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想到龍四海施展時,天空那金燦燦的巨大手掌,不禁心馳神往。
難怪仙念說,特別適合身體強大後的自己,龍象之力乃純粹的肉體之力,而龍象般若功,是將極致的肉體之力以強大的靈力為基礎,無限增強釋放的技法。
龍象般若功隻有三式,第一式便是龍象般若掌,龍四海當初施展的便是這一式。
第二式,龍象般若指,將力量極度凝聚,形成威力更加強大的攻擊。這個與常樂曾經練習過的以點破麵是一個道理。
第三式,龍象力爆,當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後,隨意的一擊,都會造成爆炸般的威力。
如果沒有那三個字,這湮煞劫雷體與龍象般若功,絕對可以說是為常樂量身打造的。
但最讓常樂高興的,是這龍象般若功,正好彌補他因為沒有趁手兵器,而驟然降低的戰力。
天亮後,常樂、葉南依與景明昊等人一同離去。
景明昊決定和常樂一起,迴大夏為這場戰爭出一份力。
大夏的戰爭,也在血與火的交織中持續。
東濱。
襲擊炮台與炮塔的數萬東桑間諜,全部被誅殺,無一活口。一些憤怒的士兵,甚至將敵人的屍體砍成了肉泥。
大夏新兵組成的地麵部隊同樣損失慘重,這些間諜一旦受到重創,便毫不猶豫的自爆,根本不將自己的性命當迴事。
數萬間諜的死亡,竟然造成了超過十萬地麵部隊傷亡的慘重代價。
海岸線上的炮台陣地與炮塔陣地,早就被鮮血,碎肉,屍體覆蓋了一層又一層,濃鬱的血腥味隨著海風迅速擴散……
海麵上空,鎮東軍將士成功將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的強者,攔截在國土之外。
雙方的大戰,從夜間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因為大戰的能量衝擊,東桑帝國的戰艦和運輸艦被掀翻數百艘,無數東桑帝國與煜王軍隊的洞天境以下士兵葬身大海。
本來勢均力敵的雙方強者,卻在劍元宗強者的突然插手後,變的勝負立現。
當劍元宗數百名神藏境強者,突然對鎮東軍強者出手後,鎮東軍的傷亡迅速激增,開始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陸地上空。
東桑帝國的戰艦與運輸艦趁機靠岸,戰艦上的靈力炮,毫不停歇的向遠處的大夏國土發動地毯式轟炸。
而運輸艦上的東桑士兵,一個個獰笑著舉起兵器,向大夏皇朝的城池衝去。煜王叛軍的將士,緊緊跟在東桑帝國士兵身後,向大夏城池發起進攻。
東珠州,東濱十一州最靠近海岸線的一州。
東珠城城門緊閉,城牆上堆滿了無數被符文加持的靈力炮彈,千門靈力炮的炮口,猙獰的向遠處的敵人露出獠牙。
城內的大街小巷,樹梢屋頂,到處都是鎮東軍與新兵,他們將在這座號稱東濱明珠的城池內迎擊敵軍。
很多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握著兵器的手在發抖,但他們的眼神卻火熱與堅毅。
這不是訓練,更不是過家家,這是血與火的戰場,是生與死的戰鬥。
臨近中午時。
“放!”
隨著一聲暴喝,城牆上千炮齊鳴,靈力炮咆哮著向侵略者與背叛者發出不屈的怒吼。
一前一後兩排靈力炮輪流發射,毫不間斷,無數符文加持的靈力炮彈射向敵軍,在敵軍陣營裏落地開花,慘叫聲響成一片,殘肢斷臂與鮮血四散飛揚!
靈力炮的持續攻擊,給東桑軍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跟在後麵的煜王叛軍,反而傷亡很小。
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立刻停止前進,派出小股炮灰軍隊進行遠程攻擊。
無論是東桑的軍隊,還是煜王的叛軍,靈力的攻擊距離都遠遠不如靈力炮。可就是這樣不斷被派出的小股軍隊,卻不斷消耗著鎮東軍的符文靈力炮彈。
隻要靈力炮停止攻擊,這小股軍隊就會迅速向前推進,一旦達到攻擊範圍後,便會對城牆上的靈力炮發起猛攻。
而城牆上鎮東軍的遠程靈力攻擊,卻很難給敵軍造成致命傷害,因為對方的鎧甲品級更高。
靈力炮不斷的發射,東桑與煜王叛軍不斷派出小股炮灰軍隊。
直到符文靈力炮彈隻夠兩輪齊射時,鎮東軍的靈力炮安靜了。
一位中年將領高唿:“沒有炮彈了,鎮東軍的兄弟們,隨我出城殺敵,新兵在城內做好準備!開城門,殺!”
