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會兵濟寧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禦藩怒氣再次升騰,“一、你貪生怕死,該殺。二、你擅自撤離,拋棄士卒,該殺。三,你劫掠婦女,洗劫財貨,同樣該殺。有此三罪,你死有餘辜。來人啊!把他拉下去砍了。”
兩名士卒吆喝著上前,直接把武三更拉了下去。
過了一會,一聲慘叫,士卒提著他的腦袋走了過來。“將軍,人已殺!”
楊禦藩看著下麵瑟瑟發抖的千餘士卒,他們都是從濟寧逃迴來的。“他武三更是主將,所以本將殺了他。你們隻是聽從他的命令,這次本將暫且饒了你們。但若有下次,定斬不饒。”
訓完話,楊禦藩下去,依舊氣的渾身發抖,“他奶奶的,這都什麽東西,連土匪都不如。”
錦衣衛從懷中抽出一封信,“將軍,這是陛下剛發來了。”
他叫丁大山,是一名錦衣衛百戶,是崇禎皇帝特意留給楊禦藩的。有監視的意思,但更多的是通信所用。
楊禦藩臉色微變,連忙接過來,打開看去。
丁大山問道:“將軍,出了何事?”
楊禦藩輕輕的歎了一口氣,“清軍圍攻臨沂,士卒損失慘重,陛下有點危險,讓我率部北上。”
丁大山急道:“那將軍,現在我們就去點兵。”
楊禦藩皺眉,“丁百戶,現在清軍已經拿下濟寧,距離任城隻有一日的路程。若我們北上了,清軍攻來怎麽辦?”
丁大山愣了一下,“將軍不想救援陛下?”
楊禦藩連忙搖頭,“不,我想救,但問題是如何救?”
沉默了半晌,楊禦藩道:“以目前我軍的前的情況,不宜抽兵太多,可以讓於七率部直接前往臨沂,救援陛下。北上的事,可交給吾弟楊禦華,讓他在泰安掀起大亂,將清軍吸引過去。”
丁大山搖頭,“軍事的事,末將不懂。但末將知道,若陛下出了什麽意外,將軍擔不起這個責任。”
楊禦藩輕輕的歎了一口氣,“我知道。為了給阿濟格施壓,我會取信給在聊城的張家玉、王燮,以及在徐州的張名振。清軍既然來了,我們就在濟寧給他來一場大戰。”
聊城。
張家玉看完楊禦藩的信,眉頭微蹙,將信遞給王燮,“王總兵,你以為呢!”
王燮看完,搖了搖頭,“不行。城外還有不少清軍,我們如何撇棄他們趕到濟寧城下。別到時候反而被清軍抓到機會,攻破聊城,那就得不償失了。”
魯之璵接過信看了看,說道“但楊將軍說了,我們會師濟寧與清軍決戰,不為取勝,隻為分擔陛下的壓力,逼阿濟格迴援啊!”
王燮冷哼一聲,“從濟寧到臨沂,四百多裏。即使我們能取勝,等消息傳到臨沂,或許城已經破了。我看就是楊禦藩不想擔讓陛下陷入險境的責任,這讓想讓我們在濟寧與清軍決戰。”
魯之璵搖了搖頭,“無論他怎麽想?現在陛下被困臨沂是事實。身為臣子,豈能置君王安危於不顧。”
王燮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這事的確挺難辦。
張家玉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們去,乘船順河而下,清軍攔不住。為了避免清軍趁勢攻城,留守濟寧的兵力不宜太少。我看就去三千士卒吧!但這三千士卒,每一個都應該是老卒、精卒。”
魯之璵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張家玉又看向王燮。
王燮沉默了半晌,最終勉強點頭同意。“誰留守,誰去?”
張家玉道:“我可以率部去,請王總兵留守聊城。”
王燮想了想,“還是我去吧!張公子雖然經曆了一些戰事,但經驗還是不足。此去濟寧,是九死一生之事。我去,你留下守城。”
張家玉臉上有些感動,但仍舊搖了搖頭,“多謝王總兵,但此行是我所下的決定,自應該我前去。”
王燮看張家玉如此堅持,也不再多說,“魯遊擊,那你便和張公子一起去吧!多教教他,千萬不要莽撞行事。”
魯之璵抱拳道:“遵將軍令。”
這時,一個親兵走進屋內,抱拳道:“稟三位將軍,城外有人乘船來,此刻正在院外。”
三人臉色微變,“怎麽又有人來?”
