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大家說的都挺好,也都挺有道理,但不論是修繕線上的關係,還是改頭換麵,亦或是維持現狀不動——歸根結底,都隻是咱們的一廂情願。”
胡小妍字斟句酌,斯條慢理地表明看法:
“想要修繕關係,人家未必領情;想要改頭換麵,恐怕也難如願;即使維持現狀,最後還是得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聞聽此言,眾人不禁皺了皺眉,心說這不是片湯話麽,說了等於沒說,哪有什麽實際意義?
胡小妍卻道:“江湖兇險,適者生存。江家立櫃十年,的確是時候調整調整了,大家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不能為了改變而改變,應該根據現狀,分出個輕重緩急,必須明確目的,不能自亂陣腳。”
薛應清和王正南互相看了看,都覺得自己的方向才是當務之急。
胡小妍接著說:“線上的合字對江家有怨言,這是事實,但我的話可能狂了點,江家十年積累,不是線上隨便冒出個刺頭就能挑翻的,就算沒有官麵上的照顧,硬碰硬,咱們也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和人手閃轉騰挪,實在沒必要怕他們。”
薛應清欠了下身子,沒有表態,顯然是在等胡小妍把話說完。
“其次,關於張將軍的委托:偷種煙土,私自募兵。雖然事關重大,但這件事的嚴重程度,實際上隻關於老張對他的信任。老張信任他,這件事就能大而化小,小而化了;老張不信任他,他就算安分守己,綏寧鎮守使的位置一樣朝不保夕。我雖然也不同意江家幫他包銷煙土,但我認為,張將軍現在的地位,起碼一年之內不會有任何變動。”
“為什麽?”眾人不解。
胡小妍說:“官府的任命,不是兒戲,老張也是要麵子的,不可能剛把人提上去,轉頭就把人撤下來,那相當於是打他自己的臉,除非張將軍犯了不可饒恕的重罪,那就不是把人撤下來了,而是直接槍斃。”
“偷種煙土,私自募兵,這還不算重罪啊?”王正南驚歎道。
“算,但要分什麽時候!”胡小妍解釋道,“你別忘了,老張剛吃了敗仗,正準備重整旗鼓、報仇雪恨呢!他現在急缺幹將,咱先不論張將軍會不會打仗,就說他能在軍餉不夠的情況下,用兩個月的時間,拉出一支幾千人的部隊,你告訴我,奉天的高級軍官當中,除了他,還有誰有這份能耐?”
眾人尋思半晌兒,也沒找出其他人選。
畢竟,張將軍不僅有號召力,同時還能跟毛子打交道,這在奉係內部,簡
直堪稱獨苗。
“當然,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樣,江家不該參與黨爭。一步錯,步步錯,費力不討好,而且還會動搖家裏的根基。可話又說迴來,江家配參與黨爭麽?”
大家都不言語,忽然感覺有點荒唐。
的確,除了所謂的“風聞奏事”以外,江家沒有任何實權,就算幫忙包銷煙土,充其量也隻是一副白手套而已。
這種貨色,即便不小心卷入了黨爭之中,也屬於可殺可不殺的範疇,並非毫無迴旋、補救的餘地。
死罪是最壞的預測。
盡管“整軍經武”的動蕩仍在持續,但憑借多年以來對官府的孝敬,江家大概率是破財免災的結局。
當然,破財以後,注定失勢,江家也許會遭受線上的反撲,但那是後話,江家仍然不至於沒有保全自身的可能。
何況,江家還有北風,還有孟鐸等人幫忙周旋。
話到此處,胡小妍忽然頓了頓,繼而堅定不移地判斷道:
“整個奉天,對江家威脅最大,能讓江家所有應對手段全部失靈的勢力,有且隻有東洋人!
