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冬天是xx的季節
開局天災:從讀手帳開始成為大佬 作者:淩霄花的諾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窗外的大雪,洋洋灑灑又下了幾個月。
天氣愈發的冷了。
從7月份的室外溫度零下20度,降到9月份的零下40度。
這個氣溫講老實話,沒有很反人類。也就跟以前的黑省冬天持平。
但是到了9月初,已經盡量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沈君,還是在出工路上被凍死了。
祝盟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平靜無波,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而梁闕也終於鬆口氣,不是他說,有些畜牲確實還是太禁活了。
七月末感冒一次,好險活了下來。八月初一頭栽雪窩子裏,總該完蛋了,結果得了肺/炎一路苟延殘喘堅持到九月。
幸好肺/炎還是給力的。
讓沈君這種人渣庸庸碌碌死於生活的磋磨,是一種很稱他的死法。
令全國人民震驚的一個消息是,進入九月之後,花國其他地域氣溫均降至零下三十至四十攝氏度。
而黑省全省溫度達到零下七十攝氏度!
直逼北極最冷時期!
這個溫度,別說人了,連傻麅子都直接凍死,北極熊到了這,都得直唿到家了。
這個時候,就充分體現出我們花國製度的先進之處。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一千萬噸煤炭入黑省,全國人民齊伸手。”
“川省5000噸幹辣椒馳援,助力黑省人民度過寒冬。”
“粵省1萬噸濃縮蛋白膏,助力黑省人民消除饑餓。”
“全國人民通過全國通【助力黑省】通道,捐獻棉麻衣料1億件。你一件,我一件,抵抗嚴寒,小事一件。”
大一大早,一號院飯桌上。
祝盟一家人,一邊吃著早餐,一邊人手一個手機。
所有人正在刷全國通上的消息。
當祝盟看到那條“川省幹辣椒進黑省”的報道時,她不由感歎:
“這川省不愧是吃辣大戶,他們怎麽到現在還能有這麽多辣椒儲備,那他們至少到底有多少辣椒?”
祝盟這個問題,其他人都迴答不了,不過桌上另外兩小隻,都不由自主豎起了耳朵。
隻有梁闕,快速翻閱了早一年半前的新聞,才從中得到一鱗半爪的信息。
他沉吟道:
“前年川省限流辣椒交易,把辣椒作為戰略物資入庫,約莫30億噸左右。經過這兩年的消耗,估計還有不到25億噸。”
這是梁闕經過快速篩減各類消息之後的結論。
至於其他推測,祝盟也就能從中感慨,“啊,以前我們國人一年要吃點那麽多辣椒。”和“那現在人們已經相當節省了。”
從這些吃穿住行方麵的數據,就能看出來,全國都已經進入節能模式。
如果這場全球大災變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小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那麽可以說,它已經達成這個目標了。
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援,黑城咬牙穩住了人口死亡率。
而因為室外的低溫,錦市統戰部再次下達貓冬令。
除必要人員以外,所有人開始躺平消耗鎮府財政。
後勤部規定:
持有錦市身份證明公民,每天免費領取1斤蛋白餅,1升雪水。
12歲以下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每天額外領取1升熱水。
這些福利,理論上全市人民都可以享受。
不過錦市通上規定,避難所外民眾隻能到避難所領取。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住在離避難所100公裏遠的橋東,那他就得在野外頂著零下四十度的寒風,徒步100公裏,才能領到當天的福利。
所以這一決策,也基本避免了避難所之外人口去領取口糧。
祝盟山上的人,倒是離的挺近。
不過觀星山上的居民,沒人對免費的蛋白餅下的去口。
他們中最低等級的居民,都可以在食堂和糧食銀行買到地瓜和土豆。
熱水更是每家每戶不斷的燒。
當避難所已經對居民限購煤炭的時候,祝盟表示,超市的柴火不限量!
有地方隔你就全買迴家,願意買多少都行!
當觀星山人民的美好生活,再次被傳播到避難所人民的耳中。
那不斷頓的熱水,吃不完的地瓜土豆,偶爾還有人曬一顆泡沒肉的檸檬皮。
不是沒有人試圖強闖觀星山,奈何10米厚的城牆,打也打不透,挖也挖不動,坑蒙拐騙更是沒轍。
但人們又十分眼饞這邊的美好生活。
怎麽辦呢,打不過就隻好加入。
正好大家都很閑,適合網戀!
