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前麵的幾個知府,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剿匪以後,把他們當成座上賓似的供著,從來沒有讓他們幫忙做其他事情。
但是,花蕾想著,既然有人手可以免費使用,不用白不用,所以幾個州城挖塘儲雨水的事情就找上他們了。
對於花蕾主動約自己去府城最好的“芸香居”喝茶,安邦兵的首領包千戶欣然前往,這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了。而且,這也是每屆新任知府拉攏自己的手段之一。
可是,茶剛送上,花蕾就向自己提出了,讓手下的安邦兵大材小用,去下麵的州城幹苦力,開挖水塘,駐紮兵的首領,包千戶長很不樂意。
所以一開始,他直接就開口拒絕了。對於包千戶的拒絕,花蕾並不生氣,而是慢條斯理的掏出了官印放在桌上。
包千戶轉開了頭,他裝作沒看見,端起了茶杯。花蕾也不急,一邊喝茶,一邊說著話。
但是,她說的,並不是受了旱災後,百姓疾苦的事情,也不是說府衙如何如何人手短缺,需要安邦兵出手幫忙的事情。
更沒有說安邦兵是隸屬知府直接管轄的,食宿也是西昌府提供的事情。而是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上京城的事情。
半個時辰後,包千戶應下了開挖水塘的事情。是的,花蕾說的很多話,好像是朋友間的閑聊,都無關緊要,隻是中間偶爾的幾句不輕不重的話,讓他有些忌憚。
人手搞定,花蕾就起身先走了。她才不管包千戶心裏願不願意呢?哪有隻吃飯不幹活的人,西昌府這麽窮,可養不起那麽多吃白飯的人。
這些安邦兵身體強壯,幫忙挖水塘正好。花蕾以前給自家花果山開荒的時候,就在山頂挖過儲水的水塘。
而開挖的第一個水塘,就是在昌輝州境內,水塘並不在山頂,而是在幾個地勢稍高的小土坡上。所以,難度比在山頂還低。
花蕾翻了翻自己的筆記,水塘就開始毫無技術難度的正式開挖。這個挖完,後續還會有,開挖的水塘工程量比較大,夠這些安邦兵忙活大半年了。
花蕾派了劉知事跟進這事,又捎信讓丁知州配合駐紮兵的開挖事項。自己和容瑾則是準備抽空偶爾的去巡防檢查一下就好。
水塘才剛剛挖好一個,花蕾就收到了丁知州的感謝信。關於自己州城每年的旱情,丁知州隻要去府城開會,每次必會提及,希望知府能幫忙解決。
隻可惜,他連續寫了好幾年,知府也換了幾任,每次當麵都應承的好好的,等自己迴了州城,卻沒有了任何的迴音。他都已經失望了。
這次在述職報告裏提及幹旱的事情,也隻不過是順嘴一說罷了,沒想到,才過了兩個月,花蕾就拿出了辦法。
而且還直接讓人過來幫忙開挖水塘了。孫知州再一次喜出望外,心裏也對當初自己對於花蕾的懷疑心懷愧疚。
而花蕾能請動安邦兵幫忙開挖水塘的事情,萬通判更是驚訝萬分。幾年前,他還是昌輝州下麵的一個縣令,每年遇到的旱災,讓他苦不堪言。
他也找當時的知州反映過,知州也找知府反映過。聽說幾個知府也都找這些安邦兵幫忙過。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每次都無功而返。
去年費知府去找駐紮兵幫忙的時候,他已經是通判了,所以知道,當時費知府還帶了幾馬車的禮物過去。但是,還是一樣的無功而返。
沒想到,花蕾和容瑾空著手去了一次,不過一旬時間,這些駐紮在昌蘭州的安邦兵,就乖乖的已經趕到昌興州去開挖水塘了。
萬通判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對於花蕾的手段和能力有了一些模糊的見識。
花蕾在西昌忙得腳不著地的時候,上京城的小遠也正在經曆著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今年開春,上京城舉辦了禮部主持的三年一次的會試考試。在大盛朝,會試一般是在三月初舉行。
