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難得休息幾日,孫逸也閑,就在甘泉宮多待幾日!
每日飲酒作樂,觀賞歌舞!
贏政和孫逸也是在閑聊!
這時外麵傳來內侍和奴婢的聲音,見過太後,太子妃!
嬴政和孫逸趕緊起身,去迎一迎!
趙姬道,免禮,拉著妙錦道,哀家的心頭肉,都有身孕了,還不讓哀家省心!
奶奶,父親說要多運動?
趙姬笑道,別聽你父親胡說,他又沒生過孩子!
孫逸聞言,嘴角一抽!
見過阿母,嬴政和孫逸趕緊行禮!
趙姬拉著妙錦道,免禮吧,一家人,還這麽客氣!
見過父親,妙錦行禮道!
幾人坐下!
嬴政問道,太子呢?
妙錦笑道,夫君在和大臣們一起討論,藥材!
內侍趕緊奉茶!
孫逸說道,多懂一些藥理,也不是壞事,遇到什麽問題了麽?
妙錦道,迴父親,沒有,一切按部就班!
孫逸點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人啊,不能閑,一閑就捅婁子!
眾人皮笑肉不笑的看著孫逸,論捅婁子,大秦誰都不如眼前這位!
孫逸尷尬的笑了笑,來,來,來,這是蜀地的清茶!
妙錦喝著茶道,父親,女兒聽說,我又多了一個姨娘?
咳咳咳,孫逸連連咳嗽!
妙錦道,也不知道是個弟弟,還是妹妹,這該怎麽論呢?
弟弟的丈母,妹妹的婆婆?
孫逸趕緊起身,那啥,女兒要吃糖醋排骨是吧,為父,親自去做,說完,孫逸落荒而逃,去做飯了!
嬴政看著孫逸落荒而逃,大樂,活該,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趙姬放下茶杯道,逸兒,就跟那脫了韁的野馬似的,是阿母沒教育好!
妙錦趕緊依偎在趙姬懷裏,奶奶,明明是父親的錯!
趙姬笑道,好了,好了,我的乖孫女,是逸兒的錯!
嬴政站起來道,我也去看看,膳食做好了沒有!
趙姬冷聲道,坐下,你們兄弟倆幾個意思,哀家一來,一個兩個都想走?
怎麽?不待見我這個糟老婆子?
嬴政訕訕一笑,坐了下來,阿母,看您說的,兒哪敢?
趙姬冷笑道,還有你們兄弟倆不敢幹得事?
說吧怎麽個章程,我可是聽說了!
嬴政給趙姬倒杯茶道,阿母,兒豈能言而無信?先封趙墨為樓蘭王!
趙姬聞言一愣道,趙墨?
嬴政道,無非是走個過場,趙墨還能活幾年?年輕時傷了根本,又無子嗣,他還是個聰明人!
趙姬聞言道,是哀家想差了,可是樓蘭王隻有一個!
嬴政道,阿母莫要擔心,西域有三十六國,無非是再封一王罷了!
寡人乃大秦天子,口含天憲,令出法隨,一聲令下,誰敢不從?
趙姬笑道,那哀家就放心了,趙姬攏了攏白發!
哀家老嘍,不中用了,都快糊塗了!
奶奶不老,奶奶一定能長命百歲,奶奶還要看著孫子大婚呢!
趙姬聞言大樂,好,好,好,奶奶好好活著,一定要看著孫子大婚!
嬴政看著滿頭白發的母親,心中一軟,無非是倆個王罷了,
反正是西域,萬裏之遙,隨了阿母的願吧,全當盡孝了!
五日後,大朝會!
嬴政看著,朝堂上大臣,寂寞無聲,心中一歎!
看來大臣們,大都想分封,算了,隻要不在中原分封就行!
曆史上李信伐楚失敗,明麵上是昌平君在後方造反,實際上是大秦上上下下都想要分封!
內鬥而已,連王翦都想要分封,他想被封侯,可惜滅楚前,王翦並沒封侯!
內侍拿起詔令,大聲唱道,
敕封趙墨為第一任樓蘭王!
大王聖明,眾臣拜道,看了孫逸一眼!
暗道,連孫逸的家奴,都封王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趙墨是趙平,趙安的繼父!
那兩個人,算了不說了,不過也是好事,大王兌現承諾!
大臣們心中一片火熱,萬事開頭難,隻要口子一開,還怕以後沒他們的份?