“江家要想有針對性的調整,按照輕重緩急,也應該是先提防東洋人和二鬼子,再避免陷入黨爭站隊,最後才是調解跟線上合字的關係。”
這一次,大家都聽明白了,並且不再有任何異議。
胡小妍說:“別忘了,家裏以前曾經清過兩個鬼子,宮田龍二和三浦熊介。”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而且始終沒有追查到江家頭上,但這並不意味著江家就能高枕無憂,任何潛在的馬腳,都有可能招來秋後算賬。
另一方麵,近些年來,江家之所以能夠化解大陸浪人的諸多叨擾,關鍵就在於江連橫把持著工會,東洋財閥代表為了避免延誤生產,通常情況下,會盡力掣肘東洋僑民團體,輕易不願招惹江家。
畢竟資本逐利,沒那麽多仇恨,眼裏隻有金錢。
“所以,江家凡事都可以退一步,唯獨在西家行的地位不能退,必須要當總把頭兒,否則江家就沒了跟東洋人周旋的餘地。”胡小妍冷冷地說,“誰敢在這行裏動心思,想撬江家的地位,就算花多少錢、折多少人,江家都堅決不能讓步。”
眾人紛紛點頭。
李正西當即附和道:“這話沒錯,不管是江湖還是官府,撐死了也是內鬥,平日裏人情往來,就算真撕破了臉,好歹也是知根知底,有脈絡可尋,能拿住關鍵,洋人那就兩說了,純他媽的不講
理,一旦鬥起來,準是你死我活。”
“不不不,你這話有失偏頗了。”王正南說,“洋人不是不講理,而是不講咱們的理,你隻是沒摸清他們的思路,要跟洋人打交道,那就得按照洋人的規矩來辦,到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們不求你死我活,隻想掙錢,骨子裏都是生意人。”
“這是咱們的地盤兒,憑啥要聽他們的規矩?”
“你這叫意氣用事,不成熟,你要想放開眼界,廣交人脈,那就得見什麽人、說什麽話,較真認死理沒用,重要的是結果,方式可以靈活點,你看咱們現在不也改成握手了麽?”
“那你的意思是,嫂子剛才說錯了?”
“嘿,你還給我扣上帽子了!”王正南連忙解釋道,“我是想說,洋人不能一概而論,僅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西洋那幫人,腦子裏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掙錢和傳教!不過,毛子和鬼子例外,他們離咱太近了,腦子裏的想法就多!”
“那不就結了,你跟我爭什麽呢?”李正西莫名其妙。
王正南說:“我是不同意你剛才的說法,你不能把所有洋人都當成敵人,而是應該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保全自身。這麽跟你說吧,小河沿兒的李三爺,鬼子要想殺你,連眼睛都不帶眨的;可英國洋行的李經理,大買辦,鬼子要想殺你,他不得掂量掂量?”
說著,他將目光轉向大嫂:“嫂子,我跟你想的一樣,江家在工會的地位不容撼動,但與此同時,咱們也得把住其他洋人的關係,那個詞兒叫什麽來著……反正就是各取所需,這種需求越緊密,咱們應對突發狀況的餘地也就越多。”
“有道理!”胡小妍點了點頭,“而且,你剛才說的也沒錯,江家現在不比以往,有些生意,也的確應該讓一讓,倒不是嫌錢多心裏慌,而是有些事兒,實在有損江家的臉麵,蠅頭微利,得不償失。”
“嫂子——”
李正西有點坐不住了,但他的話還未說完,就立刻被胡小妍抬手打斷。
“比方說,奉天有幾條小型商店街,店鋪買不起咱家的水火險,咱就別再去收保護費了,總共沒多少錢,反倒顯得江家檔次低了,這部分生意可以讓,咱們不跟線上的合字爭了。”
薛應清和王正南紛紛表示讚同。
“不過——”胡小妍接著說,“小河沿兒擺地的生意不能讓。”
聽了這話,李正西總算是鬆了口氣。
王正南卻有些不解,忙問:“嫂子,為啥呀?咱從那些撂地賣藝的人手裏
??真就摳不出來多少錢!”
“二哥,不管錢多錢少,這也是我手底下那幫弟兄的營生,你別總想著拿我這邊開刀行不行啊?”李正西很是不滿。
“我沒說要拿你開刀,而是在為江家考慮,實在不行,我再幫你給他們想其他出路不就完了?”
胡小妍抬手打斷哥倆的爭吵,說:“我從來就沒指望在這行當裏掙錢,江家不差這筆錢,差的是那些平地摳餅的藝人。他們那些人,天南海北,從哪來的都有,一路上行走江湖,道聽途說,見多識廣,這是重要的情報來源,所以不能讓給別人。不過,薛掌櫃說的也沒錯,咱們應該盡量緩和一下線上的關係……”
她看向李正西,接著吩咐道:“西風,今後讓你的人少抽兩成,也別再去收保護費了。”
“嫂子……”
“同時,以後也不用再往家裏交數了,這樣總可以了吧?”