花蕾雖然沒有經曆過大盛朝的科考,不過,她經曆過前世的高考。曾經以為,前世的高考已經是非常的辛苦了。
但是,和這裏的科舉考試相比,花蕾覺得,拋開各自的考試難度不說。可能這邊的科考,更辛苦,更考驗人的身體素質。
因為這裏的考場環境,比前世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因為有科舉坊刻用書這事,所以,花蕾也和禮部人員熟悉。
曾經有幸在一次會試考試前幾天,禮部修繕整理貢院時,帶著小遠和容玨一起去現場感受了一下大盛朝科舉考試的現場。
一般來說,三年一次的會試考場,禮部都是安排在特定的同一個地方,叫“貢院”。上京城的貢院,距離禮部衙署不遠,占地將近三十多畝地。
裏麵是一個個的小隔間,按照前世的長度換算,每個小隔間一般是一米二乘以一米這樣的空間,稱之為“號房”或“號舍”。
這些號舍就是考生考試和食宿的地方。參加科舉的考生,要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參加四書五經、策問、詩賦三場考試,每場三天,連續九天六夜。
吃喝拉撒睡全在這裏,一步都不能離開。所以考試進場的時候,很多家裏條件好的,稍微講究些的考生除了筆墨紙硯,衣服被子和吃食之外,一般還要帶個恭桶進去。
考試途中,需要方便的時候,就用恭桶解決。如果不帶恭桶的話,可能就要在自己這個小號舍裏,對著牆角“滋滋滋”了。當然,這是小便,可能還好解決。
萬一大便的話,不帶恭桶,那就可能比較麻煩了。如果考試途中,你要申請大便出恭,就先要把自己的試卷上交。
然後有專人過來,帶領你到貢院固定出恭的地方去解決三急。但是,迴來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考卷上麵多了一個“灰粑粑”,也稱“屎戳子”。
主考官看到這個蓋著“屎戳子”的試卷之後,就棄之不用了。一方麵,覺得晦氣。另一方麵,覺得考生有作弊嫌疑。
687---下
所以,考生沒有突發情況的話,一般是不會申請出恭的。家裏條件好的,講究些的,就帶個恭桶進去解決了。
如果身上實在沒錢,又不想三年辛苦白費的考生,一般就會帶個厚厚的布袋子,解決大便出恭的問題。
雖然尷尬,但是,考生成千上萬,如此操作的人不是全部,也有一大半,所以,已經無所謂這個尷尬不尷尬的問題了。
不過,這麽多的人用布袋解決大便問題,可想而知,考場的味道,可能就是直衝天靈蓋了。萬一考試期間,吃壞肚子,那就更糟糕了,可能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考試期間,考生的吃食也是需要自己帶的,很多考生,為了不延誤考試,很多都是帶幹糧進去的。當然,為了防止考生在這些幹糧中夾帶小抄。
在貢院門口,會對考生所帶的所有東西一一查驗,包括考生帶的饅頭大餅,也是一一扳碎了,揉細了,發現沒有小抄了,考生才能帶著這些粉末狀的幹糧進去。
接下來的九天,考生就靠這些幹糧解決自己的吃食問題了。當然,用來佐著這些幹糧下咽的菜式,基本上是沒有的。
所以,當時花蕾從貢院迴來後,立馬就拿出了遠影莊上醃製好的小菜,剁碎後,混合著肉末,用寬油煸炒熟後,裝在一個大口的陶壇子裏,向考生售賣。與之相配的,是一個空壇子。
考生買了這些醃製小菜後,在門口接受檢查的時候,把陶壇子裏的小菜,倒入空壇子,讓門口的人員檢查,檢查沒問題後,再帶進去。
雖然檢查過程麻煩,但是食用卻非常方便,所以很受考生們的喜歡。後來,每次大大小小的科舉考試時,花蕾都讓莊子上,售賣這些特殊裝置的醃製小菜。
最主要的是,花蕾給這些醃製小菜的定價,相當的低廉,讓很多考生都能負擔得起。而且,就算暫時沒錢購買這些醃製小菜的考生,花蕾還采取了賒購的方式給他們。
隻要這些考生出示自己的戶籍和考試憑證,遠影莊就能給他們提供一份考試期間的飯食,一百零一個白麵饅頭和一份寬油煸炒熟的醃製小菜。