贏政幽幽說道,如今糧草齊備,寡人要滅楚,不知諸位愛卿何以教寡人?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如今糧草充足,滅楚勢在必行,大臣們心裏清楚!
小半天,嬴政問道,申國公,如果寡人讓你統兵滅楚,要多少兵馬?
王翦出列拜道,六十萬!
眾臣聞言大嘩,六十萬,可是大秦的極限!
六十萬可不是全是士兵,是士兵加民夫,共計六十萬!
以淮海戰役為例,六十萬戰兵,後勤比例一比九,六十萬士兵,光後勤就需要,五百四十萬青壯!
一戶出一丁,就是五百四十萬戶,一戶轄五口,就是二千五百萬人,
戰國時期,秦國最多,六百萬人口,吹牛皮都沒這麽吹得!
嬴政眉頭緊鎖,很明顯他不樂意,六十萬人,人吃馬嚼,那得消耗多少糧草,天文數字好吧!
大秦就是糧草充足,也經不起如此消耗!
嬴政笑道,王將軍老矣!
王翦拱手退下,臉色難看,大王嫌他老了!
孫逸睜開眼睛,又閉上,沒他啥事,繼續裝睡!
不是嫌王翦老了,是想打壓王氏在軍中的影響力!
扶持新的軍方領頭羊,製衡王翦,平衡罷了!
順帶打壓孫逸在軍中的影響力,君王製衡手段罷了,無可厚非,總比宰了你強吧?
這時李信出列道,二十萬足矣!
嬴政大樂道,愛卿所言非虛?
李信道,二十萬足以,直撲壽春,滅楚!
孫逸統兵滅韓,趙,魏,燕,戰兵和青壯最多二十萬!
嬴政大笑道,還是年輕人敢打敢拚,言外之意,一些人,年齡越大,膽子越小!
眾臣眉頭緊鎖,情況不妙啊,為何趙國公不發一言?
孫逸睜開眼睛,出列道,稟大王,臣有疑問,要問通武侯,李信是通武侯!
準,嬴政道!
孫逸看著李信道,通武侯,二十萬直撲壽春,滅楚,一戰定乾坤?
李信道,是,趙國公以為不妥?趙國公,滅,韓,趙,魏,燕,不也一樣,一戰定乾坤?
孫逸搖了搖頭道,地勢不一樣,戰法也不一樣!
李信拱手道,請趙國公教我?
孫逸笑道,不敢當此,大王,通武侯,諸位同僚,請聽我一言!
韓,趙,魏,燕,地處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秦軍直撲其國都,滅其國,毀其宗廟,亡其社稷,可一戰而定!
但楚國地處南方,地廣人稀,山川河流眾多,又有長江為天險!
大秦想一戰定乾坤,並非易事,滅楚和滅,韓,趙,魏,燕,不同!
不可同日而語!
李信道,趙國公,不知有何不同?
孫逸眉頭一皺道,楚地地廣人稀,河流眾多,一旦秦軍直撲壽春!
滅其國,毀其宗廟,但如果楚人誓不投降,和秦軍打遊擊,那當如何?
李信道,楚國國都被破,楚國已亡,就算楚人誓不投降,又能如何?
再說,也許楚國國都被秦軍攻下,楚人就投降了呢?
孫逸道,秦楚,雖世代聯姻,但秦楚之間仇恨太大!
難道大家忘了,楚懷王,客死秦國!還有屈原,楚地一直有祭祀屈原!
眾臣聞言道,趙國公所言不虛!
李信眉頭緊鎖道,就算楚人和大秦打遊擊,到時候命令,蜀地精通鴛鴦陣的士卒!
從蜀地順流而下,剿滅楚地叛亂,趙國公無非擔心,秦人不適應楚地氣候罷了!
本侯料想,蜀地之人,能適應楚地氣候!
孫逸朝嬴政拱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臣認為二十萬滅楚,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異想天開!
李信聞言眉頭一皺,拱手道,不知趙國公滅楚,需要多少人?
論爵位,李信不如孫逸,論寵信,他更靠邊站!
李信隻能就事論事,說服孫逸,二十萬滅楚,是大王的意思!
大王不樂意派六十萬,李信隻能說二十萬!
孫逸頭也不抬道,非六十萬不可!
李信皺著眉頭道,趙國公,申國公是你丈人!
李信的意思的是,孫逸幫親不幫理,給申國公站台!
孫逸眼中一寒,冷聲道,通武侯,注意你的言辭!
此乃朝堂,隻有公事,沒有私事,更沒有本公的丈人,都是同僚!