王燮問道:“是誰的人?清軍的,還是我軍的。”
親兵搖頭道:“他沒說,隻說要見了你們的麵才能說。”
王燮暗自罵了一句,“故弄玄虛。”
張家玉開口道:“行了,帶他進來吧!”
不一會,一個粗壯漢子被帶了進來,“小民拜見三位將軍。”
張家玉看著他,“你是何人?”
粗壯漢子抱拳道:“小人名叫丁維漢,家兄是壽張團練把總丁維嶽。”
王燮微微皺眉,“壽張不是已經降了嗎?”
丁維漢搖頭道:“壽張降了,隻因城中官吏不願戰,而家兄絕望之下離開城,迴到了陳家樓聚集士卒,多次拒絕了清軍的納降。”
張家玉皺眉道:“那你這次前來,是奉了你家兄的命令?”
丁維漢點了點頭,“目前家兄已聚兵萬餘,願和三位將軍裏應外合,共破清軍。”
王燮這時連忙搖頭,“萬萬不可。”
丁維漢有些疑惑,“將軍說什麽呢!”
王燮冷笑一聲,“別人不知道,我卻知道。我們被困孤城,內外消息不通。自然是你們說什麽,便是什麽了。你們肯定已經投降清軍,來此是因為難以破城,而故意說這些話讓我軍出城的。如果我所料不錯,清軍早已在城外設下了埋伏。”
丁維漢滿臉通紅,“將軍,我等懷赤誠而來,你為何如此侮辱我們?”
王燮還欲說,卻見張家玉擺了擺手,“丁維漢,此事事關重大,關係數萬將士的生死和聊城能否得到保全。總不能你幾句話,就讓我們完全信了你吧!”
丁維漢惱怒道:“你們若不信,可以隨我去陳家樓啊!看看我們到底有沒有投靠清軍?或者,你們給我們說件事,我們做成了,那便說明我們沒有投靠清軍。”
張家玉想了想,說道:“城外清軍的糧草就存在張秋,不知你們能否燒了他們的糧草。”
魯之璵臉色微變,糧草重地,肯定有重兵把守,這任務很難完成。
但丁維漢卻直接道:“好,你們等我的消息。”
兩名士卒吆喝著上前,直接把武三更拉了下去。
過了一會,一聲慘叫,士卒提著他的腦袋走了過來。“將軍,人已殺!”
楊禦藩看著下麵瑟瑟發抖的千餘士卒,他們都是從濟寧逃迴來的。“他武三更是主將,所以本將殺了他。你們隻是聽從他的命令,這次本將暫且饒了你們。但若有下次,定斬不饒。”
訓完話,楊禦藩下去,依舊氣的渾身發抖,“他奶奶的,這都什麽東西,連土匪都不如。”
錦衣衛從懷中抽出一封信,“將軍,這是陛下剛發來了。”
他叫丁大山,是一名錦衣衛百戶,是崇禎皇帝特意留給楊禦藩的。有監視的意思,但更多的是通信所用。
楊禦藩臉色微變,連忙接過來,打開看去。
丁大山問道:“將軍,出了何事?”
楊禦藩輕輕的歎了一口氣,“清軍圍攻臨沂,士卒損失慘重,陛下有點危險,讓我率部北上。”
丁大山急道:“那將軍,現在我們就去點兵。”
楊禦藩皺眉,“丁百戶,現在清軍已經拿下濟寧,距離任城隻有一日的路程。若我們北上了,清軍攻來怎麽辦?”
丁大山愣了一下,“將軍不想救援陛下?”
楊禦藩連忙搖頭,“不,我想救,但問題是如何救?”
沉默了半晌,楊禦藩道:“以目前我軍的前的情況,不宜抽兵太多,可以讓於七率部直接前往臨沂,救援陛下。北上的事,可交給吾弟楊禦華,讓他在泰安掀起大亂,將清軍吸引過去。”
丁大山搖頭,“軍事的事,末將不懂。但末將知道,若陛下出了什麽意外,將軍擔不起這個責任。”
楊禦藩輕輕的歎了一口氣,“我知道。為了給阿濟格施壓,我會取信給在聊城的張家玉、王燮,以及在徐州的張名振。清軍既然來了,我們就在濟寧給他來一場大戰。”
聊城。
張家玉看完楊禦藩的信,眉頭微蹙,將信遞給王燮,“王總兵,你以為呢!”
