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協議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爾袞不喜歡漢人,他們太滑,一個個都像是長了十個心眼。
夏國相的意思,多爾袞早就聽明白了,吳三桂無非是想等局勢明顯之時再做出選擇。
本來就是兩麵三刀的人,還故裝忠義,聽著就讓人惡心。
夏國相看多爾袞麵色不喜,連忙說道:“攝政王,山海關內有兵卒五萬,鄉勇三萬,其他可提起刀槍戰鬥者不下十萬。這些人都曾是大明的官將和百姓,心中都向著大明。這時就算我家侯爺下定了決心,他們不從,也會引來無窮的麻煩。況且……”
夏國相偷偷看向多爾袞,“況且投靠異族,無論何種原因都會留下千古罵名。若投靠了異族,得了罵名,最後結果還證明選錯了,那可不止是被天下人嗤笑的事了。”
“數萬將士的前途,遼東幾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可都在我家侯爺的肩膀上扛著呢!在學生看來,我家侯爺此刻的選擇沒錯,還望攝政王體諒。”
多爾袞哼了一聲,“體諒?他吳三桂什麽心思,你以為本王不知道嗎?前幾日,要不是他出兵牽製,我大清會隻派出那點人去追擊崇禎皇帝嗎?本王告訴你,香河戰死的大清勇士和他吳三桂脫不了關係。現在本王還沒有找他算賬,倒要本王先體諒他了。”
夏國相搖了搖頭道:“攝政王,我家侯爺是大明的平遼侯,他的次女目前還是太子妃。他聽從天子的命令,出兵增援京師,那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而且,當日出兵,我家侯爺有沒有盡全力,您應該知道啊!”
多爾袞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範文程上前道:“夏公子,吳將軍久鎮遼東,對大清的戰力應該最為清楚。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雄關,也僅限於東側。但若從西側進攻,也沒有那麽難攻,隻是損失大小而已。”
夏國相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當然,侯爺也知道。若大清來攻,拿下山海關並非不可能。但是,大清能承擔多大損失?死一萬人,死兩萬人,還是死四萬,五萬人?”
多爾袞冷聲道:“那又如何?”
夏國相搖了搖頭,“攝政王,大清的敵人可不止我家侯爺,還有闖賊和其他明軍呢!若損失過大,攝政王如何應對其他敵人?”
夏國相搖著頭道:“我不能妄猜我家侯爺的想法,但從他話語中,學生覺得他還是有和大清合作的意向的。如果攝政王連我家侯爺都不能容忍,各地漢人恐怕也不會徹底歸附大清。”
多爾袞冷笑連連,“哼哼,你打的好主意啊!合作,怎麽合作?本王留著吳三桂,難道讓他像前幾日那樣,隨時從山海關出擊,牽製我大清。”
夏國相再次搖頭,“不會了。”
多爾袞愣了一下,“什麽不會了?”
夏國相道:“自即日起,我軍隻守不攻。除非攝政王來攻打山海關,我軍將不再向關內派一兵一卒。”
多爾袞臉色微變,“這是吳三桂的意思?”
夏國相點了點頭。
多爾袞眉頭緊皺,沉默片刻,“本王還是不太敢相信吳三桂。除非,他準許我軍在此處興建壘堡。”
夏國相向四周看了看,笑道:“攝政王是想將我軍堵在山海關內啊!”
多爾袞冷眼看著他,“如何?”
夏國相笑道:“可以。”
多爾袞有些不太相信,“真的?”
夏國相深深的點了點頭,“這是我方的誠意。”
多爾袞笑了,“好。若如此,本王倒是可以再給吳三桂點時間考慮。”
夏國相抱拳道:“謝攝政王體諒。”
範文程緊皺眉頭,開口問道:“夏公子,如此大事,難道吳將軍不親自出麵來和攝政王商議嗎?”
夏國相勾了勾嘴角,笑道:“範大學士,我家侯爺可是山海關主將,人人都看著他呢!若此時他出來麵見大清攝政王,您猜猜山海關內會動蕩成什麽樣子?但您的擔心,學生也能體諒。這樣吧!攝政王可以派人去山海關勸降,我家侯爺可以在使者麵前當麵表明態度。”
範文程道:“書信不行嗎?”