李信趕緊行禮道,下官無狀!
孫逸冷聲道,此乃朝堂,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這裏不是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的地方!
言外之意,這裏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李信麵紅耳赤,想反駁,但不知如何反駁,他說錯話了!
王翦是申國公,孫逸是趙國公,爵位比他高!
說嚴重點,他這叫以下克上!
嬴政也就想給李信辯解幾句,也無從說起,趕緊給蒙恬使了個眼色!
誰讓他胡說八道,這說著國之大事,你居然往私事上扯?
你這不是找懟?有大王給你站台,並不代表著孫逸怕你,胡說八道,就得挨收拾!
蒙恬出列問道,不知趙國公為何認為,滅楚需要六十萬人?
孫逸道,戰爭打得就是後勤,拚的就是國力!
而後勤,就是兵源,糧草,武器裝備!
大秦出六十萬人,陳兵於秦楚邊境!
楚國也得出六十萬人與秦軍對峙!
眾人點頭道,言之有理!
孫逸說道,大秦糧草,從敖倉順流而下,事半功倍!
而楚國需要北上,那麽運送糧草,就是逆水行舟,或者是騾馬運輸,消耗比大秦多的多!
孫逸從懷裏拿出小算盤,純金所製,金光閃閃!
孫逸道,數字不會騙人,我給大家算筆賬!
按照楚人出兵六十萬,一人一天三斤糧食!
一天就消耗糧食,一百八十萬斤,一萬五千石!
一個月就是,五千四百萬斤糧食,四十五萬石!
一年就是,六億四千八百萬斤糧食,五千四百萬石糧食!
這還沒算,運輸成本!
算盤珠,劈拉作響,大殿眾臣大吸一口涼氣!
按照一畝地出產,倆石糧食!
楚軍六十萬人與大秦對峙一年,需要兩千四百萬畝,一年的糧食產量!
這還不算,農人吃的,也不算運送糧草途中消耗!
孫逸笑道,楚國哪有這麽多耕地,有這麽多糧草麽?
大臣們都被震得七葷八素!
張蒼走到孫逸旁邊,行了一禮道,趙國公,此乃何物?
孫逸一愣,拿著算盤道,這叫算盤,比算籌好用!
張蒼聞言一喜,可否讓在下看看!
喏,孫逸將算盤交給張蒼,又詳細說明,算盤如何使用!
不愧是數學天才,一會兒功夫,張蒼也掌握訣竅,劈裏啪啦,算了起來!
大殿裏靜悄悄的,嬴政走到孫逸旁邊,看著張蒼在算數!
嬴政問道,愛卿,此物如何啊?
張蒼沉浸在算數之中,沒反應!
孫逸踢了張蒼一腳,眾臣臉色一黑,暗箭傷人,忒不是東西了!
張蒼站起來道,稟大王,此物比算籌好用,有了它,算賬事半功倍!
張蒼撫摸著算盤,看樣子不打算還給孫逸!
嬴政大樂道,賞你了,好好研究研究,大秦的稅賦簡直是一團糟,到處是亂賬!
張蒼大喜道,多謝大王,說完把算盤往懷裏一揣,退了下去!
孫逸臉色黑了,這可是金的,金的,金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嬴政返迴王位道,趙國公繼續說,為何非的用六十萬人?
眾臣拜道,請趙國公細言!
孫逸道,滅楚,為了防止楚人打遊擊,必須消耗楚人的戰爭潛力!
戰爭潛力,無非就是人員,裝備,糧草!
楚人六十萬與秦軍對峙,一年的時間裏,人吃馬嚼,消耗的糧草本就是天文數字!
再加上六十萬青壯在前線,後方耕地沒有青壯耕種!
來年糧食必將減產,糧食不足,可是要餓死人的!
與其滅楚後,像捉老鼠似的,陷入楚人遊擊戰的泥潭!
空耗糧草,最後頹然退兵,楚國一旦複國,那麽韓,趙,魏,燕之地,必將蠢蠢欲動!
眾人一致點頭!
那樣天下皆反,大秦疲於奔命,與國不利!
如今所有人都看著楚國,隻要楚國不成氣候,其他的不足為慮!
而大秦耗的起,楚國耗不起,更何況楚國是封君製!
封君各有私心,麵對大秦舉國之兵,尚能團結一致,對抗大秦!
一旦對峙的時間長了,不能速戰速決,楚國封君,心氣神泄了!
就會退兵,一旦退兵,這時大秦舉兵追擊,楚軍必敗!