為什麽是一百零一個饅頭,除了考慮考生考試期間九天的飯量外,另外取得是一個好彩頭,百裏挑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
因此,手裏拮據的很多外地來的考生,來賒購這個飯食的也有很多。而且,對於他們歸還的日期,也隻做了一些簡單的約定。
一般是考試結束後出了成績後,兩個月內,讓他們自行上門歸還。其他的沒有做任何強製的限製。
哪怕其中有些人,沒有歸還,花蕾也沒去計較。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會主動歸還的,尤其是高中了的考生,更是十倍百倍的歸還。
所以,這個考試期間的飯食生意,售賣量是相當的不錯,不過,能不能賺,就全憑考生的自覺性,以及花蕾自己的運氣了。
隻要賒購的一個考生能夠高中,那花蕾就能賺不少。如果賒購的考生中,沒有一個高中的,自動來歸還的人又特別的少,那花蕾賠的,就比較多了。
但是,對於花蕾來說,就算賠,她也一直在做這件事。她一直記著自己的祖父,千辛萬苦到上京城趕考的事情。
她願意,為了這些和祖父有類似困境的考生,伸出自己的援手。就像當初,裴老侯爺,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名字和祖父是同名,而向祖父伸出了一次援手,才讓兩個人結下了一份不解之緣。
也讓自己姐弟倆,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有了一個方向奔赴,有了一個目標努力。她一直記著祖父的教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她也一直記著裴老侯爺的那次伸手,改變了祖父的一生,也改變了父親,以及自己和小遠的一生。她會記著兩個老人的言行,努力向善。
她希望,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幫助,能改變某些人的命運,讓他們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貢院裏麵一般不會提供飯食,但是會提供井水。不過,能不能喝到煮開的,就不一定了。得看你的銀子,看你的關係了。很多家貧的考生,可能喝到的,就是直接從井裏提上來的水。
當然,這個水井也是三年前,科舉考試時用過的。中間空著的三年,這個水井裏麵,可能會落進很多的枯枝爛葉,並且在水井裏慢慢的腐爛,井水裏可能滋生了無數的蟲卵,細菌。
所以,喝這些沒燒開的井水,對考生的身體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拉肚子,腹瀉了。怎麽辦呢?隻能是少吃少喝。
所以,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都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就是饑腸轆轆,餓的頭昏眼花,手腳發軟的繼續考試。
還有一個就是腹瀉拉稀,把自己的號舍搞得臭氣熏天,然後在這個令人作嘔的環境中,掩鼻捂嘴的進行考試。
別以為,這就是考驗了,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呢。因為號舍隻有一米二長,一米寬,但是,考試的九天六晚中,考生是不能離開號舍的。
晚上睡覺也必須在這裏,所以,很多人的睡覺也成了問題。白天用來考試的木板,睡覺前卸下來,和坐著的木板拚在一起,就是一個一米二乘一米的床板。
但是參加考試的考生,一般都是成年男子。不說一米八的高個子,就是一米五的人,在這裏也是無法躺平睡覺的。
很多時候,都隻能蜷縮著,靠在牆角,眯上一會兒,應付一晚上,連續應付六個晚上,才算熬過去。
這還是天氣好的情況下。萬一天氣不好,狂風暴雨的,那條件就更艱苦了。因為號舍是敞開式,沒有門的。