大嫂還是講道理的,李正西自然無話可說。
況且,江家此番調整,也不隻是針對他的堂口,而是叫停所有跌份兒的行當,保護費隻是其中之一,還有諸如許多小行市的抽紅,開張大吉的保安費等等。
叫停這些營收,對江家的影響幾近於無,既能拔高江家的格調,同時又能緩和江家同線上的緊張關係。
換言之,這些行當本就有點累贅了。
如果江家願意,當然可以讓得更多,但顯然沒人想要充當活菩薩,所謂的退讓,也就止步於此了。
“嫂子,那張將軍的委托怎麽辦?”李正西問。
“不能幫!”胡小妍斷然迴絕,“無論說什麽也不能幫,給張效坤包銷煙土,這件事不僅可能陷入黨爭,還會給江家樹敵招災,破壞現有的局麵。”
“陷入黨爭我明白,破壞現有的局麵是指……”李正西一時沒能想通。
“這不明擺著麽!”
薛應清解釋道:“江家立櫃以來,保險業務始終都是重頭,奉省各大土商想要平安送貨,全都得買江家的運輸險、水火險,這就已經是在抽紅了。你不能既要坐地抽紅,又要親自下場,那別人還有活路麽?”
“是啊!”王正南也說,“你要這麽搞,相當於逼著各大土商聯手對付咱們,本來好不容易形成的默契和平衡,這下子就全都毀了,別人不說,遼南的佟三爺就不會答應。你想想,佟三爺的土貨,那是從海上運過來的,成本肯定高;張將軍如果偷種煙土,貨源就在綏寧,離咱們這才多遠,成本這麽低,咱在免了自家的運輸險
??佟三爺他們拿啥跟咱們競爭?”
“這麽嚴重!”李正西反應過來,忙點了點頭:“那還真不能幫忙包銷了,百害而無一利啊!”
“有利,掙錢,能掙不少錢!”王正南說,“張將軍種煙土是為了擴軍,那種植的麵積少說也得萬八千畝,光抽傭就能賺翻,但你要這麽幹,就把所有土商都得罪了,以後出門加點小心比較好。”
“關鍵在於,江家還會因此而失言。”胡小妍正色道,“你們別忘了,‘不碰煙土行當,隻收貨運保險’,這是當初咱們自己定下的規矩,各大土商才願意主動上交保險,咱們不能為了幫張效坤的忙,自己打自己的臉。”
此話一出,就連李正西也說:“哥,咱不告密就成,包銷煙土的事兒,還是別管了吧?”
“對,煙土畢竟不光彩,就算有官府的印花,也免不了遭人口誅筆伐,不利於長久發展呐!”王正南如此表態。
薛應清幹脆提議道:“不行的話,幹脆把這事兒推給其他土商得了,反正他們也沒這麽多顧慮,有錢賺就成,煙土又不愁銷路,還能爛在手裏不成?”
幾番爭論下來,眾人也算達成了共識:蠅頭微利,該讓則讓,緩和江湖關係;疏離官府,躲避黨爭,以免泥足深陷;死守工會,利用洋人,確保迴旋餘地。
大家都很認同,於是便紛紛轉頭看向江連橫,該是他拍板決定的時候了。
胡小妍憂心忡忡,不由得伸手按住江連橫的胳膊,小聲提醒道:“連橫,別逞仗義。”
樓上,江雅和承業的嬉鬧聲仍在繼續。
江連橫靠在椅背上,沉吟許久,終於點了點頭:“那就照你們說的辦吧,張大哥那邊,我會想辦法交代。”
不知為何,大家仿佛都鬆了一口氣。
“但是——”
江連橫把打火機揣進兜裏,目光掃過眾人,接著說:“關於線上的那些刺頭,對我有不滿的,有怨言的,我隻退這一次,再有得寸進尺的,就別再跟我談什麽以和為貴之類的屁話了,我不想聽,以後再有合字挑事兒,誰敢露頭,就插了誰。”
眾人紛紛點頭。
“另外,你們仨記得幫我留意一下。”他指了指東南西三人,“我可以不幫張效坤包銷煙土,但我必須要知道,是誰在接手這批貨,萬八千畝的煙土,值不少錢呢!這筆錢,不進我的口袋,就是進別人的口袋,但願是朋友的口袋!”