每日飲酒作樂,觀賞歌舞!
贏政和孫逸也是在閑聊!
這時外麵傳來內侍和奴婢的聲音,見過太後,太子妃!
嬴政和孫逸趕緊起身,去迎一迎!
趙姬道,免禮,拉著妙錦道,哀家的心頭肉,都有身孕了,還不讓哀家省心!
奶奶,父親說要多運動?
趙姬笑道,別聽你父親胡說,他又沒生過孩子!
孫逸聞言,嘴角一抽!
見過阿母,嬴政和孫逸趕緊行禮!
趙姬拉著妙錦道,免禮吧,一家人,還這麽客氣!
見過父親,妙錦行禮道!
幾人坐下!
嬴政問道,太子呢?
妙錦笑道,夫君在和大臣們一起討論,藥材!
內侍趕緊奉茶!
孫逸說道,多懂一些藥理,也不是壞事,遇到什麽問題了麽?
妙錦道,迴父親,沒有,一切按部就班!
孫逸點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人啊,不能閑,一閑就捅婁子!
眾人皮笑肉不笑的看著孫逸,論捅婁子,大秦誰都不如眼前這位!
孫逸尷尬的笑了笑,來,來,來,這是蜀地的清茶!
妙錦喝著茶道,父親,女兒聽說,我又多了一個姨娘?
咳咳咳,孫逸連連咳嗽!
妙錦道,也不知道是個弟弟,還是妹妹,這該怎麽論呢?
弟弟的丈母,妹妹的婆婆?
孫逸趕緊起身,那啥,女兒要吃糖醋排骨是吧,為父,親自去做,說完,孫逸落荒而逃,去做飯了!
嬴政看著孫逸落荒而逃,大樂,活該,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趙姬放下茶杯道,逸兒,就跟那脫了韁的野馬似的,是阿母沒教育好!
妙錦趕緊依偎在趙姬懷裏,奶奶,明明是父親的錯!
趙姬笑道,好了,好了,我的乖孫女,是逸兒的錯!
嬴政站起來道,我也去看看,膳食做好了沒有!
趙姬冷聲道,坐下,你們兄弟倆幾個意思,哀家一來,一個兩個都想走?
怎麽?不待見我這個糟老婆子?
嬴政訕訕一笑,坐了下來,阿母,看您說的,兒哪敢?
趙姬冷笑道,還有你們兄弟倆不敢幹得事?
說吧怎麽個章程,我可是聽說了!
嬴政給趙姬倒杯茶道,阿母,兒豈能言而無信?先封趙墨為樓蘭王!
趙姬聞言一愣道,趙墨?
嬴政道,無非是走個過場,趙墨還能活幾年?年輕時傷了根本,又無子嗣,他還是個聰明人!
趙姬聞言道,是哀家想差了,可是樓蘭王隻有一個!
嬴政道,阿母莫要擔心,西域有三十六國,無非是再封一王罷了!
寡人乃大秦天子,口含天憲,令出法隨,一聲令下,誰敢不從?
趙姬笑道,那哀家就放心了,趙姬攏了攏白發!
哀家老嘍,不中用了,都快糊塗了!
奶奶不老,奶奶一定能長命百歲,奶奶還要看著孫子大婚呢!
趙姬聞言大樂,好,好,好,奶奶好好活著,一定要看著孫子大婚!
嬴政看著滿頭白發的母親,心中一軟,無非是倆個王罷了,
反正是西域,萬裏之遙,隨了阿母的願吧,全當盡孝了!
五日後,大朝會!
嬴政看著,朝堂上大臣,寂寞無聲,心中一歎!
看來大臣們,大都想分封,算了,隻要不在中原分封就行!
曆史上李信伐楚失敗,明麵上是昌平君在後方造反,實際上是大秦上上下下都想要分封!
內鬥而已,連王翦都想要分封,他想被封侯,可惜滅楚前,王翦並沒封侯!
內侍拿起詔令,大聲唱道,
敕封趙墨為第一任樓蘭王!
大王聖明,眾臣拜道,看了孫逸一眼!
暗道,連孫逸的家奴,都封王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趙墨是趙平,趙安的繼父!
那兩個人,算了不說了,不過也是好事,大王兌現承諾!
大臣們心中一片火熱,萬事開頭難,隻要口子一開,還怕以後沒他們的份?
贏政幽幽說道,如今糧草齊備,寡人要滅楚,不知諸位愛卿何以教寡人?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如今糧草充足,滅楚勢在必行,大臣們心裏清楚!
