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欺詐
崇禎十七年:這個大明還有救 作者:太白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牛金星緊皺眉頭。
對於這件事,他十分擔心,也是大部分順軍高層最擔心之事。
寧完我數次前來,給牛金星的感覺就是清軍入關隻是為了趁亂劫掠一番的。
但範文程上次前來,卻給了所有人另外一種感覺,那就是清軍入關就是為了來奪取天下的。
就像李過所言,哪有全族出動來劫掠的?哪有小族使臣如此高瞻遠慮的?
這也使牛金星意識到,寧完我很有可能一直在欺騙他,這也是他這次對寧完我如此冷淡的原因。
但此刻再聽寧完我的話,牛金星意識到在滿清內部可能存在兩股勢力。
一股如範文程,力主入主中原,奪取天下,開啟萬世基業。
另一股如寧完我,還真是隻想來劫掠一番的。
心中有了計較,寧完我臉上顯現出淡淡笑意。“寧先生,不知現在多爾袞的打算是?”
寧完我握著拳頭,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臉上露出堅毅之色,“恩相,遼地失陷,無數漢家兒郎淪為東虜奴仆,但並非每個人都如範文程那樣甘心為奴為仆的。況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能力再出眾,貢獻再大,東虜就能完全把他當成自己人嗎?況且,引異族入關,那可是會留下千古罵名的。我寧完我可不願做那樣的人。”
牛金星微微點頭,“寧先生高義,在下佩服。”
寧完我麵露感動,抱拳道:“恩相不以我趨炎東虜,而願意真心以待,寧某就是萬死也難報恩相大恩。可憐我遼東百萬漢人引頸相望,如嬰兒期盼父母,希望有朝一日擺脫東虜統治,但明廷無能。現在我們能指望的隻有大順皇帝以及恩相您啊!”
牛金星心中似乎也有點觸動,長歎一聲,“寧先生放心。等奪取京師,平定偽明,我一定說服陛下派兵東征,掃清東虜,解救遼東萬千百姓。”
寧完我激動的難以自已,雙目垂淚,千感萬謝。
牛金星又出言安慰了一番,話題又轉到牛金星所關心的清軍動向,尤其是多爾袞本人的心思上。
這時的寧完我也不再顧左右而言他,沉聲道:“恩相,多爾袞有野心,但說到底,他隻是大清的攝政王而不是大清的皇帝。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他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就如這次,留在京畿,集全軍之力擊敗順軍,奪取京師,定鼎天下乃上策,也是多爾袞想做的。但大清內很多人卻唯恐其立下大功,從而之後行廢立之事,因此極力反對。這其中最堅決者便是皇太極長子豪哥,以及鄭親王濟爾啥朗。”
牛金星輕輕點頭,對於滿清內部的爭鬥他雖不甚了解,也知道福臨那個幼子為帝是雙方彼此妥協的結果。
寧完我繼續道:“東虜乃塞外蠻族,茹毛飲血。如多爾袞那樣高瞻遠矚者乃是少數,多數為見小利而忘義之愚蠢之徒。多爾袞傾族前來,已有近三月。期間雖有斬獲,但遠遠無法壓製軍中高層逐利之心。為了壓製,或者說是舒緩其心,恩相以為其該如何?”
牛金星皺眉沉思片刻,才試探著問道:“莫非是準其四處劫掠,以穩固軍心?”
寧完我點了點頭,“北地殘破卻兵強馬壯,南地富裕卻兵弱人怯。如何抉擇,不言而明。”
“恩相,一旦多爾袞引兵南下,大順軍隊便可傾力攻取京師,席卷北地。然後趁其兩虎相爭,出兵向東,截斷東虜退往遼東之路。後路被斷,其軍心必亂,到時候多爾袞便隻有投降大順一條路可走,畢竟其和大明可有深仇啊!”
“之後,順王大可以先穩定其心,封多爾袞為遼東王。行驅狼吞虎之策,令其為攻明先鋒。待其兩敗俱傷之時,先平虜,再滅明,這天下還不是囊中之物?