(本章完)
文學館
胡小妍字斟句酌,斯條慢理地表明看法:
“想要修繕關係,人家未必領情;想要改頭換麵,恐怕也難如願;即使維持現狀,最後還是得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聞聽此言,眾人不禁皺了皺眉,心說這不是片湯話麽,說了等於沒說,哪有什麽實際意義?
胡小妍卻道:“江湖兇險,適者生存。江家立櫃十年,的確是時候調整調整了,大家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但不能為了改變而改變,應該根據現狀,分出個輕重緩急,必須明確目的,不能自亂陣腳。”
薛應清和王正南互相看了看,都覺得自己的方向才是當務之急。
胡小妍接著說:“線上的合字對江家有怨言,這是事實,但我的話可能狂了點,江家十年積累,不是線上隨便冒出個刺頭就能挑翻的,就算沒有官麵上的照顧,硬碰硬,咱們也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和人手閃轉騰挪,實在沒必要怕他們。”
薛應清欠了下身子,沒有表態,顯然是在等胡小妍把話說完。
“其次,關於張將軍的委托:偷種煙土,私自募兵。雖然事關重大,但這件事的嚴重程度,實際上隻關於老張對他的信任。老張信任他,這件事就能大而化小,小而化了;老張不信任他,他就算安分守己,綏寧鎮守使的位置一樣朝不保夕。我雖然也不同意江家幫他包銷煙土,但我認為,張將軍現在的地位,起碼一年之內不會有任何變動。”
“為什麽?”眾人不解。
胡小妍說:“官府的任命,不是兒戲,老張也是要麵子的,不可能剛把人提上去,轉頭就把人撤下來,那相當於是打他自己的臉,除非張將軍犯了不可饒恕的重罪,那就不是把人撤下來了,而是直接槍斃。”
“偷種煙土,私自募兵,這還不算重罪啊?”王正南驚歎道。
“算,但要分什麽時候!”胡小妍解釋道,“你別忘了,老張剛吃了敗仗,正準備重整旗鼓、報仇雪恨呢!他現在急缺幹將,咱先不論張將軍會不會打仗,就說他能在軍餉不夠的情況下,用兩個月的時間,拉出一支幾千人的部隊,你告訴我,奉天的高級軍官當中,除了他,還有誰有這份能耐?”
眾人尋思半晌兒,也沒找出其他人選。
畢竟,張將軍不僅有號召力,同時還能跟毛子打交道,這在奉係內部,簡
直堪稱獨苗。
“當然,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樣,江家不該參與黨爭。一步錯,步步錯,費力不討好,而且還會動搖家裏的根基。可話又說迴來,江家配參與黨爭麽?”
大家都不言語,忽然感覺有點荒唐。
的確,除了所謂的“風聞奏事”以外,江家沒有任何實權,就算幫忙包銷煙土,充其量也隻是一副白手套而已。
這種貨色,即便不小心卷入了黨爭之中,也屬於可殺可不殺的範疇,並非毫無迴旋、補救的餘地。
死罪是最壞的預測。
盡管“整軍經武”的動蕩仍在持續,但憑借多年以來對官府的孝敬,江家大概率是破財免災的結局。
當然,破財以後,注定失勢,江家也許會遭受線上的反撲,但那是後話,江家仍然不至於沒有保全自身的可能。
何況,江家還有北風,還有孟鐸等人幫忙周旋。
話到此處,胡小妍忽然頓了頓,繼而堅定不移地判斷道:
“整個奉天,對江家威脅最大,能讓江家所有應對手段全部失靈的勢力,有且隻有東洋人!