“殺!”
“殺!”
在東桑大軍與煜王叛軍的注視下,東珠城的城門打開了,無數鎮東軍蜂擁而出,殺氣騰騰的看向遠處的敵軍。
“哈哈哈哈!他們的炮彈用完了,都給我上,殺光他們,搶光他們,燒光他們。哈哈哈哈!殺呀!”
東桑帝國的將領大喜過望,終於將對方的炮彈耗光了,高聲呐喊著指揮士兵衝上去。
可就在東桑的軍隊進入靈力炮的射程後,靈力炮發出了最後的兩輪齊射。
頓時讓東桑軍隊死傷一片,將領大聲怒吼著撤退。
對峙持續了半個時辰,之後由煜王叛軍率先發起攻擊,東桑軍隊在後。
最原始血腥的戰鬥拉開了帷幕。
兵對兵,將對將!空中與地麵的兩個戰場喊殺聲震天,靈力縱橫交錯,碰撞交織。
殺的是天昏地暗,風雲變色,日月無光!
空中不斷有屍體或者殘屍落下,地麵不斷有人倒下或者自爆。
東珠城外早已經血流成河,屍體堆積如山。
城外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雙方盡皆人困馬乏,這才鳴金收兵。
這一戰,鎮東軍陣亡七萬餘人,東桑與煜王的軍隊合計死亡六萬餘人。
天亮後,鎮東軍的空中力量再次遭到劍元宗強者突襲,兵敗如山倒,匆匆退迴東珠城。
而雙方地麵部隊的第二場大戰,又是持續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劍元宗的數萬凝神境弟子,成為了壓垮鎮東軍地麵部隊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雙方第三次在東珠城外開戰不久,劍元宗數萬弟子突然從側方殺出,鎮東軍開始了全麵潰敗。
猝不及防的鎮東軍,被殺的死傷慘重,狼狽逃入城中,緊閉城門,準備以城池為據點,進行防守戰。
又過三天,東珠城東城門與南城門被攻破,東麵城牆被轟塌,東桑帝國的軍隊,與煜王叛軍蜂擁入城。
東珠城內整整持續了七天的巷戰開始了。
開戰第十四天,鎮東大將軍秦國柱接到秘密軍令:保存實力,全員撤退!
秦國柱顫抖的手緊緊捏著手裏的密信,猩紅的雙眼似要滴出血來。
仗打了十三天,一百萬鎮東軍戰死五十餘萬,百夫長全部陣亡,千夫長十不存一,副將全部戰死,偏將戰死四人。新兵剩餘不足十萬。
東濱十一州最美最大的城池,幾乎被打成了平地。
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才將東桑數十萬大軍幾乎全滅,煜王叛軍剩餘不足三十萬,東桑與煜王的殘軍正狼狽逃向海邊。
這個時候卻命令部隊撤退,秦國柱不甘,憤怒,委屈!
可沒到一炷香時間,第二道密令到了:“速速撤退,放敵深入!”
秦國柱看到這個字跡後沉默良久,這是鎮國公親手所寫。
“命令,所有鎮東軍與新兵,立即全部撤往東離州,不得延誤,違者軍法處置!”
這道命令意味著,十一州之東珠州徹底淪陷!
這場持續了十三天的東珠州大戰結束了,這也是戰爭爆發後,持續時間最久的城池攻防戰。
這一戰,鎮東軍陣亡四十一萬人,新兵陣亡四十六萬。
開戰前,東桑帝國軍部將領曾叫囂,七天之內拿下東濱十一州。
如今用了十三天時間,得到的卻是幾乎全軍覆沒。東桑帝國六十萬大軍剩餘不足兩萬,煜王叛軍剩餘二十七萬餘人。
當東桑與煜王的殘兵倉惶逃至海邊時,卻發現身後的追兵早就不見了蹤影。
簡單的休整後,煜王叛軍派出偵察斥候。
可斥候帶迴來的消息,卻讓眾人莫名其妙。
鎮東軍撤退了,而且是全部撤退,如今東部海岸和東珠州,已經沒有一個大夏軍人!