牛金星臉上呈現凝重之色,眉頭不由得擰了起來。能做到大順丞相,他並非愚笨之徒。寧完我說的的確很好,但細想之下,更像是書生之言,難以實現。
但牛金星不打算打擊寧完我的熱情,隻是緩聲道:“寧先生說的有理,但本官有些疑問,卻不知寧先生能否解答一二?”
看牛金星定定看向自己,寧完我連忙道:“恩相請言。”
牛金星用手指輕輕的敲動了一下桌麵,沉聲道:“寧先生,如你所說,多爾袞乃有野心之梟雄。就算其引兵南下,也定會留出足夠人馬,哪會輕易被截斷後路?”
“另者,其引兵南下之後,我大順攻打京城。京師城高牆厚,防守嚴密,若我軍因此而折損嚴重,到時候坐收漁翁之利的恐怕是東虜或者大明吧!”
寧完我笑著搖了搖頭,“恩相所慮極是,但您看錯了三點。”
“哦?”
牛金星露出驚訝之色,“請先生指教?”
寧完我捋著自己的胡須,笑著道:“第一點,您高看了攻破京城的難度。京城牆雖高,城雖厚,但說到底,還是要靠人去守。崇禎南逃,誰都知道這京城已是棄城。外無援兵,城池遲早會破,他們在為誰守城?”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城中將士十數萬,目前之所以還算穩固,乃因為沒有強攻。一旦攻城,血肉橫飛,時刻都會喪命,其還能久抗乎?到時候隻要數百兵卒打開城門,順軍便可攻入京城。”
“況且,我聽說城內軍餉已減半,糧草供應也顯不足。。這種情況下,攻入京城並非難事。”
看牛金星輕輕點頭,寧完我滿臉堆笑,接著道:“除此之外,恩相也高估了清軍的戰力,同時還低估了明軍的戰力。”
“清軍之前數次入關,皆尋長城破損處突入,真正實打實之攻城少之又少。並非其聰慧,乃是不敢和不能也!”
牛金星微微皺眉,“但此次清軍入關,卻實打實的攻下數座城池。”
“哈哈哈!”
寧完我大笑不止,“恩相,你錯也!東虜這次之所以能攻城掠地,乃是崇禎皇帝將主力前去對抗大順,否則其早已一敗塗地。”
對於這件事,他十分擔心,也是大部分順軍高層最擔心之事。
寧完我數次前來,給牛金星的感覺就是清軍入關隻是為了趁亂劫掠一番的。
但範文程上次前來,卻給了所有人另外一種感覺,那就是清軍入關就是為了來奪取天下的。
就像李過所言,哪有全族出動來劫掠的?哪有小族使臣如此高瞻遠慮的?
這也使牛金星意識到,寧完我很有可能一直在欺騙他,這也是他這次對寧完我如此冷淡的原因。
但此刻再聽寧完我的話,牛金星意識到在滿清內部可能存在兩股勢力。
一股如範文程,力主入主中原,奪取天下,開啟萬世基業。
另一股如寧完我,還真是隻想來劫掠一番的。
心中有了計較,寧完我臉上顯現出淡淡笑意。“寧先生,不知現在多爾袞的打算是?”
寧完我握著拳頭,並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臉上露出堅毅之色,“恩相,遼地失陷,無數漢家兒郎淪為東虜奴仆,但並非每個人都如範文程那樣甘心為奴為仆的。況且,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能力再出眾,貢獻再大,東虜就能完全把他當成自己人嗎?況且,引異族入關,那可是會留下千古罵名的。我寧完我可不願做那樣的人。”
牛金星微微點頭,“寧先生高義,在下佩服。”
寧完我麵露感動,抱拳道:“恩相不以我趨炎東虜,而願意真心以待,寧某就是萬死也難報恩相大恩。可憐我遼東百萬漢人引頸相望,如嬰兒期盼父母,希望有朝一日擺脫東虜統治,但明廷無能。現在我們能指望的隻有大順皇帝以及恩相您啊!”