“江家要想有針對性的調整,按照輕重緩急,也應該是先提防東洋人和二鬼子,再避免陷入黨爭站隊,最後才是調解跟線上合字的關係。”
這一次,大家都聽明白了,並且不再有任何異議。
胡小妍說:“別忘了,家裏以前曾經清過兩個鬼子,宮田龍二和三浦熊介。”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而且始終沒有追查到江家頭上,但這並不意味著江家就能高枕無憂,任何潛在的馬腳,都有可能招來秋後算賬。
另一方麵,近些年來,江家之所以能夠化解大陸浪人的諸多叨擾,關鍵就在於江連橫把持著工會,東洋財閥代表為了避免延誤生產,通常情況下,會盡力掣肘東洋僑民團體,輕易不願招惹江家。
畢竟資本逐利,沒那麽多仇恨,眼裏隻有金錢。
“所以,江家凡事都可以退一步,唯獨在西家行的地位不能退,必須要當總把頭兒,否則江家就沒了跟東洋人周旋的餘地。”胡小妍冷冷地說,“誰敢在這行裏動心思,想撬江家的地位,就算花多少錢、折多少人,江家都堅決不能讓步。”
眾人紛紛點頭。
李正西當即附和道:“這話沒錯,不管是江湖還是官府,撐死了也是內鬥,平日裏人情往來,就算真撕破了臉,好歹也是知根知底,有脈絡可尋,能拿住關鍵,洋人那就兩說了,純他媽的不講
理,一旦鬥起來,準是你死我活。”
“不不不,你這話有失偏頗了。”王正南說,“洋人不是不講理,而是不講咱們的理,你隻是沒摸清他們的思路,要跟洋人打交道,那就得按照洋人的規矩來辦,到時候你就會發現,他們不求你死我活,隻想掙錢,骨子裏都是生意人。”
“這是咱們的地盤兒,憑啥要聽他們的規矩?”
“你這叫意氣用事,不成熟,你要想放開眼界,廣交人脈,那就得見什麽人、說什麽話,較真認死理沒用,重要的是結果,方式可以靈活點,你看咱們現在不也改成握手了麽?”
“那你的意思是,嫂子剛才說錯了?”
“嘿,你還給我扣上帽子了!”王正南連忙解釋道,“我是想說,洋人不能一概而論,僅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西洋那幫人,腦子裏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掙錢和傳教!不過,毛子和鬼子例外,他們離咱太近了,腦子裏的想法就多!”
“那不就結了,你跟我爭什麽呢?”李正西莫名其妙。
王正南說:“我是不同意你剛才的說法,你不能把所有洋人都當成敵人,而是應該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保全自身。這麽跟你說吧,小河沿兒的李三爺,鬼子要想殺你,連眼睛都不帶眨的;可英國洋行的李經理,大買辦,鬼子要想殺你,他不得掂量掂量?”
說著,他將目光轉向大嫂:“嫂子,我跟你想的一樣,江家在工會的地位不容撼動,但與此同時,咱們也得把住其他洋人的關係,那個詞兒叫什麽來著……反正就是各取所需,這種需求越緊密,咱們應對突發狀況的餘地也就越多。”
“有道理!”胡小妍點了點頭,“而且,你剛才說的也沒錯,江家現在不比以往,有些生意,也的確應該讓一讓,倒不是嫌錢多心裏慌,而是有些事兒,實在有損江家的臉麵,蠅頭微利,得不償失。”
“嫂子——”
李正西有點坐不住了,但他的話還未說完,就立刻被胡小妍抬手打斷。
“比方說,奉天有幾條小型商店街,店鋪買不起咱家的水火險,咱就別再去收保護費了,總共沒多少錢,反倒顯得江家檔次低了,這部分生意可以讓,咱們不跟線上的合字爭了。”
薛應清和王正南紛紛表示讚同。
“不過——”胡小妍接著說,“小河沿兒擺地的生意不能讓。”
聽了這話,李正西總算是鬆了口氣。
王正南卻有些不解,忙問:“嫂子,為啥呀?咱從那些撂地賣藝的人手裏
??真就摳不出來多少錢!”
“二哥,不管錢多錢少,這也是我手底下那幫弟兄的營生,你別總想著拿我這邊開刀行不行啊?”李正西很是不滿。
“我沒說要拿你開刀,而是在為江家考慮,實在不行,我再幫你給他們想其他出路不就完了?”
胡小妍抬手打斷哥倆的爭吵,說:“我從來就沒指望在這行當裏掙錢,江家不差這筆錢,差的是那些平地摳餅的藝人。他們那些人,天南海北,從哪來的都有,一路上行走江湖,道聽途說,見多識廣,這是重要的情報來源,所以不能讓給別人。不過,薛掌櫃說的也沒錯,咱們應該盡量緩和一下線上的關係……”
她看向李正西,接著吩咐道:“西風,今後讓你的人少抽兩成,也別再去收保護費了。”
“嫂子……”
“同時,以後也不用再往家裏交數了,這樣總可以了吧?”