小半天,嬴政問道,申國公,如果寡人讓你統兵滅楚,要多少兵馬?
王翦出列拜道,六十萬!
眾臣聞言大嘩,六十萬,可是大秦的極限!
六十萬可不是全是士兵,是士兵加民夫,共計六十萬!
以淮海戰役為例,六十萬戰兵,後勤比例一比九,六十萬士兵,光後勤就需要,五百四十萬青壯!
一戶出一丁,就是五百四十萬戶,一戶轄五口,就是二千五百萬人,
戰國時期,秦國最多,六百萬人口,吹牛皮都沒這麽吹得!
嬴政眉頭緊鎖,很明顯他不樂意,六十萬人,人吃馬嚼,那得消耗多少糧草,天文數字好吧!
大秦就是糧草充足,也經不起如此消耗!
嬴政笑道,王將軍老矣!
王翦拱手退下,臉色難看,大王嫌他老了!
孫逸睜開眼睛,又閉上,沒他啥事,繼續裝睡!
不是嫌王翦老了,是想打壓王氏在軍中的影響力!
扶持新的軍方領頭羊,製衡王翦,平衡罷了!
順帶打壓孫逸在軍中的影響力,君王製衡手段罷了,無可厚非,總比宰了你強吧?
這時李信出列道,二十萬足矣!
嬴政大樂道,愛卿所言非虛?
李信道,二十萬足以,直撲壽春,滅楚!
孫逸統兵滅韓,趙,魏,燕,戰兵和青壯最多二十萬!
嬴政大笑道,還是年輕人敢打敢拚,言外之意,一些人,年齡越大,膽子越小!
眾臣眉頭緊鎖,情況不妙啊,為何趙國公不發一言?
孫逸睜開眼睛,出列道,稟大王,臣有疑問,要問通武侯,李信是通武侯!
準,嬴政道!
孫逸看著李信道,通武侯,二十萬直撲壽春,滅楚,一戰定乾坤?
李信道,是,趙國公以為不妥?趙國公,滅,韓,趙,魏,燕,不也一樣,一戰定乾坤?
孫逸搖了搖頭道,地勢不一樣,戰法也不一樣!
李信拱手道,請趙國公教我?
孫逸笑道,不敢當此,大王,通武侯,諸位同僚,請聽我一言!
韓,趙,魏,燕,地處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秦軍直撲其國都,滅其國,毀其宗廟,亡其社稷,可一戰而定!
但楚國地處南方,地廣人稀,山川河流眾多,又有長江為天險!
大秦想一戰定乾坤,並非易事,滅楚和滅,韓,趙,魏,燕,不同!
不可同日而語!
李信道,趙國公,不知有何不同?
孫逸眉頭一皺道,楚地地廣人稀,河流眾多,一旦秦軍直撲壽春!
滅其國,毀其宗廟,但如果楚人誓不投降,和秦軍打遊擊,那當如何?
李信道,楚國國都被破,楚國已亡,就算楚人誓不投降,又能如何?
再說,也許楚國國都被秦軍攻下,楚人就投降了呢?
孫逸道,秦楚,雖世代聯姻,但秦楚之間仇恨太大!
難道大家忘了,楚懷王,客死秦國!還有屈原,楚地一直有祭祀屈原!
眾臣聞言道,趙國公所言不虛!
李信眉頭緊鎖道,就算楚人和大秦打遊擊,到時候命令,蜀地精通鴛鴦陣的士卒!
從蜀地順流而下,剿滅楚地叛亂,趙國公無非擔心,秦人不適應楚地氣候罷了!
本侯料想,蜀地之人,能適應楚地氣候!
孫逸朝嬴政拱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臣認為二十萬滅楚,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異想天開!
李信聞言眉頭一皺,拱手道,不知趙國公滅楚,需要多少人?
論爵位,李信不如孫逸,論寵信,他更靠邊站!
李信隻能就事論事,說服孫逸,二十萬滅楚,是大王的意思!
大王不樂意派六十萬,李信隻能說二十萬!
孫逸頭也不抬道,非六十萬不可!
李信皺著眉頭道,趙國公,申國公是你丈人!
李信的意思的是,孫逸幫親不幫理,給申國公站台!
孫逸眼中一寒,冷聲道,通武侯,注意你的言辭!
此乃朝堂,隻有公事,沒有私事,更沒有本公的丈人,都是同僚!