避難所這邊就很絕。
為了加強兩邊人民的情感交流,下血本升級了避難所這邊網路。
這就導致,以前避難所那邊往外打語音都卡頓,現在18 歲以上50歲以下全體適婚人員,一起往外打視頻都無比順暢。
這年頭人們婚戀觀就很樸實。
一邊圖臉,圖勢,圖才,圖xxxx。
另一邊就隻圖你吃的起地瓜。
如此之下,兩邊一拍即合。
很快,觀星山開始舉辦起一場場婚禮。
機關樓二樓,吳小莉被上級安了個新馬甲————季節限定款民政局大使。
這位姐自己28歲未婚女青年,一周之內見證超過300對新人,甜蜜步入婚姻的殿堂。
對此,吳小莉隻有一個感想:她好想變哪吒,沒有三頭六臂的她,每天打結婚證打到後半夜!
而觀星山接納新成員的家庭,通常要跟有錢有勢的親家,展示一下自家的實力————
辦婚宴!
但以現在的形式,祝盟特意在大群裏規定,不許鋪張浪費,攀比形式主義。
主要是她不想因為居民結婚這種事,搞的太過高調而在錦市聞名。
包子有餡不在褶上,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地瓜土豆,和讓別人知道他們啥啥都有,可不是一迴事。
這種情況下,最近山上食堂推出了“簡餐宴”。
啥叫“簡餐宴”呢?
就是一份份簡餐,構成的婚宴。
一張餐桌坐10位來賓,給來賓上的宴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各種大菜。
而是由一個個鐵餐盤,像食堂打飯一樣,搞個三菜一湯,四菜一湯。
菜就是土豆絲,大白菜,炒豆芽,炒菜花。
湯就是蘿卜湯。
主食就是一個幹地瓜,個大管飽。
至於到底是四菜一湯,還是三菜一湯,那就看舉辦婚宴的主人是什麽實力了。
反正在食堂,你隻要有錢,就是想要參翅鮑肚,大師傅也能給你做來。
當然,這些通通不許出現在婚宴上。
天氣愈發的冷了。
從7月份的室外溫度零下20度,降到9月份的零下40度。
這個氣溫講老實話,沒有很反人類。也就跟以前的黑省冬天持平。
但是到了9月初,已經盡量降低自己存在感的沈君,還是在出工路上被凍死了。
祝盟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平靜無波,隻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而梁闕也終於鬆口氣,不是他說,有些畜牲確實還是太禁活了。
七月末感冒一次,好險活了下來。八月初一頭栽雪窩子裏,總該完蛋了,結果得了肺/炎一路苟延殘喘堅持到九月。
幸好肺/炎還是給力的。
讓沈君這種人渣庸庸碌碌死於生活的磋磨,是一種很稱他的死法。
令全國人民震驚的一個消息是,進入九月之後,花國其他地域氣溫均降至零下三十至四十攝氏度。
而黑省全省溫度達到零下七十攝氏度!
直逼北極最冷時期!
這個溫度,別說人了,連傻麅子都直接凍死,北極熊到了這,都得直唿到家了。
這個時候,就充分體現出我們花國製度的先進之處。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一千萬噸煤炭入黑省,全國人民齊伸手。”
“川省5000噸幹辣椒馳援,助力黑省人民度過寒冬。”
“粵省1萬噸濃縮蛋白膏,助力黑省人民消除饑餓。”
“全國人民通過全國通【助力黑省】通道,捐獻棉麻衣料1億件。你一件,我一件,抵抗嚴寒,小事一件。”
大一大早,一號院飯桌上。
祝盟一家人,一邊吃著早餐,一邊人手一個手機。
所有人正在刷全國通上的消息。
當祝盟看到那條“川省幹辣椒進黑省”的報道時,她不由感歎:
“這川省不愧是吃辣大戶,他們怎麽到現在還能有這麽多辣椒儲備,那他們至少到底有多少辣椒?”