大嫂還是講道理的,李正西自然無話可說。
況且,江家此番調整,也不隻是針對他的堂口,而是叫停所有跌份兒的行當,保護費隻是其中之一,還有諸如許多小行市的抽紅,開張大吉的保安費等等。
叫停這些營收,對江家的影響幾近於無,既能拔高江家的格調,同時又能緩和江家同線上的緊張關係。
換言之,這些行當本就有點累贅了。
如果江家願意,當然可以讓得更多,但顯然沒人想要充當活菩薩,所謂的退讓,也就止步於此了。
“嫂子,那張將軍的委托怎麽辦?”李正西問。
“不能幫!”胡小妍斷然迴絕,“無論說什麽也不能幫,給張效坤包銷煙土,這件事不僅可能陷入黨爭,還會給江家樹敵招災,破壞現有的局麵。”
“陷入黨爭我明白,破壞現有的局麵是指……”李正西一時沒能想通。
“這不明擺著麽!”
薛應清解釋道:“江家立櫃以來,保險業務始終都是重頭,奉省各大土商想要平安送貨,全都得買江家的運輸險、水火險,這就已經是在抽紅了。你不能既要坐地抽紅,又要親自下場,那別人還有活路麽?”
“是啊!”王正南也說,“你要這麽搞,相當於逼著各大土商聯手對付咱們,本來好不容易形成的默契和平衡,這下子就全都毀了,別人不說,遼南的佟三爺就不會答應。你想想,佟三爺的土貨,那是從海上運過來的,成本肯定高;張將軍如果偷種煙土,貨源就在綏寧,離咱們這才多遠,成本這麽低,咱在免了自家的運輸險
??佟三爺他們拿啥跟咱們競爭?”
“這麽嚴重!”李正西反應過來,忙點了點頭:“那還真不能幫忙包銷了,百害而無一利啊!”
“有利,掙錢,能掙不少錢!”王正南說,“張將軍種煙土是為了擴軍,那種植的麵積少說也得萬八千畝,光抽傭就能賺翻,但你要這麽幹,就把所有土商都得罪了,以後出門加點小心比較好。”
“關鍵在於,江家還會因此而失言。”胡小妍正色道,“你們別忘了,‘不碰煙土行當,隻收貨運保險’,這是當初咱們自己定下的規矩,各大土商才願意主動上交保險,咱們不能為了幫張效坤的忙,自己打自己的臉。”
此話一出,就連李正西也說:“哥,咱不告密就成,包銷煙土的事兒,還是別管了吧?”
“對,煙土畢竟不光彩,就算有官府的印花,也免不了遭人口誅筆伐,不利於長久發展呐!”王正南如此表態。
薛應清幹脆提議道:“不行的話,幹脆把這事兒推給其他土商得了,反正他們也沒這麽多顧慮,有錢賺就成,煙土又不愁銷路,還能爛在手裏不成?”
幾番爭論下來,眾人也算達成了共識:蠅頭微利,該讓則讓,緩和江湖關係;疏離官府,躲避黨爭,以免泥足深陷;死守工會,利用洋人,確保迴旋餘地。
大家都很認同,於是便紛紛轉頭看向江連橫,該是他拍板決定的時候了。
胡小妍憂心忡忡,不由得伸手按住江連橫的胳膊,小聲提醒道:“連橫,別逞仗義。”
樓上,江雅和承業的嬉鬧聲仍在繼續。
江連橫靠在椅背上,沉吟許久,終於點了點頭:“那就照你們說的辦吧,張大哥那邊,我會想辦法交代。”
不知為何,大家仿佛都鬆了一口氣。
“但是——”
江連橫把打火機揣進兜裏,目光掃過眾人,接著說:“關於線上的那些刺頭,對我有不滿的,有怨言的,我隻退這一次,再有得寸進尺的,就別再跟我談什麽以和為貴之類的屁話了,我不想聽,以後再有合字挑事兒,誰敢露頭,就插了誰。”
眾人紛紛點頭。
“另外,你們仨記得幫我留意一下。”他指了指東南西三人,“我可以不幫張效坤包銷煙土,但我必須要知道,是誰在接手這批貨,萬八千畝的煙土,值不少錢呢!這筆錢,不進我的口袋,就是進別人的口袋,但願是朋友的口袋!”
(本章完)
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