東桑帝國的一位將領喜出望外,連忙與東桑帝國軍部取得聯係,請求東桑緊急征兵,派來大夏。
兩天後,無數艘運輸艦抵達大海東部海岸,東桑新召的六十萬大軍開始登陸……
而有了東珠城作為據點,東桑的運輸艦,可以不斷的運來補給與新兵。
鎮東軍雖然撤走了,但留給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的,是已經成為廢墟,並且早已經空無一人的東珠城。
很顯然,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東珠城的所有百姓,就已經全部帶著值錢的東西撤離了。
……
南濱的戰局,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麵倒的態勢。
因為海嘯的緣故,沒有遭到任何地麵部隊反攻與攔截的圖律王朝戰艦,將戰艦上的靈力炮,全部對準了空中的安南軍。
幾輪攻擊後,安南軍的洞天境以上強者開始撤退,不斷撤退,一直退到安南軍地麵部隊修築工事的上空。
雖然安南軍拚死抵抗,但麵對狂風驟雨般的靈力炮攻擊,頑強抵抗三天後,在傷亡無比慘重,無法做出有效反擊的情況下,安南軍隻能無奈的放棄這大夏最南邊的大城,天南郡!
十郡之天南郡失守!
剩餘七十餘萬安南軍,三十餘萬新兵,全員撤退到寶南郡,準備在寶南郡與敵軍決一死戰!
兩天後,沒找到任何補給,甚至沒找到任何人的圖律大軍與煜王叛軍,氣勢洶洶的殺向寶南郡。
找不到糧食補給,他們喝了兩天海水,士兵們全都下海捕魚,如今要把全部的怒火,發泄到寶南郡中那些安南軍的身上。
可安南軍采取的,竟然不是一決生死,而是全麵防禦。
全城一半的靈石,被集中到守護大陣,其餘一半配發到每一位士兵手中,隨時補充靈力。
所有符文炮彈被搬上城牆,靈力炮始終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
守護大陣保持關閉的狀態,隻要敵軍不攻擊,絕不開啟大陣,看看誰能耗過誰?
而敵軍一旦攻擊寶南郡,首先準備挨幾輪靈力炮,然後再去麵對守護大陣。
難怪仙念說,特別適合身體強大後的自己,龍象之力乃純粹的肉體之力,而龍象般若功,是將極致的肉體之力以強大的靈力為基礎,無限增強釋放的技法。
龍象般若功隻有三式,第一式便是龍象般若掌,龍四海當初施展的便是這一式。
第二式,龍象般若指,將力量極度凝聚,形成威力更加強大的攻擊。這個與常樂曾經練習過的以點破麵是一個道理。
第三式,龍象力爆,當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後,隨意的一擊,都會造成爆炸般的威力。
如果沒有那三個字,這湮煞劫雷體與龍象般若功,絕對可以說是為常樂量身打造的。
但最讓常樂高興的,是這龍象般若功,正好彌補他因為沒有趁手兵器,而驟然降低的戰力。
天亮後,常樂、葉南依與景明昊等人一同離去。
景明昊決定和常樂一起,迴大夏為這場戰爭出一份力。
大夏的戰爭,也在血與火的交織中持續。
東濱。
襲擊炮台與炮塔的數萬東桑間諜,全部被誅殺,無一活口。一些憤怒的士兵,甚至將敵人的屍體砍成了肉泥。
大夏新兵組成的地麵部隊同樣損失慘重,這些間諜一旦受到重創,便毫不猶豫的自爆,根本不將自己的性命當迴事。
數萬間諜的死亡,竟然造成了超過十萬地麵部隊傷亡的慘重代價。
海岸線上的炮台陣地與炮塔陣地,早就被鮮血,碎肉,屍體覆蓋了一層又一層,濃鬱的血腥味隨著海風迅速擴散……
海麵上空,鎮東軍將士成功將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的強者,攔截在國土之外。
雙方的大戰,從夜間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日上三竿。
因為大戰的能量衝擊,東桑帝國的戰艦和運輸艦被掀翻數百艘,無數東桑帝國與煜王軍隊的洞天境以下士兵葬身大海。
本來勢均力敵的雙方強者,卻在劍元宗強者的突然插手後,變的勝負立現。
當劍元宗數百名神藏境強者,突然對鎮東軍強者出手後,鎮東軍的傷亡迅速激增,開始節節敗退,一直退到陸地上空。
東桑帝國的戰艦與運輸艦趁機靠岸,戰艦上的靈力炮,毫不停歇的向遠處的大夏國土發動地毯式轟炸。
而運輸艦上的東桑士兵,一個個獰笑著舉起兵器,向大夏皇朝的城池衝去。煜王叛軍的將士,緊緊跟在東桑帝國士兵身後,向大夏城池發起進攻。
東珠州,東濱十一州最靠近海岸線的一州。
東珠城城門緊閉,城牆上堆滿了無數被符文加持的靈力炮彈,千門靈力炮的炮口,猙獰的向遠處的敵人露出獠牙。
城內的大街小巷,樹梢屋頂,到處都是鎮東軍與新兵,他們將在這座號稱東濱明珠的城池內迎擊敵軍。
很多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握著兵器的手在發抖,但他們的眼神卻火熱與堅毅。
這不是訓練,更不是過家家,這是血與火的戰場,是生與死的戰鬥。
臨近中午時。
“放!”