祝盟這個問題,其他人都迴答不了,不過桌上另外兩小隻,都不由自主豎起了耳朵。
隻有梁闕,快速翻閱了早一年半前的新聞,才從中得到一鱗半爪的信息。
他沉吟道:
“前年川省限流辣椒交易,把辣椒作為戰略物資入庫,約莫30億噸左右。經過這兩年的消耗,估計還有不到25億噸。”
這是梁闕經過快速篩減各類消息之後的結論。
至於其他推測,祝盟也就能從中感慨,“啊,以前我們國人一年要吃點那麽多辣椒。”和“那現在人們已經相當節省了。”
從這些吃穿住行方麵的數據,就能看出來,全國都已經進入節能模式。
如果這場全球大災變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小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影響,那麽可以說,它已經達成這個目標了。
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援,黑城咬牙穩住了人口死亡率。
而因為室外的低溫,錦市統戰部再次下達貓冬令。
除必要人員以外,所有人開始躺平消耗鎮府財政。
後勤部規定:
持有錦市身份證明公民,每天免費領取1斤蛋白餅,1升雪水。
12歲以下兒童和70歲以上老人,每天額外領取1升熱水。
這些福利,理論上全市人民都可以享受。
不過錦市通上規定,避難所外民眾隻能到避難所領取。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住在離避難所100公裏遠的橋東,那他就得在野外頂著零下四十度的寒風,徒步100公裏,才能領到當天的福利。
所以這一決策,也基本避免了避難所之外人口去領取口糧。
祝盟山上的人,倒是離的挺近。
不過觀星山上的居民,沒人對免費的蛋白餅下的去口。
他們中最低等級的居民,都可以在食堂和糧食銀行買到地瓜和土豆。
熱水更是每家每戶不斷的燒。
當避難所已經對居民限購煤炭的時候,祝盟表示,超市的柴火不限量!
有地方隔你就全買迴家,願意買多少都行!
當觀星山人民的美好生活,再次被傳播到避難所人民的耳中。
那不斷頓的熱水,吃不完的地瓜土豆,偶爾還有人曬一顆泡沒肉的檸檬皮。
不是沒有人試圖強闖觀星山,奈何10米厚的城牆,打也打不透,挖也挖不動,坑蒙拐騙更是沒轍。
但人們又十分眼饞這邊的美好生活。
怎麽辦呢,打不過就隻好加入。
正好大家都很閑,適合網戀!
避難所這邊就很絕。
為了加強兩邊人民的情感交流,下血本升級了避難所這邊網路。
這就導致,以前避難所那邊往外打語音都卡頓,現在18 歲以上50歲以下全體適婚人員,一起往外打視頻都無比順暢。
這年頭人們婚戀觀就很樸實。
一邊圖臉,圖勢,圖才,圖xxxx。
另一邊就隻圖你吃的起地瓜。
如此之下,兩邊一拍即合。
很快,觀星山開始舉辦起一場場婚禮。
機關樓二樓,吳小莉被上級安了個新馬甲————季節限定款民政局大使。
這位姐自己28歲未婚女青年,一周之內見證超過300對新人,甜蜜步入婚姻的殿堂。
對此,吳小莉隻有一個感想:她好想變哪吒,沒有三頭六臂的她,每天打結婚證打到後半夜!
而觀星山接納新成員的家庭,通常要跟有錢有勢的親家,展示一下自家的實力————
辦婚宴!
但以現在的形式,祝盟特意在大群裏規定,不許鋪張浪費,攀比形式主義。
主要是她不想因為居民結婚這種事,搞的太過高調而在錦市聞名。
包子有餡不在褶上,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地瓜土豆,和讓別人知道他們啥啥都有,可不是一迴事。
這種情況下,最近山上食堂推出了“簡餐宴”。
啥叫“簡餐宴”呢?
就是一份份簡餐,構成的婚宴。
一張餐桌坐10位來賓,給來賓上的宴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各種大菜。
而是由一個個鐵餐盤,像食堂打飯一樣,搞個三菜一湯,四菜一湯。
菜就是土豆絲,大白菜,炒豆芽,炒菜花。
湯就是蘿卜湯。
主食就是一個幹地瓜,個大管飽。
至於到底是四菜一湯,還是三菜一湯,那就看舉辦婚宴的主人是什麽實力了。
反正在食堂,你隻要有錢,就是想要參翅鮑肚,大師傅也能給你做來。
當然,這些通通不許出現在婚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