李信趕緊行禮道,下官無狀!
孫逸冷聲道,此乃朝堂,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這裏不是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的地方!
言外之意,這裏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李信麵紅耳赤,想反駁,但不知如何反駁,他說錯話了!
王翦是申國公,孫逸是趙國公,爵位比他高!
說嚴重點,他這叫以下克上!
嬴政也就想給李信辯解幾句,也無從說起,趕緊給蒙恬使了個眼色!
誰讓他胡說八道,這說著國之大事,你居然往私事上扯?
你這不是找懟?有大王給你站台,並不代表著孫逸怕你,胡說八道,就得挨收拾!
蒙恬出列問道,不知趙國公為何認為,滅楚需要六十萬人?
孫逸道,戰爭打得就是後勤,拚的就是國力!
而後勤,就是兵源,糧草,武器裝備!
大秦出六十萬人,陳兵於秦楚邊境!
楚國也得出六十萬人與秦軍對峙!
眾人點頭道,言之有理!
孫逸說道,大秦糧草,從敖倉順流而下,事半功倍!
而楚國需要北上,那麽運送糧草,就是逆水行舟,或者是騾馬運輸,消耗比大秦多的多!
孫逸從懷裏拿出小算盤,純金所製,金光閃閃!
孫逸道,數字不會騙人,我給大家算筆賬!
按照楚人出兵六十萬,一人一天三斤糧食!
一天就消耗糧食,一百八十萬斤,一萬五千石!
一個月就是,五千四百萬斤糧食,四十五萬石!
一年就是,六億四千八百萬斤糧食,五千四百萬石糧食!
這還沒算,運輸成本!
算盤珠,劈拉作響,大殿眾臣大吸一口涼氣!
按照一畝地出產,倆石糧食!
楚軍六十萬人與大秦對峙一年,需要兩千四百萬畝,一年的糧食產量!
這還不算,農人吃的,也不算運送糧草途中消耗!
孫逸笑道,楚國哪有這麽多耕地,有這麽多糧草麽?
大臣們都被震得七葷八素!
張蒼走到孫逸旁邊,行了一禮道,趙國公,此乃何物?
孫逸一愣,拿著算盤道,這叫算盤,比算籌好用!
張蒼聞言一喜,可否讓在下看看!
喏,孫逸將算盤交給張蒼,又詳細說明,算盤如何使用!
不愧是數學天才,一會兒功夫,張蒼也掌握訣竅,劈裏啪啦,算了起來!
大殿裏靜悄悄的,嬴政走到孫逸旁邊,看著張蒼在算數!
嬴政問道,愛卿,此物如何啊?
張蒼沉浸在算數之中,沒反應!
孫逸踢了張蒼一腳,眾臣臉色一黑,暗箭傷人,忒不是東西了!
張蒼站起來道,稟大王,此物比算籌好用,有了它,算賬事半功倍!
張蒼撫摸著算盤,看樣子不打算還給孫逸!
嬴政大樂道,賞你了,好好研究研究,大秦的稅賦簡直是一團糟,到處是亂賬!
張蒼大喜道,多謝大王,說完把算盤往懷裏一揣,退了下去!
孫逸臉色黑了,這可是金的,金的,金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嬴政返迴王位道,趙國公繼續說,為何非的用六十萬人?
眾臣拜道,請趙國公細言!
孫逸道,滅楚,為了防止楚人打遊擊,必須消耗楚人的戰爭潛力!
戰爭潛力,無非就是人員,裝備,糧草!
楚人六十萬與秦軍對峙,一年的時間裏,人吃馬嚼,消耗的糧草本就是天文數字!
再加上六十萬青壯在前線,後方耕地沒有青壯耕種!
來年糧食必將減產,糧食不足,可是要餓死人的!
與其滅楚後,像捉老鼠似的,陷入楚人遊擊戰的泥潭!
空耗糧草,最後頹然退兵,楚國一旦複國,那麽韓,趙,魏,燕之地,必將蠢蠢欲動!
眾人一致點頭!
那樣天下皆反,大秦疲於奔命,與國不利!
如今所有人都看著楚國,隻要楚國不成氣候,其他的不足為慮!
而大秦耗的起,楚國耗不起,更何況楚國是封君製!
封君各有私心,麵對大秦舉國之兵,尚能團結一致,對抗大秦!
一旦對峙的時間長了,不能速戰速決,楚國封君,心氣神泄了!
就會退兵,一旦退兵,這時大秦舉兵追擊,楚軍必敗!