如果白天下大雨,考生在號舍裏考試,雨水可能就會飄進來,打濕你桌板上的試卷,卷子上又都是用毛筆寫就的字,被雨水一打濕,好了,一片黑乎乎,試卷又作廢了,三年辛苦又泡湯了。
但是,花蕾想著,既然有人手可以免費使用,不用白不用,所以幾個州城挖塘儲雨水的事情就找上他們了。
對於花蕾主動約自己去府城最好的“芸香居”喝茶,安邦兵的首領包千戶欣然前往,這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了。而且,這也是每屆新任知府拉攏自己的手段之一。
可是,茶剛送上,花蕾就向自己提出了,讓手下的安邦兵大材小用,去下麵的州城幹苦力,開挖水塘,駐紮兵的首領,包千戶長很不樂意。
所以一開始,他直接就開口拒絕了。對於包千戶的拒絕,花蕾並不生氣,而是慢條斯理的掏出了官印放在桌上。
包千戶轉開了頭,他裝作沒看見,端起了茶杯。花蕾也不急,一邊喝茶,一邊說著話。
但是,她說的,並不是受了旱災後,百姓疾苦的事情,也不是說府衙如何如何人手短缺,需要安邦兵出手幫忙的事情。
更沒有說安邦兵是隸屬知府直接管轄的,食宿也是西昌府提供的事情。而是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上京城的事情。
半個時辰後,包千戶應下了開挖水塘的事情。是的,花蕾說的很多話,好像是朋友間的閑聊,都無關緊要,隻是中間偶爾的幾句不輕不重的話,讓他有些忌憚。
人手搞定,花蕾就起身先走了。她才不管包千戶心裏願不願意呢?哪有隻吃飯不幹活的人,西昌府這麽窮,可養不起那麽多吃白飯的人。
這些安邦兵身體強壯,幫忙挖水塘正好。花蕾以前給自家花果山開荒的時候,就在山頂挖過儲水的水塘。
而開挖的第一個水塘,就是在昌輝州境內,水塘並不在山頂,而是在幾個地勢稍高的小土坡上。所以,難度比在山頂還低。
花蕾翻了翻自己的筆記,水塘就開始毫無技術難度的正式開挖。這個挖完,後續還會有,開挖的水塘工程量比較大,夠這些安邦兵忙活大半年了。
花蕾派了劉知事跟進這事,又捎信讓丁知州配合駐紮兵的開挖事項。自己和容瑾則是準備抽空偶爾的去巡防檢查一下就好。
水塘才剛剛挖好一個,花蕾就收到了丁知州的感謝信。關於自己州城每年的旱情,丁知州隻要去府城開會,每次必會提及,希望知府能幫忙解決。
隻可惜,他連續寫了好幾年,知府也換了幾任,每次當麵都應承的好好的,等自己迴了州城,卻沒有了任何的迴音。他都已經失望了。
這次在述職報告裏提及幹旱的事情,也隻不過是順嘴一說罷了,沒想到,才過了兩個月,花蕾就拿出了辦法。
而且還直接讓人過來幫忙開挖水塘了。孫知州再一次喜出望外,心裏也對當初自己對於花蕾的懷疑心懷愧疚。
而花蕾能請動安邦兵幫忙開挖水塘的事情,萬通判更是驚訝萬分。幾年前,他還是昌輝州下麵的一個縣令,每年遇到的旱災,讓他苦不堪言。
他也找當時的知州反映過,知州也找知府反映過。聽說幾個知府也都找這些安邦兵幫忙過。隻不過,不知道為什麽,每次都無功而返。
去年費知府去找駐紮兵幫忙的時候,他已經是通判了,所以知道,當時費知府還帶了幾馬車的禮物過去。但是,還是一樣的無功而返。
沒想到,花蕾和容瑾空著手去了一次,不過一旬時間,這些駐紮在昌蘭州的安邦兵,就乖乖的已經趕到昌興州去開挖水塘了。
萬通判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對於花蕾的手段和能力有了一些模糊的見識。
花蕾在西昌忙得腳不著地的時候,上京城的小遠也正在經曆著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
今年開春,上京城舉辦了禮部主持的三年一次的會試考試。在大盛朝,會試一般是在三月初舉行。
花蕾雖然沒有經曆過大盛朝的科考,不過,她經曆過前世的高考。曾經以為,前世的高考已經是非常的辛苦了。
但是,和這裏的科舉考試相比,花蕾覺得,拋開各自的考試難度不說。可能這邊的科考,更辛苦,更考驗人的身體素質。
