眾,其騎兵七八日間便可繞道進入關內,其大軍一個月內便可殺進中原。陛下認為,你們並非他們的對手。”
“誰?”
“那群韃子?”
劉宗敏瞪大了眼睛。
何複搖了搖頭,“都覺得東虜不值一提,但卻不知滿清經過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早已今非昔比。陛下就是看出了這點,即使知道繼續進攻有很大可能勝,依舊停止了進攻。就是為了不讓我們兩敗俱傷,而讓滿清坐收漁翁之利。”
何複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旁邊的士卒,讓他遞給劉宗敏,“這是陛下給闖王的信,或許將來,我二軍還有共同抗擊滿虜的時候。”
何複迴頭看了劉芳亮一眼,點了點頭,“將軍請問。”
劉芳亮道:“今日,我軍大敗,兵力折損嚴重,士氣低落。自保有餘,而進攻不足。”
“就算崇禎皇帝率部撤離,我軍也有很大可能會誤以為那是他的誘敵之計,而不敢第一時間追擊。等我軍反應過來,他恐怕早也逃遠。”
“既然如此,他為何讓你將他的撤離告知我們?這怎麽看起來有點像是故意為之,用你來激我們去進攻,從而在半路上殲滅我軍。”
在說話的過程中,劉芳亮一直緊盯何複的雙眼,妄圖看出些什麽。
但何複好像早料到劉芳亮會有如此之問,苦笑著搖了搖頭,“將軍,若我軍撤離,就算你們心中有所懷疑,最後你們追還是不追?”
劉芳亮愣了一下,隨後點了點頭,“當然不會完全置之不理。”
何複點了點頭,“那便對了。陛下所做之事不是擔心你們會攔住他,因為騎兵隨時可以護送他離開。他擔心的是兩軍交戰,從而造成不必要之損失。畢竟騎兵行的快,步卒行的慢。你們即使反應慢,依舊可以追上,兩軍還是要交戰。而這樣的損失,陛下不想看到。”
劉芳亮搖頭笑道:“何知府所言未必有點自欺欺人,若崇禎皇帝不願看到兩軍交戰,不願看到將士折損,那今日又算什麽?你所謂的不願看到兩軍損失,隻是不願看到你們的損失,而隻願看到我軍損失吧!”
何複沒有立即迴答劉芳亮,而是轉身麵向劉宗敏道:“劉將軍,我能否問你一個問題?”
劉宗敏此刻心中也滿是疑惑,右手按在桌子上,“想問就問吧!”
何複立直身子,朗聲道:“若今日我軍擊破闖軍前營後,沒有鳴金收兵,而是集中兵力圍攻闖軍老營。劉將軍,你說勝負之數如何?”
劉宗敏愣了一下,沒想到何複會問這個,他皺了皺眉頭,沉聲道:“我軍雖敗,但尚有五六萬精銳。官軍若來攻,必將遭受慘敗。”
何複笑著搖了搖頭,“陛下說,闖軍兵力不少於官軍,老營士卒戰力甚至勝於官軍。但闖軍前營大敗,軍心士氣低落。若以騎兵不斷襲擾,步卒強攻施壓,堅持下去,他有七成把握擊破闖軍。”
劉宗敏哈哈大笑,“狂妄。讓他來攻啊!看老子怕不怕他?”
何複接著道:“但陛下還說了,困獸猶鬥,若想擊破闖軍,我軍亦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何複轉向劉芳亮,“將軍,我現在可以迴答你的問題了。陛下不忍兩軍折損,但若要有所折損,他隻會將自軍的折損降到最低,今日之戰乃不得已而為之。以往官軍俘虜闖軍,一般都是直接斬殺。但現在,陛下讓我帶迴了你們的一千士卒,就是為了向你們展示他的誠意。”
看劉芳亮緊皺眉頭,何複繼續道:“還有一個原因,陛下撤離之後,會命人留守保定,將之完整獻給闖王。希望闖王入城之後,不殺民,不搶劫,讓城中百姓可以安全生活。”
劉宗敏“哼”了一聲,“他都逃了,還管那麽多幹嗎?我們這次損失了這麽多將士,難道沒有一點補償嗎?”
何複說道:“目前城中除去賞賜有功將士的,還有黃金五千兩,白銀十二萬兩,糧草三十萬石。應該足夠補償將軍了吧!”
劉宗敏愣道:“你說這些東西他不帶走?”
何複點了點頭,“不僅如此。若將來闖軍進攻京師,火炮最為關鍵。城中尚有紅夷大炮六尊,弗朗機炮十二尊,也會一並交給將軍。”
劉宗敏喘著粗氣,滿臉的不可置信。
這些日子,他被城頭的那些火炮轟怕了。自軍雖然也有,但都是些土炮,根本不能和那些紅夷大炮相提並論。
劉芳亮雖然也異常激動,但他依舊保持著清醒。金銀,糧草,這些他都可以理解,換命所用。但留下火炮,不是方便闖軍攻城嗎?“何知府,你確定崇禎皇帝會留下這些火炮,而不是毀掉或者帶走?”
何複點了點頭,“到時候我,還有保定當地的萬餘士卒會留下,直到闖王到來,接收這些金銀,糧草和火炮。我就算不惜命,也不會拿城中的十數萬百姓,及近萬將士的性命和你們玩笑。”
劉宗敏聽出了一些問題,“要等闖王來,你才獻城?”
何複點頭,“你們連日攻城不下,怒氣怨氣混加,我擔心你控製不了你手下的士卒。闖王已稱帝,雖然我並不承認,但他若想天下人承認,就必須要有誠心。若其許諾不殺人,不搶劫,我便信。”
劉宗敏哼了一聲,“虛頭巴腦的臭書生。”
劉芳亮搖了搖頭,“何知府,恕我冒昧。就算你願意為了城中百姓獻城,崇禎皇帝他會願意嗎?要知道火炮可是攻城利器,他豈會那麽簡單就讓你把那些紅夷大炮留下?”
何複臉上表情淡然,“這是陛下自己提出的。至於原因,他不認為你們可以攻到京師?即使能攻到,攻打的未必是大明。”
劉芳亮頓時一愣,“這又是何意?”
何複淡淡道:“滿清聽聞中原大亂,已經決意入關。二十萬眾,其騎兵七八日間便可繞道進入關內,其大軍一個月內便可殺進中原。陛下認為,你們並非他們的對手。”
“誰?”
“那群韃子?”
劉宗敏瞪大了眼睛。
何複搖了搖頭,“都覺得東虜不值一提,但卻不知滿清經過兩代君王的勵精圖治,早已今非昔比。陛下就是看出了這點,即使知道繼續進攻有很大可能勝,依舊停止了進攻。就是為了不讓我們兩敗俱傷,而讓滿清坐收漁翁之利。”
何複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旁邊的士卒,讓他遞給劉宗敏,“這是陛下給闖王的信,或許將來,我二軍還有共同抗擊滿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