隨著一聲暴喝,城牆上千炮齊鳴,靈力炮咆哮著向侵略者與背叛者發出不屈的怒吼。
一前一後兩排靈力炮輪流發射,毫不間斷,無數符文加持的靈力炮彈射向敵軍,在敵軍陣營裏落地開花,慘叫聲響成一片,殘肢斷臂與鮮血四散飛揚!
靈力炮的持續攻擊,給東桑軍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跟在後麵的煜王叛軍,反而傷亡很小。
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立刻停止前進,派出小股炮灰軍隊進行遠程攻擊。
無論是東桑的軍隊,還是煜王的叛軍,靈力的攻擊距離都遠遠不如靈力炮。可就是這樣不斷被派出的小股軍隊,卻不斷消耗著鎮東軍的符文靈力炮彈。
隻要靈力炮停止攻擊,這小股軍隊就會迅速向前推進,一旦達到攻擊範圍後,便會對城牆上的靈力炮發起猛攻。
而城牆上鎮東軍的遠程靈力攻擊,卻很難給敵軍造成致命傷害,因為對方的鎧甲品級更高。
靈力炮不斷的發射,東桑與煜王叛軍不斷派出小股炮灰軍隊。
直到符文靈力炮彈隻夠兩輪齊射時,鎮東軍的靈力炮安靜了。
一位中年將領高唿:“沒有炮彈了,鎮東軍的兄弟們,隨我出城殺敵,新兵在城內做好準備!開城門,殺!”
“殺!”
“殺!”
在東桑大軍與煜王叛軍的注視下,東珠城的城門打開了,無數鎮東軍蜂擁而出,殺氣騰騰的看向遠處的敵軍。
“哈哈哈哈!他們的炮彈用完了,都給我上,殺光他們,搶光他們,燒光他們。哈哈哈哈!殺呀!”
東桑帝國的將領大喜過望,終於將對方的炮彈耗光了,高聲呐喊著指揮士兵衝上去。
可就在東桑的軍隊進入靈力炮的射程後,靈力炮發出了最後的兩輪齊射。
頓時讓東桑軍隊死傷一片,將領大聲怒吼著撤退。
對峙持續了半個時辰,之後由煜王叛軍率先發起攻擊,東桑軍隊在後。
最原始血腥的戰鬥拉開了帷幕。
兵對兵,將對將!空中與地麵的兩個戰場喊殺聲震天,靈力縱橫交錯,碰撞交織。
殺的是天昏地暗,風雲變色,日月無光!
空中不斷有屍體或者殘屍落下,地麵不斷有人倒下或者自爆。
東珠城外早已經血流成河,屍體堆積如山。
城外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雙方盡皆人困馬乏,這才鳴金收兵。
這一戰,鎮東軍陣亡七萬餘人,東桑與煜王的軍隊合計死亡六萬餘人。
天亮後,鎮東軍的空中力量再次遭到劍元宗強者突襲,兵敗如山倒,匆匆退迴東珠城。
而雙方地麵部隊的第二場大戰,又是持續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劍元宗的數萬凝神境弟子,成為了壓垮鎮東軍地麵部隊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雙方第三次在東珠城外開戰不久,劍元宗數萬弟子突然從側方殺出,鎮東軍開始了全麵潰敗。
猝不及防的鎮東軍,被殺的死傷慘重,狼狽逃入城中,緊閉城門,準備以城池為據點,進行防守戰。
又過三天,東珠城東城門與南城門被攻破,東麵城牆被轟塌,東桑帝國的軍隊,與煜王叛軍蜂擁入城。
東珠城內整整持續了七天的巷戰開始了。
開戰第十四天,鎮東大將軍秦國柱接到秘密軍令:保存實力,全員撤退!