因為這裏的考場環境,比前世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因為有科舉坊刻用書這事,所以,花蕾也和禮部人員熟悉。
曾經有幸在一次會試考試前幾天,禮部修繕整理貢院時,帶著小遠和容玨一起去現場感受了一下大盛朝科舉考試的現場。
一般來說,三年一次的會試考場,禮部都是安排在特定的同一個地方,叫“貢院”。上京城的貢院,距離禮部衙署不遠,占地將近三十多畝地。
裏麵是一個個的小隔間,按照前世的長度換算,每個小隔間一般是一米二乘以一米這樣的空間,稱之為“號房”或“號舍”。
這些號舍就是考生考試和食宿的地方。參加科舉的考生,要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裏,參加四書五經、策問、詩賦三場考試,每場三天,連續九天六夜。
吃喝拉撒睡全在這裏,一步都不能離開。所以考試進場的時候,很多家裏條件好的,稍微講究些的考生除了筆墨紙硯,衣服被子和吃食之外,一般還要帶個恭桶進去。
考試途中,需要方便的時候,就用恭桶解決。如果不帶恭桶的話,可能就要在自己這個小號舍裏,對著牆角“滋滋滋”了。當然,這是小便,可能還好解決。
萬一大便的話,不帶恭桶,那就可能比較麻煩了。如果考試途中,你要申請大便出恭,就先要把自己的試卷上交。
然後有專人過來,帶領你到貢院固定出恭的地方去解決三急。但是,迴來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考卷上麵多了一個“灰粑粑”,也稱“屎戳子”。
主考官看到這個蓋著“屎戳子”的試卷之後,就棄之不用了。一方麵,覺得晦氣。另一方麵,覺得考生有作弊嫌疑。
687---下
所以,考生沒有突發情況的話,一般是不會申請出恭的。家裏條件好的,講究些的,就帶個恭桶進去解決了。
如果身上實在沒錢,又不想三年辛苦白費的考生,一般就會帶個厚厚的布袋子,解決大便出恭的問題。
雖然尷尬,但是,考生成千上萬,如此操作的人不是全部,也有一大半,所以,已經無所謂這個尷尬不尷尬的問題了。
不過,這麽多的人用布袋解決大便問題,可想而知,考場的味道,可能就是直衝天靈蓋了。萬一考試期間,吃壞肚子,那就更糟糕了,可能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考試期間,考生的吃食也是需要自己帶的,很多考生,為了不延誤考試,很多都是帶幹糧進去的。當然,為了防止考生在這些幹糧中夾帶小抄。
在貢院門口,會對考生所帶的所有東西一一查驗,包括考生帶的饅頭大餅,也是一一扳碎了,揉細了,發現沒有小抄了,考生才能帶著這些粉末狀的幹糧進去。
接下來的九天,考生就靠這些幹糧解決自己的吃食問題了。當然,用來佐著這些幹糧下咽的菜式,基本上是沒有的。
所以,當時花蕾從貢院迴來後,立馬就拿出了遠影莊上醃製好的小菜,剁碎後,混合著肉末,用寬油煸炒熟後,裝在一個大口的陶壇子裏,向考生售賣。與之相配的,是一個空壇子。
考生買了這些醃製小菜後,在門口接受檢查的時候,把陶壇子裏的小菜,倒入空壇子,讓門口的人員檢查,檢查沒問題後,再帶進去。
雖然檢查過程麻煩,但是食用卻非常方便,所以很受考生們的喜歡。後來,每次大大小小的科舉考試時,花蕾都讓莊子上,售賣這些特殊裝置的醃製小菜。
最主要的是,花蕾給這些醃製小菜的定價,相當的低廉,讓很多考生都能負擔得起。而且,就算暫時沒錢購買這些醃製小菜的考生,花蕾還采取了賒購的方式給他們。
隻要這些考生出示自己的戶籍和考試憑證,遠影莊就能給他們提供一份考試期間的飯食,一百零一個白麵饅頭和一份寬油煸炒熟的醃製小菜。
為什麽是一百零一個饅頭,除了考慮考生考試期間九天的飯量外,另外取得是一個好彩頭,百裏挑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意思。