王燮看完,搖了搖頭,“不行。城外還有不少清軍,我們如何撇棄他們趕到濟寧城下。別到時候反而被清軍抓到機會,攻破聊城,那就得不償失了。”
魯之璵接過信看了看,說道“但楊將軍說了,我們會師濟寧與清軍決戰,不為取勝,隻為分擔陛下的壓力,逼阿濟格迴援啊!”
王燮冷哼一聲,“從濟寧到臨沂,四百多裏。即使我們能取勝,等消息傳到臨沂,或許城已經破了。我看就是楊禦藩不想擔讓陛下陷入險境的責任,這讓想讓我們在濟寧與清軍決戰。”
魯之璵搖了搖頭,“無論他怎麽想?現在陛下被困臨沂是事實。身為臣子,豈能置君王安危於不顧。”
王燮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這事的確挺難辦。
張家玉沉默了一會,說道:“我們去,乘船順河而下,清軍攔不住。為了避免清軍趁勢攻城,留守濟寧的兵力不宜太少。我看就去三千士卒吧!但這三千士卒,每一個都應該是老卒、精卒。”
魯之璵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張家玉又看向王燮。
王燮沉默了半晌,最終勉強點頭同意。“誰留守,誰去?”
張家玉道:“我可以率部去,請王總兵留守聊城。”
王燮想了想,“還是我去吧!張公子雖然經曆了一些戰事,但經驗還是不足。此去濟寧,是九死一生之事。我去,你留下守城。”
張家玉臉上有些感動,但仍舊搖了搖頭,“多謝王總兵,但此行是我所下的決定,自應該我前去。”
王燮看張家玉如此堅持,也不再多說,“魯遊擊,那你便和張公子一起去吧!多教教他,千萬不要莽撞行事。”
魯之璵抱拳道:“遵將軍令。”
這時,一個親兵走進屋內,抱拳道:“稟三位將軍,城外有人乘船來,此刻正在院外。”
三人臉色微變,“怎麽又有人來?”
王燮問道:“是誰的人?清軍的,還是我軍的。”
親兵搖頭道:“他沒說,隻說要見了你們的麵才能說。”
王燮暗自罵了一句,“故弄玄虛。”
張家玉開口道:“行了,帶他進來吧!”
不一會,一個粗壯漢子被帶了進來,“小民拜見三位將軍。”
張家玉看著他,“你是何人?”
粗壯漢子抱拳道:“小人名叫丁維漢,家兄是壽張團練把總丁維嶽。”
王燮微微皺眉,“壽張不是已經降了嗎?”
丁維漢搖頭道:“壽張降了,隻因城中官吏不願戰,而家兄絕望之下離開城,迴到了陳家樓聚集士卒,多次拒絕了清軍的納降。”
張家玉皺眉道:“那你這次前來,是奉了你家兄的命令?”
丁維漢點了點頭,“目前家兄已聚兵萬餘,願和三位將軍裏應外合,共破清軍。”
王燮這時連忙搖頭,“萬萬不可。”
丁維漢有些疑惑,“將軍說什麽呢!”
王燮冷笑一聲,“別人不知道,我卻知道。我們被困孤城,內外消息不通。自然是你們說什麽,便是什麽了。你們肯定已經投降清軍,來此是因為難以破城,而故意說這些話讓我軍出城的。如果我所料不錯,清軍早已在城外設下了埋伏。”
丁維漢滿臉通紅,“將軍,我等懷赤誠而來,你為何如此侮辱我們?”
王燮還欲說,卻見張家玉擺了擺手,“丁維漢,此事事關重大,關係數萬將士的生死和聊城能否得到保全。總不能你幾句話,就讓我們完全信了你吧!”
丁維漢惱怒道:“你們若不信,可以隨我去陳家樓啊!看看我們到底有沒有投靠清軍?或者,你們給我們說件事,我們做成了,那便說明我們沒有投靠清軍。”
張家玉想了想,說道:“城外清軍的糧草就存在張秋,不知你們能否燒了他們的糧草。”
魯之璵臉色微變,糧草重地,肯定有重兵把守,這任務很難完成。
但丁維漢卻直接道:“好,你們等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