夏國相搖了搖頭,“如將來大清失敗,退迴遼東,雙方接觸這件事就當從來沒發生過。書信這樣的東西,還是算了吧!”
多爾袞瞥了夏國相一眼,眼神有些憤怒,他沒想到夏國相竟然敢當麵如此說話。大清失敗?大清怎麽可能會敗?
範文程這時卻仍舊不死心,“夏公子,無論吳將軍如何想,我軍都不可能一直留著山海關置之不理。你說,吳將軍需要時間考慮,行。但這個時間需要多久,或者什麽時候他才能做出選擇?你總得給個準信,讓攝政王看出吳將軍不是在欺騙我大清。”
多爾袞這時也上了心,直直的看向夏國相。
夏國相皺眉沉思,麵露猶豫,過了半晌,他說道:“既然範大學士問道了,學生便直言吧!有兩條。一是京師失陷,無論落入闖賊還是大清手裏,山海關都會失去憑持。二是山東失陷,海路斷絕,山海關自會全軍而降。”
範文程聽完,沉思片刻,望向多爾袞,“攝政王,奴才感覺吳將軍還是有誠意的。”
多爾袞輕輕的點了點頭,“好!本王也做個保證,在此之前,隻要吳三桂不出兵,我大清便不攻山海關。”
夏國相抱拳行禮,“如此,學生代我家侯爺謝過攝政王。”
多爾袞道:“你迴去告訴吳三桂,若其歸順我大清,可封王,他手下將士依舊由他統領。此外,先汗之十四女和碩公主正是適配年紀,可與吳三桂之子結姻。而至於嫁給大明太子的次女,待攻破京師,救出她後,本王會說服大清皇帝封其為妃。”
看夏國相臉色微變,多爾袞笑著道:“我大清從來不在意這點,別人的女人才是最好的女人。”
夏國相抱了抱拳,“攝政王的話,學生一定帶到。”
說完,夏國相向後一招手,另一騎帶著一食盒向前,“攝政王,今早我家侯爺到海邊垂釣,得大魚一條,特來送予攝政王。”
夏國相的意思,多爾袞早就聽明白了,吳三桂無非是想等局勢明顯之時再做出選擇。
本來就是兩麵三刀的人,還故裝忠義,聽著就讓人惡心。
夏國相看多爾袞麵色不喜,連忙說道:“攝政王,山海關內有兵卒五萬,鄉勇三萬,其他可提起刀槍戰鬥者不下十萬。這些人都曾是大明的官將和百姓,心中都向著大明。這時就算我家侯爺下定了決心,他們不從,也會引來無窮的麻煩。況且……”
夏國相偷偷看向多爾袞,“況且投靠異族,無論何種原因都會留下千古罵名。若投靠了異族,得了罵名,最後結果還證明選錯了,那可不止是被天下人嗤笑的事了。”
“數萬將士的前途,遼東幾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可都在我家侯爺的肩膀上扛著呢!在學生看來,我家侯爺此刻的選擇沒錯,還望攝政王體諒。”
多爾袞哼了一聲,“體諒?他吳三桂什麽心思,你以為本王不知道嗎?前幾日,要不是他出兵牽製,我大清會隻派出那點人去追擊崇禎皇帝嗎?本王告訴你,香河戰死的大清勇士和他吳三桂脫不了關係。現在本王還沒有找他算賬,倒要本王先體諒他了。”
夏國相搖了搖頭道:“攝政王,我家侯爺是大明的平遼侯,他的次女目前還是太子妃。他聽從天子的命令,出兵增援京師,那不是理所應當之事嗎?而且,當日出兵,我家侯爺有沒有盡全力,您應該知道啊!”
多爾袞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範文程上前道:“夏公子,吳將軍久鎮遼東,對大清的戰力應該最為清楚。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雄關,也僅限於東側。但若從西側進攻,也沒有那麽難攻,隻是損失大小而已。”
夏國相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當然,侯爺也知道。若大清來攻,拿下山海關並非不可能。但是,大清能承擔多大損失?死一萬人,死兩萬人,還是死四萬,五萬人?”