秦國柱顫抖的手緊緊捏著手裏的密信,猩紅的雙眼似要滴出血來。
仗打了十三天,一百萬鎮東軍戰死五十餘萬,百夫長全部陣亡,千夫長十不存一,副將全部戰死,偏將戰死四人。新兵剩餘不足十萬。
東濱十一州最美最大的城池,幾乎被打成了平地。
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才將東桑數十萬大軍幾乎全滅,煜王叛軍剩餘不足三十萬,東桑與煜王的殘軍正狼狽逃向海邊。
這個時候卻命令部隊撤退,秦國柱不甘,憤怒,委屈!
可沒到一炷香時間,第二道密令到了:“速速撤退,放敵深入!”
秦國柱看到這個字跡後沉默良久,這是鎮國公親手所寫。
“命令,所有鎮東軍與新兵,立即全部撤往東離州,不得延誤,違者軍法處置!”
這道命令意味著,十一州之東珠州徹底淪陷!
這場持續了十三天的東珠州大戰結束了,這也是戰爭爆發後,持續時間最久的城池攻防戰。
這一戰,鎮東軍陣亡四十一萬人,新兵陣亡四十六萬。
開戰前,東桑帝國軍部將領曾叫囂,七天之內拿下東濱十一州。
如今用了十三天時間,得到的卻是幾乎全軍覆沒。東桑帝國六十萬大軍剩餘不足兩萬,煜王叛軍剩餘二十七萬餘人。
當東桑與煜王的殘兵倉惶逃至海邊時,卻發現身後的追兵早就不見了蹤影。
簡單的休整後,煜王叛軍派出偵察斥候。
可斥候帶迴來的消息,卻讓眾人莫名其妙。
鎮東軍撤退了,而且是全部撤退,如今東部海岸和東珠州,已經沒有一個大夏軍人!
東桑帝國的一位將領喜出望外,連忙與東桑帝國軍部取得聯係,請求東桑緊急征兵,派來大夏。
兩天後,無數艘運輸艦抵達大海東部海岸,東桑新召的六十萬大軍開始登陸……
而有了東珠城作為據點,東桑的運輸艦,可以不斷的運來補給與新兵。
鎮東軍雖然撤走了,但留給東桑帝國與煜王叛軍的,是已經成為廢墟,並且早已經空無一人的東珠城。
很顯然,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東珠城的所有百姓,就已經全部帶著值錢的東西撤離了。
……
南濱的戰局,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麵倒的態勢。
因為海嘯的緣故,沒有遭到任何地麵部隊反攻與攔截的圖律王朝戰艦,將戰艦上的靈力炮,全部對準了空中的安南軍。
幾輪攻擊後,安南軍的洞天境以上強者開始撤退,不斷撤退,一直退到安南軍地麵部隊修築工事的上空。
雖然安南軍拚死抵抗,但麵對狂風驟雨般的靈力炮攻擊,頑強抵抗三天後,在傷亡無比慘重,無法做出有效反擊的情況下,安南軍隻能無奈的放棄這大夏最南邊的大城,天南郡!
十郡之天南郡失守!
剩餘七十餘萬安南軍,三十餘萬新兵,全員撤退到寶南郡,準備在寶南郡與敵軍決一死戰!
兩天後,沒找到任何補給,甚至沒找到任何人的圖律大軍與煜王叛軍,氣勢洶洶的殺向寶南郡。
找不到糧食補給,他們喝了兩天海水,士兵們全都下海捕魚,如今要把全部的怒火,發泄到寶南郡中那些安南軍的身上。
可安南軍采取的,竟然不是一決生死,而是全麵防禦。
全城一半的靈石,被集中到守護大陣,其餘一半配發到每一位士兵手中,隨時補充靈力。
所有符文炮彈被搬上城牆,靈力炮始終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
守護大陣保持關閉的狀態,隻要敵軍不攻擊,絕不開啟大陣,看看誰能耗過誰?
而敵軍一旦攻擊寶南郡,首先準備挨幾輪靈力炮,然後再去麵對守護大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