牛金星心中似乎也有點觸動,長歎一聲,“寧先生放心。等奪取京師,平定偽明,我一定說服陛下派兵東征,掃清東虜,解救遼東萬千百姓。”
寧完我激動的難以自已,雙目垂淚,千感萬謝。
牛金星又出言安慰了一番,話題又轉到牛金星所關心的清軍動向,尤其是多爾袞本人的心思上。
這時的寧完我也不再顧左右而言他,沉聲道:“恩相,多爾袞有野心,但說到底,他隻是大清的攝政王而不是大清的皇帝。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他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
“就如這次,留在京畿,集全軍之力擊敗順軍,奪取京師,定鼎天下乃上策,也是多爾袞想做的。但大清內很多人卻唯恐其立下大功,從而之後行廢立之事,因此極力反對。這其中最堅決者便是皇太極長子豪哥,以及鄭親王濟爾啥朗。”
牛金星輕輕點頭,對於滿清內部的爭鬥他雖不甚了解,也知道福臨那個幼子為帝是雙方彼此妥協的結果。
寧完我繼續道:“東虜乃塞外蠻族,茹毛飲血。如多爾袞那樣高瞻遠矚者乃是少數,多數為見小利而忘義之愚蠢之徒。多爾袞傾族前來,已有近三月。期間雖有斬獲,但遠遠無法壓製軍中高層逐利之心。為了壓製,或者說是舒緩其心,恩相以為其該如何?”
牛金星皺眉沉思片刻,才試探著問道:“莫非是準其四處劫掠,以穩固軍心?”
寧完我點了點頭,“北地殘破卻兵強馬壯,南地富裕卻兵弱人怯。如何抉擇,不言而明。”
“恩相,一旦多爾袞引兵南下,大順軍隊便可傾力攻取京師,席卷北地。然後趁其兩虎相爭,出兵向東,截斷東虜退往遼東之路。後路被斷,其軍心必亂,到時候多爾袞便隻有投降大順一條路可走,畢竟其和大明可有深仇啊!”
“之後,順王大可以先穩定其心,封多爾袞為遼東王。行驅狼吞虎之策,令其為攻明先鋒。待其兩敗俱傷之時,先平虜,再滅明,這天下還不是囊中之物?
牛金星臉上呈現凝重之色,眉頭不由得擰了起來。能做到大順丞相,他並非愚笨之徒。寧完我說的的確很好,但細想之下,更像是書生之言,難以實現。
但牛金星不打算打擊寧完我的熱情,隻是緩聲道:“寧先生說的有理,但本官有些疑問,卻不知寧先生能否解答一二?”
看牛金星定定看向自己,寧完我連忙道:“恩相請言。”
牛金星用手指輕輕的敲動了一下桌麵,沉聲道:“寧先生,如你所說,多爾袞乃有野心之梟雄。就算其引兵南下,也定會留出足夠人馬,哪會輕易被截斷後路?”
“另者,其引兵南下之後,我大順攻打京城。京師城高牆厚,防守嚴密,若我軍因此而折損嚴重,到時候坐收漁翁之利的恐怕是東虜或者大明吧!”
寧完我笑著搖了搖頭,“恩相所慮極是,但您看錯了三點。”
“哦?”
牛金星露出驚訝之色,“請先生指教?”
寧完我捋著自己的胡須,笑著道:“第一點,您高看了攻破京城的難度。京城牆雖高,城雖厚,但說到底,還是要靠人去守。崇禎南逃,誰都知道這京城已是棄城。外無援兵,城池遲早會破,他們在為誰守城?”
“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城中將士十數萬,目前之所以還算穩固,乃因為沒有強攻。一旦攻城,血肉橫飛,時刻都會喪命,其還能久抗乎?到時候隻要數百兵卒打開城門,順軍便可攻入京城。”
“況且,我聽說城內軍餉已減半,糧草供應也顯不足。。這種情況下,攻入京城並非難事。”
看牛金星輕輕點頭,寧完我滿臉堆笑,接著道:“除此之外,恩相也高估了清軍的戰力,同時還低估了明軍的戰力。”
“清軍之前數次入關,皆尋長城破損處突入,真正實打實之攻城少之又少。並非其聰慧,乃是不敢和不能也!”
牛金星微微皺眉,“但此次清軍入關,卻實打實的攻下數座城池。”
“哈哈哈!”
寧完我大笑不止,“恩相,你錯也!東虜這次之所以能攻城掠地,乃是崇禎皇帝將主力前去對抗大順,否則其早已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