因此,手裏拮據的很多外地來的考生,來賒購這個飯食的也有很多。而且,對於他們歸還的日期,也隻做了一些簡單的約定。
一般是考試結束後出了成績後,兩個月內,讓他們自行上門歸還。其他的沒有做任何強製的限製。
哪怕其中有些人,沒有歸還,花蕾也沒去計較。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會主動歸還的,尤其是高中了的考生,更是十倍百倍的歸還。
所以,這個考試期間的飯食生意,售賣量是相當的不錯,不過,能不能賺,就全憑考生的自覺性,以及花蕾自己的運氣了。
隻要賒購的一個考生能夠高中,那花蕾就能賺不少。如果賒購的考生中,沒有一個高中的,自動來歸還的人又特別的少,那花蕾賠的,就比較多了。
但是,對於花蕾來說,就算賠,她也一直在做這件事。她一直記著自己的祖父,千辛萬苦到上京城趕考的事情。
她願意,為了這些和祖父有類似困境的考生,伸出自己的援手。就像當初,裴老侯爺,僅僅是因為自己的名字和祖父是同名,而向祖父伸出了一次援手,才讓兩個人結下了一份不解之緣。
也讓自己姐弟倆,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有了一個方向奔赴,有了一個目標努力。她一直記著祖父的教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她也一直記著裴老侯爺的那次伸手,改變了祖父的一生,也改變了父親,以及自己和小遠的一生。她會記著兩個老人的言行,努力向善。
她希望,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幫助,能改變某些人的命運,讓他們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貢院裏麵一般不會提供飯食,但是會提供井水。不過,能不能喝到煮開的,就不一定了。得看你的銀子,看你的關係了。很多家貧的考生,可能喝到的,就是直接從井裏提上來的水。
當然,這個水井也是三年前,科舉考試時用過的。中間空著的三年,這個水井裏麵,可能會落進很多的枯枝爛葉,並且在水井裏慢慢的腐爛,井水裏可能滋生了無數的蟲卵,細菌。
所以,喝這些沒燒開的井水,對考生的身體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拉肚子,腹瀉了。怎麽辦呢?隻能是少吃少喝。
所以,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都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就是饑腸轆轆,餓的頭昏眼花,手腳發軟的繼續考試。
還有一個就是腹瀉拉稀,把自己的號舍搞得臭氣熏天,然後在這個令人作嘔的環境中,掩鼻捂嘴的進行考試。
別以為,這就是考驗了,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呢。因為號舍隻有一米二長,一米寬,但是,考試的九天六晚中,考生是不能離開號舍的。
晚上睡覺也必須在這裏,所以,很多人的睡覺也成了問題。白天用來考試的木板,睡覺前卸下來,和坐著的木板拚在一起,就是一個一米二乘一米的床板。
但是參加考試的考生,一般都是成年男子。不說一米八的高個子,就是一米五的人,在這裏也是無法躺平睡覺的。
很多時候,都隻能蜷縮著,靠在牆角,眯上一會兒,應付一晚上,連續應付六個晚上,才算熬過去。
這還是天氣好的情況下。萬一天氣不好,狂風暴雨的,那條件就更艱苦了。因為號舍是敞開式,沒有門的。
如果白天下大雨,考生在號舍裏考試,雨水可能就會飄進來,打濕你桌板上的試卷,卷子上又都是用毛筆寫就的字,被雨水一打濕,好了,一片黑乎乎,試卷又作廢了,三年辛苦又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