多爾袞冷聲道:“那又如何?”
夏國相搖了搖頭,“攝政王,大清的敵人可不止我家侯爺,還有闖賊和其他明軍呢!若損失過大,攝政王如何應對其他敵人?”
夏國相搖著頭道:“我不能妄猜我家侯爺的想法,但從他話語中,學生覺得他還是有和大清合作的意向的。如果攝政王連我家侯爺都不能容忍,各地漢人恐怕也不會徹底歸附大清。”
多爾袞冷笑連連,“哼哼,你打的好主意啊!合作,怎麽合作?本王留著吳三桂,難道讓他像前幾日那樣,隨時從山海關出擊,牽製我大清。”
夏國相再次搖頭,“不會了。”
多爾袞愣了一下,“什麽不會了?”
夏國相道:“自即日起,我軍隻守不攻。除非攝政王來攻打山海關,我軍將不再向關內派一兵一卒。”
多爾袞臉色微變,“這是吳三桂的意思?”
夏國相點了點頭。
多爾袞眉頭緊皺,沉默片刻,“本王還是不太敢相信吳三桂。除非,他準許我軍在此處興建壘堡。”
夏國相向四周看了看,笑道:“攝政王是想將我軍堵在山海關內啊!”
多爾袞冷眼看著他,“如何?”
夏國相笑道:“可以。”
多爾袞有些不太相信,“真的?”
夏國相深深的點了點頭,“這是我方的誠意。”
多爾袞笑了,“好。若如此,本王倒是可以再給吳三桂點時間考慮。”
夏國相抱拳道:“謝攝政王體諒。”
範文程緊皺眉頭,開口問道:“夏公子,如此大事,難道吳將軍不親自出麵來和攝政王商議嗎?”
夏國相勾了勾嘴角,笑道:“範大學士,我家侯爺可是山海關主將,人人都看著他呢!若此時他出來麵見大清攝政王,您猜猜山海關內會動蕩成什麽樣子?但您的擔心,學生也能體諒。這樣吧!攝政王可以派人去山海關勸降,我家侯爺可以在使者麵前當麵表明態度。”
範文程道:“書信不行嗎?”
夏國相搖了搖頭,“如將來大清失敗,退迴遼東,雙方接觸這件事就當從來沒發生過。書信這樣的東西,還是算了吧!”
多爾袞瞥了夏國相一眼,眼神有些憤怒,他沒想到夏國相竟然敢當麵如此說話。大清失敗?大清怎麽可能會敗?
範文程這時卻仍舊不死心,“夏公子,無論吳將軍如何想,我軍都不可能一直留著山海關置之不理。你說,吳將軍需要時間考慮,行。但這個時間需要多久,或者什麽時候他才能做出選擇?你總得給個準信,讓攝政王看出吳將軍不是在欺騙我大清。”
多爾袞這時也上了心,直直的看向夏國相。
夏國相皺眉沉思,麵露猶豫,過了半晌,他說道:“既然範大學士問道了,學生便直言吧!有兩條。一是京師失陷,無論落入闖賊還是大清手裏,山海關都會失去憑持。二是山東失陷,海路斷絕,山海關自會全軍而降。”
範文程聽完,沉思片刻,望向多爾袞,“攝政王,奴才感覺吳將軍還是有誠意的。”
多爾袞輕輕的點了點頭,“好!本王也做個保證,在此之前,隻要吳三桂不出兵,我大清便不攻山海關。”
夏國相抱拳行禮,“如此,學生代我家侯爺謝過攝政王。”
多爾袞道:“你迴去告訴吳三桂,若其歸順我大清,可封王,他手下將士依舊由他統領。此外,先汗之十四女和碩公主正是適配年紀,可與吳三桂之子結姻。而至於嫁給大明太子的次女,待攻破京師,救出她後,本王會說服大清皇帝封其為妃。”
看夏國相臉色微變,多爾袞笑著道:“我大清從來不在意這點,別人的女人才是最好的女人。”
夏國相抱了抱拳,“攝政王的話,學生一定帶到。”
說完,夏國相向後一招手,另一騎帶著一食盒向前,“攝政王,今早我家侯爺到海邊垂釣,得大魚一條,特來送予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